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的幫助

壓迫

作者:伊恩,香港

這幾天家裡發生了一些事情,家人被一些人惡意對待,甚至出言威脅,我們都心如鹿撞,憂愁滿面。眼見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已極度辛勞,現在還要陷上這個令人擔心的困局,我心裡感覺很不平安,做事時也很不專心。我沒把我的憂愁告訴家人,因為怕會牽動他們的情緒,我只能把一切都告訴天父。我知道我需要安靜在主的面前。

主啊,
我擔心那些惡人不知道會再怎樣對待我的家人。
我擔心爸爸媽媽為了不讓我擔心而不跟我說出真相。
我擔心爸爸媽媽會很擔心。
我擔心爸爸媽媽不懂得怎樣應付那些人。
我擔心……

又把事情告訴了幾個好友,可是他們都只能與我一同嘆息、一同禱告。
我在禱告中這樣說:

主啊,
也許我真的幫不上甚麼忙,可是我把這一切都交託給祢。
我知道也確信,祢是知道受委屈的人的痛苦,也會施行公義。

主啊,
就願祢的國度實現。阿們!

禱告完後,在晚上靈修的時候,我看到了這段經文:
“Lord, you know the hopes of the helpless. Surely you will hear their cries and comfort them. You will bring justice to the orphans and the oppressed, so mere people can no longer terrify them.”
(Ps 10: 17-18, NLT)

感謝主,因祢賜下寶貴的安慰和應許,祢會親自為被壓迫的人伸冤!
我會一直這樣相信下去。

你我都是主角

作者:瑞瑞,菲律賓

「法老和他一切臣僕,都以這事為妙。
法老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上帝的靈在他裡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
法老對約瑟說:『上帝既將這事都指示你,可見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
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聽從你的話,惟獨在寶座上我比你大。』
(創世記41章37-40節)

約瑟前半生如此的坎坷,但是連他自己都不曾想到,他人生的轉捩點,竟然是法老的一場噩夢:七隻乾瘦醜陋的母牛,吃掉了肥壯的母牛;七個脆弱的穗子吃盡了飽滿而佳美的穗子。法老顯然完全不明白其中的意義,單單憑這夢境中的圖像,就已經嚇得他魂不守舍。

法老的一場噩夢,背後卻隱藏著長達七年之久的「地區性大饑荒」,甚至威脅到自己的生命、乃至帝國的興衰!不過,法老真是幸運的,他竟然可以從夢中得到上帝的啟示,他的國中居然恰巧有一位約瑟,不但可以解夢,還可以為法老想辦法、出主意!我們常常會被轟轟烈烈的事情所吸引,卻忘記了在這超然故事背後的上帝,同時上帝所要達成的目的。

上帝豈是真的只是為了要讓埃及與周邊地區來一場豐收與饑荒的交替嗎?我們從《創世記》的角度來看,上帝用如此大的排場,竟願意在這出歷史大戲中突出男主角約瑟,並讓約瑟成為上帝手中的器皿,成為雅各全家、乃至整個地區的祝福!

你我在這個世界的存在,也和約瑟一樣,絕非偶然!你我可以有機會相信上帝,這其中的經歷也絕非只是人間的巧合!我們歲月中經歷過的每一幕,豈不也都是上帝精心設計與安排的嗎?願我們在生活中常存「感恩的心」,同時好好思想,天天預備自己!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上帝必定要藉著我們可以成為「眾人的祝福」!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全新的你

作者:麥田采薇

四年前,我大學聯考失利,令父親十分失望。後來我上了技職學校,學著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學校很小也沒有朋友 ,於是感到挫敗又無助。

一開學,第一次到團契聚會敬拜時,大家唱著《全新的你》—— 心裡真的很希望有人能夠給我力量去改變。那一刻,似乎感覺到這位愛我的耶穌可以將一切都更新。以後的每次聚會,就成了我最期待的時刻——享受詩歌帶來的釋放和喜樂,喜歡弟兄姐妹的關懷和問候,喜歡溫暖的團契生活。

每個清晨,年長的弟兄姐妹都帶著我們一起靈修。在綠草坪上伴著吉他的聲音,我們一起唱讚美的詩歌、一起讀經、默想、禱告。這是一天當中最美、最溫馨的時刻。我的思想,在主的話語裡,一點一點得改變;我的生命,也在團契的溝通裡,漸漸成長。當年長的弟兄姐妹畢業後,我開始帶新來的弟兄姐妹一起靈修、聚會。看到新來學校的他們,我想起了剛來學校時的自己——在偌大的學校裡,找不到自己心靈的歸宿。於是漸漸感到自己身上多了些責任。帶小組的過程中,我聖經知識不夠,就只能不斷去學習,去買屬靈的書籍來看;不會帶禱告會,就只能不斷禱告,以禱告來操練禱告;另外,我還要學習組織、溝通、關懷等許多的功課。在這些過程裡,我看到了自己的許多不足,既缺乏愛心,又缺乏忍耐,但以賽亞書40章30-31節說:「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

藉著服事,主慢慢地改變了我的心,讓我學習去愛別人,關懷別人。當我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願意去看顧周圍的人時,那原本嚴重的抑鬱與挫敗,漸漸離我而去,取而代之是心中的平安和喜樂。當我知道靠自己很難去愛人時,主也使我明白,祂是愛的源頭,祂願意將祂豐盛仁愛的生命傾倒在我空虛的軀殼裡,使它豐盈起來。我真知道,祂是那位賜我新生命的上帝。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人生苦短

作者: Matthew Koh, 美國

“人生苦短”(YOLO-you only live once)是一個現代流行語,也是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的座右銘。

這個名詞本身有自己的簡易邏輯:人生苦短,所以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單調無趣的事情上呢?為什麼不把每一分鐘都當作人生最後一分鐘來度過?如果人總有一死,那麼就不在乎是死於20歲還是80歲了。重要的是有沒有最大程度、最刺激地享受了活著的每一刻!畢竟,人生苦短。

但基督徒的邏輯卻不是這樣。因為在基督信仰中,人生並不苦短。某種意義上來說,基督徒有兩次生命——在世上的生命,以及復活後與耶穌基督在天國永遠的生命。正如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照樣,在基督裡我們也都要復活。(哥林多前書15章20-23節)

因此,我們面臨一個嚴峻的選擇:是照『人生苦短』及其代表的人生觀那樣活,還是選擇為上帝而活並遵循由此帶來的人生觀?這個抉擇,並不是一個新的挑戰。

使徒保羅曾引用以賽亞書22章13節:「我們吃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來支持他的觀點:如果沒有復活,那我們也盡可以今朝有酒今朝醉。實際上,保羅是厲聲喝道:「斷不是這樣的!若沒有死人復活的事,那就讓‘人生苦短’來掌管我們的生命吧。但是,死人已經復活了。」所以保羅寫道:「你們不要自欺,濫交是敗壞善行。你們要醒悟為善,不要犯罪,因為有人不認識上帝。我說這話是要叫你們羞愧。」(哥林多前書15章33-34節)

最後,『人生苦短』的想法是短視的,就好像在馬拉松比賽中前100米衝刺一樣。而人生的終點並不是死亡。對於基督徒來說,等待他們的是那榮耀的復活和對死亡的終極毀滅。正如哥林多前書15章26節「儘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但是,對於不信之人,等待他們的是最終的審判和定罪。

即便如此,基督徒還是會發覺要擺脫屬世的生活方式,將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給上帝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就好像我們錯失了生活的良機,只能羡慕地、眼巴巴地看著我們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同年齡層的人。

但生命遠不止如此。死後還有更多的收穫,或更多的失落。我們有兩次生命,這是你完全可以信靠的應許。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