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救恩

靈命日糧:向下扎根

讀經:馬太福音13章1-9節 

我的庭院有一小塊土地,無論我如何努力,卻似乎毫無進展。儘管我細心澆灌,那裡的草總是稀疏可憐。

於是,有一天,我拿了一個鏟子,往那塊讓我苦惱的土地一鏟,才發現到問題所在。原來土壤下方是一層石頭,大約有三寸深。為了讓種子能扎根生長,我將那層石頭剷除,然後覆蓋一層富含養分的土壤。

耶穌也曾談論種子和土壤的關係。在馬太福音13章,祂用福音種子落在不同類型的土地為比喻,說到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種子,因「土既不深」而很快發芽,但也很快在太陽照射下乾枯(5-6節)。這是說那些聽了福音也接受的人,因為信息沒有在生命扎根,當困難一來,這些不是真正相信的人就離開了信仰。

耶穌為這比喻下結論,祂說:「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23節)。我們該為此感恩,這提 [....]

靈命日糧:這就是耶穌!

讀經:以賽亞書53章4-12節 

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是在紐約長大的猶太裔孩子,對屬靈的事並不感興趣。他的生活重心是要成為樂隊的鼓手,同時他也深受濫用藥物的困擾。然而就在那時,有些朋友邀請他去教會,在那裡他感受到關愛及人們關心的代禱。經過短暫的信仰掙扎後,邁克爾接受了耶穌作為他個人的救主。

對一名頑固剛愎的猶太裔少年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一天,他對父親提起,他聽過舊約聖經裡的經文描述主耶穌,他父親不禁感到懷疑,問道:「在哪裡?」邁克爾打開聖經,翻開以賽亞書53章,他們一起讀,隨即邁克爾高興地驚呼:「就是祂,這就是耶穌!」

的確,這就是耶穌!布朗今天已是一位聖經學者及作家,當時他藉著眾信徒的幫助及聖靈的引導,他認出以賽亞書53章所記載的彌賽亞,他經歷了救恩,這救恩改變生命 [....]

聆聽心中的旋律

陳群鈺,台灣

走調的樂音
音樂在我的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走路唱歌、洗澡也唱、做事也哼、即使外表安靜,我的內心仍舊有音樂旋律響起,我無法想像我的生活中沒有音樂會是什麼樣子呢?對我而言,生活也可以是一首歌曲:在歌曲中有高低音符象徵著憂喜交疊的情緒,有時生活急促的步伐宛如搖滾樂,又有時休止符適時的出現讓整段曲調多了幾分輕快與期待。

然而,最令我難以接受的就是走音與不協調的曲調,它們硬生生的破壞了整個音樂的和諧。人生中的疾病、挫折、失去就好像這些令人不舒服的聲響一般,如此的突兀又冒失。

在我國中考高中的前十天,我的眼睛因著罹患青光眼突然有暫時性的失明經歷,這樣的打擊帶給我在後來十幾年就學、工作、人際關係上許多變調的音符,每次都讓我出糗,而且我根本無法控制這些狀況。為什麼我會變成瞎子?我不喜歡這樣的我!以後沒有人會想接近我的,因為我就是這麼的與別人不協調!誰能夠再幫我重新寫篇樂章呢?

我嘗試著用自己的方法來掩飾這些不好聽的音符,我故做堅強,努力尋找可以表演的舞台,為的就是讓人家肯定我。我相信只要有這些肯定就不會再被眼睛不好的事實給困擾了!我用言語和行為討好別人,因為我以為,只要我儘量滿足他人,我就可以被人喜歡,進而忘卻我不喜歡與不接納自己的事實!但這些動作只是讓我生命的曲調愈來愈怪。

重新再編曲
大學一年級時,有人與我分享了一本小冊子:你聽過四個屬靈的定律嗎?-在這本小冊子中有句聖經的話一直抓住我的心: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章10節)

我想要得到這豐盛的生命,也想要去了解若這位上帝真的是創造我的上帝,那祂對我這個殘障的生命有什麼特別的計畫呢?於是我邀請耶穌進入我的生命成為我的救主與生命的主。

接受耶穌後並沒有讓我的眼睛變好,也沒有改變我需要拿著手杖在路上叩!叩!叩!的事實,我還是會討厭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也對於經常需要請求他人協助的生活感到不耐煩,有時候我也很想蹲在路上大哭一場,請上帝讓我也可以跟個正常人一樣自由與獨立!

但不同的是上帝好像一個編曲家把這已經變調的樂章加上一些配樂,因著經常需要他人幫忙,所以我自然而然有與他人接觸的機會,可以為視障關懷制度發聲,並為主做見證;因為每到一個新環境都需要適應的過程,讓我不斷在學習謙卑與信任的功課;有趣的是因著視覺的障礙,我反倒發掘了聽力、嗅覺與觸覺還有記憶力的潛在能力。而且我開始體會縱使自體的眼睛看不見,但我們還有心靈的眼睛可以去看、去感受、去聆聽那隱藏在外表底下的聲音。

聆聽不同的聲音
現在的我更喜歡聽了,因為每一首歌曲都是用很多不同的元素所構成的,每聽一次就能聽出不同的元素在這首歌曲中所扮演的角色。上帝奇妙的把這些樂器放在同一個樂章裡絕對有祂的巧思與獨特性。我最喜歡羅馬書8章28節中所說的:「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不管發生在我生命中的好事與壞事那都是人主觀的判斷與認定,但在超越一切的上帝眼中,一切都有意義的!

漫畫:比爾博先生-鉛筆

「我何用畏懼,我何用驚慌,倚靠主耶穌永遠膀臂;主在我身旁,我滿有平安,倚靠主耶穌永遠膀臂。」

這段歌詞與摩西最後的祝福遙相呼應:「耶書崙哪,沒有能比上帝的。他為幫助你,乘在天空,顯其威榮,駕行穹蒼。永生的上帝是你的居所,他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申命記33章26-27節)。

上帝給我們的膀臂與雙手許多的恩賜,我們可以揮鐵錘,抱孩子,也可以幫朋友。我們的力量雖有限,可是上帝大能而溫柔的看顧表明,他向我們所施的力量無窮無盡。「耶和華的膀臂並非縮短,不能拯救,耳朵並非發沉,不能聽見」(以賽亞書59章1節)。「他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以賽亞書40章11節)。

無論你面對怎樣的挑戰或機會,都能從他永久的膀臂中得到平安與穩妥。

永生的上帝是你的居所,
他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
—— 申命記33章2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