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癮

那天,我被一個有關寶可夢的夢給驚醒了……

why-i-deleted-pokemon-go

作者: Joanna Hor,新加坡
翻譯:夏天,台灣

一切都要從一個夢境開始說起。一個關於寶可夢,或更確切地說,是一個關於比比鳥進化到波波的夢。

不諱言地,我每天睡前都會玩一下寶可夢。雖然這算不不了什麼大事,但夢到虛擬怪獸的話就不同了!我記得在某個晚上我做了個關於寶可夢的夢之後突然驚醒。而且醒來之後感到非常地困惑與憂慮。

隔天早晨,我半開玩笑地跟家人朋友們說了我的怪誕夢境,還自己總結了一下原因,認為應該是因為玩寶可夢玩得太入迷了。大家都被我逗樂了,並附和地說,我必定是玩上癮了。

他們說的對,也許我該是時候刪除這個遊戲了。

我玩寶可夢玩了約三個星期。這期間我累積了不少的戰果,還剛升上14級。在我抓到的158個神奇寶貝中(這還不包括與教授換來的糖果!)有一些非常稀有的像電擊獸、迷你龍、迷唇姐等等怪獸。而且基於我每晚鍥而不捨的抓寶,我也抓到了一對拉達、一隻哥達鴨、一隻大比鳥和一朵口呆花。

不過那個夢,夾雜著我自己先前的經歷,還是讓我有點兒受到驚嚇。首先,我從來都不是個愛玩電子遊戲的人,所以對於這次在玩寶可夢所投注的大量時間,著實嚇了我自己一跳。其次,寶可夢總是能輕易地挑起我和朋友們的話題,反之亦然。然而我卻曾因著投入閒逛道具補給站、設餌抓怪,而中斷和朋友們的對話。第三,自從我玩寶可夢之後,就時不時會收到一些朋友寄來的文章和訊息。這些文章是有關於到玩寶可夢有什麼危險性的文章,而且其中一篇還提到,寶可夢是否含有邪惡力量。(我覺得“邪惡力量”這個字眼是一個很微妙的形容,但這是後來的事了。)

因此,我決定先不玩幾天。

出乎意料地,這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難。我並沒有難以忍受或出現其他成癮戒斷症狀,也沒有因克制不住自己而又玩起了寶可夢。然而當我正想稱讚自己時,突然想到,不對啊,不是說好了要完全卸載這應用程式嗎?

「我可沒有上癮喔!我已經兩天沒碰這個應用程式了呢!存著也沒事吧。」我反駁自己道,「也許我的朋友們會忘記我的許諾。那就不要再提清空寶可夢軟件的事吧。」

雖然我不想承認,但事實上我的確對刪除寶可夢這件事感到非常地掙扎。(好吧,我知道那些抓來的怪獸都不是真的,而且我的掙扎聽起來也很可悲。)每當我看著那一長串我抓來的怪獸列表時,我就無法自拔地感到自豪。

然而我越無法下定決心,我就越厭煩自己的優柔寡斷。說出口卻做不到這件事使我非常困擾。「如果我下不了手卸載這個程式,不就表示我真的上癮了嗎?就讓它從手機裡徹底消失然後繼續生活吧!」我終於肯這樣對自己說。

所以,在一個充滿歡欣鼓舞的星期一清晨,我一鼓作氣地刪掉了寶可夢。幾乎就在當下,我感到釋懷、自由且驕傲——我終於做到了!誰說我上癮了?脫離了寶可夢的魔爪之後,我發現我的每一天都過得更加充實了……才怪!

剛開始我的確可以有意識地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把原本每天早晨在捷運上用來抓寶的時間,改用來讀聖經。而且不同於以往,我在跟朋友吃飯或聊天時,也會故意把手機放在一旁,好讓自己能全神貫注地和他們交流。

但好景不常,雖然我刪掉了寶可夢,可我發現自己反而又回到過去寶可夢還未佔據我的生活時的光景——每天都看Youtube視頻,上臉書(Facebook)及Instagram瀏覽信息。

跟所預期的不同,刪除寶可夢並沒有幫助到我善用時間。因為我能善用時間與否的重點根本不在於我是否玩寶可夢,而是在於,我傾向於浪費時間。也就是不管玩不玩寶可夢,我還是會關注其他東西。所以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我高舉屬這世界的事過於上帝。

原來寶可夢不過是,我用來搪塞自己缺乏紀律,以及無法取捨生活中大小事物優先順序的代罪羔羊罷了。誠然,刪除寶可夢軟件之後的初期是有果效的,但是這世上充滿著類似寶可夢的誘惑,有些甚至看起來是好事,例如健身、食物、或工作,這些都有可能造成我們生命中成癮的危機。

所以,不玩寶可夢,其實跟玩寶可夢的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我們每個人應該要做的是,誠實地問自己,有什麼事情攔阻了我們來到上帝面前,享受與祂在一起的時光呢?什麼事情佔據了我們在祂那裡的喜樂?為什麼?

然而,與其老是糾結哪裡做錯了,不如花點時間和精力來建立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以及對祂的愛。好讓不管接著寶可夢之後來了什麼,我們仍能深深地札根在我們的信仰當中。

所以說,這不完全是寶可夢的錯!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天下之憂)

 

戰勝遊戲成癮,我有妙方!

How-I-Beat-my-Gaming-Addiction-768x460 (1)

作者:Charles Christian,印度尼西亞;翻譯:小雨,台灣

幾年前,我接觸了一款叫《神廟逃亡》的手機遊戲。遊戲任務很簡單:竭盡所能地逃亡,有多遠跑多遠,並沿路完成各種任務。在逃亡途中會有各種攔阻,所以還要當心不摔下懸崖、別撞上障礙物、留意路上不要被毛茸茸的生物攻擊。我每天花數小時盯着手機完成任務,收集金幣好強化我在遊戲中的道具和角色。簡單說來就是,我上癮了。

一個月後,我才意識到有些不對勁。當媽媽讓我幫忙的時候,我不再像從前那樣迅速地回應媽媽的需要了。我也開始疏忽禱告,並開始減少與他人的接觸。同時我也感到睡眠不足,眼睛由於長時間盯着手機屏幕的緣故而疲倦不堪——畢竟,在玩遊戲之前,我已經花了八個鐘頭在電腦屏幕面前工作了!我不得不承認這個遊戲真的很好玩,但是我也知道我必須改變這樣的狀態,因為打遊戲實在浪費了我太多寶貴的光陰。

於是我決定完全停止這個遊戲。我考慮過卸載這個遊戲軟件。不過一想到所有遊戲成績都會瞬間歸零,我就卻步了。後來,由於兩個原因,我最終在手機上清除了這款遊戲:一是這樣做能夠徹底地杜絕試探,二則是這樣做能釋放出一些手機上的儲存空間。

從那時起,我便開始運用多出來的時間讀聖經,並學習怎樣編寫某個網絡應用程式。回頭看這段經歷,我發現以下這幾點很實際地幫助了我戰勝遊戲上癮。

1. 認識問題的根源

我對遊戲上癮的問題根源並不是遊戲本身——真正的問題其實來自於我自己——我搞錯了優先次序,讓享樂成了我的首要目標,以至於讓追求享樂大於其他更重要的事,比如我與上帝以及與家人之間的關係。

耶穌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侍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瑪門。」(馬太福音6章24節)雖然在這節經文中耶穌特別指出的是錢財,但我相信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每樣事物——任何可能取代上帝在我們生命中地位的事物。

我明白我需要重新調整優先次序,把上帝放在我生命中的第一位。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還是需要上帝的幫助,並時時被提醒去更正我們生命中的優先次序。

2. 衡量長期的利弊得失

我們很容易只考慮眼前的利益與風險,由此而覺得我們其實問題不大。 因為從短期來看,利總是大過隱患的。起初,我並沒有意識到玩《神廟逃亡》這件事有什麼不好,畢竟,只是玩遊戲圖個好玩罷了。

不過當我開始正視長期玩遊戲下來的利弊得失,我就發現我所做的是多麼的得不償失了!從長遠來看,我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錯失許多良機,搞砸不少人際關係,甚至可能毀掉自己的健康。至於益處,當然有!我得到了炫耀的資本和玩遊戲的樂趣,但想想真的不值。

話雖如此,我們的天性還是不容易去考量長遠影響的;我們必須刻意花力氣去做。當耶穌得知自己將要死在十字架時,祂就是這樣做的」縱使一想到背負十字架令祂痛苦不已(路加福音22章42節),祂因看見的長遠益處——那因着祂的犧牲而將得的喜樂,便倚靠信心順服上帝,死在十字架上。

3. 將問題扼殺在搖籃里

有些人認為除掉壞習慣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舉例來說,當有人想要戒除手機遊戲癮時,就可以從每周減少玩遊戲的時間開始:這星期玩五個鐘頭,下星期便減少到四個鐘頭,依此類推,一直到最後完全不玩為止。雖然有些人覺得這個辦法對他們來說有效,對我卻行不通。因為這麼做的話,我只會找一個又一個的借口來拖延時間。

對我來說,與壞習慣一刀兩斷是最有效的辦法。這麼做讓我不會落入「再玩最後一次就好」的惡性循環,而使問題變得更難解決。除此之外,我也立馬得到了戒除壞習慣的益處——突然之間,我就獲得了許多寶貴的時間。

幫助我下定決心這樣做的是聖經中對耶穌與行淫婦人對話的記載。還記得在這個故事中,耶穌最後跟那位在行淫時被抓的婦人說了什麼嗎?「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約翰福音8章11節)這個命令,是要求人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上帝要我們完完全全地脫離罪的生活。

4. 建立好習慣以取代壞習慣

現在你有多出來的時間了!那麼就要趕緊培養一個新的興趣或建立新的好習慣,好使你能夠有智慧地運用時間,而不再被引誘重蹈復轍!以我的例子來說,我決定把那些多出來的時間用來讀聖經與學習一項新技能。

5. 找一個可以監督你的夥伴

聖經告訴我們,當有人與我們同行時,我們會更加強壯。傳道書4章9-10節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我相信擁有一個可以監督自己的夥伴益處多多,讓我們可以有傾訴掙扎的對象,並幫助我們戰勝生命中的挑戰。我們也可以參與支持團體,與夥伴們在一起彼此互相督促。

性格內向的我,常掙扎是否要開口跟他人分享自己的難處。因此一開始的時候,我是先從在禱告中向上帝訴說我的難處開始的。靠着上帝的恩典,祂賜給我值得信任的朋友,並使用他們幫助我持守自己的承諾。

你是否也想戰勝自己的遊戲成癮?我們需要記住的重點是:我們的行動不僅僅會影響到我們自己。想想周遭我們所愛的家人朋友吧,再不改變的話,我們的行為會對他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不過要記得,最重要的還是想一想上帝所賜給我們的每一個恩典,和耶穌在十字架為拯救我們所付出的代價。

因為耶穌,我們的生命得到了改變。也願我們因為耶穌去改變我們的生命。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你娛我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