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靈修91 | 你與上帝之間是利益互換,還是愛的關係?

 

讀經:《詩篇》91篇

1 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

2 我要論到耶和華說:“祂是我的避難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上帝,是我所倚靠的。”

3 祂必救你脫離捕鳥人的網羅和毒害的瘟疫。

4 祂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祂的翅膀底下,祂的誠實是大小的盾牌。

5 你必不怕黑夜的驚駭,或是白日飛的箭;

6 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或是午間滅人的毒病。

7 雖有千人僕倒在你旁邊,萬人僕倒在你右邊,這災卻不得臨近你。

8 你唯親眼觀看,見惡人遭報。

9 耶和華是我的避難所,你已將至高者當你的居所,

10 禍患必不臨到你,災害也不挨近你的帳篷。

11 因他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護你。

12 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13 你要踹在獅子和虺蛇的身上,踐踏少壯獅子和大蛇。

14 上帝說:“因為他專心愛我,我就要搭救他;因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處。

15 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貴。

16 我要使他足享長壽,將我的救恩顯明給他。”

 

你與上帝之間是利益互換,還是愛的關係?

 

作者:清晨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古人常說“落葉歸根”,人就像是一棵樹,就算茂葉繁枝頂天立地,家卻仍然在最初紮根的地方。一片土地,也是伴隨一個人一生的身份。而在屬靈層面,在上帝眼中,那些因信稱義的人,無論在地上屬￿哪個國家哪個民族,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基督耶穌的枝子,這身份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宣告需要我們知道,更是一種需要我們不斷歸回與深化的關係。我們必須不斷地提醒自己,我們的根不在地上,不是屬世界的子民,我們的家在天上,屬￿至高的上帝。一棵樹是否紮根在沃土,決定了其能否茁壯成長,一座房子是否奠基于磐石,決定了其能否抵禦風雨,而一個基督徒是否居住在與上帝的緊密關係之中,則決定了他在這場屬靈爭戰中能否靠著上帝唱響凱歌。

這首詩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將自己的一切都牢牢紮根在上帝之中的人,是如何在仰望和信靠中與上帝交通互動的。詩人在詩篇中不斷地重申著上帝在他生命中的地位,並非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此身所寄的全部。世界以網羅、瘟疫、驚駭、弓箭、毒病窮追猛打,魔鬼緊抓著人心中的軟弱發動攻擊,這世界是何等的兇惡猙獰!我們活在世上,會遭遇數不盡的意外和困難,世界的謊言常欺哄我們人生無常,人的命運只不過就像是狂風駭浪中浮沉的一隻小船;哪怕我們獨處靜室,魔鬼的謊言和內心的私語仍會驅之不盡,就算外界的惡被隔絕在外,人的內心也仍舊是一潭漆黑的泥沼,不斷地發出毒箭,攻打心靈的平安。然而面對這一切,詩人沒有轉向人的能力或是幫助,也沒有陷在絕望之中怨天尤人,而是不斷地強調著自己與那一位上帝之間的關係:自己以上帝為居所,上帝是自己的保護者。上帝的蔭下、避難所、山寨、翎毛、盾牌,豈不比世界的惡意,更加堅不可摧嗎?上帝的應許比世界的虛謊更加值得反復提說,靜心聆聽。

世界的謊言之一,就是騙我們說塵世是生命的全部,此生此世的歡愉就是一切,激起我們心中對這個世界的眷戀和貪心,製造出一個個令人目眩上帝迷的偶像,甘心樂意在此地為奴。但是在這篇詩篇之中,上帝卻告訴我們,這世界並非安樂鄉,而是充滿兇殺和毀壞的戰場,因為魔鬼的意念就是讓人死。離開上帝,奔向他途,在前方迎接的絕非幸福,而是無盡的痛苦。只有上帝是那片我們應當投奔和居住的城池,只有祂是我們的盼望和倚靠。也願上帝開啟我們屬靈的眼睛,讓我們透過浮華表像,看見世界的本質,在這個非黑即白沒有轉圜餘地的生死之爭中,投靠上帝,逃避死與罪的殘害。

魔鬼也會利用人的私欲來試探誘惑,將美好的人與上帝的委身關係歪曲為利用關係,詩中所展現的,是上帝對人的慈愛看護,人對上帝全心的愛與信,上帝與人之間不是你來我往的利益互換,也不是人可以為所欲為的免死金牌,而是彼此甘心的愛的委身。魔鬼曾經就用這詩篇中的話來試探耶穌:“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就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祂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但耶穌卻識破了撒旦的謊言:“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上帝”(馬太福音4章5-10節)。愛裡沒有懼怕,愛裡也沒有算計,魔鬼的本意是挑撥人對上帝的信心,但是耶穌在愛裡,選擇無條件的全心相信。唯有紮根於上帝之中,才能結出這樣美好的信心果實。

我們雖在地上,卻是客旅,我們真正應該居住的地方是耶和華的殿宇,需要時刻銘記的是屬天的身份。根在哪裡,心就在哪裡,有了屬天的眼界,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願上帝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讓我們在這個敗壞墮落的世界上,經歷祂裡面的平安,見證祂的榮耀與華美。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感謝祢自己降卑,在與我們的關係中向我們啟示祢自己,在世界的狂風驟雨中,應許我們穩固的磐石與遮蔽,讓我們在這個無所依託的世界可以在祢裡面的盼望中安息在平安裡。求祢保守祢的百姓,常能看清世界的欺哄,常能回到祢裡面與祢相交。願祢親自成就祢的應許,凡仰望祢的,都要稱為有福。祈求感謝是奉靠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反思問題:

1.你有沒有在患難中經歷上帝救恩的經歷?

2.你身邊有哪些世界的謊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詩篇靈修90 | 你想過死亡的問題嗎?

讀經:《詩篇》90篇

神人摩西的祈禱。

1 主啊,祢世世代代做我們的居所。

2 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祢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祢是上帝。

3 祢使人歸於塵土,說:“祢們世人要歸回。”

4 在祢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

5 祢叫他們如水沖去,他們如睡一覺。早晨他們如生長的草,

6 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

7 我們因祢的怒氣而消滅,因祢的憤怒而驚惶。

8 祢將我們的罪孽擺在祢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祢面光之中。

9 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祢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

10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11 誰曉得祢怒氣的權勢?誰按著祢該受的敬畏曉得祢的憤怒呢?

12 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13 耶和華啊,我們要等到幾時呢?求祢轉回,為祢的僕人後悔。

14 求祢使我們早早飽得祢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

15 求祢照著祢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

16 願祢的作為向祢僕人顯現,願祢的榮耀向他們子孫顯明。

17 願主我們上帝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祢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祢堅立!

 

你想過死亡的問題嗎?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我爸爸退休有好幾年了,年過六旬的他按照社會的標準已經算是個享受各種優惠的“樂齡人士”了。雖然如此,大部分時候他都是不認老的,所謂“老人”一詞包含的軟弱、依賴子女、需要被照顧……這些在他身上通通都看不見,他積極而滿足地生活著,甚至比年輕的時候更快樂。然而他衰老的身體總給他帶來“掃興”,快樂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自己膝蓋已經磨損退化;不得不每天乖乖地吃藥抑制高血壓,然後感歎一聲“老了,老了”。這樣的他,一個矛盾的“老人”,非常喜歡詩篇90篇,甚至說是沒來由的喜歡,從來都不怎麼愛看書的人甚至可以背誦這其中的一些詩句。我想他應該是體會到了這篇詩篇與他心境同頻共振的微妙之處吧。

這首詩篇的“老”也不僅僅只是因為作者是年老的摩西,學者們也相信這是全本詩篇最老的一首。摩西大概是在他人生的最後四十年,和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的時候寫下的。以色列人因為悖逆,不順服上帝,就在曠野漂流,被上帝以瘟疫、地吞人等方式擊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大約有兩百萬人,但最後進入迦南地的卻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將近一百萬以色列人死在了曠野。上帝明確地說,只有當時以色列人的下一代(還有約書亞和迦勒)才能進入迦南地(民數記32章12節)。四十年,一百萬人死亡,也就是說當時以色列人平均每天都要埋葬將近60具屍體。摩西作為當時的領袖,每天都要親眼見證這些死亡,因此對於生死之事,沒有人能比他有更深的體悟。

眼見人的有限,就更對比出上帝的永恆和無限,因此第1-2節說明上帝的是從亙古到永遠的上帝,並且祂世世代代為百姓的居所。對上帝的百姓來說,無論是曠野裡的帳篷,還是之後又根基的城,都不是他們真正的居所,唯有上帝自己才是保護他們的安居之處。3-6節,摩西緩緩闡述人的脆弱、渺小、有限,人的生命實則在上帝手中,然而人卻還總是悖逆不順服,崇拜外在的偶像和內心的偶像。“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的愁苦必加增”(詩篇16篇4節)。

第7-11節,因此人一生總是有許多勞苦愁煩,那些汲汲營營去爭取的東西,人前的稱讚,呼天喚雨的權勢,到最後都是虛空。肉體最終回歸塵土,靈魂卻要永存在上帝面前,要嘛面對上帝的慈愛,要嘛面對上帝的忿怒。面對這樣的真理和事實,摩西祈求上帝紀念教我們數算自己的日子,好使人得到智慧,這智慧就是認識這世界的真理,明白上帝造我們的目的,以及認識並敬畏造我們的上帝。摩西也祈求上帝施慈愛和憐憫給百姓,雖使百姓受苦和遭難,卻也能從中因著上帝有盼望和喜樂。如此,百姓的生活和工作,就不再是虛空的,而是蒙上帝堅立的。

有的人要到年老的時候才明白真理,明白自己這一生所追求的都是虛空,最後轉向尋求生命真正的安慰。也有的人即使年歲增長,倚老賣老,認為自己“什麼東西都見識過了”,“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多”,心裡就越發頑梗迷糊,最終在自我封閉和孤獨中了結此生。死是眾人的結局,而我們經常忘了,它不是老年人人的專屬,而是每個頭頂懸著的一把劍。因此不管年輕還是年老,但願我們都能早日看清真相,明白靈魂之事是真正重要的事,從而積極去尋求真正的平安,就是在那位賜靈魂給我們的主面前安息。

讓我們一起禱告:

創造肉體和靈魂上帝,求祢指教我們如何數算自己的日子,明白我們的生命是在祢手中,因此我們此生要敬畏祢,在祢的恩典中活。並且因著救恩,靈魂能在你裡面永遠安息。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你思想過死亡嗎?你如何看待死亡?
  2. 今天的詩篇如何改變你對“年老”和“死亡”的觀念和態度?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詩篇靈修89 | 在苦難中堅守信實,於迷茫中尋得平安

讀經:《詩篇》89

以斯拉人以探的訓誨詩。

1 我要歌唱耶和華的慈愛直到永遠,我要用口將祢的信實傳於萬代。

2 因我曾說:“祢的慈悲必建立到永遠,祢的信實必堅立在天上。”

3 “我與我所揀選的人立了約,向我的僕人大衛起了誓:

4 我要建立祢的後裔直到永遠,要建立祢的寶座直到萬代。”(細拉)

5 耶和華啊,諸天要稱讚祢的奇事,在聖者的會中要稱讚祢的信實!

6 在天空,誰能比耶和華呢?上帝的眾子中,誰能像耶和華呢?

7 祂在聖者的會中是大有威嚴的上帝,比一切在祂四圍的更可畏懼。

8 耶和華萬軍之上帝啊,哪一個大能者像祢耶和華?祢的信實是在祢的四圍。

9 祢管轄海的狂傲,波浪翻騰,祢就使他平靜了。

10 祢打碎了拉哈伯,似乎是已殺的人,祢用有能的膀臂打散了祢的仇敵。

11 天屬祢,地也屬祢,世界和其中所充滿的都為祢所建立。

12 南北為祢所創造,祂泊和黑門都因祢的名歡呼。

13 祢有大能的膀臂,祢的手有力,祢的右手也高舉。

14 公義和公平是祢寶座的根基,慈愛和誠實行在祢前面。

15 知道向祢歡呼的,那民是有福的!耶和華啊,他們在祢臉上的光裡行走。

16 他們因祢的名終日歡樂,因祢的公義得以高舉。

17 祢是祂們力量的榮耀,因為祢喜悅我們,我們的角必被高舉。

18 我們的盾牌屬耶和華,我們的王屬以色列的聖者。

19 當時,祢在異象中曉諭祢的聖民說:“我已把救助之力加在那有能者的身上,我高舉那從民中所揀選的。

20 我尋得我的僕人大衛,用我的聖膏膏他。

21 我的手必使他堅立,我的膀臂也必堅固他。

22 仇敵必不勒索他,兇惡之子也不苦害他。

23 我要在他面前打碎他的敵人,擊殺那恨他的人。

24 只是我的信實和我的慈愛要與他同在,因我的名他的角必被高舉。

25 我要使他的左手伸到海上,右手伸到河上。

26 他要稱呼我說:‘祢是我的父,是我的上帝,是拯救我的磐石。’

27 我也要立他為長子,為世上最高的君王。

28 我要為他存留我的慈愛直到永遠,我與他立的約必要堅定。

29 我也要使他的後裔存到永遠,使他的寶座如天之久。

30 倘若他的子孫離棄我的律法,不照我的典章行,

31 背棄我的律例,不遵守我的誡命,

32 我就要用杖責罰他們的過犯,用鞭責罰他們的罪孽。

33 只是我必不將我的慈愛全然收回,也必不叫我的信實廢棄。

34 我必不背棄我的約,也不改變我口中所出的。

35 我一次指著自己的聖潔起誓,我決不向大衛說謊。

36 他的後裔要存到永遠,祂的寶座在我面前如日之恒一般。

37 又如月亮永遠堅立,如天上確實的見證。”(細拉)

38 但祢惱怒祢的受膏者,就丟掉棄絕他。

39 祢厭惡了與僕人所立的約,將他的冠冕踐踏於地。

40 祢拆毀了他一切的籬笆,使他的保障變為荒場。

41 凡過路的人都搶奪他,他成為鄰邦的羞辱。

42 祢高舉了他敵人的右手,祢叫他一切的仇敵歡喜。

43 祢叫他的刀劍卷刃,叫他在爭戰之中站立不住。

44 祢使他的光輝止息,將他的寶座推倒於地。

45 祢減少他青年的日子,又使他蒙羞。(細拉)

46 耶和華啊,這要到幾時呢?祢要將自己隱藏到永遠嗎?祢的憤怒如火焚燒要到幾時呢?

47 求祢想念,我的時候是何等地短少!祢創造世人,要使祂們歸何等的虛空呢!(細拉)

48 誰能常活免死,救祂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呢?(細拉)

49 主啊,祢從前憑祢的信實向大衛立誓要施行的慈愛,在哪裡呢?

50 主啊,求祢記念僕人們所受的羞辱,記念我怎樣將一切強盛民的羞辱存在我懷裡。

51 耶和華啊,祢的仇敵用這羞辱羞辱了祢的僕人,羞辱了祢受膏者的腳蹤。

52 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直到永遠!阿門,阿門。

 

在苦難中堅守信實,於迷茫中尋得平安

 

作者:見賢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詩篇》第89篇是第三卷的終章,以其獨特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在苦難中仍高聲讚美的畫卷。這是一首情感起伏劇烈的詩歌,既高歌上帝永恆的信實與慈愛,又深陷現實困境的哀歎。本詩以大衛王國的永恆誓言為背景,展現了信仰的根基——上帝永不改變的信實與慈愛。然而,當應許與現實背離時,痛苦與焦慮便油然而生。這首詩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內心的掙扎與對上帝的渴望。

全詩分為三個部分:1-4節,5-37節,38-52節。

 

(一)上帝的信實與榮耀(1-4節)

詩篇開篇便高聲讚美上帝的慈愛與信實:“我要歌唱耶和華的慈愛,直到永遠;我要用口將你的信實傳與萬代。”(1節)這種堅定的信念源於上帝與大衛所立的約——上帝應許大衛的後裔將永續不斷,他的國度將存留到萬代。即便如今王位被推翻,上帝的榮耀計劃仍在繼續。此處的應許並非僅指地上的國度,更是指向以大衛後裔身份而來的耶穌基督所成就的永恆國度,那是我們所盼望的天上的永恆之國。

 

(二)上帝的權能與大衛之約(5-37節)

第5-18節進一步描繪了上帝的屬性:“公義和公平是你寶座的根基,慈愛和誠實行在你前面。”(14節)上帝的全能、聖潔與慈愛並非抽象的理論,而是通過人與上帝的親密關係得以彰顯。上帝的真理使人從無知的焦慮中解脫,獲得真正的自由。

第19-29節宣告了上帝對大衛的應許:“他要稱呼我說:你是我的父,是我的神,是拯救我的磐石。”(26節)上帝與大衛的關係不僅是君臣之約,更是父子之情。上帝應許大衛的後裔將永遠堅立,即使他的子孫背離律法,上帝仍會管教他們,但永不廢棄他的慈愛與信實。上帝的誓言堅定而有力:“我一次指著自己的聖潔起誓:我絕不向大衛說謊!他的後裔要存到永遠。”(35-36節)這表明,儘管人會失信,上帝卻永不改變,他的信實與公義是永恆的。

 

(三)現實的困境與信仰的掙扎(38-52節)

然而,現實的困境卻讓詩人陷入迷茫:“你從前憑你的信實向大衛立誓要施行的慈愛在哪裡呢?”(49節)上帝曾應許大衛的寶座如月亮永遠堅立,如今卻為何被推翻?這一問題在舊約中始終沒有答案,因為沒有一位王能完全履行上帝的律法。即便如此,詩人仍在詩中不斷重複上帝的信實:“我要用口將你的信實傳與萬代”“你的信實必堅立在天上”(48節)。上帝的信實與慈愛成為詩人信仰的根基,他堅信上帝必會履行祂的約。即便在迷茫與痛苦中,詩人仍以讚美結束全詩:“但你,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阿們!”(52節)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迷茫與焦慮,無論是工作中的挑戰、人際關係的困境,還是經濟壓力的重擔。在苦難中,我們很容易陷入抱怨與絕望,但《詩篇》第89篇提醒我們,上帝的信實是永恆的。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我們仍可以選擇讚美上帝,因為讚美能帶來安慰與力量。

上帝的信實不僅是祂的屬性,也是我們作為信徒應當追求的品格。我們應當多默想祂的應許,從中汲取力量。面對無解的難題時,我們應效仿詩人,不是逃避,而是向上帝尋求答案。在默想與禱告中,我們或許能聽到上帝“微小的聲音”,看到祂在艱難中顯明的旨意。正如金銀在烈火中被熬煉,我們也在苦難中被煉淨,成為更有價值的精金,成為合乎主用的貴重器皿。

上帝與大衛所立的約不僅關乎一個王朝的興衰,更指向永恆的救贖計劃。同樣,我們在世上的生活只是短暫的旅程,永恆的國度才是我們的歸宿。願我們像詩人一樣,在困境中堅守信仰,以讚美回應苦難,最終在上帝的信實中找到永恆的平安。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的天父,感謝你透過詩篇89篇讓我們看到,迷茫和困境都是短暫的,上帝的信實和天國才是永恆的。你是守約施慈愛的,也是看顧我們的。求你打開我們屬靈的雙眼,明白你話語的精義。也讓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有讚美你的能力。你的慈愛要存到永遠,你的信實直到萬代,榮耀頌贊都歸給你,以上禱告是奉我主耶穌基督寶貴的聖名,阿們!

 

反思問題:

1.你懷疑過上帝的信實嗎?

2.你有過在困境中讚美上帝的經歷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詩篇靈修88 | 黑暗中的呐喊和沉默

讀經:《詩篇》88篇

可拉後裔的詩歌,就是以斯拉人希幔的訓誨詩,交於伶長。調用麻哈拉利暗俄。

1 耶和華拯救我的上帝啊,我晝夜在祢面前呼籲。

2 願我的禱告達到祢面前,求祢側耳聽我的呼求。

3 因為我心裡滿了患難,我的性命臨近陰間。

4 我算和下坑的人同列,如同無力[或作“沒有幫助”]的人一樣。

5 我被丟在死人中,好像被殺的人躺在墳墓裡,他們是祢不再記念的,與祢隔絕了。

6 祢把我放在極深的坑裡,在黑暗地方,在深處。

7 祢的憤怒重壓我身,祢用一切的波浪困住我。(細拉)

8 祢把我所認識的隔在遠處,使我為他們所憎惡。我被拘困,不得出來。

9 我的眼睛因困苦而乾癟。耶和華啊,我天天求告祢,向祢舉手。

10 祢豈要行奇事給死人看嗎?難道陰魂還能起來稱讚祢嗎?(細拉)

11 豈能在墳墓裡述說祢的慈愛嗎?豈能在滅亡中述說祢的信實嗎?

12 祢的奇事豈能在幽暗裡被知道嗎?祢的公義豈能在忘記之地被知道嗎?

13 耶和華啊,我呼求祢,我早晨的禱告要達到祢面前。

14 耶和華啊,祢為何丟棄我?為何掩面不顧我?

15 我自幼受苦,幾乎死亡;我受祢的驚恐,甚至慌張。

16 祢的烈怒漫過我身,祢的驚嚇把我剪除。

17 這些終日如水環繞我,一齊都來圍困我。

18 祢把我的良朋密友隔在遠處,使我所認識的人進入黑暗裡。

 

黑暗中的呐喊和沉默

 

作者:山雨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詩篇》第88篇被歸類為哀歌,我們可以把它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第一節到第九節,詩人晝夜不停地反復呼求上帝。經文中的好幾個近義詞,如“陰間”,“墳墓”,“坑”(3、5、6節),表達出詩人的絕望,且在經文中我們似乎能看到詩人的痛苦隨著他的呐喊在越來越強烈。這種絕望裡似乎還帶著一些質疑 – 質疑上帝本應是拯救他的上帝,現在卻讓他承受苦難。

本詩的第二部分是一連串的提問,詩人向上帝提出的這些問題,語氣中透露著,儘管上帝是至高無上的,但祂對詩人痛苦的呐喊保持沉默 (14節,耶和華啊,祢為何丟棄我?為何掩面不顧我?)。詩歌的最後一部分展現出一幅畫面:詩人身處在完全的黑暗中(17節,這些終日如水環繞我…)。《詩篇》88篇與傳統的哀歌不太相同,傳統的哀歌往往以帶有盼望的讚美或信心的宣告結束,而本篇卻讓我們看到的是更多的對上帝的抱怨,在全篇的末尾,我們也沒有看到詩人的絕望得以解決。最後一節中的“良朋密友”,“黑暗”反倒是讓讀者感到,黑暗包圍詩人,成了他的朋友。

親愛的朋友,你有沒有也曾經在極度的苦難和困惑中對上帝呐喊,可換來的只是沉默呢?上帝,祂真的沉默嗎?希伯來詩篇中的哀歌(又如詩篇22篇和73篇)讓我們看到了詩人真摯的情感和祈求,給我們的禱告帶來的啟發是,不是每一次的禱告都非得以積極的讚美為導向,痛苦的宣洩也可以是與上帝對話的方式。恰恰提醒我們,信仰的旅程不是單一的勝利高歌,在低谷的時候,更要轉向上帝,尋求祂的安慰和幫助。可是,在禱告中,我們並非每一次都立刻聽到上帝的回應。

令人無比感恩的是,《詩篇》第88篇並非單獨存立的經文。細查上帝的話語,讓我們看到祂必眷顧信靠祂的,祂也有那最完美的回應時間。例如,《詩篇》第22篇以痛苦的哀告開頭,但24節就提到,“…也沒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籲的時候,他就垂聽。” 《詩篇》第51篇也說,“憂傷痛悔的心,祢必不輕看。” 上帝的百姓在埃及作苦工時,歎息哀求,“上帝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上帝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出埃及記2章24-25節)。上帝的憐憫恩慈讓我們確信祂垂聽禱告,上帝的主權讓我們知道祂有祂完美的時間來回應每一個禱告。就好比一位一流的諮詢師,他不會隨便打斷來訪者的傾訴,他都聽著、都看著,而且一定會在最恰當的時間做出回應。我祈求,如果你現在正在深處向上帝呼求,不要忘了抬頭看一眼天空,那立大地根基、造日月星辰,使四季節令有時的上帝,會托住你。

 

讓我們一起禱告: 謝謝主,我們每個人在經歷的祢都明白。我們中間有心中有傷痛的,求主安慰,我們都還有各樣的掙扎,求主恩待,求主加力量。求主賜下喜樂和盼望,使我們可以繼續奔走前面的道路,哪怕是在好似看不到盡頭的黑暗中,我們可以,全是因為祢一直在身邊,一刻未離開過。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而祈求,阿們!

反思問題:

  1. 上帝的哪些屬性,讓我們可以確信知道,祂必垂聽禱告?
  2. 蓋恩夫人曾寫到,她學會了喜愛黑暗,“因為處境越黑暗,主的臉越光明”。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