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靈修9 | 昔我耳聞,今我目睹

 

經文:約伯記38章1節-41章34節

昔我耳聞,今我目睹

作者:Ray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今天我想要和大家來一同來從約伯的「問題」中來學習屬靈的功課,在進入正文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在漢朝的時候,因為漢武帝當年打敗匈奴,在氣勢上壓倒了鄰國,因此鄰國都不敢造次。以遊牧為生的羌族也是如此。到了漢宣帝年間,羌族便希望漢朝可以放寬一些禁令,讓他們可以度過湟水放牧。

漢宣帝不同意,於是派兵鎮壓,結果沒想到羌兵大勝漢兵。於是漢宣帝決定派趙充國大將去平息戰亂。趙充國將軍一口應允。漢宣帝又問趙將軍羌兵目前的兵力,想要預估作戰人馬。但趙將軍回道:「我目前在後方,很難估計對方的實力,因此也無法判斷需要多少兵馬,我需要去前方了解情況,再來製定打仗的策略。」

果然,趙將軍去到了前線,摸清了羌族的實力後,很輕松便打敗了羌族,收復了漢土。這就是「百聞不如一見」的典故。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約伯,他和三個朋友的辯論中,約伯多次申訴他要面見上帝,與上帝對質,要上帝給他一個解釋和答案。約伯的再三祈求最後終於如願以償。

「那時,耶和華從旋風中回答約伯。」(約伯記38章1節)

約伯在與三個朋友的辯論中,約伯向上帝提出七十個問題,而當耶和華在旋風中回答約伯時,祂沒有直接回答約伯。上帝兩次發言,第一次問了53個問題,第二次問了24個問題,上帝一口氣反問約伯77個問題。

約伯的每一個問題,上帝都可以回答,但祂選擇沒有回答;反而問了約伯的更多的問題,約伯卻是一個也答不上來。比如:「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裏呢?」(約伯記38章4節)這樣的問題,約伯該如何回答呢?

親愛的弟兄姐妹朋友們,如果是你,你該如何回答呢?是否我們曾經抑或是現在也有很多的問題想問上帝。為什麽?為什麽我會經歷這一些事情?

請讓我們再一次回到約伯和上帝的對話中,最後面對上帝反問的問題,約伯啞口無言他說:「 我 從 前 風 聞 有 你 , 現 在 親 眼 看 見 你。(約伯記42章5節) My ears had heard of you but now my eyes have seen you.(NIV)

你發現了什麽嗎?約伯的答案被解決了,但是如何解決的?因為在他的生命中真實地遇見了上帝,當上帝一出現,他所有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問題「了。同樣的,我想在我們生命中時常會有很多的疑問來問上帝,祂也許會給你問題的答案,也許不會。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需要的不是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或方法,我們需要的是經歷上帝,我們需要的耶穌自己。當我們的生命和耶穌相遇,當我們把問題轉向耶穌自己,當我們把目光從外在的人、事、物轉向耶穌;一切都變了。因為你我最終知道,我們需要的是——耶穌。

最後我想要和親愛的你,分享一首詩歌。

《全新的你》
贊美之泉
你說陰天代表你的心情,
雨天更是你對生命的反應。
你說每天生活一樣平靜,
對於未來沒有一點信心。

親愛朋友,你是否曾經
曾經觀看滿天的星星,
期待有人能夠了解你心,
能夠愛你賜你力量更新。

耶穌能夠叫一切都更新,
耶穌能夠體會你的心情,
耶穌能夠改變你的曾經,
耶穌愛你耶穌疼你,
耶穌能造一個全新的你。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的天父,很多時候我也有許多的疑惑和問題,有時候也不明白禰的旨意,然而我相信禰是掌權的上帝,也是慈愛的父,禰是宇宙天地萬物的主宰;而我是被禰所造的。因此我要學習敬畏和相信禰,並且真實地經歷禰,從而越來越信靠禰。謝謝天父,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反思問題:

1. 請默想今日經文,思考上帝為什麽要向約伯提問?
2. 你是否對上帝有過疑問,上帝如何回應你?你如何在這過程中經歷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约伯记》灵修8 | 更多渴慕上帝,更多顺服上帝

 

經文:約伯記38章1節-41章34節

 

更多渴慕上帝,更多順服上帝

作者:Abby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 上帝會使用不完美的人去做祂的工

讀約伯記的時候,特別不喜歡以利戶,覺得他年輕氣盛,聰明自負。以利戶先是向約伯發怒,因約伯自以為義,不以上帝為義(約伯記32章2節)。再是向約伯的三個朋友發怒,因為他們想不出回答的話來,仍以約伯為有罪 (約伯記32章3節)。以利戶是誰呢?他有什麽資格向約伯和他的三個朋友發怒呢?不過是毛頭小夥子一個。他要與約伯說話,一開始他沒有插嘴,而是等約伯的三個朋友說完了才開始發言。此時,以利戶似乎很尊敬老人,但接著往下讀的經文讓人感受到他真的很狂妄:「尊貴的不都有智慧,壽高的不都能明白公平」(約伯記32章9節);「因此我說,你們要聽我言」(約伯記32章10節);「誰知你們中間無一人折服約伯,駁倒他的話。」(約伯記32章12節);「我豈因你們不說話,站住不再回答,仍舊等候呢?」(約伯記32章16節);「你不要作聲,我便將智慧教訓你」(約伯記33章33節。

 

他指責約伯,譴責約伯的三個朋友辯論工作做得不夠好,字裏行間透露著驕傲和自我膨脹。驕傲自負本身是不好的,也是致命的缺點。但上帝能將人的缺點為祂所用,借著驕傲的以利戶的口,幫助約伯和他身邊的朋友認識上帝。

 

我們有時候會為自己的性格和所擁有的經歷抱怨,我為什麽天生是一個內向的人,我為什麽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背景?殊不知,所有的好的、不好的,都可以為上帝所用,我們能做的就是順服,努力去實踐上帝所賜予我們的知識和內心的感動。很多時候我們擔心自己性格不好,不愛說話,以後會如何適應社會;或我的以往如何不堪,沒有未來。要知道有上帝在,能力、品質、過往經歷都不是最重要,關鍵是我們是不是順服的人。當然,品質也是重要的,但是品質不好,上帝就不會用他嗎?不會。因此即使有過不好的經歷也沒有關系,因為上帝會將不好的用作好的,為祂做工。哪怕是曾經驕傲的、曾經吸毒的、蹲過監獄的。

 

  • 上帝藉著以利戶幫助我們認識上帝是怎樣的,以利戶對上帝的認識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1.上帝是說話並拯救人的

上帝用夢和夜間異像,將當受的教訓印在他們心上 (約伯記33章15,16節),上帝就給他開恩 (約伯記33章24)。上帝兩次三次向人行這一切的事,為要從深坑救回人的靈魂,使他被光照耀,與活人一樣(約伯記33章29,30節)。他們若被鎖鏈捆住,祂就把他們的作為和過犯指示他們,叫他們知道他們有驕傲的行動。祂也開通他們的耳朵得受教訓,吩咐他們離開罪孽轉回( 約伯記36章8-11節)。上帝藉著困苦救拔困苦人,趁他們受欺壓,開通他們的耳朵。上帝也必引人出離患難,進入寬闊不狹窄之地;擺在人席上的,必滿有肥甘。( 約伯記36章15-16節)

 

2.上帝是絕對公義的

祂必按人所作的報應人,使各人照所行的得報。上帝必不作惡,全能者也不偏離公平 (約伯記33章11,12節)。祂待王子不徇情面,也不看重富足的過於貧窮的 ( 約伯記34章19節)。祂不保護惡人的性命,卻為困苦人伸冤;祂時常看顧義人,使他們與君王同坐寶座,永遠要被高舉(約伯記35章6節)

 

3.上帝是呼風喚雨的上帝,連大自然都要聽從祂的調派

「上帝為大,我們不能全知;祂的年數不能測度。祂吸取水點,這水點從雲霧中就變成雨;雲彩將雨落下,沛然降與世人。誰能明白雲彩如何鋪張,和上帝行宮的雷聲呢?祂將亮光普照在自己的四圍;祂又遮覆海底。祂用這些審判眾民,且賜豐富的糧食。祂以電光遮手,命閃電擊中敵人(或作:中了靶子)。所發的雷聲顯明祂的作為,又向牲畜指明要起暴風。(約伯記36章26-22節)

 

  • 我們要像約伯一樣渴慕上帝

 

以利戶對約伯有指責、批評和誤解。如果我是約伯,聽到以利戶說:「我要回答你說:你這話無理,」(約伯記33章12節)只怕早就轉身不聽了,我無故受了這麽多苦難,你還說我無理?但約伯聽到的更多是對上帝的認識。以利戶描述的上帝到底如何回應苦難的這些真理。上帝真是不回應嗎?不是,上帝只是用祂的方式回應,在祂計劃的時間裏拯救靈魂。這些真理極大地吸引住了約伯,因為他內心渴慕上帝。我們若沒有一顆尋求上帝的心,這些寶貴的信息就會被忽略了。

約伯將眼目焦點轉回到上帝的身上,而不再是苦難本身和追究受苦的原因。約伯一直有一個疑問:「我為什麽會受苦?」。他在苦難中一直關註的是「為什麽?上帝為什麽不回答我?為什麽不向我說話?」。但是當他聚焦在上帝的時候,他的苦毒就慢慢消失了。

約伯的目光從追究受苦的原因,轉向思想上帝偉大奇妙的作為,以利戶先是描繪了上帝偉大奇妙的創造作為 (約伯記36章22節-37章13節),接下來他就勸勉約伯:「約伯啊,你要留心聽,要站立思想上帝奇妙的作為。上帝如何吩咐這些,如何使雲中的電光照耀,你知道嗎?雲彩如何浮於空中,那知識全備者奇妙的作為,你知道嗎?南風使地寂靜,你的衣服就如火熱,你知道嗎?你豈能與上帝同鋪穹蒼嗎?這穹蒼堅硬,如同鑄成的鏡子。我們愚昧不能陳說,請你指教我們該對他說什麽話」(約伯記37章14-19節 )。

上帝的偉大,我們無法測度和理解,我們能做的就是更多尋求祂,更多順服祂。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的天父,謝謝禰藉著今日的經文讓我明白,禰使用人的軟弱去宣揚禰偉大的作為。因此我要更渴慕認識禰,也在別人面前謙卑,學習順服。因為禰的公義而且大能的上帝。

 

問題反思:

1.你眼中的上帝或你所經歷、所認識的上帝是怎樣的?

2.你如何更渴望追求認識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約伯記》靈修6 | 智慧何處尋?

 

經文:約伯記第28章1-28節

 

智慧何處尋?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佳音

 

 

約伯記的前幾章讓我們看見一個無辜受苦的人——約伯,因為在極大的苦楚中,就詛咒自己的生日。他的朋友們聽見,就開始從各方面試圖找出約伯受苦的原因。以他們對耶和華的認識,他們認為耶和華是賞善罰惡的,因此約伯會經受這般不尋常的遭遇,肯定是因為約伯犯了罪,抑或他的兒女犯了罪,使耶和華大大發怒,就懲罰約伯。而約伯三番五次表明自己的無辜,對他來說,耶和華無緣無故擊打他,他有何辦法呢?耶和華是大而可畏的上帝,祂賞賜、祂收取,自己全無可辯駁的。然而他因為身處極深的苦楚中,想要將自己的案情呈給耶和華,想要從上帝那裏得到一個能讓自己「舒服」和「接受」的解釋。

 

本章看似和前文沒有太多聯系,但有一主題卻貫穿全章——智慧。約伯密切關註智慧,並且仔細思考大地上智慧的彰顯。首先,約伯藉著采礦、提煉等工作來表明大地的智慧之精妙,地內有寶石、有金沙,又能出糧食。動物們沒有能力去發現和挖掘地裏的寶貝,然而人卻「伸手鑿開堅石,傾倒山根,在磐石中鑿出水道,親眼看見各樣寶物。他封閉水不得滴流,使隱藏的物顯露出來。」(約伯記28章9-11節)

 

即使是隱藏在地裏的寶物,人都能發現並且挖掘,然而真正的智慧卻難以尋找,智慧的價值超越一切。約伯思考真正的智慧,他發現智慧向一切有生命的眼目隱藏,就連死亡也不曉得(約伯記28章21-22節)

 

然而上帝知道智慧在何處,因為上帝「鑒察直到地極,遍觀普天下。」(約伯記28章24節)上帝創造萬物,並且製定萬物的規律。本章最後一節,也是耶和華對人說:「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約伯記28章28節)

 

由此可見,約伯汲汲營營追求的智慧,便是敬畏那位創造一切,並對一切有主權的上帝。而人在世上要遠離罪惡。約伯思考智慧,因為他想智慧能使人明白許多事,或許也包括他的遭遇。他想要抓住智慧,並且運用智慧來緩解當下的苦楚。然而至終卻發現,智慧比他更高,難以尋找,不是靠著人自己就能找到,又按著人的要求去隨意「運用」的。真正的智慧,便是明白自己在耶和華面前的地位,是卑微又有限的,因此只能敬畏祂。

 

新約《哥林多前書》1章30節告訴我們:「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裏是本乎上帝,上帝又使祂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我們常常想要得到智慧,因為知道智慧能幫助我們分辨、做判斷,能讓我們明白許多事,能解決許多難解的問題。我們想要得到這個「工具」,為我們使用。然而約伯記卻告訴我們,智慧比我們更高,真正的智慧不是一個「工具」,是一種態度,是謙卑地承認自己的卑微,並且敬畏上帝。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正是智慧的本體,世人也許不明白祂的作為,看不起祂的救贖和身份,然而對謙卑、敬畏上帝的人來說,耶穌基督就是他們的智慧。因此,當我們帶著敬畏上帝的眼光去看待上帝的國,我們就能看見上帝那無可測度的智慧和大能,透過主耶穌基督展現出來。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的天父,謝謝禰讓耶穌基督成為我的智慧,也讓我看見原來智慧就是敬畏禰。我要帶著謙卑和敬畏的態度去認識主耶穌,求禰使我能也能看見主耶穌基督就是智慧本身,因禰藉著祂施行了救贖,使我成為聖潔,得以認識真理。謝謝天父,以上禱告是奉我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你追求過智慧嗎?你認為智慧是什麽?
  2. 透過本章,你認為真正的智慧應該是怎樣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約伯記靈修5 | 為什麽會遭遇苦難?

 

作者:Kiki

有聲播讀:佳音

 

 

請閱讀經文約伯記22章1節-27章23節

為什麽會遭遇苦難?

苦難是每一個人都會在人生中遭遇到的,或大或小。2月6日土耳其一天之內遭遇了兩次7.8級地震,現場視頻中整棟的高樓直接成為平地,無數人在睡夢中就被砸在了廢墟地底。上個月底,我和先生很熟悉並且曾經一起同工過的一位非常年輕的傳道弟兄,在為著事工奔走在路上的時候被一輛面包車撞倒,當天晚上搶救無效離開了,留下了他的妻子和3個年幼的孩子。我一直無法想明白為什麽?為什麽上帝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又為何要以這樣的形式?

很多人不願意相信上帝,也是因為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麽一位全知全善的上帝會允許世界上有那麽多苦難的發生。

我想,對於苦難的話題,應該很少有比約伯更有發言權的人了。這個上帝眼中正直的義人在一天之內失去了他所有的兒女(可是7兒3女啊)和財產,並很快自己也得了怪病(滿身長瘡),無比痛苦。隨後三個朋友來「安慰」,反倒變成了對約伯論斷和中傷。

三個朋友一致認為約伯遭遇這樣的事情是因為他犯了罪。因為他們認識中的上帝是公義的,是賞善懲惡的。但約伯知道並非如此簡單(24章),我想我們也會同意,因世上看到的太多都是「好人不長命,惡人活千年」。 然而並非是因為上帝不再公義,而是祂公義的審判還沒有施行。還給惡人留有時間,還有祂普遍的恩典給到眾人。但我們可以放心的是,到最後必然有一場完全公義的審判。(按著命定,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章27節)

在苦難中如何回應

約伯最大的痛苦可能不是遭遇了苦難和被朋友論斷,而是他求問上帝為什麽他要遭遇這些時卻一直都沒有得到答案。

「惟願我能知道在哪裏可以尋見上帝,能到祂的臺前。」(23章3節)「只是我往前走,祂不在那裏;往後退,也不能見祂。」(23章8節)約伯多麽想要得到上帝親自的回答。但上帝一直沈默。沒有得到答案的約伯顯然有些抑郁傾向。(詛咒自己的生命)。然而在一輪又一輪和朋友的對話中,在一次又一次的辯白中,約伯仍然選擇仰望上帝。雖然上帝沒有給他答案。他依然知道只有上帝是他唯一的盼望。然而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祂試煉我後,我必如精金。」(23章10節)

我們在遇到苦難時,是如何回應的呢?在上帝並沒有讓我們知道苦難原因時,我們是否仍然願意仰望祂,相信祂最終的旨意一定是美善的呢?

在苦難之中信靠和仰望祂並非易事,但是我相信所有苦難都有它的意義。上帝藉著災難讓世人警醒,當人們面對死亡的時候才能夠開始思考生命,也才有認識真理的機會。

讓我們來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禰加給我們力量,讓我們能夠在遭遇苦難的時候依然相信禰的公義和良善。讓我們在苦難中依然能夠信靠禰。

問題反思:

  1. 你有哪些看到或者經歷過哪些你無法理解的苦難?後來上帝如何帶領你明白祂的旨意?
  2. 在你面對苦難的時候,你是如何回應上帝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