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書靈修| 當人生所有的高光都沒有想像中的令人興奮時(有聲中文)

作者:Aaron Di Placido, 澳大利亞

翻譯:Anna,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傳道書2章1-11節

我心裡說:「來吧,我以喜樂試試你,你好享福。」誰知,這也是虛空。我指喜笑說:「這是狂妄」,論喜樂說:「有何功效呢?」我心裡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體舒暢,我心卻仍以智慧引導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修造園囿,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挖造水池,用以澆灌嫩小的樹木。我買了僕婢,也有生在家中的僕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並各省的財寶;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並許多的妃嬪。這樣,我就日見昌盛,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它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份。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

我很喜歡現場音樂會超燃的氣氛。在最喜愛的樂隊幾米之外用最大的聲音一字一字唱出最喜歡的歌曲,這種感覺是非常奇妙的。所以當我最喜歡的樂隊之一來墨爾本巡演時,我第一時間把票給搶了。

買完票之後是整整六個月的等待,與日俱增的期待變得巨大。當那一天越來越近時,我經常想像著現場正演唱著我最喜歡的歌曲,還有整個演唱會炫酷的場面和粉絲歡呼高歌的熱烈氣氛。

這一天終於來到,走進Sidney Myer Music Bowl 音樂會場的大門時是最興奮的時刻。現場完全是想像中的完美場景:室外場地、夕陽西下傍晚宜人的天氣、還有滿座的萬人觀眾。

但是,開場幾分鐘後這種興奮感就慢慢消減了。這的確是一場視覺和聽覺上的盛宴,但我卻不再覺得驚艷。這個讓我期待了數月的演唱會也不過如此。

這樣的經歷讓我想到,我們是多麼容易轉向今生的事物來尋求滿足感——比如娛樂、財富或成功——結果卻發現這些高光時刻都沒有我們預期的那般完美,不免失望落寞。正像傳道書2章1-11節所描述的那樣。

傳道者試圖探求在短暫的人生歲月中做何事才有益處(第3節),他眼睛愛看的、心裡渴慕的,他都隨心所欲,盡情享受(第10節)。他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第 4節),積聚金銀(第8節),甚至享譽盛名,超過耶路撒冷歷來所有的人(第9節),但這些都沒給他帶來真正的幸福感或成就感。

當我們看看傳道者列出的清單,不難發現這也正是我們在努力追求的——我們的工作(第4節),財富(第7-8節),地位(第9節)。這三項是這個世界定義成功的標準,也是我們煩惱的來源,拉扯著我們遠離基督為我們所定的美好計劃或心意。

我們可能認為只要這次晉陞成功,只要攢夠了一定數量的錢,或者只要能在我們的社交圈子裡再有名氣一些——我們就會知足喜樂。但是傳道者為我們做了研究,告訴我們當他回顧雙手辛勤經營的一切成就時,卻發現都是虛空——「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第11節)。

在24節到26節的經文中,傳道者提醒我們要將今生的經歷和所得當成上帝的恩惠來享受。這些東西,只有在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里,才會給我們帶來滿足。當我發現自己一心努力抓取今生所得而忘記賜恩的上帝時,我就提醒自己該止步了。

我開始意識到在生活中那些心存滿足與喜樂的時刻都是因著我選擇先花時間定睛在與上帝的關係上。而不是去追求下一場大型音樂會或者更高的薪水帶來的興奮與刺激。我當然也會受試探去追尋自己的道路或被世界上的享樂干擾,但是定睛在與上帝的關係上能讓我不致迷失,讓我感恩上帝對我一切的供應。

問題反思:

 

1.你有沒有曾努力追求今生的事物(娛樂、事業、人際關係影響力),期望這些可以給你帶來只有與上帝的親密關係才能帶來的滿足?為什麼這些事最終讓你失望了?

2.你可以在日程安排中做出哪一項改變,讓你能抽出時間來與耶穌相處,尋求在祂裡面的滿足,而非尋求轉瞬即逝的歡樂?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我有一個夢想

傳道書靈修| 是什麼讓你失望?(有聲中文)

 

作者:Charmain Sim,馬來西亞
翻譯:Joy,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1章12-18節

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做過以色列的王。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我見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我心裡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最近, 我在Netflix上看了紀錄片《我們的星球(Our Planet)》。這是一部畫面非常美的紀錄片。然而,其中有一個場景是關於海象很大程度上由於氣候變化死亡的。這直擊我們如今所面臨的環境問題,看得我濕了眼眶。我只能請求上帝原諒我們把祂所創造的一切管理得一團糟。

我接觸過許多關於環境問題和提出各種解決方案的文章和節目。但不管是塑料,肉類,稀土開採,甚至牛油果分布的問題,都沒有一招見效的方案。現代生活的一切對環境幾乎都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試圖拯救地球似乎毫無意義。

在這個問題上想太多,真的很快令人沮喪。

傳道書的作者發現自己處於類似的境地。在傳道書1章12-18節中,他描述了他對「日光之下」萬物的研究, 他從中尋求智慧,希望能用來理解一切。

最後,他不得不說:「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18節)。在得到那麼多知識和智慧後,他表現出來的竟然只有悲傷。

為什麼?

線索在第15節,「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簡單地說,由於犯罪,我們生活在一個系統破碎的短暫世界裡,我們的問題都只有不完整的答案,這樣就導致了更多的問題,再繼續如此循環。因此,結論是沮喪和悲傷並不奇怪。

很多時候,即使我們有解決問題的良好意願,這種情況還是會發生,因為我們沒有向擁有全部答案的那一位尋求智慧。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的努力只會換來失敗和悲傷。

但正如我們在傳道書的最後結論中以及在聖經的其他部分,如箴言書9章10節和雅各書1章5節所看到的,追求知識和智慧是有很大價值的。那就是 ,當我們向上帝並為服事祂而尋求智慧的時候。

用這種方法,追求智慧不會導致絕望,而是讓我們健康地理解我們所能做的,以及我們無能為力的。將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交託給上帝,信靠祂,相信只有祂可以做到。我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點,是因為上帝已經承諾要重新將一切調整好——這是基督的死和復活所帶來的承諾。因此,我們可以欣然期盼這個最終解決方案(羅馬書8章19-21節)。

那麼,實際操作起來,向上帝尋求知識和智慧是什麼樣子的呢?在環境問題上,這意味著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有智慧地使用和打理我照顧範圍內的創造物。例如,我可以繼續閱讀這些問題,同時做出簡單但知情的選擇,比如使用可生物降解的嬰兒濕巾和不使用塑料餐具。至於那些不能在一夜之間改變的事,我把它們放在禱告中託付給祂。

讓我們為如今可以獲得的一切知識感謝上帝。但我們也要記住,知識和世俗的智慧並不是所有。上帝才是真正的一切。在這個真理上,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包括對智慧的追求和運用,都應該與祂一起進行。

問題反思:

 

1. 有什麼跡象表明,你可能在上帝以外追求智慧或知識呢?

2.想一想,有沒有哪些時候,知識反倒給你帶來了負擔?有什麼事情是超出你的控制範圍,需要交託給上帝的嗎?你能做些什麼來尊榮上帝?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榮耀的身體

傳道書靈修| 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有聲中文)

 

作者:James Bunyan,英國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中文: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傳道書1章1-11節

 

「在耶路撒冷做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言語。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風往南刮,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迴轉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幾年前,在一天的神學訓練過後,我開車載著一位同事在M1高速公路上行駛。我們一邊開著玩笑,一邊琢磨著我們所學習到的知識,而我的腦袋也不斷想著當晚我要進行的一個壁球比賽。

突然之間,我們前面的貨車駛向一輛小汽車,將它撞向了防護欄,我們一下子被拉回當下。我們將車減速,駛到出事的車輛旁邊以提供幫助。

最終,因著車輛本身優質的構造,乘客們都沒什麼事。但是我們還是被嚇到了。不只是因為眼前的車禍,還因為我們剛剛離死亡那麼近,很有可能一瞬間就再也不一樣了。傳道者在傳道書的開場白讓我回想起那場車禍,這對於所有滿足當下的我們來說,是一個直接的提醒:生活短暫且脆弱。

這就是希伯來語單詞「 hebel」帶給我的想法,這個詞在NIV譯本中被翻譯為「無意義」,而ESV則翻譯為「虛空」。這個詞讓我們看到我們的一生就像蒸氣或薄霧;美麗但脆弱,短暫且微不足道。這條信息貫穿了整本傳道書,正如開頭幾節經文所說的:

 

「傳道者說:虛空(Hebel)的虛空(Hebel),虛空(Hebel)的虛空(Hebel),凡事都是虛空(Hebel)。」

本書的作者像一位精神導師(1節)一樣在寫作,他有足夠的特權去體驗生活所能提供的一切樂趣,並且有足夠的智慧來理解他所經歷的。

他的經歷導致他問道:

 

「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 (傳道書1章3節)

這是21世紀的常見問題,我們當中許多人為了我們的職業和聲譽辛勤勞作並犧牲了一切。而且,「勞碌」一詞不僅指帶薪工作。經營一個家庭,培養一項技能以及做一個信實的朋友都需要艱辛的努力。

然而傳道者察覺到我們的生命是轉瞬即逝的,所以自然界並不會注意到我們(4-7節),我們的感官無法使我們滿足(8節),也沒有什麼事物令我們驚訝的(9-10節),後代將不會記住我們(11節)。再辛勤工作也不會改變這一點。

這並非是鼓舞人的說辭。那聖經中為什麼會這樣記錄呢?

恩,作為智慧書,傳道書幫助我們看到耶和華是無限的而我們是有限的,由此激勵我們謙卑地信靠和敬畏祂。

知道我們這一生所追逐的一切(例如名望,享樂和財富)不會存到永久,或者我們的生活會轉瞬即逝(就像那次車禍提醒我的)使我不過分看重我自己的人生卻非常認真地對待上帝的審判;也使我不去自私地抓取生活中的事物,而是把它們當作禮物來感恩;並讓我知道過度規劃生活中的小細節是愚蠢的,因為生活會在此過程中發生令我們意想不到的事。

但是最重要的是,傳道書通過讓我們知道我們的一生都是「虛空」,幫助我們去渴望耶穌給我們帶來的意義。

我們的生命可能是一片雲霧,但是福音卻有一些振奮人心的話要對我們講。在福音中,我們看到了一位上帝,儘管創造物看似毫不在意,但祂仍然尊重我們,愛我們到足以為我們死而復活,以保證我們與祂可以在永恆中共度未來。當我們把一生交給耶穌時,祂會給我們一個永遠不會消逝的未來和意義(馬可福音8章35節)。

 

問題反思:

 

1.為什麼我們常常忘記我們的生命是一片霧氣?在什麼時候我們可能會記得這一真理?

 

2.這些真理會讓你覺得非常壓抑還是讓你很釋然?為什麼?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榮耀的身體

腓立比書靈修 | 在主里是一家人

作者:Carol Lerh,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4章20-23節

願榮耀歸給我們的父上帝,直到永永遠遠。阿們!請問候在基督耶穌里的各位聖徒。跟我一起的眾弟兄都問候你們。眾聖徒都問候你們,特別在凱撒家裡的人問候你們。願主耶穌基督的恩與你們的靈同在!

 

我教會的一個女孩查出患有癌症,並經歷了一次艱難的手術,她的母親站在會眾面前分享,眼裡充滿了淚水,聲音哽咽,雙手緊緊地握著聖經。

在談到手術的進展和見證上帝永遠不變的愛之前,她首先感謝了所有記得她們一家並為他們禱告的人。

每當我聽人們分享上帝如何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時,我注意到他們總是會感謝那些為他們禱告的人,但我認為這只是出於禮貌而已。

然而在自己經歷了人生的坎坷之後,我才明白,知道有在基督里的兄弟姊妹為你禱告是何等重要。在那段時間裡,我的青年團契給我發來信息鼓勵我,讓我知道他們一直在為我禱告。

有一封信特別打動了我的心,那是一位來自遙遠國度的摯友的親筆信。朋友提醒我要記住上帝是慈愛和信實的,並要安息在這樣的真理當中。

就在那時,我意識到沒有什麼比知道你的朋友們在內心和思想上與你聯結、支持你、為你加油、與你一同戰鬥更讓人感到安慰的了。

這就是保羅留給腓立比教會的最後話語,他鼓勵他們「問在基督耶穌里的各位聖徒安。」(21節),並向他們轉達其他信徒的問候。除了保羅之外,還有在羅馬與他同在的「弟兄姊妹」(22節),其中包括凱撒家的人,甚至可能還有在監里看守保羅而轉向耶穌的衛兵們。

在這裡,保羅讓他們知道自己「在基督耶穌里」(20節)有弟兄姊妹,而且不只是在他們所處的地方,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有弟兄姊妹。這些弟兄姊妹與他們聯結,有著共同的宣教使命,並在為他們禱告。

儘管腓立比人並沒有與這些弟兄姊妹共處一地,但保羅的信在開始和結束都提到了這群信徒,向我們展示了做為基督身體一部分的意義。開始他先為他們感謝上帝(腓立比書1章3-4節),然後通過勸勉他們團結一心(2章1-4節)來表示對他們的關心,並感激他們對自己(保羅)的被囚和以巴弗提身體的關心(2章5-30節)。

我們在腓立比書中看到的相互鼓勵也是我們今天生活的典範。但這不僅僅是用一連串的讚美之詞鼓勵彼此,而是相互激勵去愛他人和行善(2章1-4節),共同走過我們可能面臨的不同人生考驗(1章27-30節),並彼此提醒定睛在天上的賞賜之上(3章12-14節)。

在腓立比書中,我們也看到保羅提醒我們,我們之所以能彼此鼓勵,不是靠著我們自己的力量,而是因為上帝自己使我們能夠在對立和衝突中站立得穩(4章1節)。

 

想想你在腓立比書上讀到的,想想保羅對腓立比人說的那些大大鼓勵你的話。無論是在你自己的教會、社區中,還是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兄弟姐妹,你如何能「問候」和鼓勵同在基督里的他們呢?

 

問題反思:

1.你的基督徒朋友是如何鼓勵和激勵你的?可以給他們寫封信、電子郵件或發條簡訊,感謝他們的鼓勵和友誼。

2.想一想本周你可以做哪件事來鼓勵你在基督里的弟兄姊妹?

3.閱讀腓立比書後,反思和默想你所學到的關於團契和在基督里站穩腳跟的真理。哪些是你可以開始實踐的?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