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成長的身量

當我意識到自己沒有專心愛主時……(有聲播讀)

作者:Amy Ji,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作為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外加一個嬰兒的母親,這意味著我基本沒有自己的時間,更不用說靈修、聽講道、讀屬靈書籍了。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為了看完朋友推薦的一部電視劇,我連續三個晚上熬夜到凌晨。第四天早上,我對丈夫脾氣暴躁,對孩子們也非常不耐煩。我確實看完了這部劇,從浪漫的結局中得到了些許滿足。可是,那天早上我丈夫沒有咖啡喝、孩子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因為我太累了,他們做的每一件小事都使我心煩意亂。

那天下午晚些時候,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掛在孩子房間相框里詩篇第86篇的話語像一輛行駛的高鐵一樣擊中了我。11節說:「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我要照你的真理行;求你使我專心敬畏你的名。」

這是我們給寶寶Nathan的人生經文。我們選擇這節經文是因為Nathan生來心臟上就有一個洞,所以我們每天都為他禱告這一節經文。希望這洞可以自然閉合,不影響他的健康和身體成長,並且希望他的屬靈生命也穩固成長——成為一心一意敬畏耶和華的人。我們日復一日虔誠地禱告,一部分是因為我們擔心會要做心臟手術,但更多的是因為我們知道只有上帝才能保守他。

當我抱著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讀著這句經文時,我感到一陣內疚。為什麼我如此迫切地為孩子心臟上的洞禱告,卻那麼容易忽略了自己情感分裂的內心?

整整三個晚上,我心甘情願地放棄了作為妻子和母親的職責,去追一部虛構的電視劇。然而,與此同時,我又向我的女友們哀嘆,說對於身為人母的人來說,持續的屬靈操練異常艱難。我沒有時間讀聖經,卻有足夠的時間瀏覽社交媒體;沒有時間坐下來聽完一場講道,卻可以愉快地一集又一集地看與我當前的生活和永恆的生命都毫無關係的電視劇。

全心全意愛上帝就應該更好地愛我的丈夫以及對我年幼的孩子更有耐心。全心全意全力地愛上帝與我完成每天做飯、打掃衛生、寫作和工作的職責一點也不矛盾。但對電視劇的一時痴迷卻是與這相悖的。它讓我不能夠在上帝面前盡到作為妻子、母親及作工者應盡的責任。最重要的是,它把我的視線從我最愛的基督身上移開了。

世界在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吸引我們的注意力,這在當今時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瀏覽器上彈出的廣告、社交媒體上的促銷廣告,頻頻出現的促銷郵件無處不在。雖然世俗世界在告訴我們「點擊這裡」,「閱讀更多」……但沒有任何網路信息竊取技術或社交媒體用戶分析能比那位為了祂自己的榮耀和特別目的而創造了我們的造物主更了解我們。難怪申命記6章5節告訴我們:「你要盡心、盡性、儘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只有在祂那裡,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成就感和永恆的滿足。

值得慶幸的是,通過這段插曲,我學會了更有意識地守護與主在一起的時間。為了避免被誘惑,我把Facebook和看劇APP從手機上刪除了。我也在手機上設置了一個鬧鐘,提醒我每天讀主的話。我的大孩子提醒我每天晚上要靈修和禱告。我丈夫經常用晚上的時間做講道準備和預備帶領查經,並常常到很晚,這激勵我也這麼做。我也試著每周抽出一個早晨在網上聽一場講道,因為周日在教會的時候我必須要照顧Nathan而無法聽道。到目前為止,這個習慣僅僅持續了一個月。但我禱告自己能夠將它們繼續下去。不僅是為了我自己,也是為了我的孩子們能夠效法。

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並沒有完全放棄「娛樂」。相反,我在學著用適度和更多種的方式來休閑,好榮耀上帝。

我會看電視劇,也會讀書、健身、聽音樂等等。我沒有讓自己再次被吸進那個黑洞,而是尋求了我屬靈姊妹們的幫助,讓她們監督我,時不時來問問我在做什麼,因為我明白自己不可能憑一己之力取得勝利。

現在,每當我為Nathan的心臟狀況禱告時,我也記得為我自己的心禱告——因為它極其容易偏離正路,也極易受到誘惑。惟願耶和華賜我一顆一心一意的心。因為只有在聖靈的幫助下,我才能全心全意全力地愛祂。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成長的身量

7月小漫畫| 告別嫉妒

繪圖作者:Chin

內容來自2019年6月21日《靈命日糧》同名文章《告別嫉妒》

 

*本作品由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成長的身量

感覺自己不夠好?3個真理幫助你(有聲播讀)

作者:Jiaming Zeng,美國

翻譯:Patty Song,中國

有聲播讀:美君,中國

 

雖然在我的生活中,基本上沒有什麼危及生命的危險發生,但我仍舊會害怕很多東西。比如,我怕大狗。怕給別人留下壞印象。怕自己畢業後找不到一份有意義的工作。甚至怕自己會做錯決定……我的害怕事項單長得很。雖然我把這些稱之為「不必要的焦慮或非理性的恐懼」,但我感到的恐懼卻是非常真實的。

也許對我而言,心底最深也是最令我擔心的恐懼是害怕自己不足。心底里總是有個微小的聲音告訴我,我不夠好。我一直在學著不去理會這個聲音,直到我的導師問了我一個我回答不上來的問題,或當我第三次收到特等獎學金的拒絕信,亦或者在INS上看到那些我一直夢想要去的地方和心目中成功人士的照片時,我再也不能假裝聽不見這個聲音了。對自我不足的恐懼往往來自沒有實現的期望,無論是社會灌輸給我的還是我自己的。我未能實現的那些期望(通常是潛意識的)可能導致強烈的焦慮和恐懼。

讀博的第一年,當我所申請的全部研究項目獎學金都失敗了時,我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並非是因為我多麼需要這些經濟上的幫助,我完全可以通過當助教來完成我的學習。但是我在申請獎學金的事上花了很多功夫,並且深切地希望至少有一份申請能通過。因此,當我的朋友和同學們慶祝他們得到獎金資助時,我那未被滿足的期望被粉碎了,認為自己不夠好的恐懼使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和沮喪之中。

這不是我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掙扎在自己不夠好的恐懼中。但我學會了直面這種恐懼並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在上帝和祂的應許上。其中,有三句經文幫我樹立了信心。我發現無論何時,當我因恐懼而絕望時,這三句經文成為了我隨時的幫助。

 

1.我們不是唯一受恐懼困擾的人

每當我陷入恐懼的深淵時,我往往會覺得自己是孤獨的,也是唯一一個掙扎在其中的人。但我學會了提醒自己,雖然我的處境很獨特,但許多其他人也面臨著類似的恐懼或掙扎。

成千上萬的人和我一樣,被獎學金拒之門外。此外,可能每個人也都遇到過即使他們非常努力地爭取,最後還是被拒絕的情況。

記住這一點,不僅將我從自我聚焦所引起的孤獨中帶出來,而且使我能夠看到更大的圖景。我必須提醒自己,我的焦慮(這些試煉或者試探)是人類的共有的,並且上帝應許我們,只要我們信任祂,祂將帶著我們度過難關。

 

2.試煉可以幫助我們根除謊言和心中的偶像

當我相信上帝所說會幫助我的應許時,我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我的處境。我不再沉浸在悲傷中,而是能夠把每一次恐懼焦慮都當作上帝讓我變成熟的機會,並因此而喜樂。

當我因為獎學金申請被拒而沮喪時,我發現讓我難過的並不是資金的缺乏或由此帶來的研究上的不便。我會難過是因為我不敢相信自己沒有被選入這些優秀的獎學金獲得者之列。我對自己的學業成績深信不疑,我自以為是地認為我理應通過其中至少一個申請。我想要這些獎學金不是因為我真的需要這筆錢,而是因為如果申請通過,這將會成為我簡歷上的另一個亮點。所以被拒絕時,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上帝用這些失敗告訴我,我變得非常驕傲,缺乏謙卑。所以,我開始放下對學業成功的追求,而去信靠祂對我學業的計劃。

我們的掙扎常常讓我們看到自己相信的謊言或心中的偶像。在試煉中堅定信心、恆心忍耐能幫助我們與祂更親近。因為最終,「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羅馬書5章4節)。當自我懷疑和恐懼席捲我們而來時,「盼望」能使我們堅定立穩。

 

3.直面恐懼提醒我們什麼才是我們生命真正的錨

「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希伯來書6章19節)

當我開始學著把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時,我也開始相信基督是我靈魂的錨。如今,人們對成功的看法和模式如此之多,以至於我們很容易被它們拉扯,開始追求世界價值觀中的成功。然而,對上帝存有真正的盼望並非易事。這就像是一塊肌肉,必須通過鍛煉才能保持。而在我們與恐懼、失敗和焦慮的鬥爭中,它會變得越來越有力。

對我來說,對上帝的盼望給了我勇氣去面對我的恐懼,並讓我能夠去斥責那個告訴我我不配或我不夠好的聲音。

出人意料的是,上帝告訴我勇氣只能來自於謙卑。要想克服我的恐懼,我必須首先找到力量去面對自己的缺點和心中的偶像。

因著獎學金事件,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找回力量面對自我。事後看來,這一切似乎有點可笑。這些都是全國最具競爭力的獎學金,而我卻自負地認為我會得到其中一項。實際上是我自己把拿到其中一項獎學金當做了完美的標準。事實上,這個標準完全錯了——它只不過是來自世俗成功模式又被我的自我所強化的幻影而已。

事實上,我並不完美,也永遠不會達到完美。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完美」是不可能實現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耶穌為我們達到了完美。

因為, 「唯有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儘管我們有缺點,會犯錯,但上帝拯救了我們並給了我們無限的恩典。當我缺乏時,祂會供應。我跌倒時,祂會把我舉起來。

因著祂的愛,我鼓起勇氣,勇敢地面對自己感到「不夠好」的恐懼:「你說得對。我並不完美。但我也不需要變得完美。我唯一需要的就是祂完美的愛。」

「愛里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里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里未得完全。」(約翰一書4章18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成長的身量

靈修小文| 無可比美的自由(有聲播讀)

作者:東尼叔叔,加拿大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太福音19章14節)

荷蘭著名畫家Rembrandt 的油畫《浪子的回歸》,繪畫出一個非常感人的情景——一對父子重聚的一刻。畫中衣衫襤褸的兒子雙腳跪下、而父親伸出全然接納的擁抱!這幅名畫是跟據聖經「浪子回頭」的故事 (路加福音15章11-32節)創作的。描述反叛的小兒子, 瓜分父親一半產業後,離家遠去,直至財產全部耗盡,潦倒度日,才覺悟前非,重返家園。回家後,父親以愛及寬恕無條件地歡迎浪子!並對家人表示,小兒子失而又得,大家應該歡喜快樂。

我相信,縱使小兒子反叛、任性妄為,但他在父親面前,是非常自由的。因父親讓他在管教下,有自由的意志,可以自由地選擇和做決定。更讓小兒子透過錯誤,學習成長!許多時侯,我們在天父面前亦像個小孩,享有無可比美的自由!記得年幼時,我在教會學校讀書,很早便聽到過主耶穌。高中期間,我在一個佈道會中決志信主!可是大學畢業後,自己卻被無數的理想吸引着。結果,我離開了天父很長一段日子!然而就在這20年間,天父透過不同的人及事,不斷感動及提醒我,讓我看到世界上無止境的追求,都只是短暫的!

可是,當人回轉到基督的愛中,便嘗到了像小孩在父親面前的那種真摯的恩待、憐憫及自由!即使從前的我活在自我中,不守規距又製造出很多麻煩,天父卻都沒有與我計較。反而,祂讓我從過犯中,學習認識自己的驕傲,及如何以柔和谦卑對待人及事、以至我的內心有改變及成長!我相信在天父的心中,每人都是祂獨特的創造。天父喜歡我們像小孩般,真實而不造作、坦率而渴慕 ,與祂重修破裂的關係,並領受祂為我們量身打造的祝福!

大家亦不妨想想自己在成長的路上是如何在天父所賦予的自由下經歴祂奇妙的帶領及擁抱的?這經歷如何成為了你寶貴的祝福及成長的印記?

 

*本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成長的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