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慷慨與喜樂

讀經:歷代志上29章1-9節 

研究人員告訴我們,慷慨與快樂之間是有關聯的:那些為人付出金錢與時間的人,會比不願付出的人快樂。一位心理學家依據這個說法做出了一個結論:「不要再將給予和付出當作一種道德義務,而要將之視為快樂的來源。」

雖然給予能使我們快樂,但得到快樂或許不應該成為我們的目的。若我們只為那些能令自己感覺良好的事而慷慨解囊,那麼我們會大方地支持那些更艱難或平凡無奇的事嗎?

聖經也將慷慨與喜樂連接起來,但連接的基礎不同。大衛王為建造聖殿而獻上自己的財物之後,也呼籲以色列百姓積極奉獻(歷代志上29章1-5節)。人民反應熱烈,慷慨獻上金銀和寶石(6-8節)。但他們為何感到喜樂呢?聖經說:「因這些人誠心樂意獻給耶和華,百姓就歡喜」(9節)。聖經從沒告訴我們奉獻是為了使自己快樂,而是說我們要誠 [....]

靈命日糧 : 耶穌在這裡

讀經:馬太福音28章16-20節 

記得我和父母一起去探望年事已高的姨婆,當時她躺在病床上,但面帶微笑。她滿頭的灰髮全往後梳,臉上布滿皺紋。她說的話不多,但我還記得她說的幾句話。她輕聲地說:「我不寂寞,耶穌在這裡陪我。」

姨婆的這句話讓我驚嘆不已。她的丈夫好幾年前就過世了,兒女們都定居遠方。如今她已將近90歲,一人獨居,臥病在床,而且幾乎不能動彈。然而,她卻說自己並不孤單。

姨婆真心相信耶穌對門徒所說的話:「我就常與你們同在」(馬太福音28章20節),而我們也應像姨婆一樣堅信這個應許。姨婆知道基督的靈與她同在,因為耶穌囑咐門徒要將福音傳給萬民時(19節),應許門徒會常與他們同在。耶穌說聖靈將與門徒及我們「同在」(約翰福音14章16-17節)。

我確信姨婆已親身經歷了這個應許。當她躺臥在 [....]

靈命日糧 : 溫和的忠告

讀經:箴言27章1-9節 

曾有朋友對我說:「嘿,有時你聽起來很屬靈,但實際上並不是喔!」

當時他面帶笑容且目光坦誠,緩和了這些話的尖銳性。假若這些話是別人說的,我可能會覺得受傷,但說這話的卻是我的一位摯友兼導師,我一向重視他的看法。所以那時我聽了之後,愣了一下隨即笑了出來,因為我知道他的話雖然「刺耳」,但卻句句屬實。當我與人談論信仰時,有時會用些別人聽不太懂的基督教術語,讓人覺得我不夠誠懇。我的這位朋友愛我,他想要幫助我能更有效地與人分享我信靠的上帝。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這是對我極有幫助的建議。

所羅門滿有智慧地寫道:「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仇敵連連親嘴,卻是多餘」(箴言27章6節)。我朋友的洞見正說明了這個真理。我很感謝他如此在乎我,就算他知道我可能沒那麼容易接受,他也願意給我真正需 [....]

靈命日糧 : 對主有信心

讀經:約翰一書5章13-15節 

在2018年,英國針對成年人的一項研究指出:「除了睡覺以外,每人平均每隔12分鐘就會滑一次手機。」但老實說,當我想到自己一整天都用手機上網找資料,或回覆無數的通知、簡訊、來電或郵件,就知道這個統計數據實在過於保守了。通常我們都會一直查看手機,深信它能提供我們需要的訊息,讓我們有很好的規劃,掌握各種消息並與外界保持聯繫。

身為基督徒,其實我們擁有一個遠勝於智慧型手機的資源。上帝愛我們並顧念我們,還渴望我們向祂傾訴自己的需求。聖經說,我們禱告時可以確信,「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聽我們」(約翰一書5章14節)。藉著研讀聖經並將上帝的話存記在心,我們能放心地祈求上帝定意要賜給你我的一切,包括平安、智慧和信心,並且確信祂必會賜下我們所需要的(15節)。

有時我們的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