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婚姻

婚姻只是一種「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方式嗎?@比爾·蓋茨

作者:Jessie Ng,馬來西亞

 

2021年5月4日凌晨,一條消息引爆全網: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宣布和妻子梅琳達(Melinda Gates)結束27年的婚姻。

比爾·蓋茲成功的人生常常被當作人生的標杆。他的財富令人稱羨,更令人欽佩的是他與妻子不遺餘力地投身慈善事業,將大筆的個人資產投入到慈善基金中,幫助世界各地不同的需要。在大部分人的眼中,他們的人生就是成功、完美、幸福的代表。

然而婚姻這門歷時一生的「功課」,並沒有因為他們是慈善家或富豪就「饒過」他們。在他們25周年紀念日那天,兩人都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對彼此的愛,並表示會一直珍惜對方。然而兩年後,兩人決定結束婚姻關係,引來大家的唏噓。

比爾·蓋茲夫婦也不是第一對離婚的名人,在這之前還有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與前妻麥肯齊(MacKenzie Bezos)結束25年婚姻。另外不久前,馮紹峰和趙麗穎這對明星夫妻也結束了婚姻。從他們幾位的帖子中我們發現,他們都對過去曾經互相扶持,並彼此共處過幸福時光表示珍惜,同時也願意繼續以朋友相處。既然如此,那他們又為何要離婚呢?

比爾·蓋茲的離婚宣言特別提到:「……我們不再相信在人生下個階段,可以作為夫妻一起成長。」換句話說,他們認為這段婚姻不能再幫助自己(或對方)成長,因此決定結束婚姻。大部分網民都認為這樣的理由是理智和成熟的。對現代人來說,只要某個人事物阻礙自己的發展、成長、提升,不論是什麼,都應該「及時止損」。

正如提姆·凱勒在《婚姻的意義》說到:「自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的啟蒙運動以來,出現了一種新的婚姻觀……人們不再通過舍己、犧牲、放棄個人自由、履行婚姻責任和家庭責任來尋找人生意義,婚姻被重新定義為『追求滿足情感和性慾,尋求自我實現』。「他們認為婚姻只是一紙合同,雙方簽訂合同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彼此的個人成長和滿足。按照這種觀點,人結婚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履行責任,不論是對上帝的責任,還是對社會的責任。」簡而言之,人生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活得快樂並且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式發展,婚姻也是如此。

然而這就是婚姻的目的嗎?婚姻只是一種「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方式嗎?如此,只要一個人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源能夠自我增值,那麼婚姻也不見得非要開始或維持。越是持守這樣的觀念,就越難進入婚姻,這是不是也是近年來結婚少、結婚晚、離婚多的原因?

婚姻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面對這時代高離婚率和對婚姻的不信任,許多人都探討過這個問題,甚至著書解說。即使懂得再多,我們總還是有一千、一萬種理由拒絕進入婚姻或結束婚姻關係,然而只要一個理由就足以開始和維持——那就是上帝的心意和盟約。

保羅在《以弗所書》5章告訴我們婚姻的奧秘,31和32節他引用了《創世記》:「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秘,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以弗所書5章31-32節)。如此看來,婚姻和基督與教會之間有著某種暗合。

凱勒牧師在他的書中說:「保羅看見,當上帝最初設計婚姻的時候,心裡所想的就是基督和教會。這是上帝對婚姻的偉大心意:描繪基督與他所救贖的百姓之間永遠的連合!」(《婚姻的意義》頁41)

原來,婚姻像一個「影子」,人在婚姻中能夠體會基督如何愛教會,為教會犧牲自己;而教會則在基督裡面變得純潔無瑕,並且順服愛她的基督。如此,婚姻不是建立在個人感覺或自我成全上,而是彰顯和體會基督與教會的關係。

並且,這份關係是以盟約為憑證。婚姻的誓約不只是表明「愛你之深」,更是立志「愛你之久」。不管感覺、激情如何消退改變,在上帝面前立下的盟約就是生死的盟約,「腳下的紅地毯便是盟約血路的象徵」,(《盟約》頁13),是不能輕易銷毀的。

《盟約》這本真人真事故事的作者——吉姆·卡朋特(Kim Carpenter)或許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發。他的妻子克瑞基特(Krickitt Carpenter)因為一次意外導致腦部受損,忘了自己已經嫁給吉姆,也忘了和吉姆之間所有的愛戀。

因為意外,她行動不便需要進行物理治療,並且變得易怒而敏感,另外克瑞基特的治療需要巨額醫藥費,她和吉姆住的城市也距離非常遙遠,需要每周搭乘飛機往返。如此種種,吉姆大可就此放棄和克瑞基特的婚姻,因為對方根本就不記得自己和他立過婚約!

然而,吉姆說:「不管誰勸我離婚,我都只有一個回答:『不,絕不可能。』對我們雙方而言,這不只是一個選擇那麼簡單。我不在乎克瑞基特是否還記得我,也不在乎是否需要傾家蕩產來照顧她,更不在乎我們最終會在一起還是分手,唯一要緊的是,我不能撇下我最愛的妻子,獨自逍遙此生;我曾在上帝面前立下誓約,要在她最艱難和最需要的時候保護她。」(《盟約》啟頁)

上帝對婚姻的心意使我們把婚姻的希望和期待放在上帝身上,而不是我們或對方;盟約使夫妻能夠持續地經營、維持,和體會基督與教會的關係。這兩者是婚姻開始的目的,也是維持的理由。

這世界有許多對婚姻的看法和觀念,然而只有來到創造婚姻的上帝面前,我們才能真正明白婚姻的意義。並且,將盼望和滿足放在上帝那裡而不是自己或對方,才是真正經營婚姻的明智之舉。

 

參考資源:

1. 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婚姻的意義》,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5年。

2. 吉姆·卡朋特(Kim Carpenter):《盟約》,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

3. https://www.newsbytesapp.com/news/world/on-25th-marriage-anniversary-melinda-gates-shares-hilarious-clip/story

4. Melinda French Gat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ref=external&v=225350168390974

5. One FM 趙麗穎與馮紹峰離婚宣言https://www.facebook.com/onefm/posts/10159321927338328/

6. Bill Gate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illGates/status/1389316412259270657

7. Jeff Bezo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JeffBezos/status/1083004911380393985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有上帝做我們的“第三者”,婚姻就能在每次的關卡中重新充滿愛(有聲中文)

作者:黃筱珊
有聲播讀:楊瀾

「我期待嫁的是一位王子,沒想到是一個男孩!」這想法在辦完婚禮後的隔天冒出,與此同時,我彷彿聽見夢境碎裂的聲音。從此之後,失望、失落的情緒,便伴隨著生活上的柴米油鹽而來,而我與丈夫就在一次次的爭吵中,渡過了最戰火連天的前二年。

感謝上帝,我們還守著婚姻,並且還有了孩子!我只能感嘆,若沒有上帝,個性差異極大的我們,肯定在婚後第一年就分開。

回想起信主前的我,情緒一來總是一發不可收拾;信主後,我開始操練將情緒透過禱告交託給上帝,在主裡重新安息;而婚後,更是更多地「在主裡探索自我」,詢問聖靈「我怎麼了」、「為什麼會生氣」。

記得有次我與丈夫又為一件小事發生口角,爭吵完後我帶著忿忿不平的心進入內室禱告,向上帝抱怨併後悔這段婚姻,我發現自己的心情仍然非常激憤,於是便開始播放詩歌來取代憤怒的語言;而詩歌也彷彿像真的代禱者般,逐漸平息了我的情緒,於是我開口,向上帝傾訴著充滿無力又失落的心情,此刻我就像全世界最無助的小女孩,哭倒在天父的懷裡,告訴祂我好需要幫助;接著聖靈引導我發現,原來那股怒氣的背後隱藏著「害怕」,我害怕這場爭執會使丈夫又把我推開、很害怕我發脾氣丈夫不愛我了……同時也發現我在責怪為何丈夫不如我想像中的王子,包容接納我;這些複雜的情緒,就像被打開的潘朵拉盒子,傾刻間全然在上帝的面前被釋放;同時也感受到,上帝就像慈愛的父母安慰著跌倒的孩子,在同理著我那因跌倒而受傷的難過心情。

神奇的是,在現實中已為成人的我,也正在同理著自己內心中那位受傷的孩子!原本流著無助的淚水,漸漸轉為平安而喜樂的眼淚,我正真實地經歷被上帝安慰的過程!接著我發現,原來自己好自私,一直以來,我愛的是想像中的完美王子,從不接納丈夫的本相,甚至拒絕接受丈夫也是受傷的男孩;我無法靠己力來安慰自己的內心小孩,又怎能要求丈夫必須完美到不會受傷、還能來安慰我呢?我感到對丈夫無比內疚及抱歉……

隨後,我心中有股強烈的意念,是聖靈在引導著我,勇敢將所有的心情告訴丈夫並道歉;丈夫在得知想法後,情緒也柔軟下來,向我道歉和好;我試著以同理的角度,去了解丈夫在吵架當時的心態,才發現,他也是受傷難過的,只是男人不懂如何梳理情緒,只能像宕機般卡住,然後躲進自己的山洞裡,把受傷的小男孩關起來玩3C,任由傷口流血也不自知,感謝上帝帶領我能理解丈夫,透過上帝的引導來安慰他受傷的心靈,否則我又會認為不被在乎而再度發脾氣!而最後,我們也以和平且成熟的態度,討論著爭執產生的原因、彼此接納對方的看法,並從中尋求妥協,感謝上帝再次帶領我們!

還記得結婚當天,我們將誓言將婚姻交託給上帝時的感動及期待,再次感謝上帝從沒離棄我們!若不是有上帝在,我想我的婚姻只能在無助中苟延殘喘,甚至最後走向失敗的結局,並且從始自終都無從察覺自己的自私心態!我們的婚姻操練仍在持續著,但我相信只要有上帝做我們的第三者,就能從每次的關卡中再次被神所愛,再次靠著神去愛對方。

我也鼓勵各位姐妹,女人是上帝所造的最柔美、最細膩的美麗杰作,別浪費了上帝所賦予我們的同理、看重關係、情緒敏銳……等優美特質,走入內室,讓上帝卸下你的武裝、喚醒你的特質、啟動你的自我察覺機制,成為丈夫及孩子的幫助者,相信你必在其中得到最大的滿足!

最後也分享一節經文勉勵各位姐妹,這是我在煩躁憂慮時,時常想起的一段經文,希望也能成為你的幫助:

詩篇42篇5節: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上帝,因祂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2021

我怎麼知道自己嫁對了「真命天子」?(有聲中文)

作者:Wendy Wong,新加坡

翻譯:Cindy Wang,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Joya,中國

 

我和大衛談了兩年零三個月的戀愛後正式結為夫妻。算一算,我們結婚已經一年多了 (直到今天,一想到我是他的『妻子』,還是覺得怪怪的!這麼老土的稱呼……)。

在我們戀愛期間,朋友、家人和同事會出於好奇,不好意思地問我:你怎麼知道他就是那一位你想交往,投入感情,並願意許以終生的人呢?

 

誰是「那一位」?

如果我還是當年20出頭的單身貴族的話,估計會對這個問題不屑一顧,因為那時我根本不相信有真命天子。不像我小時候,被「真命天子」這個浪漫的概念洗腦,會想像我會遇見這麼一個男孩,遠遠地四目一對視,我們就窺視到彼此的靈魂深處,情投意合,不由地墜入愛河。

十來歲的我會躺在床上琢磨,我未來的丈夫此刻正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做著什麼呢。

那一刻,他是如此真實地在呼吸,眨眼,思考,而我們幾時會相見呢?第一次見面時我們會有怎樣的反應?我會認出他就是那個人嗎?

但當我品嘗了分手的痛苦,嗤笑過了自己的年少情痴,看了太多有始無終的愛恨情仇後,我發現,愛情只是一個不存在的童話故事。

多年以後,當我在全球研究這門課的輔導課上真的見到大衛時,我幾乎沒有注意到他。他在那堂課後給我留下的全部印象就是,基督徒,個兒高,很溫和。我和他也只是揮手打了個招呼,僅此而已。

我最接近將大衛當做一個潛在對象來考慮的一次,是一個朋友說她覺得大衛的一個朋友很有意思,而我笑著說那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我倒覺得大衛更適合做丈夫 」 ,我想了想說。

她斜瞟了我一眼,我們便禁不住大笑起來。很快我們開始聊別的,就像我們的大學時光,也很快一閃而過。

轉眼4年半,與不同專業、不同學院的人擦肩而過,大衛就是其中的一個。

當我認識主後,帶著夢幻感的「真命天子」這個概念逐漸在我眼中失去顏色。

就好像我一直渴望廣告滿屏、周圍每一個人都在吃的KitKat(一種很甜的巧克力糖果),突然手裡出現了一塊可可純度99%的巧克力。

別誤解,我並不是放棄了尋找終身伴侶。我只是放棄了尋找一個不切實際的夢幻情侶,他永遠不可能像上帝那樣滿足我所有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我從上帝的話語中開始明白什麼是真愛,而這種愛完美地體現在耶穌的十字架上。

 

列出我的「必備」清單

課間在系裡的飯廳用餐時,禱告小組裡的一個女孩問我。「你在考慮男朋友時,最看重他什麼?」

大三務實的我,覺得設立標準並不現實,因為根據我對愛情的認識,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

不過,在選擇男朋友上,我心裡的確有個條件清單:喜歡跑步或熱愛運動,音樂品味相投(比如Bon Iver之類的),一樣喜歡歷史小說等。當然,這份清單是我心裡的秘密。

當我們分享各自的戀愛經歷後,我的朋友鼓勵說我們可以列出一份「 必備」清單——就是我們希望在未來伴侶身上看到的品質,這樣我們更清楚我們尋找的是什麼,而不至於屈就。

那天晚上,我一邊禱告一邊在日記里寫下:

真心愛上帝

恩慈

熱心

有愛心

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

了解別人的需要

不粗魯,不刻薄,不暴力

我交託給上帝後,合上日記本就上床睡覺了,心裡有一絲緊張和興奮,但更多的是平靜。

 

大衛如何成為了上帝對我的回應

回想起來,我會看到上帝是多麼恩慈而有恩典,祂透過大衛回應了我那個小小的禱告。因為在大衛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在禱告中列出的每一項品質——甚至更多。

他並不完美,就如我不完美一樣,我曾故意躲開也拒絕過他的愛。我有時好像一隻不爽貓——就像那個網路瘋傳的不爽貓圖所完美詮釋的那樣,但一次又一次,我都經歷到了他的承諾、原諒和愛。

在這一切當中,我見證了他是如何因著對耶穌的愛、對上帝的信心和順服聖靈的帶領來愛我的。

回顧過去,上帝真是幽默,因為我沒開口求的,祂就真的一樣都沒給我:大衛不喜歡汗流浹背,欣賞不來Bon Iver,從沒讀過哈利波特(簡直不敢相信),而我漸漸發現,這些在我們的婚姻生活中最終都不重要。

如今,讓我自豪的是,他願意陪我爬樓梯,我們能一同欣賞Ed Sheeran和純樂器讚美詩了,我也像他一樣,愛上了一連幾小時閱讀、默想上帝的話語。

自從三年前與大衛走進戀愛關係後,我對他的信任和委身與日遞增。不是因為他對我的期待了如指掌,對我的需要有求必應,滿足我內心最深的渴望,而是他把我帶到上帝面前,祂才是可以做到這一切的那一位。

因此,我知道大衛是我尋找的,也是我找到的那一個他。

「不是我們愛上帝,乃是上帝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做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親愛的弟兄啊,上帝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住在我們裡面,愛祂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約翰一書4章10-12節)

 

編者的話:此文最初發表在作者的博客上。此版本為雅米英文事工編輯過後的版本。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婚姻中如何才能有效溝通?關鍵在謙卑自己來到主面前!(有聲中文)

作者:黃筱珊,台灣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或許你也和曾經的我一樣,對婚姻感到無力與痛苦;不斷地為著同樣的問題爭吵、雙方之間的裂痕越來越深、關係冷淡生疏,望著牆上笑的甜蜜的婚紗照,簡直諷刺的可以。

又一次的,我們為了一件小事大吵。我發牢騷碎念著某件事情,丈夫聽著聽著便語氣不耐的要我停止抱怨。而接收到丈夫因為我發牢騷而煩燥的回應原就心情不太好的我,頓時感到怒不可遏,二人一發不可收拾的吵了起來,難得的精心時刻也跟著泡湯了。

爭吵完後,我帶著憤怒的心情回房,滿腦子都是丈夫的不好,我從內心對婚姻感到無力與絕望。束手無策的我,只能來到上帝的面前,禱告求祂的幫助。逐漸的,心情由忿忿不平轉為平靜,在感到被上帝安慰後,我便開始嘗試以「自我察覺」及「訊息表達」來梳理自身的情緒。以下是我想要與在關係中感到無力的你分享關於有效的溝通方式,我在其中,加入了謙卑依靠上帝的元素:

1.自我察覺及接納

詢問自己除了生氣之外的感受是什麼?在害怕些什麼?並且尊重接納這些感受。

在聖靈引導下,我發現自己害怕「因為我愛抱怨,所以丈夫不愛我」,以及「我與丈夫吵架了,我們的關係更疏遠」,也因此我有「沮喪、無助的感受」。

接著,我求上帝安慰我那沮喪、害怕的心,也同時自我同理並接納這些情緒。隨後,我開始詢問上帝,在害怕的情緒中,是否有謊言的存在(我發現,有些害怕的情緒,是源自於錯誤的謊言)。然後,請求祂賜下真理,幫助我抵擋那使我害怕的謊言——「丈夫不愛我」。禱告後,我腦海中出現「上帝所配合的,人不能分開」(馬太福音19章6節)這節經文,隨即而來的是內心充滿大大的安慰!

在了解自己的情緒脈絡後,我開始向上帝禱告,請求祂賜給我與丈夫溝通的智慧,接著便鼓起勇氣邁出房間,並預備著一顆傾聽的心。

2.幫助對方察覺及接納

傾聽對方的聲音,專註且不插話,簡述對方的語意及感受。若可以,引導對方說出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如生氣是因為害怕),同理並接納對方的表達。

我如實的告訴丈夫,在爭吵的過程中我內心的感受,向他坦誠我的害怕,也告訴他我在禱告中的領受。丈夫得知我的想法後,防備也逐漸卸下,我便開始詢問丈夫會生氣的原因,嘗試與他一起找尋原因。他感受到我願意傾聽與同理,於是我們便一起從「想法」探討到「感受」;在引導對方表達的過程中,我使用「你覺得……是嗎」的句型來互動。

最後,我才了解丈夫的想法是「聽到妻子發牢騷,覺得是因為自己做不好」,而感受到「無能力、失敗、挫折」等情緒。我向丈夫感謝他的坦誠,也為著讓他有不好的感受而道歉,丈夫也開始敞開心向我道歉。我們體驗到何為良好有效的溝通,真實的依靠主,且在主里合好!

3.接納實際情況,尋求雙贏

考量彼此與現實的狀況,討論出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妥協方法。

我告訴丈夫,有些事不如意時我會發發牢騷,但絕不是指責或怪罪他,以後會更注意說話的用詞。而丈夫也回應我,他個性較急躁且容易不耐煩,但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沒有不接納對方的意思,與我一樣會注意用詞,並協議下次相同情況再發生時,雙方試著慢一點回應,且給予對方再次犯錯的空間及時間。

你注意到了嗎?不管使用任何方式,都需要從自身先謙卑下來,到上帝面前禱告開始。向上帝禱告,是謙卑不靠自己的表現,也唯有向祂禱告,心情才能真正的平靜下來,找到並丟棄那深藏其中的謊言,再次靠主剛強站立!

我相信你會看到這篇文章,絕對不是偶然,而是有上帝的帶領!我們的上帝是看重關係的上帝,無論你在哪段關係當中感到無力,只要憑信心、不憑血氣,堅定依靠祂,祂必定帶領你突破困難,迎向真正的自由與喜樂的生活!

「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11章29節)讓我們一起透過學習耶穌真實而謙卑的生命,在關係中活出真平安。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