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的創造

羅馬書靈修 | 從大自然開始(有聲中文)

作者:東尼叔叔,加拿大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讀經:羅馬書1章18-32節

經文:「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1章20節)

自小在香港長大,整個城市都被高樓大廈及燈光包圍着,除了下班后稍微注意到漆黑的天空外,平日沒有多在意城市的面貌。可是移民到加拿大后,我對大自然有新的體驗!

冬天的多倫多寒風凜冽,然而,白雪輕輕遮蓋在湖面、房頂及松樹上,萬物都安靜起來! 眼前的一望無際讓我感到人類的渺小! 夏天來到,四處卻是生機遍遍,草木茂密! 四季有條不紊,在各自的日子發揮着應有的功能,維持着一個美好和諧的定律! 松鼠追逐嬉戲、鳥雀吱吱叫唱。它們也不種也不耕,造物主隨時給它們所需食物! 眼前的賞心悅目、和諧及自然供應,顯出造物者的大能及智慧,讓我不得不承認大自然並非自然而生,背後有上帝的創造及掌管 ! (羅馬書1章20節)

既然上帝造萬物是盡善盡美, 顯明易見,為何之前我未曾察覺到呢? (羅馬書1章21節)我相信除了環境因素外,人的內心實在是太忙碌了! 就如,在成長階級,要滿足許多的好奇心及夢想。生活安定后,又喜好享樂或物質。當人任憑自己的心,將一些追求定為人生唯一目標的時候,這些東西,不知不覺,更成為個人內心的牽制 (甚至偶像)! 這樣,內心再沒有空間探索上帝了 ! 使徒保羅提醒我們,當人故意不認識上帝的時候,內心便會變得非常混亂! 容易產生20多種可怕的念頭及行徑,如嫉妒、相爭、批判、怨恨、狂傲及無情等等! (羅馬書1章28-31節)甚至,這些行為還會影響別人,就如社會常見的暴力衡突以及國與國的紛爭 ! (羅馬書1章32節)

感謝上帝,移居在加拿大后,祂為我安排許多經歷,讓我重新探索及認識祂,在混亂中得到祂的保守及帶領! 這都是恩典,並不是必然的! 今天,你是否仍未能擺脫一些內心的牽制呢? 盼望你都靠近大自然,重新探索這位全能永在的上帝 !

思考:有什麼事情正在阻礙你去觀看、尋找上帝的偉大?觀察大自然可以怎樣幫我們更好敬拜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靈修 | 我的花園

Untitled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亞

記得,上中學那會兒,每逢假期,我常常早起,跑去離家不遠的小樹林。慢慢走在那片再普通不過的白樺林間的小道上,周圍沒什麼行人,五感變得非常敏銳。腳下的樹葉、飛過的鳥兒、灌木里的蟲子、甚至穿過樹枝的陽光的聲音都這麼悅耳。 清風拂面,清新的空氣里夾雜者草、樹木、露水的味道。我時而奔跑,時而踱步,或蹲下來看地上的螞蟻。心是放空的,但又是裝滿的,滿有着對上帝所造之物的驚奇、讚歎;心是平靜的,但也是雀躍的,喜樂和希望像是一幅翅膀,讓我能飛起來。那時的我和上帝的關係只是「風聞祂的名字」,但我心裡很清楚,在那清晨的小路上,上帝就在我身邊。

大學畢業后,我移居到墨爾本,一個幾次被評為世界上最宜居的花園城市。而我在學業、家庭、孩子、工作、生意中忙碌着,像是一匹被生活和計劃策鞭的馬,一直往前沖…..十多年從來沒有真正去欣賞這座城市。今晨,鳥的啼聲將我從夢中叫醒, 天才蒙蒙亮。我走進花園,拿起噴壺,慢慢地澆花。清晨的風帶着些許涼意,輕輕吹過,帶來少年時白樺林間漫步的回憶。回想過去的十多年來忙碌的生活中,雖有禱告、查經、敬拜,但缺少了少年時與上帝的同在的安靜和愜意。詩篇46篇說:「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其實上帝一直都在,但我的心感受不到。聖經多次提到上帝向我們說話的方式是用那細小的聲音(列王紀上19章12节)。是啊,其實上帝那麼近,就在我的身旁,輕聲耳語,只有安靜的心才能聽到。

大衛詩篇27篇4节說,「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里求問」。一個被世俗牽絆的心是無法寫出這樣的詩句的。而大衛王,一個歷經磨難,出生入死的勇士,一個集財富、榮耀與權柄的君王,一個日理萬機的統治者,所寫下的詩篇里,字裡行間流露的都是對上帝的渴慕,依靠和讚美,讓人感受到他和上帝之間親密無間的關係,難怪上帝稱大衛為「合我心意」的人。

如大衛王所讚歎的,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留意上帝創造的天地萬物,無一不讓我們會不由地震撼、讚歎。一切都那麼精準、細緻,奇妙而神秘,是我們無法想象和測透的。詩詞、書畫、文字、音樂都是我們內心對這一切讚賞、感嘆的自然流露。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回到自己的「花園」,停留片刻,卸下包袱,拋開思緒,安靜在上帝面前,瞻仰祂的榮美、奇妙,知道祂是神。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撥雲見日)

我為何不再堅持同性戀(傾情朗讀)

Why-Im-Not-Pursuing-Gay-Relationships2

作者:Raphael Zhang,新加坡

翻譯:覃函涵,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事情要從一個午夜說起。那天我跟一個我喜歡一年多的男生在一起。我們剛從一個同性戀酒吧里出來,然後就無意中聊起了基督教和同性戀的話題。

我們倆都是基督徒,但是對於同性戀的看法卻截然不同。他認為縱容同性間的情慾是不符合基督教義的,而我堅信上帝同樣會祝福基督徒之間的同性戀情。

之前我們也聊過這個話題,每次一聊起來,就會引起激烈的爭論。我認為既然對同性的渴望是天生的,是我們自己無法選擇的,上帝怎麼會禁止我們依天性而行呢?而他則堅稱聖經上說得很清楚,同性戀行為違背上帝的意志,是有罪的。

就在我們爭論得異常激烈之時,上帝忽然給了我一個念頭:「你的看法其他人也有。你只不過是借鑒了他們的觀點而已。為什麼你不自己探究這個問題,得出自己的結論呢?就算你錯了你又不會失去什麼,有什麼好怕呢?」

而在這之前,我對同性戀的支持一直都是毫無保留的。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對同性的渴望是在13歲的時候。17歲那年,我去網絡上了解過基督教對於同性戀的立場和觀點。有一些觀點對聖經的解讀說基督教是允許同性之間在彼此相愛的前提下跟從自身的慾望的。我認同這種觀點並開始尋找我的戀情——同性之間彼此忠誠、相愛、一對一的專屬關係。

既然上帝想讓我自己去探究關於同性戀的真相,我決定做一個在思想意識上完全公平、忠實和毫無偏頗的調查。所以,從2008年開始,我讓自己去閱讀與自己看法相左的觀點內容。另外,我覺得自己不應該在這個過程中戀愛,否則我的想法和結論可能會受影響。

接下來的7年裡,雖然我大量地研究傳統的聖經解讀是怎麼看待同性戀問題的,但這些觀點論據並沒有改變我,我自己仍然是支持同性戀的。而且與此同時,我也積極地為自己尋找戀情。儘管如此,上帝仍然在這段時間中帶領我,讓我看到了祂在這件事上的心意和祂對於我性別的設計之美。

發現漏洞

在我重新閱讀那些認為聖經允許同性戀的觀點時發現,它們不像我一開始看到的時候那麼可信了。這些言論有很多漏洞。它們往往基於一個假設的前提,而這個前提是有待檢驗的。要麼它們會有邏輯推斷上的跳躍,要麼是把聖經的某句經文單獨拎出來斷章取義。

我越讀越發現,這些觀點並不縝密。我開始問自己一些問題,比如:如果同性戀那麼好,為什麼上帝在聖經中,從舊約到新約一直貫穿始終地禁止同性戀行為?為什麼祂沒有像鼓勵異性間的婚姻一樣支持和鼓勵忠誠的同性關係?如果同性關係是符合上帝的意志的,祂為什麼沒有為同性戀人群創造出在形態上彼此契合補足的性器官?若不論是否是出於愛,同性戀行為都是錯誤的,我該怎麼辦?我要如何尋找愛?

其實,我掙扎的核心只有一個——我是否願意信任上帝,放下自己,完全降服?我緊緊抓着自己的觀點不放,是不是因為驕傲害怕?我是否真的願意去探求,並相信上帝對於同性戀的說法?如果上帝的意志與我自己的不一致,我是否願意相信祂會用祂的方式為我供應?

上帝設計的婚姻之美

當我逐漸拋開曾經支持的同性戀觀點時,上帝開始用各種事堅固了我心中的想法——同性戀是不符合祂的心意的。有一次,在我決斷未定的時候,祂讓我看到了祂所設計的異性婚姻的美妙之處。

這時,上帝已經讓我理解到為何男女之間重大的差異卻能讓兩性間形成和諧的互補關係。祂讓我看到,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婚姻關係完整鮮明地體現出耶穌基督與教會之間的婚姻關係。這種關係是如此的神聖,彼此互補相依,我忽然理解了這一切。

我了解到婚姻本應是一個持久、美妙聖潔的約定。在這個約定中,做丈夫的要能夠像基督為教會捨命那樣為自己的妻子捨命,而做妻子的應當像教會順服基督一樣完全順服丈夫。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以弗所書 5章22-33節)。

我注意到,在聖經里上帝一直把耶穌基督稱為新郎(馬可福音2章19-20節,約翰福音 3章29節),把教會稱為新娘(馬太福音 25章1-13節,啟示錄 21章2節;9-10節)。而歷史的圓滿結局也被形容為上帝羔羊的婚筵(啟示錄 19章9節)。這讓我更加確定,上帝把我們創造成男人和女人是有原因的(創世紀 5章2節)。很重要的一點是為了通過婚姻使男人和女人聯結,讓他們在生命中活出婚姻深刻的聖約,以此展現出耶穌基督是怎樣愛教會以及教會是如何愛基督的。

我記得當我明白這個真理的那一刻熱淚盈眶。首先,上帝對婚姻的設計如此之美,讓我感動。它完全地展現了耶穌基督與教會之間榮耀而神聖的愛之約。其次,我明白了既然如此,放縱自己的同性戀慾望是不榮耀上帝的,因此我需要重新調整我的人生方向。

意識到潛藏的問題

以上是上帝如何從神學和思想上說服我的。緊接着祂又讓我看到了我情感上埋藏的問題。

在我支持同性戀的那幾年,我一直堅信同性戀是天生的,是我自然的本性。但是上帝幫助我意識到了那些導致我被同性吸引的潛藏問題。

上帝讓我看到自己一直以來都渴望得到父親的關注、肯定疼愛。雖然我的父親盡他所能了,我也很感激他,但他給我的也只能是他曾經從他父親那裡得到的愛,而我在成長過程中無法很好地理解和接受這種愛。

小學的時候,我一直渴望有人可以帶領我,教我如何做一個男孩子。在我整個中學時期,我都無法自然地融入到班級里其他的男生群里。我作為男生的自我認知讓我沒有安全感,我也不覺得跟男生在一起有歸屬感。

我現在才意識到,我在中學時開始被班裡的男同學吸引並不是一個巧合。對父親關愛的渴望,以及希望自己能像其他男生那樣有男子氣概,都轉化成了另外一種渴望——渴望得到理想型男生的愛和關注。這便成了我最初經歷的同性間的吸引。

上帝讓這些潛藏的問題浮出水面,祂也讓我明白了被同性吸引並不是我本身自然的天性,而是我更深層問題的體現,而我真正需要解決的是那個本質問題

我也知道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再靠着尋求同性的戀愛關係了,而是應該用健康、正確的方式去面對。我需要為這些情感傷痛尋求醫治,好讓上帝補足我這些年一直匱乏的。

我也接觸到其他跟我一樣被同性吸引的人並了解了他們的故事。我發現他們潛藏的問題也都跟我的類似。我知道如果我選擇放縱自己的同性慾望跟另一個人在一起,我傷害的其實不僅僅是自己,也會讓對方的傷口更深。就像是兩個飢餓的人互相給對方喂沙子吃一樣。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有營養的食物,吃沙子不僅不解餓,還會損害他們的身體,破壞腸胃,讓他們無法吃下真正有益的食物。

改變人生的經歷

毫無疑問地,那探索和尋找答案的7年時間改變了我的人生。雖然一開始我是支持同性戀的,也不願意改變自己的立場,但是聖靈在我心裡播下了真理的種子,並逐漸讓我堅信上帝對我的性別有着美好的設計。

雖然起初,我心裡不願意接受我所讀到看到的,但我發現自己逐漸在思想上認同了那些文字,並最終認識到這些話是真的,因為有住在我身體里的聖靈為我作見證。聖經說聖靈是「真理的靈(它)帶領(人們)進入和理解真理」(約翰福音 16章13節)。

記得在上帝挑戰我,要我自己去探究時所問的問題:「就算你錯了,你又不會失去什麼,有什麼好怕呢?」好吧,我還是有「損失」的。我失去了迎合自己的喜好,抓着自己的觀點不放的權力;也失去了讓自己過一種更舒服,更容易的人生的權力。但我也有所得。我得到了對上帝更深的信靠,因為我知道上帝如祂所說,是信實的。祂慈愛、公義的道比我自己的知識和理解要好太多。我也因此學會了讓老我死去,得以轉向上帝的真理、醫治和豐富的生命,由此得到了真實、長久的喜樂(約翰福音 12章24-26節)。

現如今,我雖仍然會被同性吸引,但我不再尋找同性戀情了,因為我想尋求的是與上帝之間充滿愛的關係。是上帝先來找到了我,並且祂如此愛我。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信心不能停)

創世頌

繪圖:Galih Suseno, 印尼
中文譯詞:梁汝鎮老師、馬康偉牧師,台灣
配音:馬箏,台灣
根據創世紀1章1-31節及創世紀2章1-3節經文為創作來源。

創世首日
世初無形空無物,
神命光至分兩部;
命光為晝暗為夜,
神能奇妙創世初。

創世次日
神工進入第二天,
全能繼續大彰顯;
浩瀚空間隔眾水,
神稱穹蒼夜即現。

創世三日
海洋陸地成隨後,
神命草木有就有;
大地孕育各種籽,
神卻樂見其綢繆。

創世四日
雙光祂創能照見,
大光管晝小管夜;
隨後星辰佈滿天,
神看一切好和諧。

創世五日
神心意決造萬物,
大地全貌即完結;
飛禽游魚處處見,
神旨完美無所缺。

創世六日
大地育養滋有生,
活物安身永不離;
最後造人形如己,
亞當家系萬世開。

創世七日
龐大佈置成創世,
神設安息第七日;
守為聖日祂賜福,
至此終結創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