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祂的帶領

謝謝祢找到我,帶我回家

作者:Deer

 

我是第二代基督徒,妈妈唸书时因为参加英文查经班和团契举办的活动认识信仰。我从小在教会长大,主日学、基要课程、青少契,对圣经知识不断增长,但我对这个信仰、这位上帝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觉得每个星期天都被强迫要去教会。我相信祂是真的,是因为听过其他人的见证。但其实我对教会蛮排斥的,可能因为是乡下教会,比较多老人、小孩等需要被服事的群体。

我从国小就开始在主日学司琴。国一第一次带敬拜觉得自己是被逼上台的(那时候喜欢唱诗歌、赞美单纯是因为喜欢唱歌),因为从小就非常害怕上台讲话和报告,当时我觉得自己表现得非常糟,然后还被别人批评。那时候尚未认识上帝,常常有种困惑:为什么我的杯子都还没被倒满,我就要一直倒给别人……回家后躲起来哭了大概两个小时。在教会也没什么同龄的孩子可以一起玩,进入一个新群体,别人也是用“**(我姊姊的名字)的妹妹”来认识我,我觉得很没有归属感也很寂寞。

 

 

進入青春期後,在找尋自己價值和定位的過程中,我迷失了。班上崇尚物質的風氣,男生們比較誰的名牌鞋子比較高級,女生們相約買一樣的衣服鞋子。大家很容易以貌取人,或為了融入群體而講別人八卦。而這一切,都和父母從小教我的價值觀大相逕庭。因為每逢周末就要回鄉下的爺爺奶奶家、外公外婆家和去教會,我沒辦法和同學一起約出去玩。因為媽媽覺得穿著乾淨整齊就好,我沒有選擇自己衣著的權利。

我從小就被禁止看劇、看綜藝節目、聽流行歌,跟同學也自然沒什麼共同話題。其實當時的我,也想漂漂亮亮、光鮮亮麗,但是家裡又不允許。渴望卻又得不到的拉扯和失望,讓我變得很自卑。雖然我成績好又會做事,備受師長的關注和疼愛,但這只讓同學忌妒,因而更討厭我、更想攻擊我。直到現在我依舊清楚記得當時一個人面對一大群人的害怕——害怕別人在我背後說壞話、挑釁和造謠,害怕別人憎惡的眼神。

 

 

在學校和教會都不開心,和媽媽的關係也不好,在家裡沒有屬於自己的空間。日子久了,我變得既壓抑又自卑。即便如此,我沒有停止守主日,在這期間也在不同的教會中“流浪”。上高中後進了好學校,看到同學們都優秀且多才多藝,我越發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什麼特色的人:我不認識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

後來上高二後,我和一位學妹很聊得來,她邀我每天放學一起靈修。我們很快就熟了,每天一起禱告、敬拜、讀經、分享領受和疑惑,也聊天分享生活和心情。以前我都是只有睡前和謝飯會禱告,靈修大概也只是讀讀聖經;這是我第一次真的覺得真正在靈修,也慢慢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卻不致失望(哥林多後書4章8節)

 

後來高二時因身心壓力過大而發病,我辭去了許多在班級和社團的職務。最慘的時候連好好睡覺和讀書都沒辦法,成績也大幅退步。甚至我每天放學回家都會大哭兩三個小時。同學傳訊息關心我,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和解釋,只說自己「大腦生病了」。

破碎到沒有任何力氣做其他事的我,開始獨自來到上帝面前、和祂說話。在那段非常難熬的時光裡,學妹也一直成為我的扶持和幫助。熬過一天後,我常常忍不住在她和上帝面前哭泣,她總是播詩歌給我聽、抱著我、為我禱告,甚至陪我一起流淚。她還特別為我預備驚喜,在我自我價值最低落的時候讓我知道我仍是被愛的、鼓勵我鼓起勇氣過艱難的每一天,讓我好感動!

開始每天靈修後,我慢慢跟上帝建立關係、知道祂是我的避難所。一天下來,我總是痛苦難過到無所適從,沒有辦法讀書,我總會跑到校園角落,跟祂訴說我有多麼痛苦、多麼難過,問祂「為什麼?為什麼我會這樣?我到底會不會好?我什麼時候才會好?」雖然並沒有得到立即的回應,但祂常常透過奇妙的方式安慰我。與此同時,我加藥、看醫生、晤談、諮商,還有每天運動,花更多的時間和人相處聊天。

我慢慢恢復,也享受真正活著的感覺。祂不斷跟我說,祂是信實的、是良善的,學習放下和交託,不要擔心。我與祂的關係也越來越親密。最奇妙的是,上帝把我放在如此艱難的處境下,使我不得不學習放下他人的眼光,單單專注在祂如何看我。認識上帝的同時我也更認識自己,當我的目光看向祂而不是自己時,我找到自己的價值、變得有自信,知道自己是祂的寶貝女兒、祂的公主、祂所愛的。我發現我是真的喜歡敬拜讚美,而並不只是唱歌而已,生命的意義就是要敬拜祂。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哥林多後書47節)

 

時間流逝,我進入新的階段,也有了新的經歷。大學之後,我的生活比較混亂、也比較少靈修。即便如此,祂從未離開,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仍蒙上帝保守看顧,恩典滿滿。許久沒有想起高中這段經歷,它們似乎變遠了,但依然真實。

高二那陣子的靈修筆記收藏了當初的深刻感受和記憶,那時的文字和禱告是多麼懇切,但卻又是多麼的疼痛,再看、再回想起都不禁流淚。以前會羨慕那些從小穩定地在教會中成長的人,因為相比之下,我的生命和信仰歷程是多麼地不容易。不管怎麼樣,謝謝天父找到了我、帶我回家。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6月漫畫特輯 | 《未來的你》

漫畫作者:Chin,馬來西亞
*內容出自靈命日糧文章《未來的你》

 

年中總是做計劃的時候,

畢業生選擇未來的路;

工作人士計划下半年或明年的計劃。

每當這個時候,

我們都巴不得上帝親口告訴我們

該選擇A還是B,

或者未來五年的人生到底會如何?

其實,上帝帶領人的方式是這樣的

……

*此圖文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適用於職場生活的五個敬虔態度

作者:Sarah Tso
翻譯: 夏天,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上帝,求你賜給我一份讓我未來的四十年,每天早晨都會開心地醒來去上班的工作吧﹗」這是我即將從大學畢業時的真實禱告。當時,我所有的夥伴都已經在彼此交流工作面試經驗和錄取通知,就我一個還不知道畢業後要從事什麼職業。

然而,我確信上帝要我來到祂面前,信靠祂仍然是那位會和以往一樣幫助我的上帝,我知道祂會繼續帶領我、賜給我能夠榮耀祂的工作。我在禱告中求問上帝該選擇什麼樣的道路,上帝卻用了一個很奇妙的方式對我說話。

在我大學生活的最後一年,校園小組裡有位朋友挑戰我用一整年的時間和他一起讀聖經。當時正值我面對畢業後的人生十字路口,害怕自己會「做錯決定」並「搞砸上帝在我生命中的計劃」。借著這次的讀經計劃,五個聖經人物的故事呈現在我的眼前,為我示範了什麼是敬虔的工作態度:

1.約瑟:在大、小事上忠心

聖經中記載了約瑟廣為人知的經歷:他在夢中看到自己的未來,卻在懵懂的少年時期就被賣去當奴隸,遭遇不實的指控罪名而被下到監獄裡。13年後,約瑟才終於獲得上帝所應許的尊貴職分(創世記37-50章)。

我從約瑟的故事中學到關於工作態度的一課就是:不管我在哪裡事奉都要忠心,儘管當下我在的地方看起來好像離我理想的位置相去甚遠。

約瑟不管被上帝安排在哪個地方,他都選擇聆聽上帝的話及周圍人的需要——即使他當時人在監獄裡(創世記40章)。而這些經歷在他之後被提拔成為埃及的二把手後派上用場,他用從上帝而來的信息幫助埃及和周邊國家度過了饑荒危機。

耶穌在路加福音第16章第10節說到這樣的態度:「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約瑟並沒有輕看自己卑微的起點,因此,當他後來被賦予了更多重責大任時,他可以如此忠心地服事祝福更多的人(詩篇105篇19節)。

反思:你是否在職場中感到格格不入?有沒有可能是上帝正在預備你能夠在同一個地方或其他地方做更大的事呢?即使現在所処的環境並不是你想要的,該如何在祂安排你所在的位置上持守忠心?把你的夢想和疑惑都交給主吧。

2.尼希米:尋求上帝的智慧克服挑戰

當尼希米投入做一件正確的事: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時,面臨了巨大的阻礙。他的敵人質疑猶太人的修築技術、甚至對他發出了死亡威脅(尼希米記4章2、8、11節)。然而,尼希米沒有就此灰心地停止工作,他求上帝的智慧,調度一半的人力看守,另一半的人力繼續修築的工作。

與此同時,要求修造城牆的工人一手拿著工具,一手握著兵器工作(尼希米記4章16-18節)。

52天後修建城牆的工作完成了,反而使得上帝百姓的敵人恐懼害怕,並意識到這是在上帝的幫助下所完成的工作(尼希米記6章16節)。

尼希米天天將他和團隊手中的工作交託上帝,並採用了屬靈的和物質的防禦(分別是祈禱和武器)。上帝就祝福他們取得只有上帝才能成就的結果。

反思:你是否正在做著你確信在上帝眼中是正確的事,卻因此而遭遇反對呢?為那些反對你的人禱告吧。也求上帝賜你智慧設立屬靈的防禦並鼓勵你勇往直前。

3.但以理:在上帝里剛強站立,以正直誠實在職場中事奉

但以理是生活在不同信仰國家中的流亡人士,但是他並沒有讓周圍充滿敵意的環境動搖他的信心,相反地,但以理繼續遵行上帝的律法,甚至在日常飲食上都堅持自己的信仰(但以理書1章8節)。儘管被禁止,仍然一天三次禱告上帝(但以理書6章10節)。

值得注意的是,但以理的工作態度必定是無可挑剔的。聖經中記載,連他的敵人都知道但以理是個值得信賴、不貪腐也不怠忽職守的人。

對上帝的這種正直和敬畏的態度貫穿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因為他曾在至少三位國王(尼布甲尼撒王、伯沙撒和大流士)的宮廷中任職,三位國王也都曾徵詢他的智慧。 最終,每個國王都因為但以理而承認主的存在和能力。

反思:你是否處在一種旁人可能無法接受你的信仰的環境中﹖禱告你可以堅定不移、不屈服於世俗的標準,為了上帝繼續努力工作。在每件事上持定正直的態度、行善事,使你在人面前無可指摘。

4.大比大:使用你手所擁有的供應周圍人的需要

大比大的生平故事常在新約聖經中被忽略。她是彼得在約帕遇見的忠心門徒,她的一生也在這節經文中得到了認可:「她廣行善事,多施周濟」(使徒行傳9章36節)。大比大專註於事奉寡婦門徒,她們當中很多人都需要幫助。

使徒行傳9章39節記載,當大比大突然離世時,很多人非常懷念她,有些她幫助過的寡婦轉而尋求彼得的幫助,並把大比大生前做給她們的衣物拿給彼得看。很顯然地,大比大的工作和生命對她曾接濟過的人發揮了重要的個人影響力。

反思:當你離開了這個世界,你希望你在世所做的一切工作給世人留下什麼樣的榜樣或回饋呢﹖你看見在你周圍的職場、教會、家庭里有什麼屬靈上或物質上的需要呢﹖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貢獻一己之力來滿足這些需要?禱告祈求擁有同情心與勇氣,能夠跨出信心的步伐給出及時的幫助吧﹗

5.耶穌:謙卑服事、尋找機會領人歸向上帝

說到完美的職場倫理典範和為永恆價值而工作,沒有比我們的主耶穌更好的例子了。耶穌並非帶著高貴和權能,而是一顆謙卑的心來到這個罪惡的世界。祂來是為了要服事人,不是為了要被人服事(馬可福音10章45節);祂為世人捨命,使我們能夠與上帝和好(約翰福音14章6節)。

我最近聽到一集播客,主持人分享了Eugene Peterson的觀察,提到耶穌從來不著急,而是很有耐心地允許自己的行程被「打斷」(例如在往睚魯家的路上,醫治了一位血漏的婦人。見路加福音8章40-48節)。實際上,耶穌從沒有被打斷行程,因為他知道在什麼時候如何做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這樣,他就用自己所代表的好消息祝福人們。

反思:你願意為了服事人的緣故而經受不方便嗎?聖靈可以如何幫助你使你在做任何事時帶著謙卑和耐心,而有助於傳福音呢?為你身邊的人能夠認識上帝來禱告,並求上帝讓你看見,不論你在哪裡,都能夠分享祂的好消息,參與祂的救贖計劃。

約瑟、尼希米、但以理、大比大、還有最重要的耶穌,當他們在上帝所擺放他們的位置上忠心工作時,上帝就能使用他們來建造祂的國度。

當然,他們的工作態度也是我每天上班工作時的榜樣,並且幫助我選擇了一份這個社會迫切需要且可以讓我保有健康作息的工作(就是有固定的工作天數和時數,使我也能繼續參與晚上和每周的教會事工,也有年休假可以分別出來參加事工活動和宣教旅行)。

我所處的關懷專業領域,使我在每天的工作中都有許多傾聽和回應人的需要的機會。用我所擁有的來祝福人、為正確的事挺身而出、在工作時帶著為了榮耀上帝而做的心態,用智慧和謙卑服事人。當我這樣做時,上帝就賜給我堅持不懈和克服挑戰的力量,也讓我看見上帝在我的職場中的作為。如此一來,我可以在工作時與上帝同工,關懷組裡的夥伴,並在團隊的過渡時期代表我的組員,且能發揮正向影響力,在同事遭遇重大的生命事件時,陪伴並鼓勵他們。

畢業前的那個禱告後,我經歷了許多,但是我今天可以見證上帝確實回應了我的禱告,並繼續塑造我作為祂女兒、以及在職場上作為祂僕人的模樣。這些年裡,我完成了一份教職工作、拿到了碩士學位,並做了四年的語言治療師工作。當我一路走來不斷學習如何在工作上榮耀祂的名時,我真實體會到,祂真是一位信實的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