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靈修52| 至於我,就像上帝殿中的青橄欖樹

讀經:詩篇52篇

以東人多益來告訴掃羅說:“大衛到了亞希米勒家。”那時,大衛作這訓誨詩,交於伶長。

1 勇士啊,你為何以作惡自誇?上帝的慈愛是常存的。

2 你的舌頭邪惡詭詐,好像剃頭刀,快利傷人。

3 你愛惡勝似愛善,又愛說謊,不愛說公義。(細拉)

4 詭詐的舌頭啊,你愛說一切毀滅的話!

5 上帝也要毀滅你,直到永遠。他要把你拿去,從你的帳篷中抽出,從活人之地將你拔出。(細拉)

6 義人要看見而懼怕,並要笑他,

7 說:“看哪!這就是那不以上帝為他力量的人,只倚仗他豐富的財物,在邪惡上堅立自己。”

8 至於我,就像上帝殿中的青橄欖樹,我永永遠遠倚靠上帝的慈愛。

9 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因為你行了這事。我也要在你聖民面前仰望你的名,這名本為美好。

 

至於我,就像上帝殿中的青橄欖樹

 

作者:清晨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這首詩的背景是《撒母耳記上》22章的故事,當時以東人多益在掃羅王面前告密,說祭司亞希米勒為大衛求告耶和華,又贈他餅和刀,掃羅王大怒,將亞希米勒和他父親全家都召了來,不聽亞希米勒的申訴,命令以東人多益將他殺死,又將祭司城挪伯滅盡。亞希米勒的兒子亞比亞他逃出生天,投奔大衛,大衛得知這樁慘案後,寫下了這首詩篇,表達了詩人對惡人的痛恨譴責,和對耶和華的倚賴等候。

1-4節,詩人陳明惡人的罪惡,提醒他上帝的慈愛永遠長存,祂不會棄義人於不顧,以作惡自誇的人必要面臨上帝的審問。惡人的舌頭害人性命,一句告密直接導致八十五名祭司和全城百姓的喪命。以東人多益當日與亞希米勒同在,他明知亞希米勒並非存心叛亂,但仍然作此誣告,因為掃羅王以田地葡萄園、千夫長百夫長為利誘,以王的憤怒為恐嚇,掃羅話音剛落,多益就站出來告密,可見這人心中是多麼貪愛這世上的好處,面對這樣的誘惑,他情願背離上帝的公義,將亞希米勒推入火坑,在別人都不敢拿刀殺祭司的時候,他站出來血洗挪伯城。掃羅王也是同樣的,他不以上帝的心為心,而是覺得自己能用田地職權收買人心,捍衛自己的王位,亞比米勒在他面前的申訴他也充耳不聞,反而下令殺了他們合城的人。多益,掃羅,都是愛惡勝似愛善,愛世界勝於公義的惡人。

5-7節,詩人站在上帝的角度,對這些惡人宣告了審判。上帝要從活人之地剪除這些惡人,他們仰賴的財富必要成為他們的羞辱,義人將嗤笑他們,他們的尊貴將如塵土逝去,而耶和華的公義榮耀將藉此彰顯,存到永遠。

8-9節,是詩人作為倚靠耶和華的義人的讚美與稱頌,他要如一棵常青樹生長在耶和華的殿中,葉子必不枯乾,倚靠上帝的慈愛,仰望耶和華美好的聖名。在大衛寫這首詩的時候,掃羅王和多益風頭正盛,他自己卻顛沛流離,躲在亞杜蘭洞裡,流亡的日子尚看不到終點,惡人的催逼日益迫近,但在這種境遇下,大衛卻說: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因為你行了這事。(詩篇52篇9節),大衛在信心中看到上帝對惡人的審判,就充滿喜樂地如此宣告,將這些事視為已經發生的事情,稱頌上帝。

在這首詩的背景中我們看到,大衛,作為上帝揀選的王,逃亡在山洞中,而掃羅和多益這背棄上帝的人卻執掌著生殺大權。但是我們也看到,大衛一無所有,他的身邊卻聚集了許多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人,這些人受大衛吸引,大衛也作他們的頭目,因為大衛有上帝與他同在,他的身上有基督溫柔的樣式;而掃羅身為一國之君,他卻看重權力財力過於上帝的公義,心裡所想的是大衛不能將葡萄園和官職送給別人,而我掃羅卻可以,所以人們理應更願意追隨我,他心裡不明白上帝的道路,如同心蒙脂油,所以他身邊才會出現多益這樣見風使舵的小人。同樣的,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來的時候也像大衛一樣一無所有,但是卻吸引著眾多患病的、憂愁的、犯罪的百姓;而那些法利賽人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他們也不能理解,為什麼眾人會往耶穌那裡去,而不往他們這裡來。不認識上帝的人不明白上帝的道路,不明白其中超越一切的恩典、喜樂、良善、溫柔、公義。活在世上的人只認識虛無的形式,不認識真理的人不僅不承認真理,還恨真理。因為真理打擾了他們的“美好”生活,從掃羅,到法利賽人,再到今天,都是一樣。義人在這世上常經憂患,來自惡人的逼迫不僅來自外界和他人,有時也來自我們自己的心,我們在蒙救贖之前都是恨真理的人,我們的罪常常反復,叫我們忘記仰望,反而愛邪惡勝過愛公義。但是這首詩讓我們看到形式背後的真相,惡人必然被剪除,我們的罪也必被潔淨,倚靠耶和華的人、與基督聯合的人必如長青的橄欖樹,永遠永遠住在耶和華的殿中。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你的名何其美好,天地都會過去,你的慈愛和公義永遠長存,與禰愛的人同在。這世界有許多不認識你名的人,他們如同心蒙脂油,不理解真理,恨惡真理,包括我們自己,在得救以先,都是與你為仇為敵的,但是主啊,你的名是我們可以倚靠的,禰必施行審判,剪除惡人,救我們脫離各樣的罪,最終潔白無瑕地站在你的面前,與你一同享受永恆的福樂。求禰長久地憐憫保守你的百姓。祈求感謝是奉靠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

反思問題:

  1. 公義和良善為什麼比錢財和權勢更好?
  2. 面對作惡的人,我們可以如何應對?應該懷有怎樣的心態?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詩篇靈修51| 真實的悔改

讀經:詩篇51

大衛與拔示巴同室以後,先知拿單來見他。他作這詩,交於伶長。

1 上帝啊,求禰按禰的慈愛憐恤我,按禰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
2 求禰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並潔除我的罪!
3 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4 我向禰犯罪,唯獨得罪了禰,在禰眼前行了這惡,以致禰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
5 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6 禰所喜愛的是內裡誠實,禰在我隱密處必使我得智慧。
7 求禰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求禰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
8 求禰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使禰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踴躍。
9 求禰掩面不看我的罪,塗抹我一切的罪孽。
10 上帝啊,求禰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11 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禰的面,不要從我收回禰的聖靈。
12 求禰使我仍得救恩之樂,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
13 我就把禰的道指教有過犯的人,罪人必歸順禰。
14 上帝啊,禰是拯救我的上帝,求禰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我的舌頭就高聲歌唱禰的公義。
15 主啊,求禰使我嘴唇張開,我的口便傳揚讚美禰的話。
16 禰本不喜愛祭物,若喜愛,我就獻上,燔祭禰也不喜悅。
17 上帝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上帝啊,憂傷痛悔的心,禰必不輕看。
18 求禰隨禰的美意善待錫安,建造耶路撒冷的城牆。
19 那時,禰必喜愛公義的祭和燔祭,並全牲的燔祭。那時,人必將公牛獻在禰壇上。

 

真實的悔改

作者:Kim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罪是攔阻我們和上帝親近的最大原因。因著始祖犯罪後,我們作為後代的每個人生來就是有罪的基因的,因為我們是罪人所以會犯罪。每個人都一樣,沒有誰可以除外。就連被上帝稱為“合祂心意”的大衛王也不例外。如果我們在撒母耳記中細查大衛的一生,會發現大衛在年輕的時候是倚靠上帝的,不論是少年牧羊時靠上帝趕走群狼還是在掃羅的追殺逼迫中依然讚美仰望上帝且並沒有以惡報惡….. 然而,這樣的大衛卻在作王之後犯下了姦淫和殺人的罪,他和忠於自己的部下的妻子發生姦淫,並設法殺了部下(撒母耳記下11-12章)。更氣人的是犯了罪的大衛竟然已經麻木到毫無羞愧之感,若不是先知拿單用一個故事點醒他,他竟然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所犯下的罪。

51篇正是在他悔悟的當下寫下的詩篇。筆者認為是一篇認罪禱告的範例。雖然,當我們讀這段經過的時候會驚訝大衛居然會犯了這樣的罪而不自知,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當時深陷罪中似乎是非不分的大衛卻在認識到自己的罪後立刻就悔改了。他沒有為自己遮掩和找藉口,也沒有因為被指出罪而暴怒(拿單也是冒著生命危險來指責身為王的大衛的罪過。)這一點也讓我思想上帝所謂的“合祂心意”意味著什麼——並非是在行為上無可指摘(身為罪人的我們不可能做到),而是在犯罪之後能夠有真實的悔改。

大衛首先呼求上帝的憐恤,他知道上帝是慈愛的,唯有上帝可以塗抹他的過犯和潔淨他所犯下的罪(1-2節)。大衛亦清楚地認識到他自己生來就是罪人——“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他也知道上帝看的是內在,祂要的是我們正直和清潔的內心(第6節)。在7-9節中大衛呼求上帝潔淨他,不記念他所犯的罪。這幾節中特別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大衛回到上帝屬性中來呼求祂,因著他清楚上帝本是滿有恩惠慈愛並且憐恤人的,所以來求祂潔淨和賜恩。

9-12節是大家很熟悉可能也會常常用來禱告的經文——大衛祈求上帝不要離開他,求上帝重新恢復他裡面的正直。大衛非常害怕上帝因著他所犯的罪而不再要他並收回聖靈——也就意味著他永遠無法再與上帝溝通和聯結。我們看到大衛並沒有禱告讓上帝不要懲罰他,卻呼求上帝不要與他切斷聯繫。思想我們自己在犯罪後來認罪時內心真實的光景,究竟是更怕上帝的責罰臨到,還是怕因著我們罪的玷污上帝不再與我們親近了呢?

大衛許諾在上帝饒恕他之後他就要把上帝的道指教其他的罪人讓他們轉離罪惡,重新歸向上帝。因為上帝憐恤那些認罪悔改的人,不論他犯的罪有多深。14-15節,大衛一邊呼求一邊讚美上帝。我們看到大衛從前在罪中遠離上帝無法讚美,到如今他認罪求上帝潔淨並可以開口讚美的轉變。思考我們的罪也是這樣常常讓我們遠離上帝,心硬而無法讚美,當我們認罪悔改時也是重新回到上帝面前,祂的喜樂再次可以充滿我們的心,就是我們可以大聲讚美之時。

16-17節寫到上帝最看重的不是祭物本身,而更是我們憂傷痛悔的心,祂要我們常常謙卑來到祂面前,犯罪時能夠及時悔改。比起祭物,上帝更看重的是我們自己。

18-19節大衛求上帝善待錫安,建造耶路撒冷的城牆。這是因為大衛清楚地認識到他所犯的罪可能會影響整個城的百姓。所以他在認罪悔改過後求上帝重新善待這城。思想我們自己的生命,有沒有考慮到罪的延續和對我們身邊的人的影響呢?

我們一起來禱告:

充滿慈愛憐憫的上帝,求禰幫助我們能夠有省察的心面對自己的罪,讓我時時回轉向你,有真實的悔改。不讓罪成為我們和禰之間的阻隔,而讓我們能夠常常讚美你。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問題反思:

  1. 若我們的罪被指出來,我們會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
  2. 知道只要我們認罪悔改,上帝就會接納我們。這帶給我們怎樣的安慰?
  3. 大衛的認罪悔改禱告哪一點讓你有特別的感動和得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詩篇靈修50 | 不是上帝需要我們,是我們需要上帝

讀經:詩篇50篇

亞薩的詩。

1 大能者上帝耶和華已經發言招呼天下,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

2 從全美的錫安中,上帝已經發光了。

3 我們的上帝要來,決不閉口。有烈火在他面前吞滅,有暴風在他四圍大刮。

4 他招呼上天下地,為要審判他的民,

5 說:“招聚我的聖民到我這裡來,就是那些用祭物與我立約的人。”

6 諸天必表明他的公義,因為上帝是施行審判的。(細拉)

7 “我的民哪,你們當聽我的話;以色列啊,我要勸誡你。我是上帝,是你的上帝!

8 我並不因你的祭物責備你,你的燔祭常在我面前。

9 我不從你家中取公牛,也不從你圈內取山羊。

10 因為樹林中的百獸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

11 山中的飛鳥我都知道,野地的走獸也都屬我。

12 我若是饑餓,我不用告訴你,因為世界和其中所充滿的都是我的。

13 我豈吃公牛的肉呢?我豈喝山羊的血呢?

14 你們要以感謝為祭獻於上帝,又要向至高者還你的願;

15 並要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榮耀我。”

16 但上帝對惡人說:“你怎敢傳說我的律例,口中提到我的約呢?

17 其實你恨惡管教,將我的言語丟在背後。

18 你見了盜賊,就樂意與他同夥,又與行姦淫的人一同有份。

19 你口任說惡言,你舌編造詭詐。

20 你坐著譭謗你的兄弟,讒毀你親母的兒子。

21 你行了這些事,我還閉口不言,你想我恰和你一樣。其實我要責備你,將這些事擺在你眼前。

22 你們忘記上帝的,要思想這事,免得我把你們撕碎,無人搭救。

23 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著我的救恩。”

 

不是上帝需要我們,是我們需要上帝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人天生就有敬拜屬性,不論是在偏遠未開化的部落,還是高知識份子聚集的大都市;不論是幾千年前的遠古時期還是現在的AI時代,都有人尋找神祗來敬拜。因為這種敬拜的渴望是創造者上帝賜予人的。然而人敬拜神常常會犯這樣一種錯誤,就是把神看成和人一樣。這也難怪,人的認知有限,僅能以人的想法和思維去臆想神。因此神親自啟示自己,要人按著正確的方式敬拜神,這正是保羅所說:“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上帝並不鑒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使徒行傳17章30節)。

詩篇50篇的場景像是上帝親自招呼敬虔人和罪人到祂跟前來聽候審判,因為無論是敬虔人或是罪人,都沒有按著真理榮耀上帝。第1-6節宣告上帝的審判絕對公義,所有人都要來敬聽。第7-15節是上帝對敬虔人的審判。這些敬虔人也就是上帝的百姓,他們是以“祭物與上帝立約”的(第5節),然而他們以為獻祭物給上帝,是因為祂“需要”那些祭物。祂也許餓了需要吃,渴了需要喝。然而上帝與世人迥異,祂作為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賜生命給萬物,按時給他們提供吃喝,自己卻沒有任何需要和缺乏。祂是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記3章14節),祂不依賴任何的人事物,反而萬事萬物都倚靠祂才能存活。14和15節清楚說明上帝要的,不是人所獻的祭物,而是人心感謝和倚靠上帝,在患難的時候相信上帝,呼求上帝拯救。這樣的信靠和順服,就是真正地榮耀上帝了。

第16-22節,上帝轉而向惡人宣告審判。惡人藐視上帝的命令,反而從心裡就喜愛罪惡,甚至於姦淫有份。他在言語上譭謗、謊言和詭詐;在行為上不公不義,就連親人,自己的兄弟都出賣了。惡人在地上如此行惡,他還狂妄第認為神不會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會理會,自己還活得很快活。然而上帝說:“……其實我要責備你,將這些事擺在你眼前。你們忘記上帝的,要思想這事,免得我把你們撕碎,無人搭救。”(第21,22節)上帝會將掩蓋的事彰顯出來,也不會姑息作惡的人和他罪惡的行徑。

最後,上帝再次宣告唯有以感謝為祭的才能榮耀祂;按正路行的就必會得著上帝的救恩。這是無比美好的應許,是上帝親自宣告的。我們也當謹慎,勿要以為我們敬拜上帝,是因為上帝“需要”被敬拜;勿要以為我們禱告是因為上帝寂寞,祂需要祂的兒女和祂說話解悶。我們親近上帝,是因為我們需要上帝,而不是上帝需要我們。而上帝要的,不是祭物,而是我們順服倚靠的心。正如《撒母耳記上》15章22節所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

上帝要的從來都不是人獻上的祭物,因為人無論獻公牛或公羊都不能真正徹底地解決人的罪惡。這些祭物只是為了指向那一位真正的祭物——耶穌基督。只有祂的死能真正替我們贖罪。舊約祭司獻祭時都會把手按在公牛和人身上,表明人的罪惡轉移到了公牛身上,如此,我們的罪轉移到了基督身上,基督的義則披戴在我們身上,我們在公義的審判面前得以無罪釋放。如此大的恩典,我們都該獻上最美的感謝和尊崇!

禱告:

公義慈愛的天父,禰喜悅人順服和感謝,勝過祭物。我們不該以錯誤的方式來敬拜禰,以為那些外在的行為能滿足禰的需要。是我們需要敬拜禰,我們需要尋求禰,我們需要倚靠禰。求禰使我們常常以感謝為祭獻給你,因為我們是靠著基督與禰立約的百姓。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人很容易會按著自己的想法敬拜上帝。我們該如何避免這種錯誤,正確地敬拜上帝呢?
  2. 耶穌基督是真正的贖罪祭,我們是否謙卑地倚靠祂的救恩?

《詩篇》靈修49 | 在患難中倚靠上帝

讀經:詩篇第49篇

1 萬民哪,你們都當聽這話!世上一切的居民,

2 無論上流下流,富足貧窮,都當留心聽!

3 我口要說智慧的言語;我心要想通達的道理。

4 我要側耳聽比喻,用琴解謎語。

5 在患難的日子,奸惡隨我腳跟,四面環繞我,我何必懼怕?

6 那些倚仗財貨自誇錢財多的人,

7 一個也無法贖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將贖價給上帝,

8-9 叫他長遠活着,不見朽壞;因為贖他生命的價值極貴,只可永遠罷休。

10 他必見智慧人死,又見愚頑人和畜類人一同滅亡,

11 將他們的財貨留給別人。他們心裏思想:他們的家室必永存,住宅必留到萬代;他們以自己的名稱自己的地。

12 但人居尊貴中不能長久,如同死亡的畜類一樣。

13 他們行的這道本為自己的愚昧;但他們以後的人還佩服他們的話語。

14 他們如同羊羣派定下陰間;死亡必作他們的牧者。到了早晨,正直人必管轄他們;他們的美容必被陰間所滅,以致無處可存。

15 只是上帝必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因他必收納我。

16 見人發財、家室增榮的時候,你不要懼怕;

17 因為,他死的時候甚麼也不能帶去;他的榮耀不能隨他下去。

18 他活着的時候,雖然自誇為有福

(你若利己,人必誇獎你);

19 他仍必歸到他歷代的祖宗那裏,永不見光。

20 人在尊貴中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

 

在患難中倚靠上帝

作者:Paul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從詩篇四十九篇的頭三句經文,我們可以看到類似於箴言書的開頭,詩人呼喚眾人前來聽取智慧 ; 因此,這是一首智慧詩歌,邀請世人都來聆聽屬上帝的智慧。

根據經文,我們可以從下面這三個部分來理解本詩:

1.第一~四節。詩人邀請世人來聽那被隱藏的(第4節,謎語的原意)真正智慧。

2.第五~十四節。首先,在第五節詩人就像是一位優秀的老師,使用疑問句的方式來吸引人的注意力——「什麼原因使他不會在患難中懼怕」。而詩人並沒有馬上給出答案 ; 反倒是提到地上的金錢和尊貴,這些世人以為可以在患難中拯救我們的倚靠,都不會是真正的答案。因為,這些事物並不長久(第12節),也不能使人脫離死亡(7-9節),反倒是被死亡所掌控(12,14節)。

3.第十五~二十節。在舉出什麼不是答案後,詩人於第十五節給出了他的解答——「只是上帝必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因他必收納我」。所以,詩人鼓勵前來聽取智慧的人,不要羨慕地上的錢財、尊貴和榮耀。詩人再次重複的訴說,因為這些都是會朽壞和死亡的(12,20節)。

真正從上帝來的智慧,總是恆久不變的。詩人在四十九篇給予的教導和勸勉,我們可以在整本聖經中找到相同的訊息。當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得了大麻瘋時,他的僕人——這位以色列的小女子表示直接去找以色列的先知就好,但乃縵的認知卻是要帶著最好的推薦信(亞蘭王)和滿車的錢財,前去換取醫治的權利(列王紀下5章1-6節)。我們可以看到,如同詩人所說的一樣,乃縵認為可以救贖他的並非是上帝,而是自己的金錢和尊重的地位。因此,以色列王回應乃縵:「我豈是上帝,能使人死使人活呢?(列王紀下5章7節)」。而各位讀者們,我們現今所處的這個社會是一個以經濟為主軸的文化,每一個人事物都是一個商品,都可以被賦予一個價格 ; 因此,我們比從前的時代,都更加的容易陷入——藉著金錢和地位來拯救自己。這不一定是指我們要賺取許多的金錢,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想盡辦法提升自我的價值 ; 並且認為當自我的價值不斷的提升後,這必然可以使我們「脫離」那些「患難的日子(v4)」。但不論是詩人或是乃縵的故事都告訴我們這是行不通的,因為沒有任何的人事物可以救贖我們脫離真正的患難——死亡。所以,主耶穌告訴我們:「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16章26節 )」。

那我們的出路在哪裡呢?詩人其實已經將答案告訴我們——「只是上帝必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因他必收納我(15節)」。唯有上帝才是我們真正的盼望和拯救。而上帝救贖我們的方式,就是藉著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你看到嗎?那些倚靠地上錢財的人,無法救贖自己的弟兄(6-7節; 但我們的主耶穌祂才是真正最富有的人,為了拯救自己的弟兄傾倒了生命的一切(十字架) ; 使得他們可以擁有真正勝過死亡的屬靈富足,而不再倚靠那些虛假的財富(哥林多後書8章9節)。因此,主耶穌才會這樣說:「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馬太福音16章25節)」; 因為,當我們不再倚靠「世界所說的生命」時,我們就已經有了那真正從上帝來的救贖和新生命了。

各位親愛的讀者們,不管是基督徒或是非基督徒,在這世界上我們都必須面對患難和死亡 ; 差別在於,我們是要倚靠無情的金錢和自我價值的建立?還是,我們要倚靠的是這位深愛自己百姓,將自己完全獻上的救主耶穌基督呢?您的選擇是什麼?

禱告:

天父上帝我來向你獻上禱告。透過祢的話語,我認識到自己過往所倚靠的錢財、地位和價值都是無用的 ; 我也要來向祢悔改,因為這些東西都曾是我的救主和倚靠。而我感謝祢,在我還倚靠這些事物時,祢就讓祢的愛子耶穌基督為我死在十字架上,向我傾倒那滿滿的愛,並使我可以擁有真正的富足和新生命,而這些都是藏在基督裡的,連死亡也無法偷走的。因此,就求祢差遣聖靈來幫助我,使我心中的眼睛可以被打開,在一切的患難中,都能夠學習透過祢的話語,來倚靠信實的救主耶穌基督。感謝上帝,這樣的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問題反思:

  1. 當你遇到生命中的困難時,你第一個所想倚靠的對象是誰呢?
  2. 耶穌基督那無盡的恩典時,如何在患難中安慰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