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愛他人

神手中的精彩人生

作者:Grace, 台北,23歲
life
我小時候跟著母親去教會,但從未真正認識真理,只知道教會唱詩歌跟話語分享。後來從小學五年級到國一這幾年就沒有跟著母親去教會。一直到國中二年級的時候,因為和同學鬧不愉快被排擠、心情低落、也害怕面對學校的人事物。在那個時期,家裡也面臨經濟壓力-由於父親輕度中風,在家休息了一段時間,父母親感情不和,這些事情都很快地在國二那年發生,我生命似乎失去盼望,很無助也很沒有重心。那時候還想過要離家出走,也曾經低落到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直到有一次,老師打電話來,跟我說不能再請假了,因為嚴重影響到學業成績,所以就鼓起勇氣回學校上課。

我們班有兩位優等生,都是基督徒。他們在我很無助、沒有朋友想接近我的時候,主動跑來跟我說話,聽我分享我的心事,下課還願意留下來為我禱告,每次他們替我和我的家庭禱告的時候,心裡得著安慰。其中一位同學邀請我參加他們教會的聖誕晚會。在那天的活動當中,台上的人講到上帝的愛可以醫治一切傷口,撫慰心裡的難過,祂的愛比世上任何人的愛都還要大,祂的愛是超乎我想像…在那天,我開口禱告跟上帝呼求:「我也想要祢的愛,求祢來幫助我,我很需要祢」。當我不斷地重複這句話,開始為自己的心還有家人禱告時,有一位輔導就來抱住我,她對我說『耶穌愛妳!』。那一剎那,我感覺到是耶穌在擁抱我,那天晚上我領受到了無比的平安和喜樂。

自從那天起,我開始參加教會的青年聚會,每次在敬拜和信息中都有很多的得著及領受,覺得生命被建造,我也開始學會怎麼為自己還有家人還有經濟狀況禱告。

在升高中的那一年暑假,我也受洗了。這7年多來,上帝在我生命中所做的改變不只是家庭關係、經濟、自己的成績,眼睛所能看見的改變。我的心及我面對生命的態度,也因著上帝的愛變得不一樣。上帝在這七年當中,不斷的塑造我;從一個被人排擠的學生,因著上帝的話語被建造,讓我能在這七年當中,如何在上帝裡活出勇敢,如何與神築夢。如今,成為小組長,帶領一些國中生,與他們一起面對他們的困難,也把上帝給我的愛還有對我的影響和改變,去分享給周遭的人。我用我的見證去影響我的小組員,使他們明白:「如果上帝能改變我,讓我能站在這裡,祂一定也可以改變你」。

即使我生命中還有很多不完美,也有需要被改變、被調整的地方,但在服事還有事工及裝備課程中,祂也透過環境興起人來對我說話改變我。我願意學習如何面對自己的軟弱,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人生有很多高低起伏,上帝始終都沒有離開過我,陪伴我度過。而我未來的目標,就是想要成為幫助年輕人、影響年輕人、並且帶領年輕人認識上帝的門徒。雖然我年紀小,但我知道上帝從未小看過我,我帶著這樣的確據,繼續為主發光發熱。感謝上帝的恩典、慈愛和憐憫。

虛己侍人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
thumbs_up
五個冷水澡,每晚六小時的睡眠,八個日日夜夜,烈日下九小時的體力勞動,再加上三十六個柬埔寨家庭和數不盡的蚊蟲,這就是我最近柬埔寨暹粒宣教旅程的一部分。當然,這個清單還可以繼續。我甚至可以給你展示我身上的一處瘀青外加多處蚊蟲叮咬。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考量,這次旅程都可算是我身心最為疲憊的宣教旅程之一。但是如果有機會,我仍會義無反顧地再次前往—當然不是為了讓身體受苦,而是為了從當地年輕人和家庭那裡學到的功課。

儘管這是我第三次去暹粒的Puok村莊,但是看到上帝如何在這樣人跡罕至的地方發展和看顧著祂自己的教會,我的心仍舊充滿驚奇和敬畏。比起我們國家的生活條件,那裡的環境無疑要遜色很多。但是,當地弟兄姊妹在基督的身體裡彼此看顧的熱心和付出,則大大彌補了物質上的匱乏。

有超過五個晚上的時間,我們都有幸待在Puok村莊中央的一個中心裡。那是個大約一個半網球場那麼大的簡單磚樓。中心為村裡所有的青少年提供網路和文學書籍。這裡也是三個孩子的家,他們分別為11歲、14歲,最大的16歲。幾個月前,他們的媽媽來找中心的主管,懇求他們來幫忙照看孩子們直到18歲,因為她自己經濟困難。我們的宣教團隊大部分時間都和這三個年輕人待在一起。我們本想鼓勵並照顧他們,不料卻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

在我們停留的第二天夜裡,最小的孩子發起了高燒。我們團隊中的女孩們(包括我自己)像老母雞一樣圍在他身邊,輪流用濕布幫他擦拭,為他搧風,餵他吃飯。他十四歲的姐姐則一直在他身邊,唱歌鼓勵他,照顧他吃飯、吃藥。最大的孩子雖然沒有待在他身邊,但一直在後院忙碌,並騎車來回運送另外一個年輕人為他準備的飯食。他們彼此的愛是那麼顯明。儘管年齡尚小,母親亦不在身邊,但是他們對此從未說苦或埋怨。

還有其他的年輕人,他們不遺餘力地來確保我們在中心有舒適的生活。他們每天六點起床,清掃走廊裡的死昆蟲,再輪流騎摩托車給我們送來日用的飲食和水。我們待在那兒的那段日子裡,從未有人說過一句抱怨的話。他們處處為別人著想的態度是那麼自然。

看到年輕人無私的付出,我想到了聖經中腓立比書2章3-4節關於服侍他人的經文:『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很多時候,我發現自己會用方便與否來決定服侍別人的程度。如果有些事要我付出太多,使我不舒服,我就會發出嘆息,抗議,甚至是完全的拒絕。

但是上帝祂自己絕不會用方便與否或舒適程度來決定是否服侍他人。在這卷書後面的經文中,我們看到基督就是服侍他人最完美的榜樣(腓立比書2章5-8節):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他本有神的形像,
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
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
成為人的樣式。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
且死在十字架上。”

那麼讓我們以耶穌基督為榜樣,去愛,去虛己侍人吧!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信仰之聲

作者:基佬峯,屏東,23歲
salvation voice

我在大學的時候開始參加營會,第一個參加的營會是校園團契所主辦的『大專靈修營』。對初信者的我來說,在營會的過程中讓我在思想上和靈命上注入了一股更新的力量,轉變了許多既有的思維、人生的價值觀,讓我對這個信仰有了更大的信心及了解。

在上帝的帶領下,今年參加了第二個營會『技職品格營』,並在營會當中擔當小組長的角色,但營會經驗僅有一次的我,第二次參加營會就擔任小組長的職務,對我來說挑戰甚大,深怕會做不好會讓人絆倒。營會中,有一些突發的小狀況發生,仍感謝上帝在其中的工作,引導我有智慧的來解決問題,在與小組員之間的互動上也出乎意外的好,與我搭配的輔導也在我許多不足的地方幫助我許多,像是在與學員的分享生活與信仰上之得著的部分,輔導都可以很容易的引起學員的好奇心,以至於學員可以打開心胸暢談自身的經歷。

參與這次的營會中的學員幾乎都是技職體系背景。由於自己也是技職體系,求學歷程上也很相近,幫助我更能同理及了解我的組員。主辦單位在活動的設計上也很用心,經由闖關活動、戲劇表演,讓學員們對自己所選的科系及未來計畫,有了更多的發想及反省,透過清早的晨更、睡前的晚禱和閱讀但以理書及以斯帖記聖經之故事,讓他們了解面對困境時該如何有正向的思考並繼續學習和與人去互動交談,訴說自己的需求,請求別人的諒解。

舉例來說:在但以理書ㄧ章3-4節的經文中提到但以理一樣。雖然當時,猶太國被敵國巴比倫攻陷,而遭至俘虜並被要求學習它國的文學及語言,但是他並不因此墮落、放棄,他還是很努力的去學習,最後還比其他年輕人還優秀甚至還當上巴比倫國的總長。像以斯帖一樣知道自己的民族被惡人哈曼陷害在數月後要通通被處死,雖然害怕但以斯帖還是請求招聚書珊城中所有的猶大人,為她禁食三晝三夜,且自己和宮女也如此行,然後她就違例去見王,她若死就死吧(以斯帖記四章16節)。從這個地方可看出她需要何等大的信心來做這件事,拯救她的族人及上帝把她擺放在這個地方是有上帝的旨意存在。

透過這些活動帶出一些聖經的信息讓他們知道上帝的存在,且祂愛他們,了解祂對他們有一生的計劃在其中,也使他們可以初步了解基督信仰,讓他們知道基督徒遇到困難時,是如何去面對及解決。

在這四天三夜的營會當中,感謝上帝讓我能在營會當中,不再是作為一位學員(接受者),而是當位小組長(付出者)。有這樣的機會服事別人,並教導我學習如何去付出、去愛人、幫助人及經歷這許多美好的人事物,也讓我清楚明白自己缺乏需要改進的地方,自我的反省及更新。最後,將一切榮耀歸給上帝!

撒種的辛勞

作者:佚名
seeds
在鄉福雙語營的每一天,體會到凡事要更多禱告更多依靠神,交托並依靠那信心創始的完成者。沒有一次是能夠靠著自己的能力完成的,只能說都是上帝在當中所行的奇妙大事。在我所參與的梯次中賜下另外三位特別的國外和台灣同工,有難得的機會共處了兩個禮拜,為著傳揚福音而努力。兩週下來,彼此越來越熟悉,在各樣事物上可以互相補足,看到他們為主擺上的生命,聽著他們的生命故事,只覺得上帝好奇妙。還有每晚聽到同工分享在當地的福音工作何其不易,但我們為著營會及學生所求的禱告,第二天上帝都垂聽成就!我深深體會到不只是我們把福音帶給當地學生,也讓自己的生命得到成長。即使過去有多次帶營會經驗,卻發現每一次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學生都是獨特的,自己無法完全用以前的經驗來帶學生。我也親身看到,在鄉下地方除了孩子願意來到福音中心,在家庭訪視中甚至有家長願意接送同工往返福音中心,親自把孩子們載到來參加跟進聚會,也有興趣讓孩子來教會參加主日學的情景。

活動中聽到學生引用了話劇中的一句話『我們要敬拜真神,不能拜假神』。營會中所分享上帝話語和輔導的見證,深深烙印在這些國中生的心中;而最後一天來到福音中心參加跟進聚會的學生,竟佔了雙語營學生的九成。後續孩子是否信主我們並無法掌控,但至少在營會的跟進聚會,我們有機會把學生帶到教會,讓他們有機會聽到有關耶穌的生平,期待有一天讓上帝在他們心中動工。

這次營會中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要帶領活潑可愛的國小生。想起有次在學校團契聚會邀請到宣教士來分享,她分享她自己也不太懂得應付年紀小的學生,國中以下的學生都不太能聽懂『人話』,聽了心裡默默大聲吶喊:「真的!」她的分享讓我頗有同感呢!我心裡掙扎著:「究竟我要像那位宣教士一樣願意接受這個挑戰,或是選擇直接請營長幫我安排年紀大的學生呢?」

結果在營會前一週看了分組名單,我帶的孩子不僅年紀小還有夾雜著其他年級的學生在當中,對擔任課務同工的我,要進行教學真是相當大的挑戰啊!當我決定回應上帝給我的挑戰,進而決心用全心的愛去愛孩子們,只知道若不是明白上帝愛我,我不可能有能力去愛他們。每天早晚傳道的信息分享和禱告,更體會到越服侍越要從上帝那裡支取力量。當我真的好想放下活潑亂跳的孩子們喘口氣時,看到他們的需要,而自己身在其中,豈能不陪伴他們,為要把這福音告訴他們嗎?進行呼召時,很多孩子的心是如此柔軟,願意接受耶穌更認識祂。孩子們拿到聖經在我們陪伴下開始讀起來,甚至要求哥哥姐姐們講聖經故事給他們聽,這一顆顆單純渴慕上帝話語的赤子心,讓我好感動。回想起幾天前營會期間幾乎耗盡體力心力帶這群孩子,一切都非常值得。比起耶穌為我捨去的,這些辛苦也真的算不了什麼。在上帝眼裡沒有『我搞砸了』這回事,即使我在帶學生過程很多沒做好的地方,一切看起來是不可能做到的,也不容易,但最後上帝卻成就了!

與鄉福工作區的同工一起服事,看著他們的擺上,即使有許多的困難,卻彼此鼓勵,來到上帝的面前單單尋求祂。他們秉持著「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章24節」心態,聽著他們的生命故事,想到自己是否也願意在某個地方或某個領域,為著福音的緣故而擺上一生,為主所用,成為眾人的祝福。心裡也默默禱告:「主啊!倘若許可,以後我也願意繼續參與雙語營的服侍,盼望能把福音帶給鄉下的學生,讓他們知道在未來的每一天遇到困難時,不是尋求傳統信仰,而在基督裡找到一條生命盼望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