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父母的離婚,不再讓我引以為恥,反倒讓我引以為榮(有聲中文)

 

作者:Andrew K,澳大利亞

翻譯:詹啟聖,中國台灣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有兩個小時候的記憶定格了我對我們家的看法。第一個是我三歲那年,媽媽生下弟弟之後,我跟爸爸來到醫院,我跑進病房開心地大聲喊:“我弟弟呢?”然後就看見媽媽正懷抱着他。

第二個記憶是在我九歲那年的一個早上,我像平常一樣走進爸媽的房間,準備用他們的洗手間洗漱,然後去上學,結果卻撞見母親正告訴父親說她要搬出去住,並要求跟他離婚。

這兩個記憶在我人生中扮演全然不同的角色,第一個記憶是我們合家歡樂的時光,那時父母親相處愉快,我的弟弟很可愛而且還不會搗蛋。更重要的是,那是一段一切都很完美的時光。而第二個記憶,卻是我的人生遭遇劇變的時候,那段日子家人之間相處時只有咆哮和指責,而我也與家人越來越疏離。

如今,離婚這個字眼可能已經司空見慣,許多明星更換伴侶就像趕時髦一樣。據統計,在澳洲每三對夫妻中就有一對以離婚收場。在現今的社會裡,我們似乎越來越覺得婚姻失敗不算什麼事兒了。

但事實上,對於經歷離婚的家庭來說,這仍舊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歷程。

作為一個孩子,面對父母親離婚時最困難的事情就是弄明白如何妥當地跟他們繼續相處。當父母親共處一室的尷尬情況出現時,我開始習慣性地盯着地板,擺動雙腳;我學會讓自己不去聽他們彼此惡語相加。當我的父母各自再婚之後,我又學會有技巧地閃躲他們關於我的繼父繼母如何之類的詢問。一言敝之,我痛恨這樣的狀態。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痛恨與家人們待在一起,因為那樣只會不斷提醒我我的家不正常。我後來搬出去和祖父母同住,而弟弟則和媽媽住在一起。除了假日以外,我們平常很難見面,見面時也就只有爭吵和打架而已。在外面,我的行為舉止也大有改變,我開始翹課,並且將自己的怒氣發泄在周圍的人身上。

父母離婚是我經歷過最艱難的事情之一,那麼多年過去了,這事件仍然是我人生中極其痛苦的記憶。十五年之後,跟此事相關的許多事情仍歷歷在目,宛如昨日才發生。

然而,最近在大學校園團契研讀聖經羅馬書時,我發現一個讓我驚訝的事實。我學習到這樣一個真理: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是正常的。如同保羅在羅馬書1章18節所說的,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每一個人都抵擋上帝真理的世界。因此,這是個破碎、絕望、充滿罪惡的世界。這意味着我們對於家庭的認知最多不過是一種理想化。畢竟不論離婚與否,每一個家庭都是由一個個破碎和有罪的個人所組成的。這樣的破碎影響到我們在這個世界經歷到的所有事情。我們短暫的生命中充斥着失望與痛苦。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首先,我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看法有了改變。我變得更加實際也更能夠原諒其他人的過失。這同時也促使我在與他人互動時更以福音為中心,因為我知道唯有耶穌能解決人的罪惡本性。這樣的改變幫助我重新去愛我的家人。儘管我們都有缺點,但現在我很珍惜每一個能夠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雖然我的家庭仍有許多問題,但以前讓我沮喪難過的共處時光,現在卻成為我為家人的得救禱告的動力。

最後,這個真理使我無比嚮往那未來的新天新地——上帝應許給我們的那個沒有痛苦沒有愁煩的國度。這也讓我們想起保羅在羅馬書5章3-5節里挑戰人本能的教導,保羅要我們在患難中也要歡歡喜喜,因為到最後會生出盼望。世上的痛苦提醒我們不要太愛這個世界,而是要盼望着上帝帶我們進入新天新地的那一天。

我們完全可以相信上帝會賜給我們這一切,就如同羅馬書5章6-10節所說,耶穌基督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帶給我們得救的確據。

因此,雖然我曾經總是極力逃避一切不完美的事實,但現在我已經學會去接受它。儘管這個過程非常艱難,但在等待那新天新地時,我已能欣然面對父母離婚的這個經歷。這個經歷給了我向他人談論福音和那美好永生應許的機會。現在的我是為了復活后的生命而活,並且我也在提醒他人和我一起為著永生而活。因為永恆的生命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也越來越珍惜十字架的救恩和它帶給我的新天新地的應許。十五過去了,啟示錄21章1-4節仍然激勵着我的心:

“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裝飾整齊等候丈夫。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上帝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做祂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做他們的上帝。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中同行

我接受不了生命中的患難,怎麼辦?(有聲中文)

作者:Dorothy Norberg,美國
翻譯:孔曉慧,中國
語音播讀:依含,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多年來,我一直被各樣的疾病困擾,遭受着自身免疫低下、焦慮和強迫症的折磨。我不得不接受自己身體上的局限和面對因此而來的學業上的挑戰,但是我卻一直受不了精神方面的問題帶給我的折磨和痛苦。

我的大腦時刻處在崩潰的邊緣。一直被過度的焦慮、黑暗的思想和干擾我正常思維的聲音充滿。我的心一刻都不得安寧。雖然在人群面前我努力泰然自若,但內心卻有剋制不住的怒氣。

這種時時刻刻的精神壓力和負面思想使我難以應對生活中的其他挑戰,也影響到了我和家人的關係。雖然我也有正常的時候,但是大多數的時候,我要麼是坐在地上抽泣,要麼就是處在緊繃、易怒的狀態中快要爆發。

上帝啊,為什麼會這樣?

我能夠詳細地告訴你為什麼上帝會允許祂的孩子遭遇苦難。我知道邪惡因着罪進入這個世界,而上帝最終在十字架上戰勝了它,上帝允許生命中苦難的存在是為了使我們的生命得長進,最終來榮耀祂的名。我也相信有一天,上帝會迎接祂的兒女進入祂那沒有痛苦和眼淚的國度。

但是,當我每一天的生活都舉步維艱時,知道這些真理已經無法再讓我心緒平靜了。我被揮之不去的負面思想和自己易怒的行為囚禁着,內心的苦毒開始慢慢生根發芽。

因着我痛苦的經歷,上帝使我更加有同情心、更加謙卑,也能夠在生活中學習更加信靠祂,我知道我應該為這些成長而歡喜。但是上帝就不能通過其他沒那麼痛苦,也更讓人接受的處境來讓我得到這些成長嗎?如果我的身體不適、大腦紊亂只是為了讓我看到離了基督我別無幫助,唯有敬拜祂的話,那上帝豈不是也太可怕了嗎?

然而我又不能憎恨上帝,所以我就恨我自己,並陷入深深的苦毒不能自拔。

為什麼我走不出來?

身體上的疾病並無對錯之分,但是我抑制不住的負面思想卻讓我覺得是罪,並為此深感愧疚。我的焦慮、對上帝的憤怒、對他人的苛刻、充滿憎恨的情緒和各種不應有的負面思想都讓我忍無可忍。可是無論我怎樣努力去抑制和摒棄它們,這些黑暗的思想和感覺仍然在發酵。

一段時間后,我開始意識到,我的這些掙扎和紊亂是源於神經上的問題。這給了我稍許的安慰,但是即使有這些負面情緒不是我的錯,我還是要去和它們做鬥爭啊。我開始了一場持久的拉鋸戰,在自我開脫和深感愧疚中交替掙扎着。我痛苦的根源是害怕我的每一個負面思想都被記錄在案,而我將在審判的日子面對這個案卷。當我在擔憂上帝會如何評判我因着身體緣故而陷入的處境時,我忘記了實際上我的罪案已經被釘在了十字架上(歌羅西書2章13-14節)。

在我每周聽牧師講道、學習聖經並參加團契的過程中,上帝用這些充滿恩典的簡單方式加深了我對救恩的信心和我對福音大能的理解。我明白了我的罪和破碎都不復存在了,我不需要再沉浸在罪疚感中了,因為我不再受罪的捆綁而已經在基督里活過來了。上帝明明已經救我脫離了罪惡,使我在基督里被稱為義人,我怎能還能責備祂允許苦難出現在我的生命中呢?祂的兒子已經替我背負了罪和死的重擔,我怎能還對上帝充滿怒氣呢?

上帝的回應

一段時間之後,我的狀況有所改善。雖然我的身體狀況仍然不好,但是我可以不再受那種毫無緣由的負面思想的困擾了。我跟自己和解了也看到了自己在苦難中的成長。但是很長時間中,我仍然會覺得上帝很不公平。常常,我對生命長進的感恩還是會被內心的爭論所淹沒,我不斷地問,上帝讓我受這些苦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既不能明白也無法解釋為什麼上帝讓我經歷這些,但是我知道上帝是良善和有大能的,而且祂是慈愛的。因着我所遭遇的,我知道我的信仰是真實的。上帝拿走了我最珍視的和內心最想依靠的——我一直努力維護的自義和自尊——讓我因此和祂更親近。

我沒有得到我理想的完美結局,我的痛苦並沒有完全得到醫治而我也並沒有得到一個解釋,但我卻因着學習放下對自己生命的掌控,轉而去愛我的救主而找到了出路。英國牧師司布真曾經說:「我已經學會了如何在風暴中親吻將我甩向岩石的波浪。」我用這句話來重塑我的視角,上帝呼召我讓我更加親近祂而非僅僅是活在我自認為好的生活里。我所誇耀的不是我做了什麼善事或者我成功地戰勝了什麼罪惡,而是只有基督。我也願意接受上帝為了引領我緊緊依靠祂所讓我經歷的一切。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

哈維·溫斯坦、凱文·史派西、達斯汀·霍夫曼一一中招,好萊塢性侵事件怎麼看

作者:Joanna H,新加坡
翻譯:詹啟聖,台灣

試着在谷歌上搜索「哈維·溫斯坦」,你會立刻看到一大堆關於這位美國媒體大亨的負面新聞。這個之前演藝圈的名流,現在卻淪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溫斯坦的噩夢開始於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這篇報導揭露了多位女演員——包括艾許莉・賈德和蘿絲·麥高文對他的性騷擾指控。

報導曝光之後,陸續有超過90位女性站出來指控溫斯坦強姦、性騷擾和人身侵犯,時間可追溯到70年代。而且對他的指控目前還在持續增加。

這位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創始人出人意料的隕落,引發了一連串有關好萊塢選角制度對於女星的壓榨及弊端的探討。對於當事人溫斯坦的譴責更是排山倒海而來。

溫斯坦在事業上受到打擊——他被公司的董事會開除,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將他除名,美國製片人協會以及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等多個機構也紛紛開除他的會籍。不止如此,他的私人生活也受到了劇烈的衝擊,他的太太喬治娜‧查普曼已宣布要跟他離婚。她表示深深地為所有因他丈夫不可原諒的行為而承受巨大痛苦的女性感到心碎。

許多評論稱溫斯坦為「惡魔」或者「禽獸」,而他的那些不當行為如果查證屬實,隨之而來的勢必是更多的非難指責。而對於那些試圖對這樣的事情開玩笑的人——例如英國脫口秀主持人詹姆斯·柯登以及英國環境事務大臣麥可·戈夫,輿論則譴責他們麻木不仁和輕看此事件。

當然,如果事情都屬實的話,我們很難同情這樣一個濫用個人職權欺凌女性卻能始終逍遙法外的人。

但有一篇每日電訊報的文章,作者羅拉·貝茲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她寫道:「哈維·溫斯坦並不是一個『禽獸』或者『惡魔』,他的行為跟其他大權在握的男性沒有差別。不同只在於對於溫斯坦的指控在經過幾十年恥辱的沉默之後終於浮上檯面,呈現在公眾的眼前。但是仍然有許多男性持續在犯跟他一樣的罪行卻從未得到應有的懲罰。」

這是事實,難道不是嗎?溫斯坦應該不是唯一一個犯下這類過犯的人。最近幾周,對其他幾位好萊塢重量級人物——例如達斯汀·霍夫曼、凱文·史貝西、以及史蒂芬·席格的指控也陸續浮現。

如果我們可以從這些例子里學到什麼的話,那就是:不論我們多麼的位高權重,我們都將要直面我們所犯下的罪。不是在今世就是在末日我們面對上帝時。

傳道書12章14節說:「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上帝都必審問。」

某個角度看來,這讓人安慰的同時又令人不安。讓人安慰是因為這說明就算有人嘗試掩蓋自己的罪行,最終他也必須要面對那最後的審判。但這也讓人不安,因為這表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被上帝叫到台前細數我們的行為,沒有人能夠豁免。

所以,如果我們真有智慧的話,與其對他人犯下的罪行指指點點,痛斥那些罪人,還不如多用點心確保自己的生命都控制得當。畢竟,如果換成我們去面對溫斯頓現在的處境呢?如果有一天我們醒來后發現自己過往所有隱密的罪惡統統被曝光在眾人面前,會怎樣呢?這樣想會不會改變我們對於溫斯坦事件的回應呢?

我們可以從女演員艾許莉・賈德(最早出來指控溫斯坦的受害者之一)所寫的書中得到一些想法。當她在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的專訪中被問到,她現在對仍然矢口否認一切的溫斯坦有什麼話想說時,她的回答滿有恩典:「我愛你,我了解你其實是病了,並且你也在苦苦掙扎。但即使這樣,也有人可以幫助你,只是尋求協助與否完全取決在你自己。」

你看,雖然我們犯罪的程度不同,但我們都同樣被罪捆綁,我們都需要幫助(羅馬書3章23-24節: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 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

掙脫色情捆綁:你也可以!(有聲中文)

Pornography-You-Can-Break-Free (1)

作者:Stacy Joy,美國

翻譯:Cindy Wang,澳大利亞

語音播讀:Lesley,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2012 年10月3日是一個我和丈夫Andrew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我們都會盛裝出行,去高級餐廳慶祝一個特別的紀念日:Andrew掙脫困擾了他20多年的色情癮捆綁的自由日。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聽到的沒錯——得自由是可能的!但是掙脫色情的網羅確實是一場硬戰。有些心理輔導員甚至說擺脫色情比擺脫毒品還難。

Andrew是在歷經四年的掙扎后才終獲自由的。這期間他求助過心理輔導,也安裝了過濾網站的電腦程序,曾盡其所能來戒掉這個癮。

促使他戒掉這個癮的最大原因是我倆的關係。當時我們在戀愛,他意識到色情已經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並會繼續影響我們未來的婚姻。我深知他痛恨自己色情成癮帶給我的所有痛苦:比如我擔心未來的伴侶會把我和他頭腦中多年來被色情影像烙下的人物形象在身體和性表現上做比較,而且這個癮也在我心理埋下了對他不信任的種子 ——我不確定我不在他身邊時、或即使在的時候,他的眼睛會飄向哪裡。我也曾因此一直在向身邊的人尋求建議——我是應該與他邁入婚姻還是該結束這段感情。

感謝上帝Andrew終於停下來了 ——這實在是因着上帝加給他的能力才成就的。貌似不可能的事在他身上成就了,這不可能有任何其它的解釋。而他現在是一位牧師, 他用過往的經歷鼓勵大家,告訴他們每個人都可以在色情上得勝。

我知道Andrew的經歷並非個別。色情無處不在。也許我們認為它只會影響男性,然而事實是不論男女都深受其害 ——色情網站的三分之一瀏覽者是女性 ,而其中的青少年比例更高。研究表明色情網站的最大客戶群是12-17歲的年輕人。

另外一個讓人心痛的事實就是基督徒也不例外:將近一半的基督徒家庭都有嚴重的色情成癮問題。

作為一個牧師的妻子和受訓中的心理諮詢師,我輔導過很多被色情問題困擾的人——無一例外的是,他們都在十歲前接觸過色情內容。

我是不是有點太古板?色情問題有這麼罪大惡極嗎?也許你正在心裡這麼嘀咕。畢竟,性慾是上帝賜予我們的美好禮物。聖經不是也說,性是上帝美好創造的一部分,我們應該當做禮物來珍惜嗎?是的,沒錯!但是聖經也多處警告我們要提防性的濫用。以弗所書5章3節警告我們在生活中不能有一絲的淫亂,而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3節則警告我們淫亂會影響信徒成聖,會阻礙我們靈命的成長。因為我們要用整個生命來榮耀上帝,所以我們需要嚴肅地對待色情問題。

從與我和丈夫輔導過的以及我們認識的很多夫婦和年輕人的交談中,我們發現(研究也證明了)婚姻破碎案例一半以上都源於色情問題。一些研究還發現色情問題讓婚外情的發生率提高了三倍之多,我猜想這和色情內容會勾起我們無法滿足的慾望有關。涉足色情的人慾望是無止盡的—— 他們總是想要更多的選擇、更危險刺激的方式、更加獵奇和扭曲的手段、更多不同的體型等等。婚姻里的終生伴侶是上帝所賜的禮物,然而色情問題讓受害者無法珍視和滿足於這份禮物。那麼我們要如何掙脫色情的捆綁呢?任何的努力都要從一顆對基督完全順服的心開始,並要做好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都要順服祂的準備。

基督徒心理諮詢員Ed Welch在一篇關於抵抗色情誘惑的文章中寫到「抵抗誘惑的能力絕非源於知識,而是源於對上帝認識的深入以及用順服和信任來回應祂」。只有當我們發現唯有在上帝的同在中我們才能找到這個世界和肉體的享樂無法給予的喜樂時——那種可以一直讓我們內心得滿足的完全的喜樂,我們才能抵抗得住色情的誘惑。我們必須相信,上帝所給我們的更榮耀、更豐盛——是任何屬世的人事物(包括色情產業)無法比擬的。

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將我們的掙扎告訴一個我們信任的人——他既可以監督我們也會成為我們的支持。Ed Welch 解釋說在這場征戰中有他人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他說:「我們很容易就會爭辯說自己的罪是私人的事,我們犯罪得罪的是上帝,理應自己承擔和面對。但如果我們輕鬆地向上帝認了罪卻不願向他人認罪,那我們是否是真的承認這個罪就值得懷疑了。開誠布公也是避免自我狡辯的方法之一。」

如果你正被某種性癮問題困擾,請找一個能負責任地監督你的人 ——不是那種因為你這周只看了兩次而不是五次色情影片就誇讚你很棒的人,而是真正關心你、能直擊要害地向你發問的人。

有一些我深愛的主內家人,他們多年來每晚都在深夜向上帝哭訴求助,但卻沒有答案。絕望感讓他們漸漸陷入抑鬱,他們認為自己永遠不可能擁有一個幸福和榮耀上帝的婚姻和生活。然而靠着上帝的恩典,他們如今掙脫了色情癮的捆綁,擁有了上帝祝福的美滿婚姻,並在積極地幫助其他受害者。撒旦試圖讓你相信「你永遠都不可能擺脫色情捆綁」這個謊言。在這場和色情對抗的硬仗里,千萬不要被敵人的謊言打倒。

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我們服侍的是那創造天地滿有權能的上帝,在祂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的。(路加福音1章37節)。

不管你處在生命的哪個階段,已婚、單身、抑或是喜樂平安地享受獨身,前方都有一個實實在在、豐豐富富的自由生活在等待着你。轉眼已經結婚四年,我可以誠實和喜樂地告訴你,我們的性生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舒心、有趣和令人滿足。感謝救贖我們的上帝!

這也是我為你的禱告,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你也能像Andrew和我一樣回首過去並慶祝我們的勝利。在這場征戰中讓我們保持警醒,並時刻牢記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得憐憫,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作品為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重新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