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愛他人

《即刻救援3》的3個學習

作者:何佩欣, 新加坡
3-Takeaways-from-Taken
這已經是這一熱賣電影系列的第三部了,而我們的故事主人公—前中情局特工布萊恩•布萊恩似乎還是老樣子。自《即刻救援2》以來,布萊恩(連恩•尼遜飾演)就一直是個真正的顧家男人—玩命護幼女(她其實已經不再年幼)、執著愛前妻(她一直面臨各種婚姻問題)。這一次,生活總算恢復正常,至少看起來如此。

突然,布萊恩的前妻離奇被殺,而布萊恩則被誣陷為兇手不得不亡命天涯。由此,布萊恩的生活急轉直下。就像所有的動作片一樣,《即刻救援3》也少不了讓觀眾心跳加速、熱血沸騰的情節。布萊恩(再次)繞開司法體系,自行伸張正義—使出渾身解數揪出謀殺前妻的真凶並洗刷自己的冤屈,最終成功保護身邊唯一所剩的女兒。

儘管《即刻救援3》不再上演「布萊恩的家人總能毫髮無損逃離險境」的故事情節,這部電影還是延用了經久不衰的演繹方式—激烈緊湊的動作場景,再伴隨高速公路追車、劫車、甚至還有讓人質疑的水刑。雖然從頭到尾並沒有什麼讓人特別印象深刻的地方,但影片結局還是會讓《即刻救援》的影迷(包括我自己)滿意的。因為不管怎樣,作為一個哪怕走到天涯海角也要保護家人的忠誠父親,布萊恩是不會出錯的。

我相信那就是《即刻救援》三部曲賣座的獨特秘訣(儘管有些對白讓人有點難以接受)。對於這位甘願為自己家人再三赴湯蹈火的父親角色,尼森的詮釋令人信服,也令人折服。無論尼森做什麼,觀眾都會情不自禁地支援他,哪怕是劫持警車、威脅無辜的人、妨礙司法執法、殺人、炸毀建築物等等。

作為愛的付出者與接受者,我們不妨對比布萊恩的愛和我們所熟悉的愛的最終標準——我們天父的愛——或許會有幫助。

1. 電影:布萊恩自行伸張正義,並懲罰了那些傷害他家人的人。
聖經: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也是上帝本身)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擔當每一個人所當得的刑罰,無論是信的還是不信的(羅馬書5章6-8節)。
2. 電影:布萊恩殺死了所有傷害他家人的人。
聖經:可以說,耶穌『殺死』自己,正是為了我們這些故意不順服祂,因此傷害祂的罪人(以弗所書2章3-4節)。
3. 電影:布萊恩不但沒有饒恕那些傷害以及殺害他家人的人,還發誓要找到他們,把他們趕盡殺絕。
聖經:只要罪人願意悔改,不管所犯的罪有多深,耶穌都饒恕他們(約翰福音3章16節)。祂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加福音19章10節)。

毫無疑問,布萊恩愛自己的女兒。但布萊恩的愛是有限度、有缺陷、有條件的。相反,上帝的愛不取決於關係深淺,是完美的、永遠都無條件的。歸根結底,好萊塢電影對真愛的描繪,從根本上來說,在這個方面總是缺失的。

對此,我們就不要被好萊塢的颶風吹著走啦!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空間

alone
作者: 佘永安

「別這樣啦,你得給他一些自由呼吸的空間才行。」
「我想單獨待一會,求你了。」
「或許我們應該給彼此一些時間,讓我們有些空間單獨好好地把事情想清楚。」

這些話是不是聽起來非常熟悉?

我們常常為了親屬或朋友的感受,而仔細考量到自己是否闖進了他們個人的空間;或者自己和某某人的關係是否親密到可以讓我向他追根究柢,並能彼此無阻礙地交換意見。雖然我們有這樣的善意,但是卻常常還會不小心,干擾了身邊最親密的人。

與人交往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一件事情,常常會出現誤會,傷害或者挫折。很多時候到了某個地步,我們想要把所有事情都關在門外,不再去關懷或善待他人,選擇一個簡單安全的方式就是什麼都不做,只是袖手旁觀。

然而,上帝呼召我們與祂建立關係,而這關係是完全不同的。在此關係當中,沒有任何禁忌,也不用擔心會不小心踏進對方的地雷。上帝讓我們每一個人可以與祂建立一段親密無間的關係,在這個關係裡沒有憂慮,沒有偽裝也不用擔心去愛與被愛。我們便能心安理得的向對方提出疑問,因為上帝已知道我們心裡的一切,對我們瞭若指掌。

藉著耶穌基督,我們才能與上帝之間擁有這種完全敞開且毫不畏懼的關係。保羅說,「但如今他藉著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們與自己和好,都成了聖潔,沒有瑕疵,無可責備,把你們引到自己面前」(歌羅西書1章22節)。因為耶穌基督已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潔淨了我們,我們才能站在聖潔的上帝面前,並且與祂擁有這樣的關係。

在此之上,我們這個與上帝之間的奇妙完美關係,原本是要醫治並修復一切人與人的關係。其中一個例子便是猶太民族與外邦人的和好。「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上帝和好了。」(以弗所書2章16節)

我們從上帝那裡得到的愛是我們的避難所,在那裡我們可以得到心靈的更新和醫治。但這愛也應促使我們改變待人處事的方式,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上帝的緣故。聖經如此說,「一切都是出於上帝,祂藉著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又將勸人與祂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這就是上帝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哥林多後書5章18-19節)

我們也是一樣,如大衛所說,當我們受到別人傷害時,讓我們到上帝那裡尋求庇護,然後學習將祂有醫治力量的愛揮灑到在我們周圍的人身上!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
-馬太福音22章37-39節

我忽略了愛的三個方面

作者:Elisabeth Chandra,印尼
3-Things-I-Forget-About-Love

「愛是個動詞」,這既是約翰·梅爾(John Mayer)的歌名、蓋瑞·查普曼(Gary Chapman)的書名,也是2014年一部電影的片名。這些作品所要表達的基本意思是,真正的愛包含行動,不僅僅是說說而已。這樣的說法我完全贊同,正如聖經所說:「我們愛人,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動和真誠上表現出來」(約翰一書3章18節,新譯本)。上帝最大的誡命也告訴我們,『愛』涉及我們整個人:「你要全心、全性、全意愛主你的上帝…和…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章37-39節,新譯本)。

但有時候,當我試圖向他人表達愛時,我感到日益疲憊。當我善待那些我並非真正關心的人時,我甚至覺得自己有些虛偽。你是否也曾有過這種感受呢?

沒有行動的話語不過是空談,但即使是付諸行動,我們所行的也必須出於正確的動機。正如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3章3節中所說,「我若把一切所有的分給人…卻沒有愛,對我仍然毫無益處。」(新譯本)我們向人表達愛的動機和方式同樣重要。

愛不僅僅是一個動詞,也不只是一時的寬宏大量。聖經很多地方都提及真實而聖潔的愛。這裡有三個教訓是我謹記在心的:

1. 上帝是愛的源頭。聖經說:「親愛的,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上帝那裡來的。凡是愛人的,都是從上帝生的,並且認識上帝」(約翰一書4章7節,新譯本),並且「上帝就是愛」(約翰一書4章16節,新譯本)。當我們順服上帝的引導時,我們就會去愛上帝及身邊的人,這乃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加拉太書5章22節)。

2. 我們的行動應出於愛。約翰福音3章16節說道:「上帝愛世人,甚至把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上帝對我們的愛是促使祂差派自己的兒子來到世上的動機,這個動機是持續不變且存到永恆的。正是上帝的愛促使我們以愛心對待他人,好讓他們也來信靠上帝,並經歷在祂裡面豐盛的生命。任何其他動機都會使我們的愛變成短暫和膚淺。

3. 愛來自於因認識並順服上帝的喜樂。離了上帝,我們的愛心是無法增長的,因為愛從上帝而來。如果我們不樂於認識和順服上帝,我們怎麼能體驗祂的愛呢?我們的主耶穌因順服天父而有滿足的喜樂,祂「因為那擺在面前的喜樂」,就忍受了十字架上可怕的煎熬,祂的喜樂在於完成天父交付的工作(希伯來書12章2節,新譯本)。祂知道天父喜悅祂,這份喜樂促使祂以行動展現了何等大的愛!每當我們感到越發疲憊或灰心時,主耶穌的榜樣可以成為我們的鼓勵(希伯來書12章3節,新譯本)。

當我努力成為一個更有愛心的人時,我首先祈求上帝賜給我一顆在祂裡面滿有喜樂的心——因祂是那愛的源頭——並看祂為我最大的財富和永恆的賞賜。我相信只有這樣,我才能去愛別人,無論是家人、朋友、同事或任何我所遇到的人。但願這也是你的禱告。

(本文譯自透心糧印尼文版網站)

驕傲與謙卑

作者:夢婕, 28歲,  北京
crossonbridge
但祂賜更多的恩典,所以經上說:『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雅各書4章6節

你怎麼看待「驕傲」?

「驕傲」可以表現在許多方面,例如總在有意無意中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例如總喜歡爭辯、覺得自己才是最有理的那一方,又或者是習慣去說服別人聽從自己的意見。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卻從來不認為自己是驕傲的,是有罪的。現在看來,過去的那個我,真的很糟糕。

在原生家庭中,我常常會跟媽媽起衝突,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覺得媽媽的想法過時了。對於這樣的衝突和矛盾關係,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有問題的。驕傲,使我習慣性地把責任推給別人。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自以為是』,我跟媽媽之間的衝突,總會經常發生。

即使是如此陷入驕傲不可自拔的我,上帝也並沒有放棄,而是指引我,讓我明白自己的罪,認罪,然後悔改。

認識上帝以後,我開始學習禱告,學習讀經,學習過規律的信仰生活,這使我的心漸漸有了變化。起初,我在為自己和媽媽的關係禱告的時候,總覺得為什麼上帝沒有幫助我改善呢?為什麼祂沒有聽到我的禱告呢?其實上帝都聽到了,只是那時候的我還不懂得何為謙卑,如何去做符合祂心意的事情。經過一段時間的讀經禱告,我漸漸地感受到了聖靈的光照,祂讓我的心變得豐盛、柔軟、謙卑、平和。我也常常在禱告的時候求上帝寬恕我的罪、指引我、保守我。當我慢慢謙卑下來,才更清晰地看到自己身上的罪。

我學習主動跟媽媽溝通一些我們之前不能達成共識的問題,也常常給她講聖經裡面的故事和身邊弟兄姊妹的見證,也會有意無意地放讚美詩給她聽。她從一開始抵觸我的信仰,到默許。突然有一天,在我跟她聊牧師跟我講的話的時候,她發自內心地跟我說,她希望我多去教會,多聽牧師講道,多親近上帝,因為她從我身上看到了改變—她覺得我長大了,變得成熟和懂事了。

這讓我非常感動,上帝把很多曾經我覺得不可能的事情變為可能。我以為祂沒有垂聽我的禱告,卻不知祂早已在我身上做工。這樣的改變,甚至連媽媽都感受到了,這是一件多麼美好和神奇的事情!而這也使我更加相信,很多過去我們主觀所論斷的事情,都不是絕對的。

只有上帝的話語才是唯一的真理,也只有上帝才能掌控世界。如此偉大的上帝卻愛我們這樣的罪人,這是一種多大的恩賜,我甚至找不到語言來形容!

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學習向上帝禱告,學習謙卑地跟家人朋友去表達愛與關心吧。

一顆謙卑的心,才是上帝所喜悅的。

「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言18章12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