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生命、殘缺、盼望
作者:Janet 有聲播讀:佳音
恩典和生命,兩個熱烈而又活潑的詞語,彷彿佳人才子,出場自帶風一般。
恩典,意味著白白施予。生命,意味著活潑熱烈。但是當恩典之於殘損的生命之時,這又是個怎樣的命題呢?
這個世界不乏受罪惡破壞後而誕出的殘損——先天或後天的。生命的殘忍,便開始揭露於當事者面前。
中國山西太行山深處,有一群人,基本都是天生下來沒有眼睛,被稱為沒眼人。曾經有位電視節目主持人亞妮,放下前途,只身前往此處,和他們共同生活,採訪他們,陪伴他們,製作成了紀錄片。從這沒眼人的生活中,我看到,他們的存在本身,令人撼動。他們幾乎都是天生無眼者,天生就看不見這個世界的一切。所以他們只能感受一切。對他們來說,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是單純純粹。他們天生殘疾,卻把生命變成了一首歌。
生命的張力,在此彰顯出來。他們天生沒有眼睛,但是他們依舊活著。活著,即是生命。是生命,即是恩典的承載體;是生命,即是恩典的接收者。哪怕沒有眼睛,活著的本身,就令人動容。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狀態都是極其純粹的。讓人不由自主聯想到恩典的純粹。
恩典,每天都伴隨著世界。日出日落,雨落花開,日日相伴。我們以為這群沒眼人需要憐憫,或許,需要憐憫的不僅僅是他們,而是我們這些看上去好似健康的人。耶穌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馬太福音9章12節)。誰是康健人呢?這世界,是沒有真正的康健人的。沒眼人,他們活在太行山深處,他們常常歌唱,讓生命的生命感體現出來。我們很多都市中人,每日忙碌於物質的追求,生命蠅營狗苟,生活渾渾噩噩,真的有體現出生命的生命之感嗎?那位節目主持人,因為被他們的歌聲打動,被他們的純真打動,和他們同吃同住很久。這其間,必有打動她的存在。是什麼呢?我想,必是生命本身之美麗,打動了這位生命的探索者。 這使得我們想到我們的信仰。對於殘障人士而言,彷彿失去了生命的恩典,但是我們看這群沒眼人,他們很快樂,他們很純粹,他們體現出了生命的活力。那麼,對於大多數生命狀態普普通通甚至是對人生常常懷疑和絕望的人,我們的信仰,所能夠提供給他們的又是什麼呢?
對此,聖經上開出了三劑藥方,即為,信,望,愛。
在這裡,筆者所特別要談到的乃是這些。人生在世,短短几十載,倏忽之間,一切都將過去。或許,在我們對於生命的破損不解的時刻,我們可以來讀一讀力克·胡哲(Nick Vujicic)的故事—— 《人生不設限》。我們會看見,信,望,愛,所給一個人帶來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生命的美好是不會因身體的缺陷而流失的。沒有手,沒有腳的力克·胡哲,不但不斷突破自己身體的局限性,去創造一個又一個的不可能——學會衝浪,學會踢球,學會享受生命,而且,結婚生子,養兒育女,在這些普通人有時甚至都感到艱難的事情里,他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到遊刃有餘,並且,最為鼓勵人心的乃是,他用了自己的故事去鼓勵成千上萬活在自卑,活在這樣或那樣的殘損中的人,只因為他從自身的信仰當中,看到了自己的價值、自己的未來。
當一個人認識真理時,他的關注點便不再集中於自己所沒有的,而是他的造物者所有的;不再活在不被接納,不被愛當中,而是活在被造物者完全接納,完全愛的事實當中;也因此不再被恐懼束縛,乃是插上勇敢的翅膀,去挑戰那看似無法戰勝的挑戰。這殘損的生命也不再是旁人眼中沒有價值的,而是可以被其造物者使用的,寶貝的。聖經當中記錄過這樣一段,有人問天生瞎眼的人瞎眼是為什麼,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約翰福音9:1-38)。
所以,我想,無論一個人的身體或心靈,是康健的,還是殘損的,我們其實都可以在其中彰顯出上帝的榮耀來,就如力克胡哲一樣,不斷突破自我,挑戰自我,使短暫且有殘損的的肉身生命彰顯出了無限又永恆的天國生命。生命光芒也因此而顯露了出來。但願我們都可以在基督的恩典裡面,長存信望愛,活出美好的生命之風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