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聖誕

聖誕系列| 耶穌怎麼可能同時是上帝也是人呢?

作者:Richard Goetz,新加坡

翻譯:奇奇,中國

Richard Goetz博士是新加坡新亞學院(TCA College)的神學教授。他熱衷於學習,並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識、信息和見解。 Goetz博士的研究和教學領域很廣,涉及神學,倫理學,哲學和教會歷史領域。他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的馬凱特大學獲得了神學博士學位。 Goetz博士和他的妻子Tammy已經結婚30多年,兩個女兒也都成年了。

聖誕節是每一年基督徒記念上帝之子耶穌基督誕生的日子。我非常喜歡聖誕節,不僅僅因為我們可以互贈禮物,還因著我尤其愛聽和唱那些美妙的聖誕頌歌。

我最喜歡的一首是CharlesWesley的《聽啊,天使高聲唱!(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這首歌不僅好學好記,而且歌詞涵蓋了聖誕節的全部意義。第二節的後半部分是這樣的:

至高上主披肉體,聖道化身尊降卑,

甘與世人居下地,乃我主以馬內利。

聽啊!天使高聲唱:「榮耀歸於新生王。」

透過這幾句歌詞,Wesley描述了聖經中的上帝以嬰兒耶穌的形式來到這個世界,正如約翰福音中所宣稱的那樣:「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翰福音1章14節)。然而這帶出來了兩個重要的問題:一個人怎麼可能同時是上帝又是人呢?為什麼耶穌需要同時是上帝又是人呢?

耶穌需要同時是上帝又是人是因為上帝創造人類就是讓他們與自己建立關係,但從亞當墮落以後,罪就侵蝕了我們,並破壞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然而,因著上帝對我們無限的愛,祂仍然希望與我們建立關係。祂希望我們與祂和好。但因著我們都犯了罪,和好是不可能的。我們需要除去身上的罪,卻又無法靠自己做到——這就好比一個醫生試圖對自己進行開胸心臟手術一樣。

因此,我們需要另外一個沒有被罪侵蝕的對象來做這個手術併除去我們的罪。滿足這個條件的唯一一位就是上帝自己。因此,耶穌必須是上帝才能代我們贖罪。但如果耶穌只是上帝,那麼祂因著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所取得的成就對我們就無效了。祂雖然是無罪和完全的,卻不能真的代替我們成為贖罪的人。要代替我們的話,祂需要像我們一樣。所以,為了可以替我們死並為我們贖罪,耶穌需要成為人。

承認耶穌同時是上帝和人並且明白祂為什麼需要既是上帝又是人是一回事,要試圖理解耶穌如何能同時既是上帝又是人卻完全是另一回事。

上帝是無限的,人是有限的;上帝在道德上是完全的,人在道德上卻是墮落的;上帝是全能、全知和全善的,而人卻在力量、知識和善良上都很有限。然而,門徒們卻看到耶穌吃飯、睡覺、走路、說話、笑、疲倦、飢餓、被鞭打、流血,並像人一樣死去。另一方面,他們也目睹了祂醫治病人、趕鬼、使死人復活、平靜大海、在水面上行走、赦罪、以權柄教導新的真理並且從死里復活,這些都證明了祂也是上帝。我們如何解釋這一點呢?

我們可以在《迦克墩信經》中找到早期教會關於耶穌是誰的陳述和宣告。公元451年由教會主教們擬定的這個信條或公開聲明宣稱耶穌是完全(真正)的上帝和完全(真正)的人,「祂在神性上完全和上帝一樣,在人性上完全和我們一樣。」

當我們試圖解釋難理解的概念時,用排除法可能會更容易。首先,耶穌不是半神半人;祂亦不是從上帝變成了人;而且祂不是上帝和人綜合後的新形態。祂也不僅僅是一個具有上帝意識的人,或是一個具有更高道德標準的人,抑或是一個碰巧對上帝有正確認識的人;祂不是鬼也不是天使。耶穌是完全的上帝,也是完全的人。換句話說,祂既是上帝又是人。

這意味著耶穌同時擁有兩種屬性——神性和人性。這兩種屬性在耶穌身上結合了。耶穌在神性之外增添了人性,而祂的人性也從屬於祂的神性。

然而在地上,耶穌的神性卻自願放棄使用部分神性特徵。例如,為了與自己的人性一致,祂放棄了全知和全在的能力。我們怎麼知道祂既是上帝又是人?因為這是聖經內容對於耶穌的實際描述,而這些聖經內容又是基於目擊者的見證和使徒的記載。

十九世紀丹麥哲學家Soren Kierkegaard稱基督的雙重屬性是一個悖論(看似矛盾卻仍然可能是事實的事)。因為把它看做是悖論,Kierkegaard得出結論,要相信和承認耶穌的神人二性需要「信心的飛躍」。Kierkegaard似乎是對的。我們必須承認,耶穌的神人二性是一個很深的奧秘。使徒保羅在寫給歌羅西教會的信中也宣稱:「使他們真知道上帝的奧秘,就是基督」(歌羅西書2章2節)。

通過「信仰的飛躍」而相信這個奧秘——即耶穌既是上帝又是人,可以說是一個人可能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對於我,正是這樣。這「信仰的飛躍」使我與上帝建立了個人關係,帶給我饒恕,並給予我今生和永恆的自由和盼望。

如實地說,我們不可能在這個聖誕季完全地理解耶穌神人二性的奧秘。但不理解或無法理解,並不意味著它不是真理。我們必須在我們有限的知識和理解情況下相信並承認這個真理。因為信仰的本質就是信靠我們公義和慈愛的上帝。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祂而活

聖誕小漫畫:普世歡騰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祂而活

聖誕系列| 信仰耶穌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有聲中文)

作者:Paul Wong,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讀:LOMO,中國

Paul是新加坡管理大學(SMUCF)基督教團契的校園牧師。他曾在倫敦金融城(the City of London)擔任公司法律師,後在倫敦的St. Helen \’s Bishopsgate教會擔任事工培訓生,在那裡接受了兩年的全日制事工培訓。空閑時間裡,Paul喜歡攝影、閱讀通俗歷史、以及陪伴他的家人。目前他正在考慮加強身體鍛煉。

 

耶穌並不會「讓生活變得更好」

「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做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做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立比書3章8節)

大約公元60年,這段話的作者在一間寒冷、孤獨的牢房裡寫下了這些話。那時,他正被羅馬衛兵全天候監視。並且,就在他寫這封信的時候,因為嫉妒他對亞洲和馬其頓教會的影響力,他的敵人們正在誣陷他的聲譽和名譽。事實上,他所建立的那些教會,包括他寫這些話所要給的對象腓立比教會,都正面臨著迫害和背教的危機。簡而言之,在生命最後的十幾年中,他為之一生奮鬥和取得的成就大都受到攻擊,並面臨被摧毀的危險。

那麼,對大數的保羅來說,信仰耶穌給他帶來了什麼改變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真的帶來了很大的改變。然而卻不是一般意義上好的改變。

當保羅寫到他經歷了失去一切的痛苦時,他說的是實話。他失去了地位、安全感——一切都沒有了。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生命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一心一意地宣告,人因信耶穌而得救。

因此,對我們來說,最關鍵且懸而未決的問題是:與他失去的一切相比,他為何認定「得著基督」是「至寶」呢?為什麼即使當他在監獄裡受折磨,他還依然把自己以前舒適的生活描述為「糞土」?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想保羅會說,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深信上帝對他的愛,以及他看到這種愛最終以耶穌的到來而顯現出來。對保羅來說,他知道的這些可以改變整個世界。因著現在是聖誕季,所以我會試著從聖誕節的角度來解釋。

 

聖誕節——饒恕與關係

當第一個聖誕節,耶穌出生在猶太的伯利恆(今天的約旦河西岸)時,祂是帶著使命而來的。關於祂神跡般降生的一系列事件證實了這一點。一位見證了祂生命的人告訴我們,祂被稱為耶穌(意思是「上帝拯救」)「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馬太福音1章21節)。這意味著祂在地上的唯一使命就是拯救人們免受因拒絕上帝而應得的懲罰。

我不知道你對此有什麼看法。也許創造者的概念對你來說非常陌生,以至於你認為都是無稽之談。也許你認為你是一個內心善良的人——所以這種懲罰「罪」的想法是荒謬的。

但大數的保羅會直視著你,要你誠實地面對自己:你真的「善良」嗎?由誰來判斷呢?保羅會對我們說,幾乎按著任何一個人的標準,他都是一個好人——就他對猶太律法的理解來看是無可指責的(腓立比書3章4-6節)——但在聖潔公義的上帝眼中,他卻是完全失敗的。

原因如下:上帝看待「罪」絕非僅僅是你我每天都做錯的壞事。祂所說的嚴厲多了。祂說我們都活在黑暗中,是悖逆之子。人類生活在祂創造的世界裡(甚至在污染祂創造的世界),使用著祂賜予的萬物,呼吸著祂給我們的空氣,然而卻絲毫沒有感謝祂或尊榮祂。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因為如果上帝是聖潔、公正、善良的,我卻視祂為無名小輩,那麼這種行為就當受罰——問問我們的父母就知道了。

但是,因著上帝對祂創造物深深的愛以及對與祂的子民建立關係的渴望,祂通過差遣耶穌親自給予了我們解藥。上帝提供了赦免並給了我們一條出路以逃避無人可倖免的審判。那就是耶穌死在羅馬的十字架上,代替我們承受我們因著無視上帝而應受的懲罰。耶穌的犧牲確保了我們可以被饒恕。祂代替我們而被定罪,好叫我們得赦免。正如我的老牧師所說,聖誕節是為了復活節而準備的。

相信耶穌的犧牲意味著現在上帝看待我們如同看待耶穌一般。聖經將基督徒描述為「與基督一同藏在(上帝裡面)」。不可思議的是,上帝不再看見我們的罪,而是看見祂兒子完全的公義。最重要的是,悔改(從悖逆中轉回)和信心(信靠耶穌)使我們與上帝建立關係。作為基督徒,我可以聆聽祂的話語——聖經,並對祂說話,因著信靠耶穌,我知道祂能聽到我的禱告。

這就是改變一切的認知。

因為大數的保羅是一個基督徒,所以他知道自己不需要再害怕上帝的審判。他確信基督在十字架上為他贏得了饒恕。因此,即使他坐在骯髒的牢房裡,他也禁不住為收到這份免費的禮物而高興。也許他會被判處死刑,但他知道,他最終已經和上帝和好了。

相信耶穌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祂為我們拒絕上帝的罪帶來了饒恕,而且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與上帝建立了永恆的關係。這就是一切。

 

第二個聖誕節——不同的時間框架

然而對保羅來說,這所有的一切遠不止這些(儘管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得到許多珍貴的財富了)。其餘的都與時間框架有關。

耶穌在死前曾應許祂會再回來。如果你願意相信,其實有兩個聖誕節。第二個聖誕還沒有到來。

耶穌應許當祂再回來的時候,祂要審判這個世界。並且祂應許給那些相信祂的人永生——但並非在這個破碎的世界上。而是在一個完美的,沒有罪和痛苦的天國——在那裡,此生的痛苦僅是一個遙遠而模糊的記憶而已。

總結來說。做一個基督徒並不能讓你現在的生活更好。事實上,它在各個方面都會讓你的生活更加艱難(問問保羅就知道了!)但是做一個基督徒會徹底改變你的時間框架。它將「生命」的概念延伸,遠遠超過我們在地球上短暫的70-90年,而是直到永恆。

耶穌應許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與祂的令人心靈滿足的長久關係。這是與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從現在開始,一直延續到我們死後。這意味著基督徒是一群能夠在永恆中永遠滿足的人。這個認知讓一切變得大不同。

這也是我的個人經驗。在當今這個世界上做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並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我懷疑古往今來沒有任何一個基督徒的生活輕鬆過)。與罪的爭戰讓我常常要屈膝禱告在上帝面前。

作為一名校園牧師,我的工作通常很忙,而且有時會很有壓力和令人沮喪。與此同時,我的一些非基督徒家人們仍然認為我的工作毫無意義。似乎在我生活的每一處都有挑戰和挫折。有時我真的在想,如果我繼續當一名公司法律師,生活會不會更加穩定和舒適。事實上,從世界的角度來說,我可以毫不懷疑的說一定會!

但是每當我想到那榮耀的真理——我已經被饒恕,並與我的救主一起走向一個更美、更光明、且永恆的未來時,我就不再動搖了。如果聖經是真的(我鼓勵你去檢驗它的真實性),那麼可以說,在一個基督徒生命中時不時遇到的困難只不過是上帝永恆時間軸上的一個小插曲而已。

保羅的話非常安慰人心:「我想,現在的苦楚(如果你所經歷的真的是苦楚的話)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馬書8章18節,引文括弧內文字屬本文作者穿插)

那麼,相信耶穌給大數的保羅帶來了哪些改變呢?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可以回答:超多的改變。而且是最好的改變。當保羅寫到以認識耶穌為至寶,他是真心實意的。他得到了饒恕,與上帝的關係得到了保障,並且有了對永恆幸福的期盼。這一切都是因著信仰耶穌。

我想問一下:在這個聖誕節你願意相信耶穌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祂而活

整個世界都不好的時候,女兒我該對你說點什麼?

作者:一位母親,中國

圖片來自Pexels

親愛的寶貝:

首先要向你道歉。在過去的一周,你或許也感覺到媽媽有時候心不在焉,時不時查看手機,所以你會玩着玩着突然覺得好需要媽媽全部的關注,一個專屬你的抱抱。同時媽媽又想感謝你,因為親愛的寶貝,在過去的一周,每每媽媽感到壓抑,心痛與絕望的時候,是你全身心享受着生命每一刻的專註與單純的喜樂讓媽媽又重新看到希望與亮光。是你的存在,不斷提醒着媽媽,這個世界所承受的恩典與美好。謝謝你,寶貝。如果我需要一個理由在這個讓人喘不過氣的感恩節滿懷感恩的話,我不需要過多搜尋,抬起頭,看到你,便是了。


在媽媽到目前為止生活過的時間與空間里,雖然幸福與祝福居多,但還是經歷、看到這兒,那兒,一個又一個的破碎,而這一切在過去的一周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所以,我想,未來的某一天,或許你也會覺得喘不過氣,也會問:“這個世界究竟怎麼了?”“盼望在哪裡?”“出路在哪裡?”
親愛的寶貝,當你問這些問題的時候,媽媽或許不能立即給你完整的答案與安慰,但是,我想與你分享以下幾點,願你從中找到盼望,就像現在的我一樣:

1. 你是因愛而生的

親愛的寶貝,不管你所處的時代告訴你應該如何看待人類,如何看待你自己,如何看待他人。我想告訴你,你是因愛而生的。爸爸媽媽在彼此相愛中生下你,在你還沒出生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盼望、禱告、等待你的到來,希望可以用我們全部的愛來愛你。

令人驚奇的是,你的出現打破了我們對這份愛的設想,因為我們突然間好像多出許多愛來,並隨着你的成長,這愛也一天天增加,一天天更加成熟。我從未見過爸爸如此溫柔,即便你讓他睡不好覺,即便他在生氣,但是一抱起你,他愛的一面又出現了。我也從未見自己如此勇敢,為了你,一次次去面對、挑戰從前令自己害怕到跳起的事情,比如手術,比如說蟑螂,也變得更加勤奮,一次次與自己的拖延與懶癌對抗。所以,當有任何事情讓你懷疑自己的價值時,請記住,在爸媽眼裡,你永遠是最美的存在。

因為你是真的很美啊。小小的你,愛吃、愛跳、愛笑,也用你甜甜的親吻不斷回應爸爸媽媽。你的眼睛、鼻子、嘴巴,都那麼美,都恰到好處。可是,我們做過什麼呢?媽媽無法幫你安上眼睛,更不能給你編程,讓你能聽懂我們的話,最最重要的是,讓你愛我們。這真的很奇妙,不是嗎?所以,比爸爸媽媽愛你,期盼你,更令人興奮的是,那位讓你在媽媽肚子里有奇妙可畏的受造的上帝愛你,比爸爸媽媽更期待你的到來,也把愛放在了你心裡。你是因愛而生的,全宇宙最有愛,最有智慧,最有能力的那位,親手塑造了獨一無二的你。而這個事實對其他人也是一樣的。有一位本身就是愛的上帝,創造了我們,讓我們有祂的形象(創世記1章27節),讓我們只比天使微小了一點點(詩篇8章4-5節)。

2. 真相/真理很重要

親愛的寶貝,我知道,世界有時會很黑暗,讓你看不到真相。有時,我們自己也會很黑暗,想要隱瞞某些真相。可是,你會同意,沒有真相,我們都將活在懷疑與不安當中。所以親愛的寶貝,媽媽鼓勵你追尋真相,不僅是某些事情的真相,更是這個宇宙的真相。我們真的是孤獨的存在嗎?我們真的是因為偶然才出現的嗎?我們人生的目的是什麼?世界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罪惡,為什麼有愛,又為什麼有死亡?存在就是合理嗎?這個世界真的沒有絕對的對錯,各人所選擇的就是正確的嗎?

當你厭倦了這個世界的故事版本時,或許你可以回到1000多年前的各各他,去看看那個十字架上所發生的,去閱讀耶穌所說的每一句話,看是否真的有一位上帝,用愛創造了我們(創世記1,2章),被我們背叛(創世記3章),卻選擇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約翰福音3章16節),來到這個破碎的世上,成為我們的樣式(腓立比書 2章7節),為我們背負罪的代價(彼得前書 2章24節),戰勝死亡(哥林多前書 15章55節),從墳墓的另一頭,為這個世界投來一束真光,一個通往永恆的通道(約翰福音 8章12節)。我知道這些聽起來太美好,太難以置信,可是當你厭倦這個世界,無法呼吸的時候,一定要自己去看一看。爸爸媽媽會在這路上為你禱告,等你走進這光。

3. 最後的審判

對於那些目前看來無能為力的不公,不可抗拒的不義,不可戰勝的血腥,媽媽也跟你一樣感到憤怒,感到無助、失望、甚至是絕望。可是,媽媽想要告訴你,好消息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那位統管宇宙的上帝會在死後對每一個人進行審判(希伯來書9章27節,啟示錄 20章11-13,彼得前書 4章5節)。很多人以為這個世界沒人管,以為在暗處做的事情不會被發現,以為有能力就可以決定遊戲規則。令人欣慰的是,這個宇宙,有一個超越世間一切邪惡勢力的存在,而祂本身是公義的,並且,即便歷史忘記了,雲端都失效了,在祂那裡,所有細節,還會一一記錄,讓人無可否認。不然我們有什麼盼望呢?我們對公義的訴求如何能得到滿足呢?還有其他辦法嗎?可是同時,媽媽也想提醒你,這個審判,不會只針對你認為惡的人,也會針對你,針對我。你準備好了嗎?你會交出怎樣一個賬本?

4. 聖誕的意義

很快,就是聖誕節了。前兩天,媽媽還在想,這麼可怕的世界,誰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面對呢?如果爸爸媽媽還期盼你有弟弟妹妹也來到這個世界上,這對他們來說好嗎,公平嗎?然後,看着商場里熱鬧的聖誕裝飾,媽媽突然意識到,這麼糟糕的世界,上帝卻捨得讓祂的獨生子降生了,而這就是聖誕的故事。媽媽不敢讓你面對的,上帝卻不害怕讓祂的兒子面對……更何況,對祂來說,這完全是沒有必要的。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上帝的兒子要變成柔弱的嬰兒,降生在人間?是因為我們這裡有快樂嗎?祂甚至都不選擇去上流社會,也不去中產階級家庭,而要降生在馬槽,在最被人遺忘的角落。在我們都不想呆的處境,祂到底要做什麼?你能不能想象,當你流離失所的時候,當你被人遺忘的時候,當你絕望無助的時候,上帝的兒子說要跟你一起做朋友,要與你呆在一起,陪你一同走過?

所以親愛的寶貝,媽媽決定今年聖誕節我們不要聖誕樹了,一是害怕樹傷到你,二是怕你把樹弄倒(你真的有這個能力!),但最最重要的是,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我們要回到聖誕最初的故事。我們要一起去觀看,當有一位嬰兒為我們而生的時候,是怎樣一個景象。你準備好了嗎?不管聖誕節的時候,世界會是怎樣,即便ISIS搗亂,我們也可以慶祝,因為耶穌已經來了,還要再來。愛你的媽媽2017年11月30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