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在耶穌裡合一

讀經:加拉太書3章23-29節 

商業分析師法蘭西斯.埃文斯(Francis Evans)曾研究125位保險業務員,想找出他們成功的原因。結果令人驚訝,能力並非最重要的因素。相反地,他發現客戶常會向有相同政治立場、教育背景,甚至身高相近的業務員購買保險。學者稱之為同質偏好,即人會傾向於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

同質偏好也會出現在生活其他方面,例如我們傾向與自己相近的人結婚或交朋友。雖然這很自然,但若過度放任這種偏好,也可能帶來破壞。當我們都只喜歡「同類人」,就可能因種族、政治或經濟因素而造成社會分裂。

在公元1世紀,猶太人只跟猶太人一起,希臘人只跟希臘人交往,富人與窮人壁壘分明。但在羅馬書16章1-16節,保羅卻提到羅馬教會中的百基拉和亞居拉(猶太人)、以拜尼土(希臘人)、非比(「幫助許多人」,可能 [....]

《詩篇》靈修18 | 你的力量,是源於自己還是上帝?

讀經:《詩篇》第18篇

 

1

上帝 祂是 台。

使

上帝 殿 祂的

祂鼻 祂口

使

10  祂藉

11 

12  便

13  便

14  使 使

15  祢的 祢鼻

16 

17 

18 

19 

20 

21  上帝

22 

23 

24 

25 

26 

27  使

28  上帝

29  上帝

30  上帝  祂  便

31  上帝 上帝

32  使 上帝

33  使 鹿 使

34 

35  使

36  使

37 

38  使

39  使 使

40  使

41 

42 

43 

44 

45 

46 

47   上帝 使

48 祢  祢 

49   祢   祢 

50   祂   祂   他 

 

你的力量,是源於自己還是上帝?

作者:Lynn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倚靠上帝,就是弱者?

1

上帝 祂是 台。

好像是出於人的本能,每當遇到困難、苦難、恐懼時,我們習慣性地想要靠人的幫助。也許他人的幫助有限,而自己的能力則是最後的退路。好像問題不能最終被自己解決,去倚靠上帝就是弱者。本詩是大衛的凱歌,也見於《撒母耳記下》22章,大概寫于掃羅已死,大衛王堅立之後,是君王戰勝歸來的感恩之詩。大衛是以色列的君王,是打敗巨人歌利亞的勇者,絕非弱者。而即便是他,在一生中也緊緊地倚靠著上帝。

耶和華是我在恐懼中的倚靠

4 使

5

6 上帝 殿 祂的

我信主十幾年,是一個老基督徒了。生命中經歷過信仰生活的高低起伏,被上帝嚴厲地管教過,也體會過主恩的甘甜。本以為自己的靈命還不錯,但最近才發現,原來當自己不得不面對生命中最恐懼的時刻,我還是會下意識地退縮:為什麼要讓我面對這些?就停留在這裡不好嗎?面對最深的恐懼,我如此流淚向上帝呼求,好像耶穌在客西馬尼園面對即將上十架受死的恐懼,懇求天父拿走這杯。上帝聽到的我的呼求,祂回應我原來在面對生命中最深恐懼的同時,也是得享上帝榮耀的時候,而祂會與我一同受死、埋葬、再復活。

耶和華是我在不確定性中的倚靠

18

19

2020年開始的新冠疫情,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無法預測的災難。疫情來臨的那幾年,我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不確定。而在當下的後疫情時代,我們也還在繼續經歷宏觀大環境的不確定性,經濟下行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就業率下滑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情緒衝擊、極端天氣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成為了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議題,你會倚靠自己的能力,還是上帝?

我時常會用自己的經驗去尋找出路。我感覺自己好像駕駛一艘輪船,先嘗試往東去,發現會碰到礁石,再嘗試往西去卻又是如。慢慢回到原地再嘗試往南往北,都無出路,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早已擱淺在暗礁海域。哪裡會有出路呢?絕望之時,又向上帝禱告呼求,祂告訴我要休息,要知道祂是上帝。(詩篇4610節)後來我才恍然大悟,等到漲潮的時候船不就開出去了嗎?原來在不確定性中,我只需安靜等待祂的時間。

除了向上帝呼求,還可以如何倚靠祂?

21 上帝

22

23

24

不論是面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還是生命中的破碎、黑暗和最深的恐懼,當我們忘記倚靠上帝時,很可能會習慣性地用自己過去的方法,不自覺掉入過去的模式去逃避痛苦、甚至去傷害自己或他人。如果我們依舊能夠在那樣的困苦中遵守上帝的道,不丟棄祂的律法,在祂面前做完全人,上帝必然會按我的公義、清潔償還我,帶我回到祂所賜下的平安之中。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的天父啊,我知道我可以永遠倚靠祢,當我忽視這一真理時,求祢赦免我。願祢能讓我在面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和生命中的恐懼之時,依舊能夠倚靠祢,遵守你的道,願祢按我的公義、清潔償還我。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問題反思:

  1. 你如何看待只有弱者才會尋求上帝的幫助,去倚靠祂這一觀點?
  2. 你如何通過倚靠上帝面對生命中的恐懼和生活中的不確定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千萬光點

讀經:以弗所書5章8-20節 

阿拉巴馬州西北部的迪斯馬爾斯峽谷(Dismals Canyon),每年都吸引眾多遊客。許多人會在五、六月來到這裡,那時螢火蟲的幼蟲都已變為成蟲。到了夜晚,這些螢火蟲會發出明亮的藍色螢光,成千上萬的螢火蟲聚在一起,形成了令人屏息的美麗光輝。

就某方面而言,使徒保羅所描述的基督徒就像螢火蟲一樣。保羅說:「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以弗所書5章8節)。有時我們會懷疑,自己「這小小的光」可以帶來什麼改變。但保羅指出這不是一項單獨行動,他稱我們為「光明的子女」(8節),並且解釋說我們「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歌羅西書1章12節)。所以成為世上的光需要集體的努力,這是基督身體的工作,是教會的工作。保羅強調,我們要一起敬拜上帝,「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以弗所 [....]

靈命日糧 : 脫離奴役

讀經:出埃及記6章1-8節 

「你們就像摩西一樣,帶我們脫離奴隸生活!」賈蜜拉喊著。她是巴基斯坦的磚窯工人,她和家人因為欠了這間磚窯老闆一大筆錢,被迫像奴隸般地在磚窯苦苦幹活,而他們大部分的工資只夠償還利息。然而,當他們從一間非營利機構得到了資助,清償了債務時,感覺有如卸下千斤重擔。賈蜜拉是位基督徒,她以上帝讓摩西和以色列人脫離奴役為例,來感謝機構的工作人員使他們全家重獲自由。

以色列人曾遭埃及人奴役數百年之久,在嚴苛的條件下辛苦勞作。所以他們唉嘆呼求,祈求上帝幫助(出埃及記2章23節)。但在上帝派摩西向法老說話之後,他們的工作量卻不減反增,因這新任的法老不但命令他們做磚,還要他們自己去撿草來做磚,甚至必須達到往日做磚的數量(5章6-8節)。以色列百姓不斷呼求上帝,上帝便向他們重申自己的應許,祂要作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