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你是否因為失去的「腳趾」而忘記了飛翔的翅膀?(有聲中文)

作者:葉玲君,台灣

語音播讀:馨寧,中國

封面圖片由作者拍攝

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看哪!我造新天新地;從前的事不再被記念,也不再追想。」(以賽亞書六十五章17節)

我陪老公開會去了趟紐約。由於我們都是第一次去,兩人商量臨時買了紐約的旅遊套票,想趁着開會間隙逛逛走走。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我,早已看慣摩天大樓,其實內心對於認識紐約沒有什麼太大的渴望;時間也不太夠,就想走馬看花把所有套票都用完。

天氣熱的七月天要頂着大太陽在紐約各個景點繞來繞去,我的內心着實有些煩躁。到了帝國大廈,我一看又是高樓,就真的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了。氣溫高、又是排隊、又是等,到了樓上,遊客還特別多,擠來擠去,真的不是很舒服。我實在是沒有什麼興緻和其它人一樣看風景,內心還滴咕數着過去去過的世界高樓,覺得有些無聊。看老公還挺有興緻地拍照,也不想壞了老公的好心情,於是我耐着性子站在一個角落等他。

突然間,我看見兩隻鴿子從底下飛上帝國大廈的露台。喜歡動物勝過喜歡人類的我,見着這兩隻肥肥的鴿子,就盯着看了起來。當我眼光往下移時,突然發現其中一隻鴿子的腳趾沒有了。102層樓高的帝國大廈,當鴿子想展翅高飛上來時,沒有腳趾這件看起來很可憐的事情,竟然完全沒有攔阻它的決心。

我突然想到,我過去有幾位心理諮詢的客戶,他們會為著「失去腳趾」而傷心難過,卻忘記自己還有「翅膀」。他們為著「腳趾」傷心良久,遲遲不能走出來,卻沒有想到上帝早已替他們預備好「翅膀」。他們往往固執地只看事情的一面,沒有辦法看見事情的全部和各樣上帝隱藏的祝福,而把自己限制在悲傷的「盒子」里。想要幫助這些人走出來的家人、親戚和朋友,試着各種方法想要幫忙把「失去腳趾」的意念從盒子里拉出來,但本人的目光太過集中在自己的痛苦裡,導致他們看不見上帝給他們的諸多其它祝福。這樣不僅影響到客戶本人的生活態度,也有時也會傷害到親近的家人和親戚朋友。

過去的我其實也是這樣。因為和前男友交往的7、8年,一直覺得他是我的真愛,我一直不顧父母不同意和文化上的巨大差異而堅持己見,非他不嫁,直到他出軌離開。過了很久我還是一直停留在過度悲傷的情緒里。一方面仍然認為他是我唯一的真愛,一方面又覺得他為什麼可以背叛我。直到有天在教會的禱告會,上帝讓我明白,祂一直與我同在,陪伴我走過這段路程,猶如有名的「沙灘上的一雙腳印」的故事一樣。我這才感到釋放。後來遇到我老公,我才知道,原來用心經營感情和初戀那樣傻氣地戀愛是差距甚遠的。失去前男友的愛在當時對我來說是十分傷痛的經驗,我還為了心愛的「腳趾」差點了結自己的生命。但上帝讓我看見,不管情況如何,祂都愛我、保護着我,我才能夠慢慢放下「失去的腳趾」,重新學習愛自己,靠着上帝的恩典「飛翔」。

你是否也還有很多過去的苦痛壓着你喘不過氣?你是否還在想着失去「腳趾」的事,而忘記有「翅膀」可以飛翔。以賽亞書六65章17節記載着「看哪!我造新天新地;從前的事不再被記念,也不再追想。」上帝是為我們造新天新地並且滿有慈愛的上帝,祂不記念我們的過去,也不追想我們的罪惡。雖然人生不是完美的,「腳趾」失去了也很有可能再也長不回來,你是否願意放下過去的苦痛,靠着上帝的恩典而允許自己有重新自由飛翔的可能呢?願上帝祝福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

一個嫉妒者的懺悔 (有聲中文)

作者:Jehn Kubiak,美國

翻譯:Tutu,中國

語音播讀:小七,中國

有一種苦毒根植在我的靈魂深處,像毒藥一樣一直在侵蝕着我的內心。它叫做嫉妒,並且它已經掌控我的生命太久了。直到上個月,我才意識到自己被嫉妒勒得快喘不過氣來。

作為鄰近洛杉磯的Talbot神學院的學生,我需要修三個學期的靈命塑造課程。這些課程包括了不同主題的周禱任務。我們最近一次的禱告任務就是針對一項令自己糾結的罪,並要培養一項屬靈操練,以抵擋這個罪。

剛開始我真不確定上帝想讓我關注哪個罪,但不久我便意識到是“嫉妒”。嫉妒十分危險,因為它使教會分裂並使我們無法謙卑地服侍他人,“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雅各書3章16節)。

在我沒有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真的沒有想到自己會是一個嫉妒的人。剛開始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我總是討厭那些對我友善且對周圍的人很有愛心的人,最後我終於意識到這一切都歸咎於嫉妒。

我們的小組長告訴過我們,罪會影響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事實亦如此。嫉妒一直讓我痛苦不堪,它影響了我與他人的關係——即使他們從未傷害過我,我卻依然恨惡他們。嫉妒也有損我的自尊——我從未對我自己和我的工作滿意過。嫉妒亦破壞了我與上帝的關係——我無法滿足於祂賜予我的一切。我想掌控和計劃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讓上帝掌管我的人生並信靠祂對我人生的計劃。

我嫉妒那些只要努力就能得到他們所求的人,因為我就算再努力也幾乎沒有什麼功效。學校的校刊已經拒絕了我三次,儘管有人說上帝賦予了我天生的寫作能力,但無論我怎麼努力,我的職位始終停留於“校報作者”一職。

我嫉妒那些有很多朋友的人,因為我沒有那麼外向,也很難交到新朋友。並且,似乎我的大部分好朋友都會在某個時間點搬到別處生活。

我嫉妒那些天生什麼都會的人,而我卻必須每周花幾個小時來練習這些技能。我的老師說,大多數音樂專業的學生每周練習的時間不超過5個小時,而我則必須練8-12個小時。然而,儘管我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我還是一直被安排在管樂合奏團的最後一個席位。

我嫉妒那些自信的人,因為我很沒有安全感。

我嫉妒那些身體沒有什麼大問題的人,因為去年我生了一場大病,而且至今我仍在和心理疾病做着鬥爭。

我嫉妒別人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我究竟該怎麼去克服我的嫉妒心呢?

我曾經讀過基督教神學家理查得弗斯特(Richard Foster)的 《屬靈操練禮讚(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 一書。這本書分析了幾個早期教會之父所創建的重要的屬靈操練原則。我想起這本書並開始實踐其中的兩個屬靈操練。一個是眾所周知的懺悔認罪,另一個是操練幫助他人。

首先,我寫下了所有我曾嫉妒過的人,以及我嫉妒他們的原因。在這個下面,我寫下了自己對他們優秀的認可,以及我能如何祝福而非咒詛他們。我並沒有保留這些祝福,而是確保我會與他們每一個人分享。比如說,儘管我自己申請校報專題報道編輯職位失敗了,我還是跟那位申請成功的學生講,我覺得她會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編輯。

其次,我列舉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並在旁邊寫下了上帝眼中的我:一個追求卓越的勤奮工作者,一個願意幫助他人一起戰勝抑鬱等情緒問題的聆聽者,一個忠誠的朋友,一個富有創造力的藝術家,一個創新知識分子,和一個基督徒戰士。

最後,我寫了一段禱告詞,祈求上帝幫助我培養出一顆善良的心並感恩知足祂所賜給我的一切。

承認嫉妒之罪把我從痛苦的監牢中解脫出來。儘管當上帝賜福他人時,我有時候仍然會有苦毒和嫉妒,但現在的我能清晰地意識到這個問題,並告訴自己要祝福而非嫉恨。我可以恭喜他們取得成功,而不是對自己感到不滿。

我也在試着培養積極的自尊心,即使這意味着我需要反覆地告訴自己:“上帝賜予了我寫作的天賦”或“上帝賜予我安靜的性格是為了讓我更好地傾聽和安慰他人”這些話,直到我堅信如此。

我仍然至少每隔一天會在日記里寫下我的禱告,因為我看到了上帝給我帶來的轉變。

我還會嫉妒嗎?當然時不時還會,但是這種規律的認罪操練幫助了我檢視自己的心思意念,以確保我走在正路上。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

天父改變了我的生命狀態(有聲中文)

作者:Elisa,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美君,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小盒,中國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編者的話:你和你的父親關係如何?當初你認識天父的時候是怎麼認為祂的呢?這之後你的生命又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呢?今天的文章或許能夠讓你看到自己的影子,帶你數算天父的恩典。

 

我地上的父親

上帝透過家庭展現祂的愛,祂要兒女被父母疼愛。然而,人總是軟弱的,不是所有父母親的愛都能完全地展現上帝的榮美。

從我懂事的時候起,我就寄住在親戚家裡,不知道被父母疼愛的感覺是什麼。我印象中的爸爸,是一位嚴肅、憂愁和不善於表達愛的人。我們之間沒什麼交流,關係也不親近,我甚至是懼怕他的。

 

天上的父親

成為基督徒后,我才知道自己還有一位天上的爸爸。我當時想:天上的爸爸是誰啊? 祂就像地上的父親一樣嗎?在一次的營會中,我有機會更深認識天父。那一次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聖靈的觸摸。原來天父很愛也很疼我,祂告訴我說:“祂會補償我童年失去的父愛。” 當時的我頓時淚流滿面,因為我不知道原來在我心裡是那麼在乎父親的愛。

但我又如此想:“如果天父愛我,為什麼會讓我的父母在我小時候就離棄我,我好像是不被愛,不被這個世界歡迎的?” (因母親曾經想過不要還在腹中的我)。耶穌卻透過詩篇139篇13節告訴我:“孩子,你錯了,在你母胎中我就看顧你,我保護你,你出生的時候,我在你身邊迎接你,擁抱你,你能明白我有多愛你嗎?” 這讓我真實體驗到天父的愛和用心,祂是何等愛我們,甚至差遣祂的愛子,來到世上為我們捨命,釘在十字架上。從此以後,我越來越想了解這位天父是誰。所以我用了一年的時間閱讀完整本聖經,藉着讀經,我一天比一天更了解祂的特質。祂是慈愛,憐憫,充滿恩典的天父,祂的愛比天高,比海深。當我越認識祂時,我就也就悅懂得愛,因為天父先愛我們,祂也教導我如何去愛。

 

原諒我的父親

在發覺天父的愛之後,慢慢地我對父親的認識也改變了。當我開始禱告天父給我力量去寬恕我的父親時,我開始從懼怕他轉而成為敬畏他,這反而讓我能夠體諒他過去的情緒和感受。原來他其實是非常疼愛我的,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上帝的醫治之手,修復了我和地上爸爸的關係,也重新改變了我對天父的認識。天父其實非常在乎我們與祂的關係,希望我們更多了解祂的特質,才不會被世上的敗壞影響。祂渴慕與我們有親密的關係,每一天祂都希望我們跟祂講今天我們所發生的事情。天父要參與到我們的生活中,祂想做我們一生的倚靠。

 

恢復與天父的關係

為了與天父爸爸有美好的關係,我開始學習如何與祂溝通。每個早晨,我歌頌讚美祂,感謝天父的保護和看顧,使我晚間能安然入睡。我也會禱告交託一天所要做的事,求主帶領和引導。原來,有倚靠的感覺真棒,我從此開始信靠祂,不再是獨單一個人生活。

每一天,我會默想經文,思考天父今天要我做什麼,我要如何為祂而活。到如今,這仍然是我與天父不可缺少的溝通習慣。晚上,再以感恩的心,為今天好或不好的事禱告,以及為有需要的人和事情代禱。

我深知,如果不是上帝的愛在我裡面,我就不能堅持着靈修,禱告,讀經,以祂的愛來愛父親。若是哪天我沒有禱告,就會覺得做什麼都無法順心順意,自己也會變得容易暴躁,失去方向。我的生命不能失去主的同在,有天父的陪伴,我便有力量去面對每一天。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

我得救了…..然後呢?(有聲中文)

作者:Breonna Rostic,美國

翻譯: 孔曉慧,中國

語音播讀:依含,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小盒,中國

17歲那年我決志信主了。那天我在車庫裡,聖靈(後來我才知道是聖靈)讓我經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恩之情。

突然間,我開始向上帝感恩,感謝祂給予我的一切——所有的祝福、挫折和生命中的經歷。我哭倒在車庫的水泥地上,周圍全是除草器械、灰塵和機油味兒。

那是我最難忘同時也是最尷尬的時刻。最後,我整理了我的思緒並逐漸平復了我的情緒。就在我為自己做了向上帝委身的決定而欣喜若狂的時候,我禁不住想:“然後呢?”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常常會問自己:然後呢?我們從高中畢業了,然後呢?念大學,拿到學位了,然後呢?開始工作、訂婚、結婚生子了,然後呢?

我發現我們在信仰的道路上也會問相同的問題。對每一個重生的人來說,得救是人生中一個重大的里程碑。我們因着信耶穌,單單被祂的恩典而救贖。但是在我們得救了之後應該做些什麼呢?我們有什麼要盡的義務嗎?得救是我們信仰旅程的開始還是終點呢?

從那天在車庫決志到現在,在我的信仰旅程中我發現了對我生命成長大有益處的三件事情,希望也能幫到你。

 

1.親近上帝

上帝渴望與我們建立個人層面的關係。將生命獻給上帝能使我們享受到世間最美好的關係。像普通的友誼一樣,建立一段親密而有意義的關係需要付出努力。我們知道要了解一個人是需要花時間的,與上帝當然也是一樣。為了使這段關係更加親密和成熟,我們必須投入時間。聖經上說:如果我們親近上帝,上帝也必親近我們(雅各書4章8節)

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親近上帝——每天的個人靈修、研讀和默想上帝的話語、禱告和禁食。這些都是能使我們更深認識上帝的很好的每日操練。

但是,我們不應該太墨守成規而使這段關係成了一套宗教儀式。屬靈操練的真正意義在於在上帝的同在中和祂持續地交流,而不是成為一種生硬的形式、完全不能變通。

如果我們肯花時間聆聽,我們就會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遇到上帝。有時,我會在完全不知道要去哪兒時跳上車,然後禱告祈求上帝帶我去祂要我去的地方——最後我總是去到一些很特別的地方。我還發現,在大自然中禱告,做飯,唱讚美詩都是讓我能夠暢通無阻地與上帝交流的方式。邀請上帝進入你的生活吧,祂一定會向你顯現的。

 

2.了解上帝的國度

當我們在親近上帝時,尤其在讀聖經的時候,我們就開始了解關於上帝國度的教導。上帝是萬王之王。聖經是關於這位王、祂的國度、和祂的創造的故事。我們有一顆認識祂國度信息的心很重要。

上帝的國度不僅僅是在天堂里,而是就在我們此時的生活中(路加福音17章21節)。簡單一點講,上帝的國度就是上帝在凡事上都掌權,而不僅僅是在天上(詩篇103篇19節)。當我們悔改、服在基督的權下時,我們就已經是上帝國度的一部分了。在馬太福音3章2節中耶穌說:“天國近了,你們應該悔改”。

對天國的認識幫助我在信仰的旅途中成長。我不再把得救看做僅僅是通往天堂的門票。而是把自己看做是和基督同作後嗣的(羅馬書8章17節),我有責任隨時隨地都活在基督的權柄下。

在約翰福音14章12節中, 耶穌說信祂的人要做更大的事。當我明白了上帝此時正在這個世界以及正在我們生命中作工,我就不再只是渴望死後的天國。而是藉著上帝的恩典,在這個世界做光做鹽,相信上帝會使用任何人(甚至我這樣的人)來建立祂的國度。

 

3.建立門徒

最後,當我們不斷地親近上帝,明白了上帝國度的信息之後,我們就可以建立門徒了。耶穌告訴祂的跟隨者們要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馬太福音28章18-20節)。這被稱作大使命。

“門徒”這個詞的意思是成為一個追隨者或學生。換句話講,耶穌要我們把從祂那兒學到的再教導給別人。我們有責任向人展示耶穌偉大的作為、我們在基督里的新身份、以及國度的好消息。如此行,我們就成為了一個跟隨基督的活脫脫的榜樣。透過我們得救後生命中的改變以及我們與上帝日漸親密的關係,我們可以激勵他人也尋求這樣的改變。

我發現建立門徒其實並不像我原以為的那樣恐怖和有挑戰性。建立門徒就是要我們愛人如己(馬可福音12章31節)。以前我總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想要去拯救人。我感覺我有責任迫使別人接受福音。我過去常常會把重點放在把別人勸去教會上,而沒有先把基督的愛帶給他們。

實際上,我們無法救人;我們只能活出一個有基督馨香的生命。當我們去建立門徒時,我們告訴他們上帝的偉大,以及祂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首先我們要建立這段關係,而這最終能促使對方渴慕去認識上帝。

我一直很努力地想告訴我不信主的家人,耶穌對我來說意味着什麼。但是我現在會很小心,不去強迫他們接受。相反,我會愛他們並與他們分享自己最近的一些好消息。奇妙的是,這反而促使他們詢問我關於上帝的事情。我們可以在很多場合建立門徒:教會、工作單位、學校里,尤其是在自己的家中。

在這篇文章開頭,我問過一個問題,把我們的生命獻給耶穌是我們信仰之旅的開始還是終點呢?根據我的個人經歷,那肯定是開始。得救就像是一扇門,引導我們進一步去親近上帝,了解祂的國度,並去建立門徒。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