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在人生成定局之前,為真正有意義的事而活吧!(有聲中文)

作者:東尼叔叔,加拿大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文中和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章10節)

人生七年 (The Up Series) ,是英國製作的紀錄片。節目始於1964年,訪問14個來自不同背景的小孩子。從他們7歲開始,每七年拍一集。直至2013年,已拍至第八集,歷時49年。節目中有兩個地方我很認同!第一,當這幫孩子經歷到父母親的離世時,他們都無一例外地感到非常遺憾。第二,這些孩子在經歷人生不同的階段時都需要作出選擇。當有人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時,定局便會大不相同。

這讓我回想起自己的成長經歷。小時候,因為母親常用遊戲及故事啟發我們,所以我是個很喜歡玩耍和笑的孩子 。父親雖然工作非常忙碌,但他不會錯過與子女溝通的時間。到了中學時,我開始對大人世界感到好奇。於是大學畢業后我就開始工作。當時覺得大人世界真的很好,我可以自己賺錢並請家人吃飯了。逐漸地,我便為自己盲目地定下了很多人生目標。除了要在事業、家庭及經濟上更有保障以外,亦追求在知識及視野方面的優越感!

直到兩件事的發生讓我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第一件是父親的離世。這件事發生地非常突然!某天父親突然感到不適,晚上住進醫院,翌日便離去。因為錯過了陪伴父親的時間,我感到非常悲憤,內心也很自責。然而也是在這一刻,我才明白了生命的主權原來不在自己手中!第二件事是我的身體出現了健康問題,需要入院做手術。我本來以為可以很快復原,可誰知後來細菌感染,我不得不卧床兩個月之久。可也是在這段時間裡,我反覆問自己:過去的追求究竟值得嗎?我是否是真正開心?還是只是短暫的滿足呢?過去的拼搏令自己非常疲累,甚至付上了犧牲健康的代價,究竟值得嗎?此刻,我終於停了下來,並拿起一本很久沒有看過的聖經。

我翻到了約翰福音10章10節,經文說:「我來了,是要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豐盛」 兩字非常吸引我,於是我立刻作了一個禱告,求上帝幫助我活出豐盛的生命!在我出院以後,我就開始返回教會並且留出時間安靜在上帝面前。剛開始讀聖經時我發現我有許多讀不懂的地方,但我都會在禱告中交託。就這樣,奇妙的事情便發生了,上帝賜下了一份特別的禮物——衪帶領我開始寫作!

感謝主,因着對寫作的熱情,我開始不斷查考聖經、認識上帝、謹記祂的教導  、重整自己的人生 ,並與他人分享。後來我終於明白了, 豐盛的人生是一個持續的旅程。我不僅要在生活中與上帝建立緊密的聯繫,還要同時放低內心既有的框架。比如,不再與人比較、亦無須沉醉於掌聲及卓越中!一段時間后,我發現了自己的改變。以前,我滿腦子都是工作,追求生活上的卓越感,以自己為中心。然而現在卻更多看到的是家人、朋友及身邊人的需要。

今年已經是我受浸后第11年了。雖然人生仍有挫折,但當中卻滿有恩典!我相信最好的日子就在面前,上帝已經為我預備好更有意義的差事!願我們都能夠從繁忙、不斷追求的生活中停一停,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好能夠得到那從天上而來真正的豐盛生命。畢竟,日子過得迅疾,人生轉眼就成了定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

逾越節的一道菜,讓我學會了回顧過去的正確打開方式(有聲中文)

作者:Audrey Wierenga,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讀:馨寧,中國

每當我想起過去自己犯下的錯誤時,我就會陷在自憐的情緒中一整天都出不來。我感到十分絕望。因為我犯了太多的錯誤,擁有太多的遺憾。

常常,我會想起自己是怎麼讓大家失望的,又是怎樣答應別人卻最終沒有信守承諾的。去年這個時候,我一個要好的老年朋友住院了。我告訴她我第二天就去看她。結果第二天她去世了。為什麼我沒有立刻去看她呢?我很明確上帝要我在她最後的日子裡去看望她,並告訴她她對我有多重要。但我卻決定把探望日期向後推遲。這樣的回憶讓我飽嘗苦澀,淚濕雙眼。

在我們回憶痛苦的往昔時,不是常常都會陷入這種情緒嗎?回憶可以輕易地讓我們陷入悔恨,之後便開始自怨自艾。

但最近,我了解到,有另一種回顧過去的方法——不再悔恨,而是記念。我是通過逾越節晚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苦菜了解到這一點的。

苦菜是猶太人每年都會慶祝一次的逾越節傳統晚餐上的常見菜品(出埃及記12章8節)。現代的逾越節晚餐通常要包含maror(苦菜)——可以是野生菜或山葵。出埃及記中只有三次提到「苦」這個詞,但出埃及記的故事卻充滿了苦澀。幾千年後,以色列人的後代踐行逾越節晚餐的時候,他們仍在記念那段苦澀的日子。

圖片由Yoninah拍攝

 

他們為什麼要記住這麼難過的日子呢?當時,他們整個種族被一個強悍的大國奴役,經歷着無休止的苦役和懲罰。他們在埃及人殺掉他們的男嬰之後,放棄了對上帝的等待,在痛苦中生活了幾十年。

甚至是在摩西把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事情也遠不是稱心如意的。在荒野中徘徊時,他們開始發怨言,抱怨上帝,幾乎所有人都失去了信心。他們想要不斷地看到神跡,好知道上帝還與他們同在。但當上帝真賜給他們從天而來的嗎哪做食物的時候,他們又害怕起來,儘可能多地儲存了嗎哪,因為不相信第二天上帝還會供應(出埃及記16章)。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水這件事情上(出埃及記第17章)。大多數以色列人都巴不得他們死在埃及(出埃及記16章3節)。

這確實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回憶。

但每年,幾代人會都聚在一起,分享逾越節家宴。這頓飯包含了六種重溫逾越節故事的象徵性食物。常常我們吃東西是為了享用美食,但這頓飯卻是為了記念。如果你的方法對了,在回顧過去時去記念是件非常棒的事。

你看,人們一同分享逾越節晚餐並不是為了沉湎於自憐。雖然這頓飯中確實包含了鹽水——代表着猶太人流過的眼淚和所遭受的痛苦(以及其他象徵意義的食物)。但這並不是一個自暴自棄的聚會。沒有誰在哭喊着,我最不幸!我們真倒霉!諸事不順!

這頓飯是用來提醒以色列人,上帝是如何將他們從埃及人的痛苦奴役中解救出來的。這是為了記念上帝的恩惠。

而這就是僅僅追悔我們的苦難和記念苦難之間的區別。後悔除了會讓我們感覺很糟以外沒有任何益處。然而記念卻是不同的。記念是在吃進我們自己的苦菜,品嘗它的醜陋——並記得上帝為了拯救我們而做的一切。

所以,讓我們記念我們的痛苦,同時也記住隨之而來的上帝的恩典吧。記得我們的缺點,但也要記住,上帝是如何用祂的愛填補了我們的不完美的。記得那些痛苦的經歷,但要同時記住上帝的恩惠。正如詩篇27篇13節言:「我仍然對這事充滿信心:我要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

在人的一生中,我們總會以某種方式和在某種程度上經歷痛苦。痛苦可能來自外部,也可能來自我們的內心。如果不去面對和品味我們的痛苦,我們就會像是被鎖在籠子里一樣,手裡拿着鑰匙,卻抱怨無法得自由。

作為基督徒,我們該如何一邊面對世界的黑暗一邊持守我們的信仰呢?通過品嘗自己的苦菜,並記念我們的主吧,因祂一直陪伴在我們的身邊。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

物質名利的慾望讓我幾乎忘了上帝要我做的事(有聲中文)

作者:Nico,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馨寧,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 Pixabay

我很喜歡散步,尤其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更是需要出外散步。上周我因為某些事一直責怪自己,情緒也十分低落。我躺在床上,什麼事都不想做。平日的讀書、寫作也被我擱置在一旁。正當我不耐煩地抓頭,拚命想要打起精神時,心裡有一個聲音叫我起床去散散步吧,外面天氣可晴朗呢。

我踱步到住家附近的公園。因為是傍晚的關係,公園裡的遊樂場有很多小孩在奔跑嬉戲。他們的父母坐在石凳上,等孩子們玩累了就替他們擦汗,從背包里拿出水壺遞給他們喝。走着走着,不遠處的亭子有一對情侶正開心地自拍,想要在那黃昏的景色里留下甜蜜的紀念。我又往前走,看見幾個白衣藍裙的少女背着書包一邊舔着手裡的甜筒,一邊開心地聊着學校里發生的趣事。她們的一笑一顰張揚燦爛,仿若盛夏驕陽。

我退到一旁,用眼睛細細捕捉眼前美好的小世界,耳邊聽着人群間的歡聲笑語。

每天早晨,我們一睜開眼睛,翻開報章,映入眼帘的標題不外是殺人放火、強姦屠殺的案件,亦或是時尚潮流和八卦新聞。曾幾何時,我們起初的驚駭憤怒,慢慢地變為冷漠的習以為常。殘酷嗜血幾乎成為這世界的代名詞。身為基督徒,我們常常忘記我們本是上帝的兒女,應該用屬乎祂活潑的愛和盼望去照亮這混沌黑暗的世界,只可惜我們的心常被世界給欺騙去了。我們不再在乎如何成為這世界的光和鹽,只因我們無能為力於這個世界的糟糕。反之,我們卻讓物質名利的慾望悄悄把我們帶離上帝要我們做的事。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困擾於別人對我自身的評價。我拚命追逐美麗的衣裳和靚麗的外表。一旦別人給我不合我心意的評價,我的心情就會無比低落,內心又慌又自卑。身體的慾望讓我幾乎忘了上帝要我做的事。

直到我從家跑出來,到公園散步時看到這幅景象。遊樂場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愛、亭子里情侶間繾綣深情的愛,少女間朋友的愛。這些都在提醒着我上帝對我的愛。愛伴隨而來的就是笑聲。上帝喜歡笑聲,因此祂也要我們學會如何愛人。

我常說,「我愛禰,上帝。」可是我卻發覺我對其他東西的愛高過我對上帝的愛。這個發現讓我又驚恐又慚愧。我任憑自己的慾望發酵,常常一股腦兒熱地追求更好的物質,只因害怕別人瞧不起我的眼光。我將情緒的鑰匙交在別人的手裡,任別人操縱我的心情,卻不願停下來聽聽上帝想要對我說什麼。

直到祂問我,「你說你愛我,可你真的把我放在第一位嗎?」

如果我們真的把上帝放在第一位,我們該怎麼做呢?「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章7節)上帝注重我們的內心多過我們的外在。可我們常常把心思都放在外表的追求,忘了時常自省本身的內心光景。其實,祂最想我們做的事是愛祂和愛人。

先愛祂,才能愛人。只有把目光對焦在祂身上,才會明白如何愛人。

我記得我去過一個咖啡店買咖啡。當那個年輕的女服務員遞給我一杯熱騰騰的咖啡時,她還不忘給我一個大大的笑容。那天,不但咖啡溫暖了我,她的笑容亦是。我也記得我曾經手拿着一袋袋東西,在巴士上因沒位置坐而被迫站着時,一個坐在我對面的女孩親切地幫我拿起東西,好讓我安心地站着。簡單的舉動就可以溫暖人的心,只要背後的用意是出乎愛。

我想,最好的方法是每天早晨先讓自己迴轉到上帝的愛里,讓祂的話語先充滿我們的心。之後再祈求祂打開我們的眼睛,能夠看見別人的需要。我們也許可以問問上帝,到底該怎麼做才可以用從耶穌基督得來的愛安慰和鼓勵人心。祂總會給你一個最好的答案。

無力時,就走出去,看看這位充滿慈愛的上帝所創造的世界。有一次,我身心極其疲累。當我出門散步時,在途中不經意地瞥見一顆毛茸茸粉紅色的心形吊飾掛在某個車窗上,彷彿上帝在提醒我祂的愛一直都在。

既然上帝把愛送了給我們,那我們也應該把愛分享出去。即便這世界還是有好多不如人意的事情發生,但總不可以冷淡我們的愛心。

在過去的日子,我的好友發生了一些難過的事。我很愛她,可是我卻幫不了她。在那段難熬的日子,我只能陪伴和聆聽她的所有,且為她禱告。直到後來,她終於從沮喪中站起來。在她口中,我才得知那段時間我的聆聽和陪伴帶給她很大的安慰與鼓勵。那時我才懂得原來陪伴和聆聽也是一種愛。

你現在是否也在為眼看着所愛之人面臨苦難,卻不知該如何幫助他而感到困惑和迷茫嗎?那你可以試試聆聽他的心情,接受他的好與不好,並且陪伴他。過程中,也別忘記為自己和他禱告。學會愛別人前,也不要忘記先愛上帝和愛自己。

落日的餘暉灑落在天地間,之前灰濛濛的心情也因着沿途的風景而被一掃而空。一陣清風吹過臉頰,我深吸一口氣,踩着細碎的腳步慢慢走回家,繼續完成上帝要我做的事。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

受難日好像並沒有減輕你的重擔?

作者:Joanna Hor,新加坡

翻譯:上帝的小鳥,中國

受難周開始的時候,我注意到同事突然變得沉默寡言,看上去非常疲憊。雖然之前也見過他情緒有起有伏,但我從來沒見過他如此消沉。我詢問了幾句后,他告訴我說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讓他不高興。他只是好像突然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愛。生活瑣事讓他感到疲倦,而好的事情也無法再讓他感到興奮。儘管他嘗試閱讀聖經,但也還是感受不到上帝的同在。

「我可能是最近太累了吧」同事最後總結道。我試着給他一些建議,也為他做了一個禱告。可是除此之外,我好像也沒有什麼可以幫到他的了。

就在同一天,我聽到了另外一個消息。我的一個朋友要臨時趕回自己的國家,因為他的岳父突然去世了。

幾天後,我又聽說另外一位朋友的祖母住院了,因為她的喉癌惡化了,預后聽起來很糟糕。

雖然這一周是受難周,但它卻似乎與任何其他一周沒有太大的不同。我不禁想起,五年前,也是在這樣一個受難周,我經歷了人生當中最難熬的一段時光。那個時候我工作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同時,我的父親突然得了嚴重的中風。

受難周也好,非受難周也罷,生活好像不會因此產生太大的變化。那些試煉和困境依然存在。

可是誰又說過它們會因此而消失呢?我自己突然自言自語道。

受難周與否,我們都仍然生活在一個滿是罪惡、充滿各種麻煩和痛苦的世界中。每一天,都有人哭泣,有人掙扎,有人受苦,有人死去,似乎看不到盡頭。

但是,真正讓這個世界不一樣的是這個事實:2000多年前,耶穌來到的正是這同一個充滿罪惡的世界,並且代替了我們,為了我們的罪死在了十字架上。

有時,在我們仔細思考耶穌的死對我們的意義時,我們有可能會避開一個事實,那就是耶穌不僅僅是來為我們死的,他也來替我們受苦。耶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他並沒有讓自己免於我們所經歷的一切試煉和艱難。我們的救贖者、救主和生命的主,同樣也是「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的(以賽亞書53章3節)

而這就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什麼樣的改變呢?不管在生命的哪個時期,不論我們的生活境況如何,我們都能確信有人了解我們正面對的痛苦。因為祂自己曾親自經歷過這一切。

因此,如果你被診斷出患有某種疾病,請想一想耶穌,祂活着的每一天都清楚的知道擺在祂前面的酷刑與死亡(馬太福音 16章21節)。

如果你無法按上帝的意思行事(可能是家裡或者工作上不如意),想一想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路加福音22章42節)。

如果你的朋友背叛了你或離你而去,想一想耶穌,祂也被自己心愛的門徒猶大所背叛(路加福音22章3-6節)。

如果你被冤枉,又遭人謾罵,想一想耶穌,祂也曾遭人誣陷而在彼拉多和希律王面前受審(路加福音23章2節,10節)。

如果你失去了所有,想一想耶穌,祂放棄了天上的寶座,來到了我們這個破敗的世界(腓立比書2章6-8節)。

如果你的權利被剝奪,想一想耶穌,祂也因為我們而放棄了自己的權利(腓立比書2章6-8節)。

如果你身體上正經歷着巨大的疼痛,想一想耶穌,祂曾被掛在十字架上(以賽亞書53章4-5節)。

如果你感覺上帝似乎拋棄了你,想一想耶穌,祂在十字架上的時候,也遭到了上帝的離棄(馬太福音27章46節)。

想一想耶穌。

想一想,祂死了是為了讓我們可以生。

也想一想,祂在世界上的日子,教會了我們該怎樣活。

這個受難日,在我們記念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時,讓我們也向祂敞開心扉,充滿信心地來到祂面前,因為知道祂了解我們的一切,也會給我們恩典與憐憫去面對我們的試煉(希伯來書4章14-16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