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信心

僅此而已

作者:劉鳴恩, 新加坡

在《哈比人:意外旅程》(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或譯為”《霍比特人:意外旅程》”)這部電影中,當比爾博•巴金斯(Bilbo Baggins)按照一種傳統的、專業的方式來提前準備旅程時,有人給了他一張合約,上面羅列了他在旅行中需要擔當的各樣責任。這些責任全都要求他具備英雄般的品格。但是在旅程中,索林•橡木盾(Thorin Oakenshield)這個被流放的矮人國國王一直認為他們最大的錯誤就是帶上了比爾博這個哈比人。索林說:“他就是個累贅;他真不應該來。”

在整個故事中,比爾博的價值和他在團隊中的作用不斷受到質疑。和比爾博不同的是,我們不需要向上帝證明我們的價值,因祂比任何人都更瞭解我們的價值和潛能。祂創造了我們,決定了我們的過去,塑造了我們的未來。祂完全瞭解我們,並且祂沒有要求我們成為英雄。彌迦書6章8節簡練清晰地表達了這個觀點:上帝對我們的要求只不過是「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我們的)上帝同行」。

最初強迫比爾博加入旅程的甘道夫(Gandalf)非常重視這樣看似微不足道的友好行為。他說:「我發現,正是這些普通人日常的美善和愛的小行為攔阻了黑暗。」

有人問甘道夫為什麼選擇哈比人完成這個使命,他回答說:”為什麼是比爾博•巴金斯?或許是因為我感到害怕,而他給了我勇氣。”單純的人能加添精神領袖的勇氣。同樣,雖然我們大多數人沒有被召成為展示信心的英雄,但我們可以用孩子般的信心和單單順服上帝的心來支持那些英雄們。

在電影的最後一幕,索林大聲承認比爾博對整個旅程的貢獻:『忠誠、守信和樂意的心——這就是我的全部要求。』他還說:「我開始時的想法真是大錯特錯。」當他們深陷困境時,哈比人並沒有離棄他們,反而一心想幫助他們收復家園。哈比人的勇氣和赤誠之心成了整個團隊的力量泉源。

也許這也發生在你身上:上帝對我們提出了同樣的要求。讓我們繼續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這就是上帝對我們的要求,僅此而已。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聆聽心中的旋律

陳群鈺,台灣

走調的樂音
音樂在我的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走路唱歌、洗澡也唱、做事也哼、即使外表安靜,我的內心仍舊有音樂旋律響起,我無法想像我的生活中沒有音樂會是什麼樣子呢?對我而言,生活也可以是一首歌曲:在歌曲中有高低音符象徵著憂喜交疊的情緒,有時生活急促的步伐宛如搖滾樂,又有時休止符適時的出現讓整段曲調多了幾分輕快與期待。

然而,最令我難以接受的就是走音與不協調的曲調,它們硬生生的破壞了整個音樂的和諧。人生中的疾病、挫折、失去就好像這些令人不舒服的聲響一般,如此的突兀又冒失。

在我國中考高中的前十天,我的眼睛因著罹患青光眼突然有暫時性的失明經歷,這樣的打擊帶給我在後來十幾年就學、工作、人際關係上許多變調的音符,每次都讓我出糗,而且我根本無法控制這些狀況。為什麼我會變成瞎子?我不喜歡這樣的我!以後沒有人會想接近我的,因為我就是這麼的與別人不協調!誰能夠再幫我重新寫篇樂章呢?

我嘗試著用自己的方法來掩飾這些不好聽的音符,我故做堅強,努力尋找可以表演的舞台,為的就是讓人家肯定我。我相信只要有這些肯定就不會再被眼睛不好的事實給困擾了!我用言語和行為討好別人,因為我以為,只要我儘量滿足他人,我就可以被人喜歡,進而忘卻我不喜歡與不接納自己的事實!但這些動作只是讓我生命的曲調愈來愈怪。

重新再編曲
大學一年級時,有人與我分享了一本小冊子:你聽過四個屬靈的定律嗎?-在這本小冊子中有句聖經的話一直抓住我的心: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章10節)

我想要得到這豐盛的生命,也想要去了解若這位上帝真的是創造我的上帝,那祂對我這個殘障的生命有什麼特別的計畫呢?於是我邀請耶穌進入我的生命成為我的救主與生命的主。

接受耶穌後並沒有讓我的眼睛變好,也沒有改變我需要拿著手杖在路上叩!叩!叩!的事實,我還是會討厭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也對於經常需要請求他人協助的生活感到不耐煩,有時候我也很想蹲在路上大哭一場,請上帝讓我也可以跟個正常人一樣自由與獨立!

但不同的是上帝好像一個編曲家把這已經變調的樂章加上一些配樂,因著經常需要他人幫忙,所以我自然而然有與他人接觸的機會,可以為視障關懷制度發聲,並為主做見證;因為每到一個新環境都需要適應的過程,讓我不斷在學習謙卑與信任的功課;有趣的是因著視覺的障礙,我反倒發掘了聽力、嗅覺與觸覺還有記憶力的潛在能力。而且我開始體會縱使自體的眼睛看不見,但我們還有心靈的眼睛可以去看、去感受、去聆聽那隱藏在外表底下的聲音。

聆聽不同的聲音
現在的我更喜歡聽了,因為每一首歌曲都是用很多不同的元素所構成的,每聽一次就能聽出不同的元素在這首歌曲中所扮演的角色。上帝奇妙的把這些樂器放在同一個樂章裡絕對有祂的巧思與獨特性。我最喜歡羅馬書8章28節中所說的:「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不管發生在我生命中的好事與壞事那都是人主觀的判斷與認定,但在超越一切的上帝眼中,一切都有意義的!

憂慮

作者:Carmen Siu,香港

一開始信主時,我經歷到,因著信仰而與父母有衝突。例如在清明節的時候,我們不拜祖先,因為我們所信的只有一位神,但這樣的行為就會令父母生氣,被他們大駡不孝;如果拜祭祖先的話,就是認為祖先可以庇佑我們,把他們與神同等,那就觸怒神了。那時心裡覺得作難,一方面怕神,另一方面又怕父母,為此事心裡感到憂慮愁煩。

然而作為基督徒,主耶穌給了我們甚麼權柄呢?就是可以向天上的父禱告!我為此事不斷禱告,求天父為我開一條路,讓我知道可以怎樣行。要知道父神的心意,在以弗所書六章一節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天父不是教導我們違背父母,而是要在主裡聽從父母的吩咐。拜祭祖先是父母的吩咐,但是違背真理,所以我們是不能拜祭的。當時知道應該要怎樣做,第一個就難題解決了,但還是會怕父母的責備,怎麼辦呢?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5章10節)我們信主,必定會與其他未信的人有意見不合的時候,這是主耶穌已經在聖經中明明白白的告訴信祂的人,有時候結果甚至比被人責罵更嚴重。雖然我表明不上香後被父母斥責,但我心裡有平安,而且我相信主的應許不會落空,將來在天家會有賞賜的!再者,當我解釋過基督徒不這樣做,往後亦一直堅持遵行主的教導,父母是看在眼裡的,之後亦沒有再要求我要拜祭了。倘若我們不肯堅持,父母問我們何以有時候肯拜祭,有時候又不肯拜祭,就真的無言以對,難以令人信服,不能為主作見證,而且不遵守主的命令,也不討祂的喜悅。

當我們有憂慮的時候,讀經和禱告實在很重要,因為主往往可以藉此讓我們心裡有平安,有力量,且知道該怎樣做是合乎聖經真理。在家中常會遇到衝突,上述只是我經歷過的其中一個,我相信大家都會遇到很多不同難處,會有不同的憂慮。我學習為自己禱告,也為家人禱告。因為他們未信主的話,有時候是很難理解我們的做法。我記得有位信主的前輩教導:為主的緣故好好聽從父母,立志不被他們責罵,而唯一讓他們有機會責罵的地方,就是因為信仰的緣故!就讓我們一同來學習:到天父的跟前把憂慮卸下,為著自己也為別人不斷祈求,切切仰望上帝的平安臨到我們!

打包、大學、計劃

作者:Christie Weakly,美國

如圖所示,我要開學啦!同時,你也可以看出,離別之時,我的心裡真是五味雜陳(請仔細看我手中的白板)。我讀專科有一段時間了,之前也有一個學期是在外面上的,但實質意義的『上大學』,這將是頭一回。到目前為止,我最強烈的感覺就是興奮。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去那邊看看會有怎樣的歷險擺在我前面了。從我第一次造訪算起,差不多已經有兩年的時間,我就一直渴望再回到那所學校,但是上帝卻讓我等到現在。天啊,我準備好了嗎?

出發之前,我看著那些我輔導過的女孩子,與她們彼此注視,問:「你們計畫怎樣度過下一年?想要取得什麼成就?到年底的時候,你們想成為怎樣的人?」當然,我也問了自己同樣的問題。整個夏天,我都在仔細思考我下一學期的目標和願望。我該怎樣預備呢?我應該怎樣明智地利用我的暑假?我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且有計劃地度過了暑假。我花時間跟那些我想成為的人,或我想輔導的人待在一起。我寫作、思考、閱讀,靈修、工作、運動,完成了不少事情,這樣,當我回過頭來看的時候,我就可以說:『整個夏天,我沒有虛度。』這周,我坐下來,要為明年的生活寫下優先次序。

我問自己:「我要怎樣度過今年,才能在明年春天回顧過去的時候,可以問心無愧地說『這一年我沒有虛度?』」我定下了幾件我想做的事情。首先,我想管理好我的時間。我想知道我的時間都花在哪裡了,因為我想善用它們。其次,我想將與上帝相處的時間列為優先。我知道除非有意計畫,不然靈修不會成為我忙碌一天的開始。因此,我將它列為優先考慮的事項:我必須有靈修時間!同時,我也想要有健康的飲食。我想保持身材,也要身體健康。對我來說,絕對不要新生肥胖症*!我想交許多優秀的女性朋友,並與她們有更深層的溝通與交流。我的清單就這樣一直延續下去。決定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是非常重要的,但我相信最重要的決定是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關於這一點,我想稍微多說一點背景故事。在我和好朋友喬伊各自出發去不同的專科學校之前,我們和幾個家庭一起開辦了一個有趣的家庭聚餐,大家也為我們倆做了禱告。作為歡送我們的一部分,喬伊的媽媽莎莉問了一個讓我怔住的問題。她說,你對上大學的理解是什麼?我告訴她,如果我必須選擇一個回答的話,那就是我擔心我會很寂寞,沒有人會努力瞭解我或者發自內心地愛我。她告訴我,最好的療法或者不擔心的方法是致力於服事他人。我之前對此思考過很多,但從沒有從我害怕交不到好朋友的角度思考過。因此,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我的目標是服事人,那麼我永遠也不會對人失望。這一點幫助我做出了第二個決定: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我想在學期末回顧的時候,看到我生命中的改變。我想成為一名服事者,就像使徒保羅在加拉太書5章13節告訴我們的那樣。我想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別人 身上。我想思考可以怎樣給予,而不是索取。我帶了兩個茶杯——還有約克夏黃金紅茶和一些瑞士蓮巧克力——因此我可以請人喝下午茶。我還有大量的信紙,可以在大家遇到困難時給他們寫便條(羅馬書12章15節)。我有很多指甲油,可以給其他女生美容時使用。我還有一個急救箱,裡邊裝有布洛芬,奈奎爾和蘇達菲等等,可以照顧那些生病的女孩子(路加福音10章9節)。我想使用所有這些工具與他人有更深的對話,為我所生活的環境帶來生命的影響。我想以充足的愛待人,成為一個燈塔,就像上帝在馬太福音5章16節中呼召我們去做的那樣,並且證明上帝愛我們、供應我們所需,不僅僅是我們日用的必需品,還包括那些我們所渴望的東西(哥林多後書9章8節)。這就是我想在我生命中看到的改變!

另外,我知道我還需要學習負責任,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得向上帝交帳(羅馬書14章12節)。 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在這裡寫下這一切!現在,你們都知道了我的目標,除了為此努力之外,我別無選擇。我告訴喬伊和另外一個好朋友,以及那些在喬伊和我的聖經學習小組中的女孩子們,我們每週都要用Skype通話,注視彼此的眼睛,然後問:「你到底進展如何?」,如果懶惰,我們就彼此訓斥。

因此,我也要問你同樣的問題:你計畫怎樣度過下一年?到年底的時候,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一個計畫吧。寫下你的目標。我為自己想做的每件事情以及想成為的樣子,列了一個很長的清單,或者可以說是一個標準,這樣我就可以自我檢查,看每週的進展如何。這個夏天的每個主日,我都去星巴克花幾個小時讀聖 經,寫日記,大概地評估我的生活和我自己。我將會在學校繼續保持這種習慣,並且每週都看一下,哪些是我下周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充實有意義的生活不會自然發生,它需要付出與願景。

好啦,這差不多就是我關於計畫生活的演講啦,至少目前就是這些。讓我們像度過生命中最後的時光那樣度過今年吧!有計劃地。正如我媽媽所說:“go M.A.D(go make a difference)活出不同!”

**發胖症是一個在美國和加拿大常用的表達方法,指的是大學生第一年通常體重會增加很多(稍微武斷地設定為15磅)。(來源:維基百科)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