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不放棄的愛

 

作者:米米

有聲播讀:以晨

 

 

今年的五月份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多災多難又充滿恩典的一個月,我因著躁鬱症發作差點自殺。事情要從我拿到畢業證書那一刻說起。我曾在五年前考到了奧克蘭大學,後來因為家裡經濟的原因,我被迫留在香港讀大學,這就算了,最讓我痛苦的是我並沒有進入香港排名前幾的大學。不但如此我還因為我臨畢業前的最後一個學期科目都不及格最後延遲畢業。所以當我拿到畢業證書的那一刻我心裡覺得極度的委屈,我把這一切的遭遇都怪罪於上帝,為什麼上帝不讓我們家經濟寬裕讓我有機會去到奧克蘭大學讀書,為什麼上帝不幫助我按時畢業。我對上帝的憤怒冉冉升起,我覺得發生在我身上的這一切都太不公平了。那時候我覺得全世界都不理解我,大家怎麼安慰我都會被我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有些人是金錢,有些人是愛情,有些人是權利,而我的偶像就是我的學歷,原因還要追溯到我小時候。我從小是一個成績特別差的孩子,在學校被老師罵、回到家被家長罵。我的成績差到什麼地步呢?就是120分滿分的數學,我可以考一個9分。別人都是力爭滿分,而及格對我來說都遙不可及。家人把我和親戚的孩子、學校的同學、鄰居家的孩子做對比,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我是全部人中最差的。我不甘心啊,後來我就很努力地去讀書,所以當我拿到奧克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有點像範進中舉。而當我失去了我最在乎的東西時,我開始對我最信任的人大發脾氣,以自殘來緩解心裡的痛,一次性吃很多的藥想了結自己的生命。

拿到畢業證書後的第一個工作面試我失敗了,回家後我一次性吃了很多的藥想一直睡下去,我明明吃的是褪黑素睡覺藥,可是我無論如何都睡不著。後來我進了醫院。在醫院我遇到了一個社工,他居然是我的校友,在談話中他告訴我,大學學歷不是終點,曾經他是我的大學校友,後來碩士去了香港中文大學。那時候我覺得,“哇,終於有一個人能夠懂我了”,他鼓勵了我,並且給了我未來一點希望。作為基督徒的我知道這並不是偶然,顯然這是上帝給我預備的。其實我最信任的朋友和我講了很多次,但我還是哭訴她不懂我,現在上帝就派了一個曾經和我有同樣經歷的人來安慰我。這個社工明白我畢業的學校確實不好,他也告訴我,我還有機會,不要放棄。

好景不長,很快的我又陷入到低沉的情緒中,又為這件事生氣了。即使那個社工這樣說,我還是覺得不服氣,我認定上帝一定是在玩弄我。

後來上帝再一次和我說話,有一天當我打開YouTube的時候,上帝讓我看到了兩句話:「不要害怕揮別熟悉的過去,上帝對你有一個豐盛的未來。」「不要因為對過去的留戀侷限你對未來的想像。」(來自臺灣HOPE教會)

 

我身邊的人會為上帝對我的安慰和帶領感動,也會為此感恩,覺得上帝很愛我,祂透過這麼多事情來安慰我。我卻因為這樣而更加生氣,因為我覺得上帝總是在這些沒用的小事上給我帶來安慰,我在乎的大事上卻永遠都不祝福我,還讓我身邊的朋友覺得祂很愛我。我越想越生氣,我開始厭惡讀經、禱告和去禮拜,反正只要想到上帝我就很恼火。

5月25日,我要去複診,在去醫院的路上,想到這些糟心的經歷我痛苦萬分,走在天橋上,有一瞬間我有想跳下去的衝動,我的一隻腳已經踏上去了,下面是來來往往的車,這個時候我的耳機裡放著「全新的你」這首歌,那一刻的一句歌詞是,「耶穌能夠改變你的曾經」。我開始狂哭不止,就下來繼續往醫院走了。其實上帝真的是以馬內利的上帝,這段日子我走得很痛苦很辛苦,我也一次又一次地怨恨上帝、背離上帝,但是祂從未放棄過我。

上帝到今天也沒有給我一個答案,為什麼我要失去去奧克蘭大學的機會,但是有一次藉著一本書祂給了我一句話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立比書3章13-14節)。我想,我也許應該對上帝有點信心。

現在的我還是一個很軟弱的人,但是上帝在聖經中應許「疲乏的祂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量。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以賽亞書40章29-31節)。現在的我還是時不時會和上帝鬧變扭,但是上帝承諾祂會以永遠的愛愛我。因著患躁鬱症,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垃圾,沒有價值也沒有意義。但就是我這樣如此破碎不堪的生命,祂卻一次又一次的向我證明,祂從未拋棄過我,並且一直與我同在。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如何平息思想中擾亂我們的負面聲音

 

作者:Amy Isham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Joya

 

 

Amy Isham是一名擁有領導力博士學位的圖書管理員,曾教授本科生社會科學。Amy在城市聖經論壇擔任資源經理,嫁給了聖基爾達長老會的Luke Isham牧師。在空閒的時間裡,Amy喜歡和她的兩個孩子EvieSolomon一起讀小說、喝咖啡和玩遊戲。

 

“我應該起來去洗衣服,”我一邊在看韓劇一邊想。

“我應該讓每天的步數超過6000步。”

“我應該取消訂閱我不再使用的流媒體平臺。”

“我應該早點睡覺。我應該早點起床。”

這些只是在普通的一天裡我腦海中掠過的一些溫和的“應該”。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筆記型電腦上彈出了一條AppleTV發的通知,提醒我租的電影已經過期。

我似乎也生活在一種永遠“想要什麼”的狀態中。我想要有更多的時間。我想要有更多的能量。我想醒來後去鍛煉身體,而不是睡眼惺忪地伸手去拿手機,讓推特裡的垃圾資訊污染我的感官。

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建議、提醒和所謂的“應該”。

我們的朋友想見我們,我們的護照快到期了,我們需要去看醫生。我們的地板需要打掃,家裡沒有雞蛋了。我們的電子郵件說,我們有權從當地的大型超市獲得折扣券,向我們兜售我們不一定需要的商品。

我們似乎沒有時間停下來,但即使有,我們的思想也充滿了擔憂、回憶和我們忘記做了的事情。

發現一個古老的寶藏

在復活節假期期間,我和家人一起打掃了車庫,丟棄了舊的露營裝備、五年前孩子們的學校成績單和老早之前的聖誕卡片。在其中一個盒子裡,我發現了一件寶藏——已故清教徒牧師耶利米•巴勒斯(1600-1646)寫的《基督徒的珍寶——知足》一書。

在用智慧手機之前的日子裡,我把這本書放在手提包裡。我會在公共汽車、火車上或在咖啡館等朋友時閱讀它。

距離我上次打開這本書已經過去15年時間了,而這本書仍然是那麼有力量。正如我記憶中的那樣,它是一盒“珍貴的香膏,對陷入困境的心來說非常安慰和有用”(引用自這本書的介紹頁)。

巴勒斯提醒我有三種方法可以安靜我裡面那些擾亂我的聲音:

1.享受上帝的豐盛

巴勒斯知道,我們無法期待自己自然而然地能夠享受上帝的豐盛,因為我們都需要與相反的反應作鬥爭——我們都在被一種“不足夠”的感覺耗盡。我們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甚至覺得自己這個人也“不夠好”。我們很容易陷入“應該”、“必須擁有”和“必須做”什麼的陷阱,以致忽略了上帝賜給我們的豐富恩典。

為了幫助我們平息頭腦中這些焦慮的聲音,巴勒斯鼓勵我們思考以下這些:

想一想我們擁有的東西多棒和我們缺乏的東西多渺小。

以弗所書1章1-4節說,我們在基督裡得到了各樣屬靈的福氣:1)被揀選、成為聖潔、無有瑕疵,2)得兒子的名分,3)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最後,4)叫我們知道祂旨意的奧秘。

當我們面臨不得不換工作、找新公寓、為自己或家人找醫療專家時,思考屬靈上的真相是一種極大的安慰。它提醒我們,這些地上的煩惱是暫時的,我們有永恆的祝福。

想一想:恩慈的上帝走在我們前面。

我兒子經常讓我為他禱告,祝他有“美好的一天”。當我為他禱告時,我也禱告他能在困難中看到上帝賜予他的美好事物。對他來說,面對數學考試是糟糕的一天,但一個關心他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老師給他的數學考試卻是一件好事。

同樣,火車晚點、被病毒感染或工作遭遇變化也可能對我們有益,但我們可能不會立即看到其中的益處,不過所有這些都來自一位恩慈的上帝之手。

想一想:那些在我們之前遭遇困難,但仍然服侍上帝的人。

有一些在世界各地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可怕困難的基督徒,但上帝卻支撐並支持著他們。這樣思想令我們謙卑下來,也會讓我們的那些相比之下沒那麼嚴重的困難不再那麼令我們痛苦。

花時間默想上帝的豐盛——從祂如何滿足我們的需要來看——可以讓我們超越缺乏、焦慮和恐懼的感覺。我們的眼睛(和思想)越關注上帝和祂的恩慈,我們就越沒有空間去思考日常生活中那些揮之不去的擔憂。

 

2.滿足是可以習得(訓練)的

滿足的美妙之處在於,這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東西,正如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4章1-12節中所描述的那樣:“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

保羅有時擁有他所需要的一切,有時,卻什麼都沒有。可能有一些時期,他享有安全和相對的財富,但在許多其他時期,他卻經歷著巨大的痛苦。

然而,他並沒有聲稱自己沒有注意到其中的差異。他只不過知道在任何一種狀態下,他的“心都完全滿足了”。

我記得幾年前,當我試圖跟朋友解釋我所培養的滿足感時,有人說我天性知足,我大笑起來,因為我其實有太多的擔憂和強烈的情緒了。我記得自己因著要開始一門新課程的學習異常興奮,但當我看到有人已經完成了這門課時卻感到很沮喪。我本來很開心地在我家鄉度假,但當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個正在海外旅行的朋友發佈的狀態時卻高興不起來了。

但在上帝的恩典下,這些欲望和擔憂都變得不再像往常那麼強烈了。常常知足是我必須提醒自己練習的功課,以防止自己變得不堪重負。

每當我錯過火車,或者當我感到受傷不得不躺下休息時,我都會讀巴勒斯書中的一段話來培養我的知足感。當我心裡渴望擁有一份不同的工作時,我會提醒自己在目前的工作中所得到的祝福。當我單身並渴望找到伴侶時,我提醒自己,我有上帝的愛,這比任何地上的愛都持久。

我們可以在不壓抑“欲望”的情況下學會滿足。我們可以就從我們所處的境況開始——把情緒和欲望都交給上帝,不要讓自己被它們淹沒,並在耶穌身上尋求快樂和滿足。

3.讓我們的不滿把我們帶向上帝

根據巴勒斯的說法,這是另一個關於滿足的秘密:“基督徒是世界上最滿足的一群人,但他們是最不對這個世界滿足的人。”

我們是“天生”貪得無厭的生物。我們吃了一頓飯,幾個小時後又餓了。一位朋友振奮了我們的心,但第二天當我們看到帳單時,高昂的情緒就消散了。即使我們可以在流媒體上恣意狂歡,當我們放下手機時仍然會感到有些空虛。

即使我們足夠富有,可以買到我們想要的一切享樂和珍寶,並且足夠健康,可以享受它們,我們仍然不會滿足(傳道書2章1-11節),因為我們的靈魂是為了在上帝裡面得到滿足而設計的。只有祂才能真正填滿我們。

這就是為什麼在找到理想的工作或最終遇到我們愛的人後,我們仍然會有種被欺騙了的感覺(我應該身有體會,我兩者都有了)。

當我們記住這一點時,就可以不再期待減了肥最終會讓我們快樂,完成學位會讓我們感到自己既聰明又能幹。這意味著,我們的父母仍然不對我們說“我為你驕傲”也沒關係。這意味著,在期待已久的旅行之前得了感冒似乎也不再是一件那麼令我沮喪的事了。

如果我們學會不再對我們想要的東西抓得那麼緊,並求上帝讓我們常常以祂為樂,我們就可以享受祂賜給我們的這一切,而不必背負著期待它們來滿足我們的巨大負擔。

基督徒的滿足之道是尋求賜給我們平安並且在一切風浪中仍然供應我們的上帝(約翰福音14章27節)。培養滿足感是聖靈的工作,也是我們需要持續仰望基督並在我們忘記祂時原諒自己的旅程。

雖然地上的生命是有限又充滿了挑戰的,但我們擁有最大的財富:我們認識宇宙的創造者——對我們的靈魂來說祂美好的屬性永遠是激動人心、充滿了驚喜和美好萬分的。我們有基督,祂饒恕了我們一切的罪。而且我們可以期待上帝應許給我們的新天新地。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4個方式讓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見上帝

 

作者:Justin Y

翻譯:奇奇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我經常會在一天中忘記上帝與我同在的真理,而且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我進行“世俗”活動時——比如在工作、家務、愛好中。

我的愛好之一是聽古典音樂,尤其是在我工作的時候,以防止沉悶的工作讓我疲憊不堪。 偶爾,我的播放清單中會出現一首美妙的曲子——例如,沃恩·威廉的《雲雀升天》——有那麼一瞬間,我被帶到了一個不同的世界,一個充滿宏大而美好景象的世界。 美妙的音樂提醒我,生命遠不止眼前所見,我想起了最初創造這美麗世界的那一位。

像這樣的時刻讓我經歷到雅各在伯特利所經歷的,雖然我不知道,但主就在這裡(創世記28章16節)。 這樣的時刻讓我承認,無論我在哪裡或做什麼,主總是與我同在(耶利米書23章24節;詩篇139篇7-10節)。

被提醒上帝的同在促使我們將屬靈的眼睛轉向天國,並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反思祂堅定不移的愛和信實。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看見”上帝呢? 我們可以為此祈禱,並期待上帝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四種方式更多地看見上帝:

  1. 在創造中看見上帝

每當我看到一隻小鳥棲息在窗臺上,或者看到陽光從窗外照進來,或者感覺到微風拂過我的臉,我都認為它們是在提醒我想到造物主,以及祂為了我們的快樂而創造這一切的奇妙方式。

聖經說:“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詩篇19篇1節)。 祂使草生長(詩篇104篇14節),按時賜雨(耶利米書5章24節),並規定海浪的界限(約伯記38章10-11節)。

除了提醒我們上帝的存在和祂的大能之外,創造物還教我們將祂視為我們的供應者和幫助者。

耶穌要我們思考上帝是如何餵養空中的飛鳥,如何給野地的百合花穿衣的,這樣我們就不必為自己擔心吃什麼或穿什麼了(馬太福音6章25-33節)。 我們可以向高山舉目,記住創造它們的那一位就是幫助我們的上帝(詩篇121篇1-2節)。

我很幸運能在一所擁有大片草地的大學學習。 每當我對即將到來的考試感到焦慮時,我都會到靠近大自然的地方學習,看鳥兒在草地上跳躍,或樹木在風中搖曳,這些讓我想起宇宙的創造者就在我身邊。 祂是一切智慧和知識的源頭,無論我的考試結果如何,都會沒關係的。

  1. 在世上的恩賜中看見上帝

雖然自然界是上帝給我們的饋贈,但我們有時可能會覺得它不那麼私人化,不像上帝給我們每個人的具體恩賜——我們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我們擁有的技能和才幹 ,以及我們的朋友們和家人。

每當我想到我從上帝那裡得到的恩賜,無論是一杯美味的咖啡還是一大勺可口的霜淇淋,我的心都會充滿感激之情。 這些禮物表明上帝如何親自關心我們,每件禮物都讓我們看到祂良善的另一個方面。

上帝本可以把我們的食物和飲品造得單調乏味,讓我們只為了生存而吃喝,但我們卻享受著祂創造各種各樣的美味(祂給了我們味蕾來享受這些食物!)。所以,在迦拿的婚宴上,耶穌不僅變水為酒,而且還是好酒,就毫不奇怪了(約翰福音2章1-10節)。

如果我們享受蜂蜜的甘甜並從中獲得力量,那想想上帝話語的甘甜程度和我們從中得到的靈性滋養又會怎樣大呢(詩篇 119篇103節)? 上帝的應許使我的靈魂歡喜,給了我面對未來的力量和勇氣。

如果我們享受親密朋友的陪伴,那我們最真誠的朋友耶穌一直陪伴在我們左右是多美好的事呢? 我很幸運自己有善良、有愛心和富有同情心的朋友們與我共同度過高山低谷。 我為他們感謝上帝,感謝祂如何通過朋友們彰顯祂的恩典,但更令我感恩的是耶穌比我想像的更仁慈、更有愛心和同情心。

我們的天父知道如何給我們各樣美好的禮物和賞賜(雅各書1章17節)。 雖然我們可能認為其中大部分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們應該更加留意祂給的每一份禮物,並為這些我們每天享用的恩賜而感謝天父。

  1. 在工作中看見上帝

在人類墮落之前,上帝就已經為人類安排了工作(創世記2章15節)。 工作是上帝設計的一部分,這意味著它不僅僅是一種負擔。 我們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有上帝賦予的使命。 例如,當我們從一家餐館點餐時,我們會受到農民、廚師以及其他參與食物生產過程之人工作的祝福。 在上帝的旨意下,祂可以使用我們的工作來祝福他人。

我的工作涉及管理一間大約有十名員工小企業的財務。 從表面上看,與其他“偉大”的職業相比,我的這個監控現金流的工作似乎沒有多大的影響力,但我知道是主以祂無限的智慧按照祂的計畫將不同的工作分配給我們每個人的。 即使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在向自己宣講這一點,並祈禱我能在工作中更多地看到上帝,並把工作看作是在榮耀祂而不僅僅是一種賺取收入的手段。

正如 A. W. Tozer 所說:“決定一個人的工作是神聖還是低俗的,不在於他做的是什麼,而是他為什麼而做。”

我知道在我的工作中,我最終是要對上帝負責的,所以我要把每一件細小的工作都做好——像開支票或覆核計算——這些都不應被我忽視。

雖然工作常常因人的墮落而變得辛苦和沉悶(創世記3章7-19節),但我們可以放心,每一項全心全意為主做的工作都會有回報(歌羅西書3章23-24節)。 無論我們做什麼工作,無論大小,有償或無償,我們知道我們在主裡的勞苦都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15章58節),我們都可以向祂求祂為各樣善事所給我們預備的恩典(哥林多後書9章8節)。

  1. 在試煉中看見上帝

試煉和苦難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使徒行傳14章22節),無論是身體疾病、經濟困難、逼迫,還是經歷小小的不便。 這些受苦的時刻都在提醒我們,這個世界不是我們永久的家,我們的家是最終與上帝的同在。

每當我感覺不舒服時,無論是偏頭痛、噁心還是胃反酸,我都會因著這個真理被安慰。因為我知道在天國,我榮耀的身體既不會生病也不會感到痛苦。 雖然這些常見的疾病有時確實讓人感到沮喪,但它們教會了我要更加謙卑,更加倚靠上帝所給我的力量。

每一次試煉都是一次讓我們再次相信上帝,並在我們的軟弱中依靠祂全備恩典的機會(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在我們經歷許多苦難時,祂鼓勵我們不要灰心,因為在永恆中我們有極重無比的榮耀和我們暫時看不見的獎賞(哥林多後書4章16-18節)。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刻意地尋求上帝時,願我們能體驗到與祂相交的喜樂。 看哪,祂常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我是如何從異教徒成為基督徒的

 

作者Ananda Utami原文印尼文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佳音

 

 

我出生在一個信奉非基督教宗教的家庭。事實上,我的父母把我送到了一所教授那個宗教價值觀的學校。我在學校的朋友們也知道我是一個聽話、虔誠的孩子,因為我總是在教和提醒他們要努力做得更好。

當我進入初中時,我開始對了解除我信奉宗教之外的其他宗教感興趣,哪怕只是為了找出它們的錯誤之處以讓我更加相信我所信的宗教是唯一的真理。我讀書,在YouTube上認真觀看各個宗教的辯論,瞭解他們的教義,這樣我就可以思考我所信的宗教是多麼正確,而其他的那些都是無稽之談。

當我即將高中畢業時,我決定出國留學,所以我不需要參加國立大學的全國統一考試。但我並沒有為上大學或是要去一個新地方生活感到焦慮,而是開始擔心自己的信仰。我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如果我沒有出生在信仰這個宗教的家庭中,我還會選擇相信它嗎?

我會堅持信仰下去嗎?我會找到通往真理的道路嗎?”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並沒有消失,反而讓我更加好奇想要尋找答案。

當我試圖面對並回答我的疑慮時

最後,我鼓起勇氣問一位基督徒朋友:“如果你不是天生的基督徒,你為什麼會信呢?難道不是所有的宗教都聲稱自己才是那個正確的宗教嗎?你和我都不是生活在過去,如果每本宗教書籍都保證它們是真實的,你怎麼判斷你的宗教才是那個正確的呢?”

我的朋友約我在一個地方碰面,他在那裡詳細回答了我的每個問題。他告訴我救贖,告訴我人類是如何犯罪以及上帝是如何派耶穌來為我們贖罪的。

但即使在那之後,我仍然不相信,我認為他在浪費我的時間。我說:“在我的宗教中,你的聖經是錯誤的。不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但無論我怎麼爭辯,我的朋友仍然能夠平靜而詳細地回答我。

有一次,我的朋友建議我讀一本由納比勒·庫雷希(Nabeel Qureshi)寫的書,他最初不是基督徒,但最終認識並接受了耶穌。通過幾個夢,納比勒得到了確信主耶穌是真的。

起初我拒絕讀這本書,認為裡面講的夢很荒謬,而且我不喜歡閱讀人的見證。我以為它們都一樣,不會改變我的想法。

然而,不知怎麼的,我最終決定讀一讀這本書。考慮到其中的英語術語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我應該懶得把它讀完才對。然而,實際是我真的讀完了。這本書告訴我,耶穌被釘十字架並不是一眨眼之間發生的虛構事件,而是有許多目擊者和相關的人物。

因此,如果有這麼多目擊者,說它是個虛構的故事就會很奇怪。

儘管如此,我還是試圖忘記這一觀點,並說服自己基督信仰不是真的。

當上帝敲開我的心門

讀完這本書幾天後,我做了幾個很困擾我的夢。在一個夢中,我看到自己因為決定追隨耶穌而被母親斥責。

我開始思考做這些夢是因為我讀過這本書,還是真的是上帝給我的異象。我感到很害怕。

所以我試著把這件事告訴我的朋友。但令我驚訝的是,他反而和我談論到法利賽人,法利賽人敬拜上帝的目的是“賄賂”祂。他們認為當自己完成特定的儀式時就會得救。

當我聽到這些時簡直驚呆了,因為這正是我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感覺,就像一個對宗教瞭解很多並實踐儀式的法利賽人,認為這樣我就可以得救並在上帝眼中有一個特殊的地位。這讓我很難過。

那天晚上,我哭著向上帝祈禱,無論祂是誰。我請求祂將真理告訴我。然後,我讀了我朋友發給我的一篇靈修文章,看到了詩篇46篇10節:“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讀到這首詩篇時我不寒而慄,就好像上帝在直接對我說話一樣。在那一刻,我決定相信上帝。

但第二天,我再次懷疑這是否真的是我選擇的道路。那天晚上我選擇相信的上帝是真正的上帝嗎?然而再一次,上帝通過那一天的靈修回答了我。我讀到了約翰福音15章16節,其中說:

“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祂就賜給你們。”

我再次感到驚訝。感覺上帝真的在回答我的疑問。

在經歷了一系列事件後,我對自己所信的信仰產生了懷疑,高中畢業後,我終於下定決心接受耶穌。我知道這個決定會給我帶來挑戰,我的父母、朋友和社交圈都會阻攔我。

然而,我在耶穌基督裡找到了真理與平安,所以我鼓起勇氣,相信主耶穌與我同在。

追隨耶穌而失去朋友

有一段時間,我對包括我的朋友在內的所有人都隱瞞了我的決定。儘管我真的很想告訴他們,但我很害怕。

當我把這個掙扎帶到上帝面前時,祂回答我,現在還不是我公開新身份的時候。所以我想,也許以我以前的身份,我會更容易向朋友們傳達基督信仰的資訊,這樣當我最終公開自己時,他們就不會太驚訝了。

我開始積極地留下“痕跡”,並通過輕微修改的靈修帖子來發出關於我新信仰的“信號”。我會在不引用出處的情況下發佈聖歌的歌詞和聖經經文。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年半。

在認真禱告了一段時間後,我終於決定告訴我的朋友們我的信仰。我預料到他們發現後會很難過,但我還是告訴了他們,因為我知道我不能永遠保守這個秘密,而且他們是我最好的朋友。

他們對我變成這樣感到震驚。他們原以為我在社交媒體上的帖子只是因為我對基督教好奇,僅此而已。

告訴他們實情後,我終於松了一口氣。我以為他們不會離開我,因為我們是最好的朋友。但我錯了。

第二天,其中一個人給我發資訊,表達了她的憤怒、失望和悲傷。她覺得我背叛了她,因為我沒有告訴她這件事。我悲痛欲絕。

當我問我的其他朋友時,他們也表達了類似的感受。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開始問我很多關於我的基督信仰的問題,但不是出於好奇。他們試圖把我拉回我最初的信仰。

然而,那時我已經決定我要堅信耶穌。從那以後,他們決定與我保持距離。

我很難過失去了我的朋友們。但我仍然為他們禱告,我很感激上帝通過我加入的團契給了我新的朋友。

我今天所面對的可能只是我未來要面對問題的一小部分,而且與耶穌如何被人們排斥,甚至被祂親近的門徒彼得不認相比,這算不了什麼。

我相信,無論未來發生什麼,上帝永遠不會離開我,正如這首歌提醒和安慰我的那樣:

 

我們有無試探引誘,

有無難過苦關頭?

決不應當因此灰心,

仍當到主座前求。

何處能尋這般良友,

同嘗一切苦與愁?

我們軟弱主都知道,

放心到主座前求。

 

我可能失去了我深愛的好朋友,但我將永遠擁有主耶穌,一個無論怎樣都不會離開我的真正朋友。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