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生命

每日旅程:人生的意義

WeChat Image_20170508080707

作者:Roxanne Robbins
翻譯:湘穎
讀經:加拉太書4章1-20節

我為你們害怕,惟恐我在你們身上是枉費了工夫(加拉太書4章11節)。

《標杆人生》是有史以來在 《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時間最長的書之一。這本書有超過3000萬份的銷量,顯然,許多讀者把它當做了教導如何過有意義人生的秘籍。

追求人生的意義並不是21世紀才有的。早在很久以前,人們就開始追求過有目標有意義的生活。

連使徒保羅也渴望知道他對他人生命的付出是有意義的。繼保羅從一個基督徒的迫害者首領轉變成耶穌基督的門徒后,他一生都致力於傳播福音。他想讓所有人知道上帝「差祂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阿爸!父!』」(加拉太書4章6節)。他希望人能明白他們「不是奴僕,乃是兒子了;既是兒子,就靠着上帝為後嗣」(加拉太書4章7節)。

保羅解釋了在耶穌基督里真正的意義是什麼。他希望加拉太人明白,若沒有基督,他們就是給那「本來不是上帝的作奴僕」(加拉太書4章8節)。因着許多人開始認識上帝,後來卻又回到了無用的屬世精神原則中去,保羅感到很憂傷。這些人試圖討好上帝,而不是藉著耶穌基督與上帝建立關係(加拉太書4章9-10節)。

「我為你們害怕,」保羅說。「惟恐我在你們身上是枉費了工夫」(加拉太書4章11節)。使徒保羅深深渴望他所教導和培訓的門徒能夠明白真正的意義只能在基督里找到。我們都渴望找到生命的意義,耶穌基督邀請我們通過祂找到這個意義——因為正是祂賜給了我們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相關閱讀:

讀約翰福音15章16節,思考耶穌向信徒們揭示了祂給我們的生活意義是什麼。

思考:使徒保羅的一生如何向你展現了上帝的“目的”?有哪些事會妨礙你活出在基督里的價值?你如何能靠着上帝的大能戰勝這些事呢?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每日旅程:真正的成功

WeChat Image_20170501105339

作者:Sheridan Voysey

翻譯: Penny

讀經:路加福音10章1-20節

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加福音10章20節)

對你來說,成功的定義是什麼?人們會說:「要快樂地生活,」「要實現我的目標,」「看到他人接受救恩。」我的一個朋友這麼說:“我覺得成功就是在各個方面得到上帝的造就,無論是在身心靈、財務,還是人際關係方面,都得到上帝的賜福。」

如果我們把取得的成就定義為成功,那我們要怎麼衡量它呢?通過比較嗎?例如,一間30人的教會和2000人的教會相比,哪個比較成功?一個小康之家(三個孩子、一輛SUV和一個舒適的屋子)和一個推着他人捐贈的嬰兒車的單親媽媽相比,哪個比較成功?若成功就是我們取得的成就而且是可以拿來比較和衡量的,那就容易得多了。你越快樂、越富有、達到的目標,拯救的靈魂越多,你就越成功。

但是在聖經中,當72位門徒在完成了使命后歡歡喜喜地回來時,主耶穌教導了他們什麼是真正的成功。他們告訴耶穌說:「主啊,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們(路加福音10章17節)。」耶穌卻對他們說:「我曾看見撒旦從天上墮落,像閃電一樣(路加福音10章18節)。」 「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加福音10章20節)。」

主耶穌對成功的定義與我們是多麼的不同!我們所取得的一切,都是短暫的,來得快,去得也快。真正有永恆意義的是我們在天上的名分!

耶穌基督很看重我們的生活是否能結出果子來(約翰福音15章1-4節)。成績或許重要,但卻不是最緊要的。我們所取得的成果,不能決定我們是否成功,更不能通過比較來衡量成功的大小。對耶穌基督而言,成功是與祂緊緊相連的——就是上帝親手在生命冊上寫下我們的名字(啟示錄3章5節)。這不是能夠靠着自己的行為賺取的,乃是上帝所賜的恩典(以弗所書2章8-9節)。

唯有在基督里,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永生的生命。

相關閱讀:
閱讀詩篇37篇4節。思考這節經對於何為真正的成功以及成就的來源是如何說的。

思考:你時常與別人比較誰更成功嗎?要達到上帝所說的成功,我們今天可以做哪些事呢?

人生不能重來,為上帝而活吧!——電影《你的名字》觀后感

article-57f35ab8e4e84

作者:雪倫,馬來西亞

說到近期讓人最印象深刻的電影,絕非新海誠的《你的名字》莫屬。作為動畫電影愛好者的我自然也不會錯過這部電影。

簡單來說,故事描述了男主角瀧和女主角三葉,在某天開始兩人只要在睡覺或半夢半醒時就會靈魂互換,但當回到自己的身體醒來后卻什麼也不記得,像做了一場夢一樣。然而很快的他們就意識到這件事情。於是他們開始在彼此的手機留言,記錄自己做了什麼等,漸漸地也變得習慣於這種身體切換的情形。後來,瀧想要尋找三葉,卻發現三葉所住的小鎮早在3年前就被每逢千年就會造訪地球一次的彗星給摧毀了,而三葉也在那場災難中罹難。原來互換靈魂的是現在的瀧和3年前的三葉。得知這一事實的瀧決定要幫助三葉和小鎮的居民躲過那次的災難。過程中三葉也知道了這事實,最後也成功使鎮民躲過那場災難。

過了5年,恢復真身,且不再互換靈魂的瀧和三葉早已不記得這件事,也忘了對方。然而心裡卻依稀記得要找尋某人,只是不知道這某人是誰。直到在偶然的一次機會下,瀧與三葉遇見了彼此,心裡滿是熟悉,最終在此刻,雙方向對方問到:「你的名字是?」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除了因為它每一個場景都很漂亮,故事富有青春感,男女主角間感人的羈絆之外,這部電影其實也探討到了有關生命的問題。裡面有段情節我覺得還蠻特別的,某天三葉和奶奶一起到神社時,奶奶提到了「結」。根據奶奶的描述,「結」代表着時間的流動,在電影中以結繩來表現,而當「結」斷裂時,亦代表着時間的流逝。另外,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新海誠導演曾說這部電影其實也跟日本311地震有關,那顆逐漸靠近地球的彗星,彷彿在暗示着:災難隨時都可能會到來。然而電影是美好的,現實中的我們不會像電影中的主角一樣,當時間流逝之後,當生命逝去之後,還可以再重來。我們都無法預計我們的生命什麼時候會結束,就像電影所表現的一樣,災難隨時都可能會到來。如果沒有好好把握時間,一旦錯過了就無法再重來了。同樣的,總有一天我們的時間都會過去,然後走向死亡,我們基督徒應該將自己的時間與生命投資在哪裡呢?歌羅西書3章1-4節教導我們不要去思念地上的事,而是上面的事,因為最後我們的生命將會與基督一同在上帝那裡。

「結」在電影中除了代表時間之外,其實也代表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神社所供奉之神之間的連結。這讓我想到,我們跟上帝之間的關係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跟祂之間的連接堅固嗎?在生命結束之時,我們可以很坦然來到祂的面前嗎?地上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暫,然而上帝卻賜給我們在祂那裡有永恆的生命。我們選擇在世上度過怎樣的生活,跟上帝之間的關係如何,也決定了我們最後是走向永恆還是毀滅,而機會只有一次。

所以,人生不能重來,讓我們盡情地為上帝而活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甘心樂意)

車禍后,我的第二次長大

road-166543_1280作者:Xueying,馬來西亞

發生車禍

2011年8月20日,在我二十六歲生日後的第八天,我發生了一場很嚴重的車禍。

那天是周六上午,我與一位女同事相約到郊外旅遊。當時由我來開車。在出發的路上,一位巫裔老伯伯駕着休旅車,因駛錯了車道,迎頭撞上我們。

那位老伯伯受了一點傷,塗了葯就出院回家;而我們則受了重傷,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急救。

手術后,我們都被送進了加護病房(ICU)。然而我的同事,在首晚就重傷不治。我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手腕和頸項被許多喉管纏繞;右手腕的骨頭碎裂,所以被置放了一個金屬片。而車子因為被撞得很嚴重,被拖去摧毀了。

當我的父母聽到我發生意外的消息后完全接受不了。他們哭過,也去求神拜佛,終日心驚膽跳。我的親戚、朋友和同事們收到消息后也都紛紛趕來探望我。

一個禮拜之後,由於加護病房的床位有限,我被轉去了普通病房。兩個月後,仍舊昏迷不醒的我出院回家了。

剛回到家時,我終日沉睡在床上,需要靠吊管來灌入營養。許多人都有來探望我,包括教會的牧師和弟兄姐妹。他們會抓住我的手為我禱告。感謝主,兩個月後,我終於醒了。然而我們的挑戰才真正開始。雖然我醒了,但由於腦部受傷導致我完全沒有意識。那些來探望我的人有嘗試跟我聊天,但我卻都無法回應,直到後來才慢慢恢復意識。

pic1

照片:車禍后的作者

第二次長大

我壓根兒沒想過,自己會變回像一個少不更事的孩子似的,所有以前輕易就能做到的事都得重新學習。像喝水、喝奶這些簡單的事情我都做不到。我的爸爸希望我可以學習喝奶,於是就把我的吊管取走,媽媽則就邊用奶瓶喂我,邊像哄孩子似的對我說:「來,吞、吞、吞。」約莫一分鐘后,我才成功把奶吞下去。

當時的我因為左腦神經受過傷,要從床上坐起都非常費力。這是因為腦部神經受傷,會導致人的活動受阻。那時的我,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躺着,還是躺着。

就這樣,我的父母陪伴着我,重新學習,重新長大。

出院數個月後,我拿起杖架學走路。一直到現在我都忘記不了原來走路對一個神經受傷的病人來說,是如此艱難。走個一步兩步,就得停下來休息,再走另一步,一天大約可走數百步。

當時的我感到很疲累,一直覺得是自己在撐,卻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依靠主耶穌。直到某一天,一位教會的姐妹給我買了一本聖經。她說:「雪盈,等妳有精神的時候就可以讀讀聖經。妳對生命的所有疑問,都可以在聖經里找到答案哦。」

其實我小時候就有去過主日學,也特別喜歡唱詩歌,大學時亦有去過教會。但是,雖然我知道耶穌是誰,卻從來沒有真正認識過祂。我會禱告,可都是在考試和成績放榜之前才會禱告。然而,現在的我完全不一樣了。我需要知道,為什麼我的生命要經歷這麼難熬的過程?連同我關愛的人,都跟我一起受苦……所以,在學走路的日子裡,我也開始讀起了聖經。

我深切記得讀聖經的第一天,我隨意翻開就讀到一個我永遠都會記得的經文: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后書 5章17節)

頓時,我心裡充滿了力量。這個主耶穌的教導,讓原本鬱鬱寡歡的我,重新被燃起了希望。我很感恩上帝祂是如此地愛我,並告訴我,我是新造的人。所以從那刻開始,每當我感到想要放棄時,就會對自己說:「不要哭不要氣餒,上帝為大家都開了一條路,忠信地跟着走,就對了。」

我出事前是在一間公司當電子工程師。自從開始讀聖經,出事之後的二千多個日子裡我絲毫沒有碰過電子科技,反之卻非常熱衷於福音的知識。我每天翻開聖經,學習上帝的話語。每次讀後都會思考,並竭盡所能去跟隨。

因着耶穌基督,生命漸漸被改變

我在車禍后的五年裡,跌倒過五次,是狠狠地摔在地上的那種。那種痛,讓我眼淚一直掉個不停。

記得,第五次跌倒是我在睡房裡失去平衡,狠狠摔地。我左手腕的傷疤劃過了牆角,頓時血流如注,非常痛!我呆坐在地上,因為我仍然沒有能力自己從地上站起來。我只能在慌亂當中,閉緊着眼睛禱告,對上帝說:「求求袮救我,我好痛喲!”」

這時,一首二十一年前在主日學里唱過的歌——《我雖軟弱,但主堅強》,在我心中響起來。這讓我頓時變得堅強起來。我拿起身旁的衛生紙擦抹自己的手,告訴自己等一會兒疼痛就會過去,別怕,坐在地上等待爸媽過來攙扶吧。

十分鐘后爸爸進來房間,看到我坐在地上他馬上把我扶起來,問:「妳怎麼會坐在地上?頭有疼嗎?」然後他看見了地上幾團沾鮮血的衛生紙,感到非常難過。

我反過來安慰他說:「沒頭疼,一時不小心就跌倒了。您好強壯哦,一下子就把我扶起來了!」

感謝主耶穌,用我生命的歷練,徹底的改變了我。以前的自己非常地悲觀,思想也很黑暗。然而現在,主把我從黑暗中解救出來。跟隨着主的光,我凡事都覺得感恩,也明白了人生道路上,難免會遇到難關,但靠着主耶穌我能勝過。

為主做見證

對一個住過加護病房的人來說,活着就像是奇迹。上帝的救恩,讓我看到了活着的希望;而這希望就是傳遞上帝的福音。

由於我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新村,村裡的人大部分都是佛教徒,亦有親戚是靈媒。然而因着主耶穌對我的救恩,讓我能有機會去認識祂。所以我現在也正在很努力地學習祂的話語,努力地跟大家介紹主耶穌,希望能讓大家有機會聽到這福音。後來,我們教會也開始向我們小鎮及新村的居民,介紹主耶穌基督。

不止如此,在2015年的聖誕節前夕,在爸媽的陪同下,我扶着杖架到教會的聖誕慶祝晚宴做見證。

我以自己的故事來訴說主基督對我的救恩,以及因為祂的愛,我所做的改變。我就像一隻受過傷的蝴蝶,靠着主的恩典活着,也散播着這事實。我也用“蛻變”這詞形容自己這經歷:當蛹的時候有許多困難和挑戰,可是變成蝴蝶后,就可以勇敢地翱翔,積極地散播主基督的福音了。

pic2

照片:作者九歲時在台上做見證。

數個月後,我終於由扶着杖架到可以完全放下它,小心翼翼地走上教會二樓參加聚會了。

雖然我父母不反對我的信仰,也願意來認識主耶穌,可卻仍然像往常一樣上香拜神。我曾經對此感到無奈,且無助。可是後來,主耶穌教會了我一件事,就是勤力地散播福音,一定會有收成的: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 」(加拉太書 6章9節)

pic3

照片:作者車禍后畫的圖

現在經歷過這些事,我明白了生命真正的意義。我會永遠積極地傳揚主的福音,期望能用這福音去照亮大家的人生路。不論會遇到什麼困難,主叫我們放心,信祂,就夠了。

「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份了。」(希伯來書 3章14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甘心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