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福音

我不再害怕與人分享福音

Why-Am-I-Afraid-of-Sharing-My-Faith

作者:Aryanto Wijaya,印度尼西亞,原文為印尼語

翻譯:Eunice雨思,中國

你是否為傳福音而感到害怕過呢?我有過。

我還在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家是鄰里街坊中唯一的基督徒家庭。一天我騎車路過一個清真寺,一些同齡人向我走來擋住了我的去路,想強迫我下車。我不下來,他們就開始踢我的自行車,強迫我說古蘭經的經文。他們罵我是異教徒——因為我不僅是中國人,還是個基督徒。

我當時完全不知所措。感恩的是有個大人出現並趕走了那些孩子。

自那時起,我總是將我對傳福音的恐懼歸因於這件事。

但經過近來更多的思考,我發現阻礙我傳福音的其實是三個更深層的原因。

1.我擔心會冒犯到有不同信仰的人

在我住的地方,只有極少數的基督徒,所以傳福音是一件超級敏感的事。有一次,幾個朋友在我家聚會禱告。儘管我們沒放任何音樂,也沒發出大的聲音,一個鄰居還是舉報了我們,因為他害怕我們家會變成教會。隨後兩個警察來我家警告我們,「穆斯林街區禁止任何基督徒活動」。

這件事讓我覺得有點兒驚慌失措,但上帝很快又給我提供了其他傳福音的機會。某次我借宿在一位年長婦人家中。一天早上我正準備去教會,她問我:「這麼一大早你去哪兒?」我實話告訴她,我正打算去教會。讓我吃驚的是,她對教會和我的信仰感到很好奇。原來她以前從沒遇到過一個基督徒!於是那天我跟她分享了上帝是誰,以及去教會都做些什麼。

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到,周圍的人每天都在注意我們的行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恰恰能引起他們對我們的生活和對耶穌基督的興趣。正如上帝告訴我們的:「照樣,你們的光也應當照在人前,讓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又頌讚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章16節)。

2.我擔心朋友們會輕看我

每個周日,當我準備去教會的時候,室友都會取笑我說「為什麼要一大早去教會呢,多睡一會兒多好……」他們認為,打發周日早晨最好的方式就是睡個懶覺,因為我們平時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活動要忙。

我承認有時來自同輩的壓力會打敗我。 一次一個朋友邀請我在周日早上跟他一起跑步,我就屈服了——下午我才去了教會。我想要被我的夥伴們接納,想要做一個忠誠的朋友。

我也糾結於我的朋友們怎麼看待基督教。他們有些認為基督教信仰很「複雜」,似乎要守很多規矩:十一奉獻、去教會聚會、讀聖經等等。為了避免朋友們這樣看待基督信仰,我也會盡量不跟他們提及我的信仰。

但上帝在一次靈修時提醒我,我應該專註於上帝怎麼看我,而不是朋友的看法。我在上帝的眼中為寶為尊,祂愛我(以賽亞書43章4節)。 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捨命。 因此,我當用一切——我的金錢、精力、想法來表達對拯救我生命的上帝的感恩之情。

所以現在當朋友們再問起這些,我就告訴他們我一點兒都不介意去教會敬拜、十一奉獻和服侍,因為這些是我對上帝感恩的表達。

3.我擔心我回答不上來關於基督教信仰的問題

有人跟我說基督教信仰講不通。比如他們問,上帝怎麼會有兒子呢?我發現我被這些問題難住了,有時還會想我回答不上來或許是因為我自己也有疑問。因此,我不讓朋友們知道我的信仰,這樣他們就不會發問了。

但一天在教會禮拜的時候,上帝通過牧師講道提醒我,我不應該總是擔憂是否能回答朋友的提問。我應當定期為他們禱告,禱告他們能夠經歷那超越人能理解的,上帝賜的平安(腓立比書4章7節)。

有時,當我們無法用語言清晰明確地傳福音的時候,可以通過行動。之前在大學,我的一個女同學沒有任何朋友。沒人願意和她一組,所以她總是很孤獨。 於是我決定邀請她加入我這組,一起完成一個學習任務。

她很驚訝地問我「你為什麼願意做我的朋友?」我說「上帝把我們每個人都造得很特別。既然是這樣,我為什麼要因為一些瑣碎的原因而避開你呢?」

不知是我的做法還是我說的話打動了她,從那時起,她就加入了一個基督徒團契,信仰生命也一直在成長。

我們的信仰是獨特的。它並不僅僅是關於我們自己或是建造更多教會。基督教信仰,是一位聖潔慈愛的上帝,關愛着我們這些罪人。

成為基督徒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我們要為此感恩。 我現在明白我是耶穌的門徒,也不再擔心大家用「基督徒」來給我貼標籤。 我不再為傳福音而感到害怕。我想要把耶穌的故事跟大家分享而不是默默保留。

儘管人們會在我們傳福音時嘲笑和逼迫我們,就如我在四年級經歷的那樣,但我禱告,上帝的話可以在我們遭遇患難之時堅固我們:「為義遭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的緣故辱罵你們,迫害你們,並且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你們應該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他們也曾這樣迫害。」(馬太福音5章10-12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信心不能停)

明明白白講福音

Do-You-Know-and-Tell-the-Gospel--1024x613

作者:Benedict Tan,馬來西亞;翻譯:梁士煥,中國

如果我說很多基督徒,包括我自己,都缺乏傳福音的熱情,應該不算太過憤世嫉俗吧。我發現我可以和朋友們聊任何話題,單單耶穌基督的福音除外。那麼多人之所以在傳福音方面有掙扎,我想無外乎兩個主要原因:1)對傳福音這件事不在乎; 2)在乎,卻覺得棘手。

最近,我無意中發現了約翰·查普曼(John Chapman)——一位澳大利亞佈道家和傳教士——寫的《明明白白講福音》(Know and Tell the Gospel,中文書名為雅米事工暫譯)一書。這是一本關於傳福音的入門書籍,全書分為兩個部分:1)了解我們為什麼需要分享福音; 2)知道該如何傳福音。書中就探討了上述問題。作者首先闡述了什麼是福音,然後再說明為什麼傳福音是每個基督徒的職責和特權。最後,他又為基督徒如何開啟福音的對話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建議。

整本書的思路很容易讓人理解,但是神學內容也有一定的強度。由於作者本人也一直積极參与福音事工,因此他從自身經歷出發,並結合了自己作為牧者的敏感度來寫作。作者認為所有基督徒在傳福音時都會有掙扎。同時,他也溫柔又有力地反駁了一些反對傳福音的異議,並從聖經的角度說明基督徒為什麼需要傳福音。由於有自身和他人的親身經歷為例子,本書的語氣顯得格外真誠。

同時,作者也不怕承認自己的失敗和掙扎。例如,他分享了自己的兩個恐懼:與人談話時不知道該如何開啟上帝這個話題,也擔心在傳福音的過程當中說了什麼不該說的,或漏說什麼該說的。有時,聽了太多“成功”的歸信故事後,看到自己在傳福音方面力量軟弱又無果效,我會很沮喪,有時甚至感到內疚和慚愧,都不想繼續分享福音了。因此,這本書給予了我很大的鼓勵:它提醒我,上帝自己會負責一個人是否信主,而我們的工作只是真實而有愛心地將上帝賜救恩這一好消息告訴他人。

本書的另外一大特徵就是涉及面比較廣。作者在書中涵蓋了多方面的內容,包括關於揀選的教義、地方教會各會眾在傳福音方面的角色及個人福音事工的重要性。他還用大量的筆觸強調了個人靈命成長及基督徒團契藉着禱告和閱讀聖經來彼此支持和鼓勵的重要性。正因如此,這本書非常適合與朋友或小組一起閱讀,好叫我們通過分享彼此的經歷,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彼此建造。

從這本書中了解到福音的方方面面對我來說可能是最大的收穫了。這些信息讓我重新認識了人的悖逆和上帝的恩典、憐憫與愛;上帝的主權;上帝對我們——祂從罪和死亡中救贖出來的子民——的計劃以及祂在世上的使命。這讓我開始重新檢視和評估我在福音事工方面的努力,並鞭策我可以更加勇敢地與朋友們分享耶穌。

儘管如此,我知道,在傳福音方面我還會遇到掙扎。當我沒有收割到任何“莊稼”時,我會沮喪;當我面對滿滿的日程安排時,也有可能會遺忘讀過的內容,或者將傳福音這件事情“擱置一邊”。因此,我會找人來監督我。但更重要的是,我在操練將福音與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我需要看到各各他的榮耀,並藉着上帝的恩典,直到有一天,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哥林多前書2章2節)

如果你也想被福音的美麗征服,推薦你閱讀這本書。希望它能幫助你對自己的福音知識以及對福音的理解更自信,在分享福音時也分享得更加堅定有確信。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不想搞砸聖誕節?學好這五招

5-ways-not-to-share-about-christmas-1024x613作者:Leslie Koh,新加坡;翻譯:Fish Lin,中國

聖誕節來了!

這是一個與弟兄姐妹在基督里愉快相聚的好時節。

是一個告訴眾人,上帝愛世人甚至降下獨生子為我們贖罪的好時機。

更是提醒我們學好以下五大招的最佳時節。

1.不要強求每件聖誕裝飾都充滿“聖誕真義”。

看着聖誕慶祝活動充斥着市儈的商業氣息,着實令人感到惱火。但千萬別要求所有人都在裝飾、派對或者卡片上烙上福音。別再哀嘆“聖誕已無基督”——祂本該一直在你的心裡,在你的舉止里,在你所有的一言一行里 —— 而不是在咖啡杯或者聖誕卡上。

像個文化督察一樣強迫人們接受聖誕節的含義並不能使任何人迴轉歸向耶穌。事實上,這更可能讓人認為基督徒苛刻、教條主義又狹隘。相反,你應該保持謙卑,正如聖子也是以最謙卑的姿態降世。用你被更新的生命、關愛的行動以及鼓舞人心的話語來彰顯上帝的愛 —— 這才是聖誕節真正的含義。

2.不要只在12月25號這天做一個有愛的基督徒,接着又打回原形。

當教會比往常有更多的訪客時,你想要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這無可厚非。特別對於那些還未信主的朋友們,你希望他們都能感受到上帝的愛。但這也同樣適用於12月26號,27號以及之後的每一天。我們需要在聖誕節展現出基督徒最好的一面,因為全世界的目光都將注視着信徒的一舉一動。但他們也同樣在觀察你的每一天,觀察作為基督徒的你如何工作與生活。

歸功於聖誕季比往常更多的福音劇、唱詩班和推廣活動,確實有更多的人在這期間歸向主耶穌。但如果他們在隨後的主日進入教會,卻發現之前的那些笑臉變得冷漠,並且退回各自的細胞小組時,他們會作何感想呢?

3.不要把聖誕節當作基督徒專屬節日。

是的,基督徒比旁人更有理由去歡度聖誕,在慶祝聖誕節的時候也彼此更有共鳴。但小心我們總是把更好的禮物包給基督徒朋友,並彼此有一種“只有我們才知道聖誕節真義”的感覺。我們都知道,耶穌是為所有人而來。祂的降臨是全人類的福祉,而不專屬於信祂的人。你的大使命是(溫柔而充滿愛地)向還未認識祂的人傳福音。若是只局限於基督徒內,你將無法完成你大使命。

誠然,在聖誕期間教會的短劇、福音演唱會以及其他一切活動,都會讓你更加的忙碌。但你必須確保這些籌備工作不會綁住你,使你忘記那些人才是你真正要關注的。

4.不要無時無刻擺出一副狂熱衛道士的樣子。

你並不需要把每次聖誕派對都變成充滿火藥味的講道,拉下臉來細數每一個原因,告訴大家為什麼必須在這個聖誕節向上帝認罪。畢竟我們是來分享好消息的,並不是那嚴肅而又壓抑的信息。

快樂起來!讓你的朋友見識到上帝在你生命中的喜樂 ——這才是最好的見證。享受聚會,與每一位肢體相交,結識新朋友 —— 這才是將上帝的愛分享給眾人的見證。記住,聖誕節的終極目的是上帝的愛,憐憫與恩典。讓我們在分享真正的聖誕故事時不要遺漏了這些本質。

5.不要哀嘆聖誕節其實不是12月25日,而關於聖誕節,一切都搞錯了。

驚訝嗎?其實可能確實不是12月。牧羊人在曠野中看守羊群,大抵是不會在寒冬臘月進行的。但我們也永遠不知道耶穌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生的。是的,其實你可以把這個有趣的事實,作為與感興趣的朋友探討聖誕節以及耶穌的話題。沒有必要迂腐掃興,哀號大家都曲解了聖誕節的事實。你應該不會介意自己的生日派對選在一個方便的周末吧,提前或者推后一些實際上都沒影響呀。

沒錯,現如今許多慶祝聖誕的方式都不盡如人意。一些傳統其實也僅僅是傳統罷了。不過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聖誕節給了你機會去與眾人分享這有史以來最好的消息。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為什麼我的朋友不信主?

Why-Doesn’t-My-Friend-Believe-in-God-作者:Joel Li,新加坡;翻譯:Iris Ding,中國

我有一位好朋友。一直以來,他都在尋求真理,想明白人生的意義。多年以來,我一直在嘗試與他分享耶穌,因為我相信,耶穌可以回答他對生命的所有疑問。同時,我也相信,他會在基督里找到他一直尋找的幸福和意義。

但我仍未能說服他,讓他相信自己需要一位救主。

朋友的狀態不禁讓我思考,大家都是怎樣看待基督信仰的呢? 為什麼有人會無法認同我的信仰,為什麼他們不願意接受上帝。

有些人或許認為基督徒都很傻、很盲目或容易受到迷惑。他們甚或覺得聖經教導人愚昧無知。因為聖經上說這世上的智慧在上帝看來是“愚拙”(哥林多前書3章18-20節),並且告訴我們應當去相信我們所沒有看見的事情(希伯來書11章1節)。

那我們怎麼辦呢?作為基督徒,我們相信只有通過相信主耶穌才能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我們想將這份真理分享給他人,好讓大家也能夠獲得這份美好的救恩。

是堅決抵制上述類似的批判還是據理力爭,說服我們的朋友接受真理?在我們做出回應前,我們或許可以從哥林多后書4章3-4節中獲得一些智慧:

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 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着他們;基督本是上帝的像。

非基督徒要相信基督,遇到的不僅僅是知識上的障礙,更多的應該是屬靈的障礙——“屬世的神”蒙蔽了不信者的雙眼。所以我們可以勸說,也可以告訴別人我們的信仰有多好,但我們卻無法迫使任何人接受信仰。

這並不代表我們應當停止傳揚福音。聖經很明確地教導我們要為耶穌做見證。同時,我們還應當堅持按照上帝的話語去生活。因為我們的生命才是對真理最鮮明醒目的聲明,我們的行為方式會吸引別人向我們打聽更多關於上帝的事情。那時,我們就可以用溫柔、敬畏的心與他們分享我們的信仰了。(彼得前書3章15節)

但是我們大可放心,也要明白最終只有上帝能夠改變人心,並將如你我這般的罪人吸引到祂面前。我們可以傳揚福音,可以與人談論我們的信仰,但是剩下的就交給上帝吧。歸根結底,我們自己跟隨耶穌,也並非出於自己的主動。我們走向上帝,也是因為祂奇異的恩典,並一路的幫助。

是啊,從頭到尾——從初信到最終進入基督的永生,我們整個基督徒的歷程本身就是一個恩典。靠着恩典我們才睜開了雙眼,得以看見,這並非靠我們自己,而是靠那全能的造物主。我們因恩典而獲拯救,也只有恩典能讓我們獲救。

所以我要繼續為我的好友和他的家人禱告。禱告他們可以認識基督。正如我因上帝的恩典而蒙救贖,終有一天,他們也需要靠上帝的恩典得拯救。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