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完全赦免
讀經:
海明威所寫的一個短篇故事中,講述了一個西班牙父親渴望與久未聯繫的兒子重聚,就在當地的報紙上刊登一則啟事:「帕可,星期二中午到蒙塔納旅館與我見面。我完全原諒你了。」當這位父親於星期二來到了旅館,發現竟然有一大群人正等著他,共有800個名叫帕可的人看到了啟事而來到這裡,渴望得到父親的原諒。
這是個感人的故事,說出我們內心深處都渴望得到饒恕。這讓我想起耶穌說的一個比喻,有個年輕人離開父親,「任意放蕩」,很快便陷入困境(路加福音15章13-14節)。當「他醒悟過來」回到家時(17節),在他還未向父親開口道歉之前,那被他離棄的父親就跑過去擁抱他(20節)。這位父親高興地喊著說:「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24節)。在這個比喻裡,父親代表上帝,兒子代表我們,並讓我們一瞥天堂的 [....]
靈命日糧 : 恩慈得勝
讀經:
在美國大聯盟現代史上,傑基.羅賓森(Jackie Robinson)是第一位黑人球員。1947年5月9日,他在費城的西貝公園出賽,當時10歲的朵莉和她父親在看台上觀賽。後來,有一位年長的黑人走過來坐在他們旁邊,朵莉的父親主動與他攀談。朵莉說,聽他們談論比賽的得分情況,讓她覺得自己長大了。她回憶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老人和他的微笑。」那一天,年幼的朵莉與那位和藹的老人相談甚歡,這個白人女孩和那個奴隸的後代美好的互動,成為球場上的亮點!
但羅賓森在那個賽季的另一場比賽中,卻有截然不同的經歷,看台上的觀眾因為仇恨而對他肆意辱罵。羅賓森說:「他們因種族的緣故,對我叫罵各種惡毒的字眼,非常惡劣。」
惡劣的行為並不僅限於運動場,就連家庭、鄰里、職場甚至教會,都可能是惡行充 [....]
靈命日糧 : 就是你我
讀經:
艾克的童年簡直不堪回首。他得過嚴重的皮疹,是學校的問題學生,而且自幼就每天酗酒或吸毒。但他雖自稱「超級大壞蛋」,卻在棒球場上表現出色。只可惜,他因受到歧視而感到氣餒,就不再打棒球了。結果,他有更多的時間吸毒和從事毒品交易。
但艾克在一次教會的聚會中接受了耶穌,人生便出現轉機。艾克隔天上班的時候,一位虔誠的基督徒邀請艾克參加另一間教會的聚會,他在聚會中聽到了一句話,讓他對這個信仰有更深的認識,帶給他極大的鼓勵:「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艾克的生命從此就不再一樣了。
大數人掃羅(又稱保羅)也曾像艾克一樣,被列為「頭痛人物」。保羅說:「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提摩太前書1章15節)。他「從前是褻瀆上帝的、逼迫人的 [....]
靈命日糧 : 淬鍊之美
讀經:
法國畫家竇加在年輕時就面對視網膜病變,在他人生接下來的五十年,他從創作油畫轉向粉彩畫,因粉筆的線條比較容易看得清楚。雷諾瓦飽受關節炎之苦,手指蜷曲如爪,使他必須先讓指頭夾住畫筆才能開始作畫。一場手術使馬諦斯再也無法站立,於是他轉而從事剪貼藝術,指示助理們將彩色紙片貼在牆上一張較大的畫紙上,以創作更大幅的拼貼畫。這幾位畫家在經歷病痛折磨之後,在創作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例如竇加的《藍色舞者》、雷諾瓦的《彈鋼琴的少女》、馬諦斯的《國王的悲哀》以及其他作品。他們因生命中的磨難與考驗而做出改變,從軟弱病痛中淬鍊出美麗的畫作。
使徒保羅也有類似的經歷,他在宣教初期其實並未打算前往加拉太,但一場疾病迫使他去了那裡(加拉太書4章13節)。保羅顯然是想換個環境才到了加拉太,但即便身體不適,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