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白化病並不使我與眾不同(有聲播讀)

作者:Anatasya Patricia,印度尼西亞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我叫Anatasya,我患有一種叫做白化病的皮膚病。

小時候,我覺得自己和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但我發現我的皮膚顏色跟別人的不一樣。而且我從來沒有見過和我膚色一致的人,所以我不明白自己怎麼了。

小時候的我並不在乎別人會不會因著膚色不同而嘲笑或評論我,因為我還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麼。然而,當我逐漸長大,我慢慢發現了自己在身體上和他人的不同。

起初,我不知道我的身體怎麼了。直到初中我才開始尋找答案。那時我才發現我得了白化病。

白化病是一種由於身體生產黑色素的機能紊亂而導致的疾病,皮膚會因此部分甚至完全沒有顏色。所以,我的頭髮、皮膚和睫毛的顏色都很淺甚至完全是白色。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導致我得了白化病,但據我所知,這種疾病也可能是遺傳來的。我的曾祖母也是白化病患者。

我的身體狀況對我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響。過多的日晒會損害我極度敏感的皮膚。大概是因為大多數人從來沒有見過白化病患者,所以當我走在外面時,會吸引很多好奇的目光。我常常覺得自己似乎成了眾人的焦點——不好的焦點。人們也常常會問我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我媽媽在懷我的時候吃了什麼導致我得了白化病。甚至還有人想和我合影。

在學校,有一些同學無法接受我的外表。他們給我起了很傷人的綽號,比如「迷途的遊客」,或「行走的屍體」。在聽到這些侮辱我的話時,我會傷心地哭,無法接受自己。雖然我知道我跟他們的差異只是身體上的,然而我不明白為什麼人們要這樣侮辱我。

然而,我很感恩自己還是找到了真正的朋友——尤其是在教會裡——他們不會因為我的皮膚狀況對我有任何歧視。我也參加了一個叫做「印度尼西亞白化病社區」的互助小組。該小組有56名成員。通過這個小組,我認識了很多和我有同樣情況的人,我們經常一起分享彼此的生活經歷,互相給出建議,在人生道路上彼此鼓勵。

我也感謝我的父母,他們很耐心地聽我講我的掙扎,並且不斷地提醒我,我和我的朋友們沒有什麼不同——他們能做的我也能做。他們還告訴我,當人們侮辱我時我沒有必要生氣。他們說,這些侮辱表明人們在關注我,只不過他們用錯了方式。

他們還教導我要不斷向上帝尋求力量。這使我下定決心,不再因自己的處境而沉湎於失望、悲傷和憤怒,而是把精力用在探索上帝對我的人生計划上。

雖然我的父母用上帝的話語告訴我,在祂的眼中,我和其他人是一樣的,但我仍然不明白上帝為什麼要這樣創造我。然而在一次家庭靈修中我讀到的一句經文觸動了我。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8節:「…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里向你們所定的旨意。」靈修結束後,我把這句經文記在心裡,並禱告祈求上帝的指引,求祂讓我明白祂對我生命的旨意。

最後,我明白藉著白化病,上帝給了我人生最好的安排。創造我並不是祂的失誤。祂也沒有讓我孤身一人面對困境,而是在我周圍安排了一群朋友還有我的父母——他們總是陪在我身邊支持我。

另一節觸動我的經文是箴言3章5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這節經文提醒我,不要以自己對環境的理解來看待問題,而是要把希望寄托在祂那裡。

現在,我不再把白化病看成是我的一個缺陷。相反,我視之為是上帝給我的獨一無二的特質,對此我很感恩。雖然有時自卑感仍會不時地襲來,但我會祈求上帝賜予我力量,讓我不至沉湎其中。

學著接受自己身體狀況的過程讓我能夠同理那些孤獨、沒有安全感和被棄絕的人,並主動去接觸他們。我理解他們的感受,所以我試著去接近他們,與他們交談,和他們交朋友。

我要繼續在生命中榮耀上帝。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英語老師,這樣我就可以用從上帝話語而來的智慧教育下一代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一次徹夜失眠的經歷讓我明白的(有聲播讀)

作者: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一個周日晚上,重感冒的我感到很疲憊,破天荒九點多就開始有了困意。於是,我趕緊收拾,十點前就躺下了。本以為可以補一個多月來欠下的美容覺,可萬萬沒想到,這卻成為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徹夜失眠的開始。

身體疲憊的我翻來覆去很多遍,意識卻越來越清醒。各種各樣的想法開始侵蝕我,我變得越來越焦慮。於是我開始給自己做思想建設,然而很快又被各樣的焦慮攻破。接著焦慮開始變成了恐慌:這一周還有好多事情要做,我必須要有好的休息,睡不著可不行,我必須要趕緊睡!

在床上翻來覆去了不知多少次之後,我起來一看,已經快一點了。這讓我陷入了更深的焦慮。我再次想辦法讓自己睡著,卻仍然無果。當我再次起來看時間時,已經兩點多了。我覺得自己情緒崩潰了。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困難的入睡。我似乎可以感受到我每一個神經細胞的活動。縱使我的身體疲憊到不行,意識卻不願意關機。絕望中的我開始禱告呼求主來救我。呼求了很久,卻聽不到任何回應。

無邊的恐懼將我吞噬,我開始懷疑上帝是不是離棄了我?感冒造成的身體疲憊加上失眠帶來的巨大痛苦讓我喘不過氣,然而最痛苦的還是以為上帝離開我的感覺。我一邊躺著一邊哭。心裡在想:主,你在哪裡?為什麼要離開我?

似乎過了好久好久。我看了下手機,六點多了。我打開微信,發了一條狀態:睡不著的時候才知道能夠睡著也是恩典。

這是我有生以來頭一次一整晚一分鐘都沒有睡。也是頭一次,我開始覺得曾經能睡著的時候真的好幸福。我一直都把睡眠當做理所當然的,從來沒有想過能入睡也是恩典。

而兩周過後回看這次無眠的痛苦掙扎,卻讓我發現它其實是主給我的祝福。

 

重新看待自己的生活,學會感恩

這次失眠的經歷帶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能睡著真好。我開始每天為著能睡著感謝祂。生活中其他我認為理所當然的一切,比如能看,能聽,能夠參加長跑……我之前從來沒有為這些感謝過主。反而會因著一點點的不滿意就抱怨祂。我以為我配得這一切,我以為若是能得到我想要的我就會更快樂。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世界上所有的美善都是祂白白給我的恩典。不知感恩的心只會奪去我的喜樂,讓我陷入自憐和苦毒。

 

發現了我的掌控

這次失眠也讓我發現了我的掌控欲。我想著一定要睡一個美容覺,計劃好了這一周的安排,以為一切可以按照計劃發生。可當沒有如願時,我就非常挫敗,甚至對上帝感到失望。然而是誰掌管這一切呢?

「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馬太福音10章29-30節)天父若允許我經歷失眠,我為什麼要抱怨,驚慌失措呢?睡眠只是我想要掌控的一小部分。查驗自己的內心,我發現自己知道要一切聽從主的旨意,可暗中卻想要掌控自己所有的一切。小至如何安排一天的時間,大至婚姻,沒有一樣是我肯完全放棄掌控權的。曾聽過美國The Village Church一個關於根性偶像的系列講道,我們敬拜的其中一個偶像就是「掌控」。沒想到借著這次失眠,我掌控的罪被暴露出來。

 

發現了我是憑著感覺來理解上帝的

在痛苦的無眠中,因呼求沒有得到回應,我被一種叫「被上帝離棄」的絕望感籠罩,哭了好久。然而上帝給我的應許在經文裡面說得清清楚楚,祂是不會離開我的:」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翰福音6章37節)

當我按自己的感覺來判斷時,這會導致我的信心和情緒不穩定。上帝要我們按照祂的話來信靠祂,而不是憑著虛無縹緲的感覺。不是我感覺祂在祂才在,而是祂應許說祂在就永遠都與我同在。縱使有時候在極深的痛苦中,我感覺不到祂,我也仍然要握緊祂話語的應許——我的天父永遠都不會丟棄我。我應該相信祂的話勝過相信自己的感覺。

最近雖然不再會整夜的失眠了,但仍會有難以入眠的時候。不過,我已經學著不再去掌控。不論能不能睡著,我都相信我的天父與我同在,祂愛我,看顧我。睡得著時我感謝祂,睡不著時我就禱告。我發現那次失眠讓我變得不再那麼焦慮,真的成為了我生命的祝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如何切實有效地實行新年目標

作者:希の夢,馬來西亞

無論你過得好不好,2018年已經徹底過去了。我想大家也都已在2019年年初,再次立了flag(目標)。有目標是好事,代表我們想要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可是要在年終達到目標,卻需要非同一般的意志力和行動力。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興緻昂昂地在年頭開始進行我們的目標,可到了年尾,不是忘記了自己當初的目標是什麼,就是悄然無聲地放棄了,實在可惜。2018年,我的其中一個目標是每個月寫一篇屬靈文章,一年寫12篇。可是到了年尾,我並沒有做到。於是我反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沒有具體的執行方案

在2018年的年尾,我讀到一本書,書名叫《只管去做》。作者以自身的經驗,提供實際的步驟,教導人如何做好時間管理以及規劃。讀完後,我頓時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原來,我未能達成目標主要是因為我沒有好好地去做規劃。比立目標更重要的是有具體的執行方案。我們若能照著方案去做,久而久之,這種行為就會變成一種習慣。有一種說法是:一個習慣的形成期是21天。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就可以讓自己培養出任何一種習慣。而習慣一旦形成,要達到目標就不難了。

舉個例子:我還是想要在2019年寫12篇屬靈文章。細化之後,就是每個月寫一篇。而這時的我需要更具體的執行計劃:每個月的15號晚上8點就是我的屬靈寫作時間。之前的我,總是會等「靈感」來才開始動筆,這樣的想法餵養了我的拖延症,以至於最後目標失敗。現在,在有了具體的執行計劃後,我就要固定地在那個時間點開始寫作。如果禱告後還是沒有靈感,我就會以自己的興趣點出發,收集資料,然後動筆。或許大家會有疑問:這種情況下的創作,還會「屬靈」嗎?我想,若我是以聖經的觀點來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以愛為出發點,幫助弟兄姐妹一起在上帝的話語里紮根,那真理的聖靈就會在我心中動工,我所寫的所做的就是榮神益人的。

上帝希望我們能珍惜光陰,正如詩篇90篇12節所說:「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可是要如何數算呢?除了禱告,或許上帝早已經透過身邊的人、事、物來教導我們該怎麼做了。我想把我從新書學到的幾點方法與大家分享:

1.設定的目標必須夠SMART

SMART指的是:Specific、Measurable、Achievable、Relevant、Time-Based。

 

Specific – 必須具體

Measurable – 必須可以衡量(用什麼方式做到)

Achievable – 必須可以達到

Relevant – 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實現這個目標?」(以便知道這是不是你心中的目標,還是被外來因素影響)

Time-based – 必須有時間限制

再以我自己為例:我想要在2019年結束前完成12篇屬靈文章的寫作。

12篇 – Specific

動手寫作 – Measurable

一個月一篇 – Achievable

我想要更深入地認識上帝的話語 – Relevant

2019年內 – Time-based

明白怎麼運用後,就可以用生活九宮格來做計划了。

 

2.生活九宮格

以下只是一個參考。我們的生活大致上分為九個部分,每一個部分,只要填寫一兩個個目標就好。

學習成長:

每個月寫一篇靈修文章,一年12篇

 

體驗突破:

 

 

 

休閒娛樂:

 

 

 

工作事業:

 

 

 

你的名字家庭生活:

 

 

 

 

身體健康:

 

 

 

 

財務理財:

 

 

 

人際關係:

 

 

 

 

 

若不能填滿,也沒關係。畢竟目標太多,只會讓我們陷入焦慮。目標要SMART,行動起來才會有更清晰的思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3.4D工作法

 

有時候,不是我們不想完成目標,而是我們太容易分心了。我們被打擾的次數越多,專註力就越低,使得我們不能完成自己的計劃,最終導致我們離目標越來越遠。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4D工作法,排除一切對目標不重要的事情,讓自己更加專註:

 

計劃去做

Delay  it

立即去做

Do  it now

盡量別做

Don’t  do it

讓別人去做

Delegate  it

 

一天里,不管遇到什麼事,先用4D工作法確定它的性質,再採取行動。比如:今天我的任務有:三點開會、回復老闆的郵件、完成一篇屬靈文章、安排試驗室的使用權(我是研究生)。放在以下的表格中就是這樣:

計划去做

Delay  it

 

3點開會

立即去做

Do  it now

 

回復老闆的郵件

盡量別做

Don’t  do it

 

不要玩手機遊戲

讓別人去做

Delegate  it

 

讓實驗室的管理員安排時間表給使用者

 

 

對我來說,今年更重要的一個目標是:有計劃地過2019!

學會做計劃,讓我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時間。鄭國治博士在《怎樣做有效的計劃》一書中提到:人的一生,必須要有計劃,而這計劃涵蓋了一天,一星期,一個月,一年,一生甚至死後,都要計劃。他說:「人生如果沒有計劃,就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沒有正確的方向,更沒有重要發展的項目,只不過渾渾噩噩地虛度此行,結果是空空而來,虛虛而去,辜負上帝所託福的使命!」而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千萬不要讓自己的生命虛度。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箴言3章6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原來我一直誤解了恩典(有聲中文)

作者:Nelle Lim,新加坡

翻譯:Anna,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20出頭的我,曾坐在教會屬靈導師的對面,請求她告訴我如何在生命中經歷到上帝的恩典。那時我的生活不那麼盡如人意,我在潛意識裡努力地想要在上帝面前好好活,希望以此博得上帝的恩惠。我努力到精疲力竭,卻仍舊看不到上帝在我生活中的作為。

恰恰相反,我周圍的人卻經常談及成為討上帝喜悅的人會讓我們脫離罪惡和咒詛,痛苦和憂慮(也因此能經歷到上帝額外的恩惠)——這聽起來太棒了,但是沒人能跟我解釋如何才能做到;這就彷彿是我經常聽人說起一家美味的免費自助餐廳,但卻沒人告訴我那家店怎麼走。

我對恩典有一些認識。我知道恩典是得到了自己不配得的。我相信並感恩耶穌為我釘在十字架上,祂成就的義遮掩了我的罪(哥林多後書5章21節),祂為我承擔了罪的刑罰(羅馬書6章23節),所以我從現在到永遠都能夠聖潔沒有瑕疵地來到上帝面前(歌羅西書1章22節)。這就是恩典,一個我不需要、也不能通過做什麼而得來的禮物。

但這也許是為永生而預備的恩典。

而現在,我們還活在地上。面對每日生活中的瑣碎和各種試煉,聖經中的作者們似乎在靠著另外一種恩典生活。

當保羅面對著無法擺脫的困境時,上帝給了他足夠的恩典來戰勝軟弱(哥林多後書12章9節)。保羅知道如果他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會放縱肉體的情慾(加拉太書5章16節)。希伯來書的作者知道,他能夠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尋求上帝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耶利米哀歌的作者每早晨都尋得幫他度過困難和痛苦恩典(耶利米哀歌3章22-23節)

這就是我想得卻得不到的那種恩典。

雖然我的導師言簡意賅地告訴我:恩典就是從上帝那裡得到你處境中正需要的夠用恩惠。但我還是琢磨不透其真意。儘管我很願意相信她的話,但受成長環境和周圍文化的影響,我一直認為我若想要成功,就需要自己努力去獲得(尋求幫助意味著被慣壞)。儘管這樣活很累,但這種價值觀讓我在學校和過去有限的生活經歷中應付自如。這是我堅信的價值觀,而恩典讓我感覺難以接受。

那時的我才20歲出頭,我的生活一直處在被保護的狀態下,因此給我一種可以憑自己應付一切的錯覺。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走投無路是什麼滋味。這種自傲也不是完全因為自恃強大,更多是因為對於真正的苦難或生活的需要沒有親身經歷。

當時,只要我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遵行自己的道德規範或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知識水平,就沒有什麼事能難倒我。所以怎麼會有我憑著現有資源應對不了的事情呢?也許尋求上帝的恩典不過是想走捷徑,為懶惰找借口吧。

而且,我想像不到完全靠聖靈來引導我的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難道我什麼都不要做嗎?我走錯路時真的應該等著上帝來提醒我嗎?萬一我沒聽到祂的提醒呢?還有我正需要幫助時祂要是沉默怎麼辦?

我想要與上帝同行並獲得因此而來的一切祝福。如果上帝沒能及時解決我的軟弱問題而因此讓我錯過了祂所賜的豐盛生命怎麼辦?絕對不能這樣!所以我最好還是根據自己的計劃先開始自我提升。如果祂對我講話了,那就是額外的得著。畢竟,如果我不知道祂什麼時候以及會以何種形式來幫助我,我該如何確定祂真的會幫我呢?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我的獨立自主其實是源於我對任何人,甚至是對上帝的不信任。我不相信有誰會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出來幫我。

從小在一個專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我很難相信任何權威人物會在乎我,更不用說會滿足我的情感需要了。所以,要我依靠恩典並依賴他人來得到我真需要的東西聽起來太冒險。

被困在「自己努力太累了,卻又不相信恩典」的焦灼狀態下,我最終找到了一個折中方案。我的生活還是主要倚靠我的主動權和努力,而恩典可以當做是佐料和補充來讓我更有優勢和增強我的力量。當然它並非是必須的,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因為萬一沒有恩典怎麼辦 ?)。

但是我二十歲以後的生活完全不像我期待的那樣一馬平川。我以為的萬能公式「努力等於成功」完全無法應付生活的變數。洶湧難測的生活完全打亂了我精心建構的計劃。

我倚靠的「豐富資源」灰飛煙滅了。現實完全超出了我的掌控。盡我最大努力工作也不能保證我能得到想要的職位。盡最大努力地做合乎上帝心意的選擇也不一定能保護我免遭他人行為帶來的惡果。當我的軟弱使我糾結在一段並不適合我的感情中時,選擇跟隨上帝幾乎成為不可能。

漸漸地,不依靠上帝而單靠自己掌控的生活最終讓我在29歲時走到了人生絕境。

距離第一次和屬靈導師談論恩典已經過去了十年,如今我又坐在了她面前。我這次真的無計可施了。我預備好了自己的心,準備接受她話語的智慧。她說:上帝比我們更知道我們的需要,並且祂是良善的,會將預備的給我們。

已經一無所有也沒有任何可倚靠的內在資源的我決定信靠上帝一次。於是,我以禱告開始每一天的生活:「上帝啊,請給我度過今天所需要的恩典。」我就這樣向上帝禱告,什麼備用計劃都沒有,也不去想祂給我的恩典究竟會以怎樣的形式出現,甚至我也沒有精力去推測。

當我蹣跚地走過今年——因失去了我最愛的那個人而傷心,丟掉了工作,還因著我在教會遭受到的性騷擾而接受調查——上帝在每一件事上都給了我夠用的恩典,而且這些的恩典又及時又具體。

在我最孤獨的時刻,有時就在我向上帝哭訴不到半小時的時候,我就突然收到密友們搞笑又有趣的簡訊,讓我突然就可以跟他們開心交談。

上帝也開始讓我更喜歡花時間和祂在一起,讓我在讀聖經和寫靈修筆記時收穫更深的喜樂。很多次在我恐懼驚慌時祂都及時地以祂的話語帶給我安慰和盼望。

祂從我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為我預備了工作,甚至都沒有要我發簡歷。在接受審查的時候,上帝給了我超出想像的公正評斷,也讓我得到了來自家庭和朋友的最大幫助,使我安然度過這個過程。祂甚至修復了我和父母的關係。

祂還修復了我的性格。過去,我想要靠自己的意志做一個正直的人,最終卻反而丟失了自己最想擁有的:我的安全感、正直、自製、無私和清晰敏銳的判斷力。我之前所不知道的是,其實是上帝給了我恩典,讓我可以去做早先那個正直的人。

我的這份品格在我年輕時因尋求上帝而很自然地被培養起來,我卻誤以為自己本性如此。但是當我那幾年任性地遠離上帝的時候,我裡面所冒出的就全是自私了。

現在,每天我都來到上帝的面前,祈求祂的恩典。每次我需要祂的引領時,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內心那堅定而安靜的聲音在提醒著我。

我什麼也不需要做,只需要順服。單靠上帝的供應就夠了!我完全謙卑下來了——說起來相當尷尬——我曾經居然以為我比上帝更知道如何活得更像基督。

幾天前我剛過完自己的30歲生日。距離我開始向上帝尋求恩典已經有一年時間了。我終於明白我曾經不理解恩典(從上帝那裡得到我處境中正需要的夠用恩惠)是由於我不知道恩典源頭的那位上帝全然美善。我不知道原來上帝那麼關心我的需要,並且祂可以那麼有創意地供應我。更重要的是,祂深深地愛我,想把最好的給我。

我20幾歲的日子讓我看到了我自以為可以掌控生命是多麼愚昧並意識到人性的軟弱和有限。還好現在我蒙了憐憫,看到上帝是如此愛我。面對30歲之後的日子,我期待經歷信靠上帝、每天從上帝得力的嶄新生活。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