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言语,第四十六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佳音

第46日 閱讀經文:30章15-33节

 

15.螞蟥有兩個女兒,常說:「給呀,給呀!」有三樣不知足的,連不說夠的共有四樣:

16.就是陰間和石胎,浸水不足的地,併火。

17.戲笑父親,藐視而不聽從母親的,他的眼睛必為谷中的烏鴉啄出來,為鷹雛所吃。

18.我所測不透的奇妙有三樣,連我所不知道的共有四樣:

19.就是鷹在空中飛的道,蛇在磐石上爬的道,船在海中行的道,男與女交合的道。

20.淫婦的道,也是這樣,她吃了把嘴一擦,就說:「我沒有行惡。」

21.使地震動的有三樣,連地擔不起的共有四樣:

22.就是僕人作王,愚頑人吃飽,

23.醜惡的女子出嫁,婢女接續主母。

24.地上有四樣小物,卻甚聰明:

25.螞蟻是無力之類,卻在夏天預備糧食;

26.沙番是軟弱之類,卻在磐石中造房;

27.蝗蟲沒有君王,卻分隊而出;

28.守宮用爪抓牆,卻住在王宮。

29.步行威武的有三樣,連行走威武的共有四樣:

30.就是獅子乃百獸中最為猛烈,無所躲避的;

31.獵狗、公山羊,和無人能敵的君王。

32.你若行事愚頑,自高自傲,或是懷了惡念,就當用手捂口。

33.搖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出血;照樣,激動怒氣必起爭端。

 

亞古珥觀察入微。他用孩童般充滿好奇的眼睛來觀察周遭,然而他的洞見成熟又有見地。他是一個敏銳的生活觀察家,邀請我們一起來反思省察生命。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亞古珥在30章里的重點清單。遺憾的是,所羅門王最終被他眾多的異族妻妾影響而偏離正道(參列王紀上11章1-13節)。顯然,單單知道正確的事,是無法取代真實行動的!

在15節的經文中,亞古珥警告我們不要貪得無厭,他巧妙地用螞蟥的兩個女兒為例子,它們靠著吸食他人的血而活,但是從來不滿足。藉著這個主題,他讓我們一窺其他四個貪婪不知足的例子(16節):用來埋葬更多死人的墳墓;想要生育卻無法懷孕的子宮;需要更多水的旱地;還有從不停止找尋易燃物品的火。其中死亡和火這兩個例子具有毀滅性,而另外的生育和水則含有給予生命之意;但它們都代表了永無止盡、永不滿足的慾望。

在18-19節的經文中,亞古珥列出另一組名單,陳述四項讓他迷惑不解的事:老鷹如何在空中盤旋而飛;蛇沒有腳,如何能迅速移動;小石頭下沉,大船隻怎能浮起來;以及關於男女之間相愛交合之道。

這四樣事情的奧秘和奇妙之處(特別是男女之愛),與淫婦的厚顏無恥、無懺悔之心的惡行,形成強烈的對比(20節)。她以輕率的態度對待婚外性行為,並喪失所有的道德覺醒,這樣的行為引起的是恐懼而不是讚歎。

延續這個主題,亞古珥接著列出了四項不合公義,攪亂事物秩序,而引發可怕後果的現象(21-23節):不稱職的僕人卻掌控大權;毫無敬虔之心的愚頑人卻得到獎賞;被人厭惡的女子卻出嫁(最終可能造成她丈夫的大困擾);婢女利用一些手段,取代了主母的地位。這些例子呈現出愚人與惡人無功卻受祿,並擾亂了社會的運作秩序。

接下來,亞古珥列舉了四個小生物來說明智慧的可貴(24-28節)。智慧與力氣或體型的大小不見得有直接關係。這裡所舉的四種小動物–螞蟻、沙番(即蹄兔)、蝗蟲還有壁虎–憑藉著智慧而成功地存活下來:螞蟻未雨綢繆,在夏天貯存糧食;沙番在磐石中造房,以策安全;蝗蟲井然有序;壁虎知道最隱密的安身之處。

接著,亞古珥另外列出四個步伐威武的動物或人物(29-31節):獅子、公雞、公山羊,還有無人能敵的君王。

在32-33節中,亞古珥以警告的口氣來總結他的觀察:心懷不軌與挑起怒火的必引起爭端,就像攪動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出血一樣。聖經評論家德瑞克·凱德納總結30章時提及,這是亞古珥以敬畏(1-9節)、約束(10-17節)、奇妙(18-31節)和溫和的行為(32-33節),來呼籲讀者謙卑恭敬。13

管好自己的嘴,收起你的小心機,單單尋求那唯一全知的上D之真智慧。上D把祂的愛子賜給我們,為新的創造開闢道路,我們為祂的創造與智慧而驚嘆不已!

靈程反思

1、反思亞古珥對貪婪的觀察,再想想你自己的慾望、需求和渴望要如何才能滿足。你如何把亞古珥的教導應用在你的生活中?

2、我們可能會耍什麼樣的小心機?我們如何用上D的話語來省察我們的思想、計劃和意圖?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智慧的言语,第四十五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以晨

第45日 閱讀經文:30章1-14节

 

亞古珥和以鐵是何許人?我們對出現在1節里的這兩個人所知甚少;只知道亞古珥是雅基的兒子,除此之外,聖經里再也沒有提到他的名字;而以鐵這個人只出現過兩次,一次在箴言30章里,另外一次則是在尼希米記11章7節。然而,我們從亞古珥在2-3節對以鐵所說的話中,得知他是一個謙卑敬虔的人。

在聖經中,智慧的傳授教導通常是藉由作者鼓勵他的聽眾留心聆聽他的智慧之言開始的。不過亞古珥卻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對智慧的無知,以及自己需要上帝的智慧;這才是領受由上帝而來之真見識的第一步。

在4節中,亞古珥觀察到沒有人可以做到那些唯有上帝才能完成的事。上帝啟示真理,並親自來到我們當中傳講真理,這是基督信仰的獨到之處。主耶穌基督說,祂就是前來告訴我們有關天國事物的那一位(約翰福音3章12-13節)。因為一切屬靈的啟示都來自上帝自己,而不是由人所發現的,由此我們可以確定這樣的啟示是絕對真實可靠的。

因此,亞古珥斷言上帝的話語是完美無瑕的(5-6節),是智慧最完美的源頭,因為它們是全備的,不需加添任何所謂的人工智慧(都是有瑕疵的)。事實上,箴言警告我們,不可在祂聖潔的話語中畫蛇添足(箴言30章6節;啟示錄22章18-19節)。

為此,亞古珥祈求上帝讓他遠離虛假謊言,賜給他知足常樂的心,以及一個仆實中庸的生活(7-8節)。智慧人深知過多的財富會讓人志得意滿而忘記倚靠上帝,而極度的貧窮則可能誘發人的偷盜之心(9節)。耶穌在教導我們的主禱文中(馬太福音6章9、11節),提到我們要榮耀上帝的名,並且滿足於上帝賜給我們的日用飲食。

在10節中,亞古珥警告人們不可在主人面前對僕人做出不實的指控。他特別指出這麼做恐怕會招致主人的咒詛。在11-14節的經文中,亞古珥繼之列出四項傲慢人的特質或行為,是我們需要避免的:
1.咒詛父母(11節)。第五條誡命說得很清楚,我們當孝敬父母(出埃及記20章12節);出埃及記21章17節及箴言30章17節也清楚地告誡我們不可嘲諷和輕蔑我們的父母。
2.虛偽(12節)。驕傲的人自認公義正直,卻對自己的罪視而不見。
3.傲慢自大(13節)。傲慢的人輕視他人,自認高人一等。
4.殘酷和貪婪(14節)。驕傲的人用他們的言詞和行為伺機破壞,剝削貧窮和需要幫助的人。

基督徒作家路易斯(CS.Lewis)視驕傲為「完全敵對上帝的心智狀態」;\”而教會改革家約翰·加爾文則形容驕傲是無神論的雙胞胎兄弟。12傲慢的醜陋可見於對至親的缺乏尊敬、視而不見自己的過錯、自視清高,並對有需要幫助的人無動於衷。相反地,對上帝真誠的相信和倚靠則讓人心懷謙卑與同情;因為我們藉此才能真正理解我們對祂的全然信靠,並知道我們需要關愛他人。

靈程反思

1、亞古珥對他的罪和所需有著深切的認知,並展現無比的謙卑(2-3節)。他的態度與你的態度有何不同?祈求上帝幫助你,按照祂話語的亮光誠實地評估你自己的態度。
2、請反思亞古珥對傲慢的描述。你在思想、言語或行為上,是否有任何地方如他說的那樣?請分享你的經歷。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智慧的言语,第四十四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以晨

第44日 閱讀經文:箴言29章

 

1.人屢次受責罰,仍然硬著頸項,他必頃刻敗壞,無法可治。
2.義人增多,民就喜樂,惡人掌權,民就嘆息。
3.愛慕智慧的,使父親喜樂,與妓女結交的,卻浪費錢財。
4.王藉公平,使國堅定;索要賄賂,使國傾敗。
5.諂媚鄰舍的,就是設網羅絆他的腳。
6.惡人犯罪,自陷網羅,惟獨義人歡呼喜樂。
7.義人知道查明窮人的案,惡人沒有聰明,就不得而知。
8.褻慢人煽惑通城,智慧人止息眾怒。
9.智慧人與愚妄人相爭,或怒或笑,總不能使他止息。
10.好流人血的,恨惡完全人,索取正直人的性命。
11.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
12.君王若聽謊言,他一切臣僕都是奸惡。
13.貧窮人、強暴人在世相遇,他們的眼目,都蒙耶和華光照。
14.君王憑誠實判斷窮人,他的國位必永遠堅立。
15.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
16.惡人加多,過犯也加多,義人必看見他們跌倒。
17.管教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裡喜樂。
18.沒有異象(或作「默示」),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
19.只用言語,僕人不肯受管教,他雖然明白,也不留意。
20.你見言語急躁的人嗎?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
21.人將僕人從小嬌養,這僕人終久必成了他的兒子。
22.好氣的人挑啟爭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
23.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裡謙遜的,必得尊榮。
24.人與盜賊分贓,是恨惡自己的性命,他聽見叫人發誓的聲音,卻不言語。
25.懼怕人的,陷入網羅,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
26.求王恩的人多,定人事乃在耶和華。
27.為非作歹的,被義人憎嫌;行事正直的,被惡人憎惡。

 

在29章里,我們看到那些選擇智慧和拒絕智慧的人所呈現不同的生活方式、行為和態度,以及其選擇所造成的結果,它們包括:

1.愛慕智慧的,會成為父母的祝福;拒絕接受智慧的,則花天酒地,浪費錢財(3節)。
2.智慧的王行事公平,會為國家帶來安定;索賄貪污的領袖將使國傾敗(4節)。
3.選擇行惡的,將自陷羅網;選擇智慧的,則歡呼喜樂(6節)。
4.那拒絕智慧的好用褻慢及輕率的言論興起爭端;而智慧人,則帶來和平(8節)。
5.拒絕智慧的驕傲自大,但最終必被降為卑;心懷謙讓的,最終必得尊榮(23節)。

除了比較選擇智慧和拒絕智慧之人的行為與後果之外,29章也對選擇愚頑生活的人做了一些觀察:

1.他們冥頑不靈屢勸不改,終必自招毀滅(1節)。
2.他們好用諂媚(或許是為了設計陷害他人),其結果就是自食其果(5節)。
3.喜好行惡的人常常敵對喜好行義的人(10節)。
4.昏庸的君王無法分辨事實與謊言,必會助長腐敗與邪惡(12節)。
5.懶惰、悖逆或頑固的僕人不肯接受他人口頭的訓誨,可能需要更嚴格的管教才能使他轉離愚蒙(19節)。
6.言語急躁衝動的,是最愚昧的人(20節)。
7.與惡人狼狽為奸的,在審判作證之際必落入困境;他們不是說實話為自己辯證,就是說謊話違背他們當初的誓言(24節)。

作者比較了選擇智慧與拒絕智慧所帶來的後果,讓我們見識到愚頑度日者的結局;也清楚地告訴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讓我們避免在生活中違背上帝的法則。此章的結尾,以強烈的口氣表明惡人與義人是水火不相容的(27節),兩者之間絕對沒有中間的灰色地帶。

這種存在於善與惡之間勢不兩立的分歧,在箴言中屢見不鮮,作者多次以「為耶和華所憎惡的」(3章32節,11章1、20節,12章22節,15章8-9 26節,17章15節,20章10、23節)來表達。正如耶和華憎厭邪惡,智慧人亦反映出祂的公義,也憎惡所有邪惡的人(27節)。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6章14-18節中,強調基督徒與上帝之間的連結,特別指出正義與邪惡之間不會有任何共同之處。保羅繼續引用利未記26章12節和以賽亞書52章11節的經文,呼籲我們要行走在上帝的道路中、追求聖潔,徹底脫離邪惡。

耶穌也作了相同的呼籲。祂在約翰福音8章44節中,嚴厲警告那些與魔鬼結合、以它為父的人。反之,祂讚賞上帝的子民與天父連結,並且遵行天父的心意(馬太福音12章49-50節)。

靈程反思

1、再看看29章里那些選擇智慧與拒絕智慧之人的對比。請分享有哪些是你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
2、與基督連結是什麼意思?你可以做出什麼樣的改變,讓自己的生活符合上帝的旨意?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智慧的言语,第四十三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佳音

第43日 閱讀經文:箴言29章

 

1.人屢次受責罰,仍然硬著頸項,他必頃刻敗壞,無法可治。
2.義人增多,民就喜樂,惡人掌權,民就嘆息。
3.愛慕智慧的,使父親喜樂,與妓女結交的,卻浪費錢財。
4.王藉公平,使國堅定;索要賄賂,使國傾敗。
5.諂媚鄰舍的,就是設網羅絆他的腳。
6.惡人犯罪,自陷網羅,惟獨義人歡呼喜樂。
7.義人知道查明窮人的案,惡人沒有聰明,就不得而知。
8.褻慢人煽惑通城,智慧人止息眾怒。
9.智慧人與愚妄人相爭,或怒或笑,總不能使他止息。
10.好流人血的,恨惡完全人,索取正直人的性命。
11.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
12.君王若聽謊言,他一切臣僕都是奸惡。
13.貧窮人、強暴人在世相遇,他們的眼目,都蒙耶和華光照。
14.君王憑誠實判斷窮人,他的國位必永遠堅立。
15.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
16.惡人加多,過犯也加多,義人必看見他們跌倒。
17.管教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裡喜樂。
18.沒有異象(或作「默示」),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
19.只用言語,僕人不肯受管教,他雖然明白,也不留意。
20.你見言語急躁的人嗎?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
21.人將僕人從小嬌養,這僕人終久必成了他的兒子。
22.好氣的人挑啟爭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
23.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裡謙遜的,必得尊榮。
24.人與盜賊分贓,是恨惡自己的性命,他聽見叫人發誓的聲音,卻不言語。
25.懼怕人的,陷入網羅,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
26.求王恩的人多,定人事乃在耶和華。
27.為非作歹的,被義人憎嫌;行事正直的,被惡人憎惡。

 

第29章是猶大王希西家命文士抄寫下來的最後一組箴言。今天我要從中挑出兩組對照的箴言和兩則單獨的箴言來探討。

2、16節把義人與惡人的興起做個對比。一方衷心喜樂;另一方則哀聲嘆息(2節)。一方主持正義,而另一方毫不在乎(7節)。而其結果是,義人必得勝,惡人必自食惡果(16節)。

15、17節則是強調管教孩子的重要性。我們生來帶著原罪,所以糾正與管教可以培育出不讓父母蒙羞(15節),反而帶給父母喜樂和平安(29章17節,22章15節,23章13-14節)的孩子。過度的體罰與虐待當然必須避免,然而完全缺少權杖則導致孩子任意妄為。

18節提醒我們,上帝的話語旨在指引我們的道路,是重要又有價值的;若沒有祂的指引,我們將無止盡地走上罪惡的道路。聽從上帝的教導,則讓我們蒙受祝福。

上帝藉著聖經的話語把祂的價值觀和道路指示我們,這是何等的感恩啊!想想看,沒有上帝的帶領,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司布真則強調恭敬研讀上帝話語的重要性,他特別指明這是一個忠心委身的行動:「常常在研讀經文的操練中運用恩典的力量,將使我們的生命得以改變,得以有祂的形像,上帝的話語就是一面反映祂樣式的鏡子」。9

25節特別指出全然信靠主的就得安穩(參18章10節)。如果我們不信靠上帝,反而信靠人,就會落入陷阱讓他人主導掌控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由此可知對人的畏懼會成為吞噬人的網羅。

我們必須記得,最終掌管一切的是上帝;是祂指引君王的心,如21章1節所說:「王的心在耶和華的手中」。(這或許是聖經中最能撫慰人心的真理,羅馬書8章28節提醒我們,上帝不只掌管一切,並且是為了我們的益處而行使祂的權柄。羅馬書8章里提到的「益處」,指的就是祂的目標,就是使我們的言行都符合耶穌基督的形像(29節)。我們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無論好壞,都是上帝計劃或允許的,為了引導我們敬虔成長。

我們要信靠掌管一切的上帝,而不要落入畏懼人的陷阱中。如同奧古斯丁(Augustine)所說的:「除非全能的上帝定意讓事情發生,否則必然不會發生;是祂允許事情發生,也是祂親自讓事情發生」。10

靈程反思

1、以上四組箴言,你認為哪一則對你現在的生活最具鼓勵,並且是你最需要的?你要如何把它應用在你的言語、行為和思想當中?
2、上帝話語中的知識、教導和指引(18節),如何改變了你的生活方式?此外還有什麼是你需要做出的改變?

 

9參史帝夫·米勒(SteveMiller)所著的C.H.Spurgeon on Spiritual Leadership(Chicago:Moody Publishers2008109)。

10參奧古斯丁所著,由路易士·亞蘭德(LouisAArand)所翻譯的Faith,Hope and Charity(New York: Paulist Press194789)。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