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媽吵吵鬧鬧這麼多年,我終於覺悟了!
作者:悅媽咪 有聲播讀:木木
1月初,我一個人帶著倆娃坐火車回老家了。
這是自從我月子第七天我媽走之後,我再次跟她相處。
她當時走之後的一個月,我沒聯繫她,她也不聯繫我,最後還是我低了頭,主動聯繫她。但我們誰都沒有再提月子里那件事,直到有一天,大概是幾個月之後,我們視頻聊天的時候,她提到了一句。她說我比別的孩子受委屈,月子里也沒人照顧,自己坐月子,我說誰讓她走了啊!我們沒有繼續再聊這件事。但她說的那句話,讓我意識到,她可能以為當時她走了,我婆婆會過來。後來我經歷了跟倆娃輪流感冒,還得了次急性乳腺炎,我深刻體會到和老公獨自帶倆娃的艱難。
所以有一天跟我爸視頻的時候,我問他我媽願不願意到我家給我們幫忙,我爸說我媽很願意。我說我問問我媽。我媽把手機接過去,她並沒有像我爸說的那樣表現出那麼願意。她說:「我能給你幫上忙嗎?我又不會開車,你生病了我也不能帶你去醫院。」我說:「不用你開車啊,我會開,這次生病不就是我自己開車帶著老公和孩子去的嘛,他在後面抱孩子,我開車。」 我繼續說:「媽,你來了之後就是配合我,別總讓我聽你的,你就輔助我就行了。」說著說著就聊到了上次月子里相處的那次經歷,當時那件事都過去五個多月了,我們才第一次深入溝通,聊了一個小時。
聊著聊著,我就哭了,我說:「你也不知道心疼我。」我媽說:「我怎麼心疼你啊?讓你早上起來吃飯,你也不吃,人家坐月子一天吃五六頓飯,你這一天三頓都保證不了……」 我說:「那天早上我真的太困了,那是剛生完孩子出院,孩子半夜一個多小時就吃一次奶,餵奶也得喂一個小時,根本睡不了覺,我又不是不吃了,就趁孩子早上睡著那會兒,我跟著睡會兒,睡醒了再吃不行嗎?」我媽說:「那你睡醒了飯就涼了啊。」我說:「飯涼了我自己再熱啊。」她說:「那多麻煩啊。」我說:「媽,我用微波爐熱,兩分鐘就能熱好。」我媽說:「那你要是養成習慣了呢?」
聊到這兒,我突然能體會到她的那種擔心。因為我自己作為媽媽,在養女兒的過程中,也有過一樣的擔心。女兒吃少了、睡少了,都擔心她養成習慣之後對身體不好。我跟我媽說:「媽,你不用擔心,孩子剛出生不是沒規律嘛,也就剛開始可能早上需要補覺,那孩子再大點兒,睡得好,規律了,我也不用那樣了,是不是?」我媽說:「那你可以頭一天晚上告訴我,讓我不要那麼早做飯啊。」 我說:「那時候剛出院,我也不知道孩子晚上的情況,沒法提前跟你說啊,而且早上XX(我老公)走之前不是告訴你了嘛?」我媽不再接話。我接著說:「人家XX坐月子的時候,媽媽過來幫忙,人家月子坐的很開心,因為她媽媽都聽她的啊。」我媽說:「我總惹你生氣,還不如不在你們那兒了呢,讓你婆婆過去照顧你啊。」 我說:「婆婆跟媽能一樣嗎?」 我媽說:「怎麼不一樣啊?都一樣。」 我說:「媽,你自己又不是沒經歷過,我奶奶跟我姥姥那能一樣嗎?」 她說:「有點不一樣。」
我跟我媽的交流就是這種模式,我說一句,她就用反問的語氣回一句,實在沒理可說了,就不說話了。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的也沒聊出來個所以然。
這次我帶著倆娃回老家,準備過完年多待一段時間再回家。當然我知道最大的挑戰是跟我媽相處,但是我也做好了心理準備,該面對的關係還是要面對,逃避不是辦法。果不其然,跟我媽和平相處三四天之後,我就開始反抗我媽的事事干涉,一反抗就會激發自己的情緒,情緒一積累就會爆發,然後就會吵架。一般,這個過程不會超過一個星期。這次也是,在老家待了一個星期後,我又跟我媽吵了一架,確切地說是我單方面情緒非常激動,大聲嚷嚷,邊哭邊說。我媽這次倒是沒有那麼激動。我情緒一上來就不管不顧了,什麼都說。我跟我媽說:「你如果不想讓我們回老家,那以後我們就不回來了!在我最難的時候你也不幫我,以後你老了也別指望我!你現在怎麼對我,我以後就怎麼對你!」我又提到了月子里她走的事情,我說:「我月子里你都不照顧我!」我媽說:「是你給我買票讓我走的。」我一聽就更生氣了,我說:「是你說要走讓我給你買票的!」我媽就堅持說是我讓她走的,還說我不聽她的話,讓我起來吃飯我也不吃。我就意識到我之前跟她解釋過的話她都沒聽進去,她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
我情緒非常激動的時候,把我女兒都嚇哭了,她還從來沒見過我情緒這麼失控過。等我情緒平復下來之後,想到如果以後有一天我女兒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我的話,我肯定很難受,我就意識到我跟我媽之間無論誰對誰錯,我都不應該用那種大喊大叫說狠話的方式對待她。
於是我做了一件以前從沒有做過的事情,我走到我媽跟前,我緊緊地抱住她,邊哭邊跟她說:「媽,對不起,我不該沖你發脾氣。」以前我要跟我媽擁抱的時候,我媽會推開我,不讓我抱。這一次,我媽沒有推開我,她也不生我氣了。她笑著說:「沒事兒,知道錯了就行。」我說:「我昨天晚上太累了,沒休息好。」(晚上我陪兩個孩子一起睡覺,我女兒睡前吃多了,她半夜起來拉臭臭,她一起來弟弟也不睡了,倆娃從1點多折騰到3點多,哭聲此起彼伏的,我早上起來心情就不太好了,就藉機跟我媽發泄出來。)我媽說:「那我看著兩個孩子,你去睡一會兒吧。」我說:「你自己看不了他倆,我不睡了。」
就這樣我跟我媽和好了,我倆和好之後,我女兒也不害怕了。她爬到我的腿上,我抱著她,她笑著問我:「媽媽,你剛才為什麼哭啊?」我說:「媽媽跟姥姥吵架了,媽媽很生氣就哭了。」女兒接著問:「那你為什麼去抱姥姥啊?」我說:「媽媽跟姥姥道歉呢。」女兒說:「你怎麼說的呀?」我說:「我跟姥姥說『媽,對不起,我不該沖你發脾氣』,媽媽對姥姥發脾氣的時候,姥姥會很難過,所以媽媽要跟姥姥道歉。」女兒笑著說:「你沖我發脾氣的時候,我也很難過。」我說:「是嘛,那我也跟你道歉,對不起,寶貝,媽媽也不應該對你發脾氣,你能原諒媽媽嗎?」女兒笑著說:「能。」
我在跟女兒的關係中得到了很多治癒,我也開始反思,我跟我媽的關係中,我需要成長的地方。我回想我們這麼多年的相處模式,基本上都是她說的話讓我覺得自己的能力被質疑,自己不被信任,不被尊重,然後我就會辯解,她也繼續堅持她的說法,我就會很生氣,然後就爆發出來,我們就開啟互懟模式,互相戳對方的痛處。
我們都期待對方能好好說話,但我們都不會好好說話,都是容易著急,帶著情緒去溝通,誰都聽不進去對方說的話。每次跟她相處,我都想改變她,但看不到改變,我就會覺得失望和受傷。我想了想,我為什麼每次都想改變她呢?因為我覺得只有她改變了,我們的關係才會改變,我才不會那麼痛苦,我把我們關係不好的原因都歸到她身上。但事實是,關係是兩個人的,關係出現問題,不會是一個人的責任,我媽有她需要負責的部分,但是我需要負責的是什麼?
當我開始這樣想的時候,我發現,我需要負責的是:
一是我自己的情緒管理,我不能把我媽當成可以任意發泄情緒的對象,我可以有其他方式來釋放我的情緒,然後跟我媽心平氣和地溝通。
二是我自己的價值感,我不能因為我媽對我的質疑和否定就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了,就努力向她證明我的價值。如果我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就不會受她說的話影響。
當我把焦點轉向我自己需要負責的部分時,我就不再那麼關注我媽有沒有改變了,而是更多地關注自己的情緒和需要,學慣用平和的語氣表達自己的需要,關注自己想做的事情。現在跟我媽相處兩周了,第一周是重複以前的模式,第二周開始,我自己有了一些變化。我媽說的話已經沒有那麼影響我了,不管她說什麼,我自己想做什麼事情,我就堅持去做,也不用先跟她爭辯一番。如果她說的話影響到我的心情,我就先離開,調整自己的情緒,然後再儘可能平靜地跟她溝通。我用更柔和的方式表明我的界限,表達我的需要,我也會考慮她的需要和感受,說一些以前沒有說過的「軟話」。就像昨天我跟我爸和妹妹一起收拾家裡,我媽嫌我們扔東西,就一直在旁邊念叨:「這件衣服這麼好就扔嗎?我能穿!」其實很多衣服在衣櫃里放了七八年沒穿過,但我媽都不想讓扔,一見我們要扔,她就說她要穿。我攔著我媽,讓她不要干涉。我爸跟我妹妹收拾,收拾了兩個小時,扔了4大包衣服和鞋,我媽就開始生氣地說我們「敗家子」、「不會過日子」,罵我爸「熊老頭子」之類的話。我讓我媽不要怪我爸,怪我就行,我帶頭讓收拾的。後來晚飯的時候,我就開始跟我媽說「軟話」了。我說:「媽,這麼多年你為這個家付出這麼多,把我跟妹妹養這麼大,你辛苦了,你不需要再穿我們要淘汰的舊衣服了,你值得穿更好的衣服,我在網上給你買的衣服,你穿著不合適,我可以帶你到店裡去買。」我媽說:「我有衣服,不用你買了。」我說:「我跟我妹妹給你買衣服,你每次都說不要,買了之後你也經常讓退了,買東西也是我們表達孝心的方式,你不讓我們買,我們通過什麼方式表達呢?我們又不能經常回家,也就買點東西能表達一下。」我媽嘴上說不用表達,但是能看出來她也不生氣了,心裡應該也是高興的。
這麼多年,我終於找到了跟我媽和平相處的「門道」——放棄要改變她的執念,負起自己的責任。母女關係的改變,從我開始。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