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的愛

原來我是被愛的! (有聲中文)

作者:Jacelyn C
翻譯:Verenachi
語音播讀:佳音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笨”、 “ 沒用”、“ 一無是處”!很多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儘管我知道我是上帝的孩子,但有時候我還是會給自己貼上這些標籤。

對於我是上帝奇妙可畏的創造這一事實,我總是很難接受。看着鏡子中的自己,我覺得我永遠都不可能像我的那些朋友一樣。她們衣着時尚,而我看起來像個還沒發育完全的孩子。至於我那爛成績,說實話,我都很驚訝我是怎麼在競爭激烈的新加坡升學制度里存活下來的。當我準備要去上大學時,我開始有更多的恐懼。我會交到朋友嗎?會有誰願意按着我本來的樣子接受我嗎?對於大學緊張的學習,我應付得來嗎?我把我的焦慮和不安告訴了我的一個好友,之後我們有了一段深入的交談。

然而,那天晚上,我並沒有因着我的好友願意花時間和精力陪伴我而感恩。當我躺在床上的時候,我竟然開始懷疑對方是否真心關心我。我覺得自己又丑又笨,實在不值得她的關心和愛。

我好後悔向她袒露了心聲並讓她看到了我脆弱的一面。搞不好她根本就不想見我,只是因為不好意思拒絕才不得已而為之呢!我好怕她會瞧不起我,覺得我根本就是個失敗的人。說不定等她在大學里交到更棒的朋友之後就再也不想理我了?

我覺得別人根本沒有理由想跟我交朋友,跟我出去玩。因為不懂時尚,成績又差,我既不能給朋友提出穿衣建議,也不能在學術上幫助到他們。我簡直就是毫無用處。當晚,我被這些自卑的想法吞噬了。

我整夜翻來覆去,難以入睡。最後,我放棄了。我需要做些什麼來讓自己不再胡思亂想。這時,我想起我還有一些研經習題沒有做,正好趕緊補上。

那天要讀的段落是以弗所書3章14到21節,經文中談到上帝的愛。主耶穌基督來到這個世界不只是為了猶太人,同時也為了外邦人。祂的愛是賜給全部的人,不分任何人種。

當我讀到這段經文時,我感到很震撼:原來我是被愛的。我並非不知道主耶穌為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而,那天上帝給破碎、傷心又毫無安全感的我這個提醒,是多麼的及時和讓我得安慰。

上帝提醒我,祂的愛有三個最根本但很重要的事實:

1.祂對我的愛是無限的

在以弗所書3章18到19節中,保羅描述了上帝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實際上,上帝對我們的愛是無限浩大的。

儘管我很難愛自己和看到自己的價值,但是讀到經文里所寫的上帝對我無限的愛時,我又意識到,不論怎樣祂都依然愛着我。

2.祂深愛我,以至於差派祂的獨生子為我而死

事實上,上帝實在是太愛我們了,祂不願看到我們滅亡。因此差派祂的獨生子來到世間受苦,經歷試煉,最終為了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這一切都是為了修復我們跟上帝的關係。 ( 約翰福音3章16節)

想一想,創造宇宙萬物的主竟然會思念且關心我們!我實在想不出比這更偉大的愛了。

3.因着祂的愛,我才可以愛別人

當我們明白了上帝是如何愛我們每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就應當回應祂的愛,用同樣的愛去愛身邊的人。
約翰一書4章7到8節提醒我們上帝就是愛,因此只有那些有愛心的人才是由上帝而生,並且認識上帝的。

與弟兄姊妹的團契能進一步幫助我們經歷上帝的愛,並且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和操練如何愛他人,即便是在很難去愛的時候。

我亦明白了友情是我們彰顯基督所賜給我們那無條件的愛的絕佳機會,同時,我們也透過友誼接受從他人而來的無條件的愛。

這些事實讓我備受鼓舞,即使在我軟弱的時候,上帝依然深深地愛着我。儘管我不堪一擊的自尊心會被別人認為是缺點,但我清楚地知道上帝的恩典夠我用,因為祂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后書 12章9節)上帝會幫助我認識到在祂的眼中,我是很寶貴的。

我不需要做得完美,也不需要模仿任何人。在我未出母腹以前,上帝就已經全然接納我並且深愛着我了。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懷着感恩的心活出一個祂所喜悅的生命。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重新美麗)

我曾以怒氣回應愛

作者: 驚悅        有聲播讀:以晨

 

你都是如何回應別人對你的愛呢?是感謝?是以愛回應?還是謝謝,我不需要?

曾經,熟悉我的人對我有著高度一致的評價,就是「什麼都好,就是脾氣不好。」

我也默默地認領,並按著這一標籤努力地活著。

現在回頭想來,我的脾氣只針對一種人,就是那些愛我的人。

因為我知道他們愛我,作為被愛的一方,我理所當然地對他們有期待,然而當期待落空,我的失望便以怒氣來施展。

很小的時候我曾對父母的愛堅信不疑,並享受其中,直到有一天我發現他們不再按照我的期待滿足我時,我開始以憤怒表達自己的不滿。

我不懂得如何處理自己期待落空的失望,我更不懂得辨別自己的「期待」是否合理,我也不能接受父母不能滿足我的期待這件事情。

當我漸漸長大,父母越發難以滿足我的欲求,我依然不懂得如何面對自己的需要和情緒,所以在父母面前,我的脾氣越來越大,我與父母之間的張力也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我將責任完美地歸咎於父母的有限,卻從沒認識到,是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有問題。

我與許多人一樣,認為一個人身上的問題大多數源於自己的原生家庭,所以我將自己的壞脾氣理所當然地怪罪於我的父母,「是他們沒能了解我真正的需要,又不能教導我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

所以我是一個壞脾氣的人是有原因的,那在於我的父母,這也完美地削弱了我因為發脾氣而帶來的罪咎感。

是因為你們如此,我才這般。

直到有一天,我開始以無聲的憤怒來面對上帝。

每一個父母,遇到孩子生病,都有如坐針氈的過程。那麼相信上帝的父母又會如何呢?

一定少不了跪在窗前迫切的向上帝禱告說,「主啊,求禰醫治這可憐的孩子。」

我也是如此。當我的孩子腹瀉時,我毫不懷疑上帝會醫治他,甚至認為上帝的醫治臨到近乎理所當然,憐憫人的上帝豈會不醫治這幼小的孩子呢?

然而當孩子腹瀉反反覆復,我對上帝的信心也像坐雲霄飛車一樣,迅速地上升或下降。

幾輪過後我精疲力盡,於是我不再帶著盼望來到上帝面前。

那時,對上帝的憤怒已經在我裡面滋生而我卻不自知。

我就這樣在對上帝的憤怒中失去了對祂醫治病人的信心和孩子會得醫治的盼望。

對上帝憤怒,帶來的結果是我陷入了極大的憂慮和恐懼之中。

當我被這憂慮和恐懼包圍,我發現自己無法從中走出來,我意識到我需要尋求幫助。

我找到做輔導的姐妹,傾訴自己開始質疑上帝的愛,我也曾如此質疑父母的愛,而我卻無法從這樣的質疑當中走出來。

當做輔導的姐妹向我問道;「那你愛你的兒子嗎?」我的心似乎被捶打了一下。

姐妹緊接著說,「那你是否能從你對孩子的愛中體會作為父母的愛和上帝對你的愛呢?」直到我翻開《至高喜樂的傳承》一書,失去喜樂的我拿起書貪婪地啃著,我也想得到那份喜樂,走出憂慮和恐懼的幽谷。

我看到奧古斯丁、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他們都曾失去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沒有失去那份至高的喜樂,他們沒有像我以怒氣回應上帝的主權,他們甘心順服,在順服中持守著那份平安與喜樂。我的心如釋重負。

孩子只是腹瀉而已,我就如此怨恨上帝,而那些聖徒,在失去自己孩子的情況下依然順服,並不質疑上帝的愛。

我突然看到自己是多麼的自義,面對上帝又是多麼的任性和悖逆。我竟然對上帝有怒氣,只是因為他沒有按照我所期待的應允我。

比起孩子不會致死的腹瀉,我確實看到了我裡面會致死的罪——向上帝發怒。

因為上帝沒有按照我所期待的應允我,我便心中不滿大大質疑上帝的愛。

當我看到三位屬靈前輩在痛失愛子的悲傷中依然以順服回應上帝的主權,並不質疑上帝的愛時,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的上帝不也是愛我,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獨生愛子來拯救我嗎?沒有留下一樣好處不給我的上帝,又豈會真的用孩子的生病折磨我呢?

我開始為著自己有罪的怒氣向上帝悔改,我也意識到自己多年來一直也是如此悖逆地對待父母的愛。

不按照我的需求滿足我,我就以怒氣來回應。這不是原生家庭的問題,是我自己的罪的問題啊!

當我跪下來,不再是祈求祂的醫治,而是祈求祂的赦免和饒恕時,當我看向祂的愛而不是祈求沒有應允時,我的心大大地釋放了。

我的怒氣止息,我開始以順服來回應上帝的主權和上帝的愛。

我發現在孩子反覆腹瀉的這段時間裡,我開始學會撕裂心腸而不是撕裂衣裳。我開始迫切地來到祂的面前而不是上下班打卡一樣。

我再次學習將孩子交託,而不是獻上又將孩子抱下。

我不要再以怒氣回應祂的愛,而是順服,相信,和等待。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6月圖文特輯】祂愛你本來的樣子

繪畫:Eve
*內容節選自雅米文章《我竭力追求著完美,抽不出空明白,這世界從來就不完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社交訂閱號里充斥著《吸引力法則》、《精緻女孩的秘訣》、《招人喜歡的五招要訣》……

那些信息彷彿都在告訴我們,成為一個受人歡迎、擁有完美人設的人生才是成功的。

一開始,我也覺得這些對我很有幫助,作者講的也非常有道理,可漸漸地,我的生活目標從榮耀上帝,變成了「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完美」,我開始照著這個世界的標準去看待和要求自己。

然而,愛我的祂,卻不是這樣看待我的。

*此圖文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聖誕日曆第23天】祂要我們的愛拿來做什麼呢?

作者:靈翎

繪畫:Chin

有聲播讀:佳音

 

「主我再次到禰跟前,澆奠我向你的愛。」這是小羊詩歌里非常經典的一首悔改的歌曲——《再次將我更新》。聽了很多年,很多次,知道最近才更明白「澆奠愛」是什麼意思。

信主多年,人人都知道聖經里的誡命:「你要盡心、盡性、儘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申命記6章5節)。可是,主到底要我們的愛來幹什麼呢?許多年來我一直不明白愛怎麼能是一種誡命呢?愛不應該是自由,自願而發的嗎?況且,聖經里說,我們在基督里是有自由的。「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章32節)。當一個人要求你必須愛他的時候,這樣的要求就成了律法捆綁著你。難道你不想逃開嗎?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在禱告里求問主:「主啊,我不明白如何在誡命中自由地愛你,求禰憐憫我的無知,並且光照我讓我明白。」

主是聽禱告的上帝,之後的幾年,祂帶領我明白這一切只有在基督里才可能。我的心需要住在基督里,愛、律法、憐憫和公義才可能並存。主是聖潔公義的,祂是光,不與黑暗同居,而我們裡面的黑暗何其大!祂光照我們,我們悔改;祂潔凈更新我們,我才有可能真正地經歷住在祂裡面的屬靈實際。事實上,若沒有主的光照,我們連真實的悔改都做不到。真實的悔改是知道自己得罪了上帝,願意迴轉歸向祂,借著基督的犧牲獻祭來滿足上帝對於公義聖潔的要求。並願意一生追求主,不斷悔改好讓自己的心持續住在基督里,能夠在生命中活出基督。

真實的悔改是信心中的悔改,而信心永遠是指向上帝,不是指向自己的。自由不是不行律法,自由是在基督里行律法。愛不是隨自己的心任意選擇,愛是在基督里把自己獻上給上帝。

主要我們的愛,要我們愛祂,然後呢?祂要我們的愛到底要幹什麼?難道祂自己的膀臂不能做各樣的事工,需要我們給祂跑腿打雜?「但禰(主)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詩篇22篇3節)。難道祂真的這麼需要我們?需要我們去稱頌讚美祂,然後祂從中得到了什麼呢?

基督從始至終都是傾倒自己來成全我們的上帝。不是祂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祂。祂命令我們要愛祂、親近祂,其實是祂給我們最深的愛的誡命。因為上帝迫切地想把祂自己給我們,祂自己就是最好的,是一切美善的源泉。是的,主要我們愛他,祂要我們澆奠自己的愛,就是要我們把自己全然獻上給祂,好來把我們裡面的那些罪惡、黑暗和污穢全部都拿走!主拿走那些罪惡,並且背在自己身上,而且祂還要把自己給我們!祂自己就是良善、溫柔、憐憫、聖潔和美善,祂要以祂自己來滿足我們!

主要我們愛祂,祂得到了什麼呢?祂得到了我們的罪惡和污穢。而基督自己要的是什麼呢?祂要的是與我們置換,把我們的死給祂,祂把祂的生給我們。是的,這確實是一個誡命,但是有什麼誡命比這個誡命更加充滿愛和無私呢?這是愛的誡命。只有在基督里,我們的心才能明白和領受這誡命,經歷這誡命的大能。

「主啊,我花了那麼多的年月,才稍稍摸著禰的心,求禰憐憫我,讓我不斷在禰裡面悔改,更深地認識和經歷禰。」 曾經我一次次地用口宣告把自己全然獻上給禰,心裡卻恐懼著,不知道我的人生在禰手中要經歷何等的磨練和苦難。如今我明白了,禰要我獻上自己的生命給你,是因為禰要來與我置換、成全我。愛禰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和自己的罪惡、不堪交給禰。曾經的我太可笑了,我竟然還以為我愛禰能給禰什麼。愛是什麼呢?愛是成全、愛是關係。禰渴望與我們有這樣成全的關係。這才是禰以禰的寶血與我所立的新約的本質。禰渴望我用生命來回應這美好的新約,與禰聯合,與禰有關係!主啊,我走過這麼多年才明白啊!我裡面的驕傲昏聵何等深重!感謝禰蘇醒我的心。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篇127篇1節)人若不先把自己獻上,愛禰,靠自己能建造什麼呢?全部都是草木禾秸的工程,大火一燒就沒有了。讓我們先把自己全然獻上給禰,把自己交給禰,成為禰的殿,禰必定以聖靈的能力來建造我們屬靈的生命。

主說:「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約翰福音14章12節)讓我們每天都親近主,活在祂裡面,不斷讓祂來與我們置換,讓我們有基督的心,生命像基督一樣,充滿祂的能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