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傳福音

在傳福音的過程中,他不但成為了一名說唱歌手,還建立起了自己的服飾潮牌

WeChat Image_20170505085716

作者:Tam,新加坡
翻譯:湘穎,中國
封面與文中照片拍攝:Blake Wisz,美國

George Moss完全了解明明不敢興趣,還不得不坐着聽完一場講道是怎樣一種感受。但諷刺的是,正是這一點促使他開始全職服侍。如今,George是美國密歇根州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福音說唱歌手。

George是家裡三個孩子中最小的那個,他在大急流城(美國地名)中西部一個被人稱為「聖經地帶」的區域長大。小時候的George並不喜歡去教堂,但家裡不准他不去。為了逃避在每個禮拜日都得和祖母坐着參加完整個漫長的禮拜,15歲的George只有一個選擇——加入一個由六名青年組成的說唱團體。

「我認為在教堂說唱是我聽過的最愚蠢的事。」如今已經34歲的George說。「但我姐姐不斷地鼓勵我加入他們。因為我也實在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於是我開始跟他們一起練習。」

當發現了自己的音樂天賦時他終於打消了最初的疑慮和厭惡。他說:「最初我是被迫留在那裡,然後慢慢發現我確實有一點兒天賦」。「而且一旦我開始從觀眾那裡得到正面的回應,想要繼續唱下去的熱情就更大。」

由於George不得不寫和唱跟福音有關的歌曲,這也促使他去更多地了解上帝,並使得他與上帝的關係更加親密。「在那個團隊里做音樂是我的轉折點。那時我的信仰才真正成為了我自己的。」George承認。

WeChat Image_20170505085723

就當George同時在音樂和靈命上有所成長時,他和兩個朋友開始在其他教會表演節目。一天晚上,在一個教會表演結束后,一個青年牧師遞給George一個信封。裡面是一張很漂亮的感謝卡,令他吃驚的是,還有一張75美元的支票。這是他第一次做着喜歡的事同時還得到了報酬。

「當時我才16歲,所以75美元對我來說是一大筆錢。在帶着三個孩子的單身母親身邊長大,錢總是很緊張」他說。「所以,當我第一次做着就算沒有酬勞我也樂意去做的事竟然還得到報酬時,我就知道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業了。」後來發生了什麼,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了。

為基督而說唱

發行了多個唱片后,在2002年,George 第一次和同在大急流城的藝術家Michael Fugitt開始在美國基督教音樂舞台上表演。這個嘻哈二人組合「UN1ON」的首張EP發行后就開了一次全國巡演。但在幾周巡迴演出后,George意識到他需要認真地對待自己的事業,於是他開始在當地的基督教電台工作。

他的電台節目在當地廣受歡迎,他在六年後發行了個人單曲,還帶來了2008年的專輯《All or Nothing》,其中《Whoa》和《Transparent》是主打單曲。2012年,在跟像說唱歌手KJ-52這樣的基督教音樂大腕們巡演過之後,這個本地的廣播名人發布了另一張專輯《It’s Time》。

今年早些時候,George又發布了一首融合了流行電音和說唱音樂的特色新單曲《Take On The World》。他在社交媒體上的關注度增加證明了上帝是如何使用他的音樂觸及更多人的,超過三萬人關注了他的Facebook,Twitter上他有近13萬的粉絲。

WeChat Image_20170505085727

以建立在基督教原則上的歌詞為標準,George的歌曲探討了如試探、信仰,和正義的憤怒等問題。在不讓歌詞過於宗教化的同時他大量引用了聖經中的比喻和眾所周知的經文。

在他2015年發行的單曲《Set It Off》中,他採取了大膽的方式來挑戰現狀,歌詞中談到了基督徒的虛偽,他打破了傳統,用音樂講述這個殘酷的事實。George說這個單曲的創作靈感源自於他意識到自己對耶穌的認識遠不及對「教會」的認識那麼多。

這也是他對於美國教會中「粉絲」文化的回應。他觀察到基督徒們追隨某個牧師教導,某個作家,甚至是某個基督徒藝術家的熱情遠遠超過跟隨耶穌的熱情。

「如果我們真的想去愛人,就要明白愛不會總伴着彩虹和陽光。當你愛一個人時,你會告訴他真相,而有時真相會很傷人。」已經結婚並且有一個兒子的George說。

在音樂界度過了近15年,George描述自己的經歷時說就像坐過山車一樣,每天都會面臨著新的挑戰。有時,他會外出為2萬名狂熱的粉絲進行巡迴表演,有些時候,他在青年團契的表演只吸引到兩名聽眾。

「有那麼幾個星期,我以為我將改變整個世界,然而有些日子,我卻想放棄……我幾乎經歷了所有可以想象的事,但是到最後,金錢,名利,成功,甚至失敗和背叛都不能成為我的驅動力。」George說。

WeChat Image_20170505085731

為基督而穿

他的熱情不僅僅只表達在音樂上,這個說唱藝術家也是「OXEN」服裝品牌的創始人。

在發現粉絲們會留意他平時所穿的衣着后,George冒出了要在穿着上展現耶穌的想法(他想要在一切事上榮耀主,不止是在音樂和生活上)。於是潮牌「OXEN」誕生了。

WeChat Image_20170505085734

*照片由OXEN官網提供

「那時我都是在商場買那些我覺得很酷的衣服。但當看到我的粉絲真的會因為我穿某個牌子的衣服而去買同款時,我開始更加留意我買的是哪些牌子。」他說。

有一天,他注意到一個他經常購買的品牌推出了一個新的T恤系列,而T恤上的圖案是一個衣着暴露的女子,這讓George很受打擊,他忽然意識到購買並穿着這個品牌意味着他是在支持這個公司和它的價值觀。「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在告訴我的歌迷們,我贊同這個品牌描繪女性的方式。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知道我必須要更加註意我穿的是什麼。」

WeChat Image_20170505085739

*照片由OXEN官網提供

當他找不到一個能夠真正展現他信仰的品牌時,George決定創建一個自己的品牌。「我取名叫『OXEN』(公牛),是基於馬太福音11章29節耶穌所說的『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我想要大家在看到這個牌子時就記起要『負耶穌的軛』。」

為了「負軛」和與他人分享他的信仰,George走遍整個美國,在學校、教堂和節日活動中演講,影響了成千上萬的青少年和年輕人。

音樂的創作、服裝的推出和粉絲們都是組成George服侍的元素,他明白一切的成功和動機都要以一件事為中心,那就是為基督培養門徒。他說:「多年來,我都把自己看做是一位傳福音者,而依靠其他人來做門徒培訓的工作。但後來我意識到,所有信徒都有責任去做門徒培訓。

WeChat Image_20170505085742

George擴大了他的服裝品牌,並開始建立「OXEN」事工團隊,計劃今年晚些時候起步。這個事工將包括在線培訓視頻課程、聖經學習課程,目的是教育和裝備信徒們去培訓門徒。

「我意識到牛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帶着軛工作的。在它們帶軛之前,必須接受訓練。它們需要花時間學習主人的命令,理解主人的意志。只有在被訓練之後,它們才能真正進入田地完成主人交代的工作。」George說。

在經歷了音樂界和生活上的起起落落之後,George希望對那些對做基督教音樂感興趣的人說「保持你們對基督的熱情而不僅僅是對音樂的熱愛。」「因為我們太容易投入到創作關於耶穌的音樂中而事實上自己根本沒有在跟從耶穌。」

WeChat Image_20170505085747

針對雅米的問題:為什麼要做你正在做的事?George回答說:「因為我想激勵世界各地的人們活出愛和理解,並順服上帝的話語。」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我不再害怕與人分享福音

Why-Am-I-Afraid-of-Sharing-My-Faith

作者:Aryanto Wijaya,印度尼西亞,原文為印尼語

翻譯:Eunice雨思,中國

你是否為傳福音而感到害怕過呢?我有過。

我還在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家是鄰里街坊中唯一的基督徒家庭。一天我騎車路過一個清真寺,一些同齡人向我走來擋住了我的去路,想強迫我下車。我不下來,他們就開始踢我的自行車,強迫我說古蘭經的經文。他們罵我是異教徒——因為我不僅是中國人,還是個基督徒。

我當時完全不知所措。感恩的是有個大人出現並趕走了那些孩子。

自那時起,我總是將我對傳福音的恐懼歸因於這件事。

但經過近來更多的思考,我發現阻礙我傳福音的其實是三個更深層的原因。

1.我擔心會冒犯到有不同信仰的人

在我住的地方,只有極少數的基督徒,所以傳福音是一件超級敏感的事。有一次,幾個朋友在我家聚會禱告。儘管我們沒放任何音樂,也沒發出大的聲音,一個鄰居還是舉報了我們,因為他害怕我們家會變成教會。隨後兩個警察來我家警告我們,「穆斯林街區禁止任何基督徒活動」。

這件事讓我覺得有點兒驚慌失措,但上帝很快又給我提供了其他傳福音的機會。某次我借宿在一位年長婦人家中。一天早上我正準備去教會,她問我:「這麼一大早你去哪兒?」我實話告訴她,我正打算去教會。讓我吃驚的是,她對教會和我的信仰感到很好奇。原來她以前從沒遇到過一個基督徒!於是那天我跟她分享了上帝是誰,以及去教會都做些什麼。

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到,周圍的人每天都在注意我們的行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恰恰能引起他們對我們的生活和對耶穌基督的興趣。正如上帝告訴我們的:「照樣,你們的光也應當照在人前,讓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又頌讚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章16節)。

2.我擔心朋友們會輕看我

每個周日,當我準備去教會的時候,室友都會取笑我說「為什麼要一大早去教會呢,多睡一會兒多好……」他們認為,打發周日早晨最好的方式就是睡個懶覺,因為我們平時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活動要忙。

我承認有時來自同輩的壓力會打敗我。 一次一個朋友邀請我在周日早上跟他一起跑步,我就屈服了——下午我才去了教會。我想要被我的夥伴們接納,想要做一個忠誠的朋友。

我也糾結於我的朋友們怎麼看待基督教。他們有些認為基督教信仰很「複雜」,似乎要守很多規矩:十一奉獻、去教會聚會、讀聖經等等。為了避免朋友們這樣看待基督信仰,我也會盡量不跟他們提及我的信仰。

但上帝在一次靈修時提醒我,我應該專註於上帝怎麼看我,而不是朋友的看法。我在上帝的眼中為寶為尊,祂愛我(以賽亞書43章4節)。 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捨命。 因此,我當用一切——我的金錢、精力、想法來表達對拯救我生命的上帝的感恩之情。

所以現在當朋友們再問起這些,我就告訴他們我一點兒都不介意去教會敬拜、十一奉獻和服侍,因為這些是我對上帝感恩的表達。

3.我擔心我回答不上來關於基督教信仰的問題

有人跟我說基督教信仰講不通。比如他們問,上帝怎麼會有兒子呢?我發現我被這些問題難住了,有時還會想我回答不上來或許是因為我自己也有疑問。因此,我不讓朋友們知道我的信仰,這樣他們就不會發問了。

但一天在教會禮拜的時候,上帝通過牧師講道提醒我,我不應該總是擔憂是否能回答朋友的提問。我應當定期為他們禱告,禱告他們能夠經歷那超越人能理解的,上帝賜的平安(腓立比書4章7節)。

有時,當我們無法用語言清晰明確地傳福音的時候,可以通過行動。之前在大學,我的一個女同學沒有任何朋友。沒人願意和她一組,所以她總是很孤獨。 於是我決定邀請她加入我這組,一起完成一個學習任務。

她很驚訝地問我「你為什麼願意做我的朋友?」我說「上帝把我們每個人都造得很特別。既然是這樣,我為什麼要因為一些瑣碎的原因而避開你呢?」

不知是我的做法還是我說的話打動了她,從那時起,她就加入了一個基督徒團契,信仰生命也一直在成長。

我們的信仰是獨特的。它並不僅僅是關於我們自己或是建造更多教會。基督教信仰,是一位聖潔慈愛的上帝,關愛着我們這些罪人。

成為基督徒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我們要為此感恩。 我現在明白我是耶穌的門徒,也不再擔心大家用「基督徒」來給我貼標籤。 我不再為傳福音而感到害怕。我想要把耶穌的故事跟大家分享而不是默默保留。

儘管人們會在我們傳福音時嘲笑和逼迫我們,就如我在四年級經歷的那樣,但我禱告,上帝的話可以在我們遭遇患難之時堅固我們:「為義遭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的緣故辱罵你們,迫害你們,並且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你們應該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他們也曾這樣迫害。」(馬太福音5章10-12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信心不能停)

每日旅程: 走出舒適區

20161004-770-425

作者:Roxanne Robbins

翻譯:陳琳

讀經:馬太福音28章16-20節

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馬太福音28章19節

商業雜誌《Fast Company》中的一篇文章表明,大多數人選擇花時間跟他們相似的人待在一起。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我們周圍的人認同我們,跟我們有同樣的想法,擁有相似的價值觀時,生活會變得容易很多。

“我們似乎總是想要待在舒適區里,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和跟我們相似的人待在一起,”文章的作者寫道。

作為耶穌的信徒,我們被呼召加入執行“大使命”的行列,它教導我們“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基於這些,上帝允諾“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16-20節)。

許多人因為害怕被拒絕不敢去傳福音。確實,跟與我們信仰不同的人交流不是件容易事兒。

然而,雖然我們要在行為、習慣上和“這個世界”分別為聖(羅馬書12章1-2節),我們仍然有責任踏出自己的舒適區,把耶穌基督的好消息帶給那些不認識祂的人。

當我們只想跟基督徒或是跟我們有一樣價值觀的人溝通時,記得上帝的話“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摩太前書2章4節)。

不要害怕,大膽地去傳福音吧!要記得經上的話“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路加福音15章7節)。傳福音會帶給我們喜樂,走出舒適區算不得什麼。

思考:這一周里你要做些什麼讓自己走出舒適區去傳福音呢?知道上帝無論何時(即便當你跟別人傳講祂時)都“一直與你同在” 是如何激勵你的?

春節搶救靈魂指南(下)——當我不知道該怎樣跟未信主的朋友提起耶穌的時候

How-I-share-My-Faith-with-Others

作者:Jesse Schmidt,加拿大

翻譯:Jaslyn See,新加坡

你是否會覺得實在不知道該怎樣跟未信主的朋友提起耶穌。也許你有這樣的顧慮:“他們會怎麼想?我未信主的朋友會有什麼反應?我的家人會對我說些什麼?”

我自己就時常與這些想法鬥爭。誠然,耶穌是我的一切。我經歷了祂改變生命的大能,也全心全意地愛祂,所以我想要聽從祂的旨意,讓別人也認識祂——但想到傳福音我還是會感到焦慮和害怕。

我們怎樣才能克服恐懼,並大膽地向世界傳揚耶穌帶來的希望呢?使徒行傳中的信徒為膽量而禱告的行為讓我備受鼓勵(使徒行傳4章29節)。在努力去與他人分享福音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禱告上帝加給我們更多膽量以及分享信仰的機會。 如果我們傳福音時會緊張,可以讓一個信主的朋友跟我們一起。因為耶穌當時差遣門徒也是“兩個兩個出去”(馬可福音6章7節)。

論及如何與他人分享福音,聖經告訴我們兩種方式:談談耶穌和活出福音。換句話說,我們不只要說,也要做!

1、談談耶穌

耶穌告訴人們天國的事和祂的身份。 在使徒行傳5章42節中我們看到門徒們也是這麼做的:“他們就每日在殿里,在家裡,不住地教訓人,傳耶穌是基督。”

現在,你可能在想:“可是,我並沒覺得上帝呼召我做傳教士。”你可以這麼說。然而,耶穌呼召我們每個人去分享基督的愛,無論我們身在哪裡(不管在異國,還是在家鄉)。它可以僅僅是和某個人討論永恆並問及他的看法,或者是邀請他們參加教會或基督教團體組織的一些活動。傳講耶穌並沒有固定的方式,主賜給我們創造力因此方式可以五花八門。

2、活像耶穌

所有跟隨耶穌的人都應該照主所行的去行(約翰一書2章6節)。 耶穌是怎麼做的呢? 祂花時間與社會的邊緣者相處,照料病人,餵飽窮人。所有這些行為都表明祂是多麼深切地關心周圍的人。我們也來效法主吧!我們可以花些時間與那些沒有多少朋友的人相處,在當地的收容所幫忙,或者主動為病人禱告。

我們的生活方式能有力地見證基督和祂帶來的希望是多麼真實。使徒行傳中信徒的生活非常特別 ——他們分享他們所有的一切,所有東西都是公用的(使徒行傳4章32節)。這可能讓周圍的人疑惑並問他們為何會選擇這樣生活。這些行為(Acts,同使徒行傳,雙關語)確實是好的,但不要只是關注行為本身,而要借這個機會解釋我們為什麼這樣做,讓人們知道全是源於耶穌(羅馬書10章14-16節)。畢竟,當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書3章15節)。

我仍然在努力練習以上這些傳福音的方法。雖然這條路並不容易走,人們有時還會惡語相向,但我仍會堅持下去,因為我深知我在基督里擁有怎樣的盼望和喜樂……這讓我實在無法不與人分享!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基督信仰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