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的旨意

我不再糾結上帝對我的旨意是什麼

 

作者 :Jess Ragg,紐西蘭     

翻譯 :Anna

 

二十歲左右時,稚氣未脫、意氣風發的我時常被這個問題困擾:上帝對我生命的旨意到底是什麼?

「上帝呼召我去做什麼呢?」

「我生命的目的是什麼?」

「上帝將如何使用我呢?」

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尋求「目的」和「呼召」。

我讀了很多書,做了很多小測驗,熱切地禱告,牧師每次呼召我都走上台去回應,好像在努力揭開我所擁有的「特殊恩賜」——也許是說預言,或者禱告使病人得醫治?——我肯定有這種能力的,只是需要「解鎖」而已。

但是這些努力都沒能讓我找到方向,沒有任何一個「先知」講道者把我從人群中呼召出來,告訴我未來的道路究竟是什麼樣子。

我熱切尋求為上帝而活,尋求祂對我的特殊呼召,這些都挺好的,但這逐漸演變成了我在努力為上帝做工,而不是上帝要透過我來做些什麼。

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我最終學會將我的問題和尋求交託給上帝。這絕非是我靈光閃現一時間突然領悟到的,而是當上帝把我的視角調整到和他一致時,慢慢向我顯明的。

在我靈修的時候,上帝不僅向我說 「又要以耶和華為樂,祂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詩篇37篇4節),祂還告訴我們在此之前,我們有要做的部分: 「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祂的信實為糧」(詩篇37篇3節)。

當我默想反思這段經文時,上帝教導我,祂給我目的不是要我到達的一個目的地,而是參與到祂的國度中——在每一天生活的大小事上做善工。

上帝教導我,在祂的國度里工作並不分三六九等。

一個引領復興或拯救孤兒的人活出了有意義的生命,可一個勤奮工作、用心服侍上帝並愛和供養家人的清潔工同樣很棒,也是上帝所喜悅的。

 

關於尋找意義的一些思考

我們努力尋求人生的目標,但問題是我們認為這個目標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我們害怕去委身做什麼,怕它並不是上帝呼召我們去做的因而錯過了我們生命真正的使命。結果,我們從一件事跳到另一件,急切尋求那條正確的道路。

上帝在你的生命中真的有一些特殊的呼召,需要用你獨一無二的恩賜和個性去完成嗎?當然。

但是並沒有那麼複雜。我們不需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才能去過一個有意義和價值的人生。

在使徒行傳3章1-10節中,有個很棒的故事,講到彼得、約翰去聖殿的路上遇到了一個生來瘸腿的人求周濟。

約翰和彼得停下來,對他說:「你看我們。」

那人就看他們,指望得著施捨,然後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

他拉著這個人的手,扶他起來,乞丐就得痊癒了。

在這次相遇中,我學到了三點關於目的的功課:

 

我們可以在最小的事上服侍主

彼得和約翰是那個時代的基督徒明星人物,是使徒!但是他們並沒有高高在上、忙到無暇停下來關心路邊有需要的人。

幾年前,我以為自己已經找到了所追尋的目的。我是教會晚上敬拜的鍵盤手,這可是很值得自豪的一件事。但是當我最終得到這個職位時,記得當時的我就以為我沒有必要再去門廳和新來教會的人攀談,也不用去做諸如更換衛生間里衛生紙的這種小活兒了。

但是使徒們的榜樣提醒我:沒有事情小到不值得我們去做,也沒有一些人卑微到不值得我們去服侍。

我們常常有個錯覺,認為我們的人生目的必須高尚偉大。但是如果我們看到了周圍的需要,也能夠去幫上忙,這就是在回應呼召。

 

我們沒有金銀——但我們有基督

當使徒們想要提供幫助時,他們明白他們沒有金銀,只有基督(第6節)。

當我們認為自己可以給對方提供很多幫助而不只是讓他們認識上帝時,基督徒的自戀心理就會出現。

以我為例,我喜歡給別人解決問題。當一個人身處困境來向我求助,我的本能反應就是給他們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步驟,或者給他們推薦一些能幫到他們的書籍。

我就是在以書籍和指南的方式努力給他們「金銀」,而我應該去做的卻是向他們介紹那位至高者——基督。事實上最先也是最重要的事乃是和他們一起禱告。

記住我們生活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所謂的「超能力」,而是向他人介紹最寶貴的那一位,耶穌。

 

我們要把彼此拉起來

他們拉起來他的手,扶他起來(第7節)

成為晚上敬拜的鍵盤手是我已經實現的夢想。但後來新加入的一位女孩代替了我,成為了主鍵盤手,而我則被排到第二鍵盤手的位置。為此我頗為惱火。

我有沒有為這個女孩在恩賜上的成長和她擁有的獨一無二、與我不同的恩賜而開心呢?並沒有。

我是否這樣想,「這個女孩在聚會中能夠發揮她的恩賜,給敬拜增添活力是多麼令人驚嘆的事?」一點沒有。

我對幫助這個女孩絲毫不感興趣,因為我太關注自己能不能往上爬了。

我們對目的的尋求很容易變成以自我為中心和自私的。我們想知道上帝如何透過我們的生命來成就奇妙的事,卻無意間錯過了在他人的生命中與上帝同工的機會。

使徒行傳記錄的這個故事提醒我,以自我為中心而活從來不是、將來也不會是基督徒被呼召要去做的事。

 

 

我大學畢業拿到學位後,有幸帶領初中和高中的學生做一些創意寫作的項目。我很享受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課程的內容也很有趣,但我最津津樂道的是這個項目可能會讓某個年輕人想要在將來繼續為祂而寫。

我有機會來鼓勵和幫助那些比我更有才華,比我走得更遠的人,我可以在他們尋找呼召的歷程中陪他們走一段路,這樣的想法每天激勵我從床上爬起來面對新的一天。

最近我能以放鬆的心態來感受到上帝在我生活中很溫柔的呼召。我不再是那個閃耀著光芒,負責晚上敬拜的鍵盤手,而是感恩於手裡所做的辦公室工作(能夠用上我在聖經學院學到的一切),同時努力做一個好媽媽養育女兒。

儘管沒有找到我下定決心要尋求的清晰的服侍位置,上帝卻經常給我機會講道、寫作,這都是我珍惜和喜愛的。漸漸地,祂使我變得更樂意去忠心地完成祂所託付給我的任何任務。

我的未來是一場激動的旅程。儘管我沒有那張整全的地圖可以看到一切,但我知道那將是一段為了祂的國度而充滿價值的旅途。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當我結束單身的夢想破滅的時候……(有聲中文)

 

作者:Mackenzie King,澳大利亞

翻譯:Celina Zhang,加拿大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以為我長時間的單身生活就要結束了。我滿心期待在漫長的等待後, 自己可以興奮地告訴別人我在戀愛了, 但是我大錯特錯。

我和一位剛認識不久的男士互發信息有半年的時間。戀愛網站上的說法以及朋友們的意見都讓我相信, 他對我有意思。如果不是的話, 為什麼他每天都給我發信息?我想他當然是對我有點意思的。

我想, 他某天會邀請我出去約會。可惜的是, 這個時期世界因為應對新冠疫情而處於幾乎停擺的階段。但我還是很樂觀,因為我想等疫情結束之後, 事情就會浮出水面的。目前這個時期我們可以在網上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可惜的是, 我錯了, 雖然每天都有簡訊往來, 可是他沒有任何要跟我繼續交往的跡象。

當我邀請他在網路上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時, 總是會收到不溫不火的答覆「 我到時候再回復你。」然後我就一直等啊等。

終於有一天, 真相大白了。他正在與另外一個女生約會。他們已經在網路上約會一段時間了。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 我坐在沙發上哭了半小時,之後整個晚上我都在流淚, 眼淚浸濕了枕頭。

我的心中充滿了對這個男人和上帝的失望以及被背叛的感覺(他明明可以早一點告訴我)。我意識到自己深深地陷入了抑鬱與悲傷的情緒裡面。

這個消息對在經歷疫情試煉里的我是致命性的打擊。 因為當疫情開始的時候, 我很多的計劃被迫取消。例如海外的度假計劃、參加朋友的婚禮和各種各樣的運動項目都被迫中止。

接下來的幾個月對我而言好難。我發現自己有時起不來床, 而當我好不容易爬起來的時候, 我臉頰上全是淚水。被背叛的感覺讓我陷入了絕望的情緒里。我坐在床上, 心中充滿了沮喪, 想知道我是否可以撐過去, 受傷的心是否還能夠被醫治。

我當時真的很難看到希望,但好在事情漸漸好轉了。在這些黑暗的日子裡,上帝讓我看到了祂的信實, 在煎熬裡面祂沒有讓我獨自承擔這些痛苦。

如果你現在正經歷關係里的受傷和困惑,不確定未來會怎樣, 感覺整個世界都對你不公, 我希望我在這個旅程上學到的一些功課可以給你一些鼓勵與幫助。

 

1.上帝如果沒有應允我們的禱告,那最終是為了我們的益處。

在我的生命里, 我常常認為上帝只有說「好」,才是對我禱告的回應。很多時候, 雖然我們禱告,把主權交給主,但其實我們是希望上帝按照我們的期待來回應我們的禱告。例如, 可以得到某某個公司的某個職位, 長期不孕的可以懷孕, 或者是拿到一份讓人備受安慰的體檢報告。

當我禱告的時候, 我會常常說出整個一系列的禱告詞,再加上我認為上帝會認同的 「願主的旨意成就」,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 「願我的心意成就」。而當上帝對我的祈求說「不」的時候, 我就崩潰了。

但是, 我現在明白,上帝不應允我們禱告並不是因為祂不願意把好的東西給祂的孩子們。

聖經說道:「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 (雅各書1章17節)。然而即使我知道上帝的道路高過我的道路,(以賽亞55章8節),我對上帝的「不」還是很難接受,也很困惑,對上帝的安排也充滿了惱怒。

在這次的事件中, 上帝把我從一個有潛在隱患的關係中拯救出來。但是有時上帝的拒絕看上去完全不合邏輯。在這種情況下, 我們只能握緊上帝在羅馬書8章28節中的應許「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

在反思中我看到, 我和那位男士有著完全不同的興趣和價值觀。我經常害怕自己採取的行動或說過的話達不到他的標準。從長遠來說,我只會踏入一段錯誤的關係,讓自己很痛苦。因此,回過頭來看,我很感謝上帝沒有答應我的禱告(雖然當下我感受不到這是為了我好)。

 

2.在我們的傷痛和失望里上帝與我們同在。

有的時候, 我們感覺上帝是如此遙遠。詩篇34 篇18節中說的「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的上帝 在哪裡呢?我感覺自己像大衛王一樣向感覺離我很遠的上帝哭喊:「耶和華啊,你為什麼站在遠處?在患難的時候為什麼隱藏?」(詩篇10篇1節)。

後來我讀到了牧師兼作家Tim Chester 的書《Enjoying God(享受與上帝的時光)》, Tim 說道:「 我猜有時候你會覺得主耶穌就像你看電視一樣正坐在天堂里裡面看著你的一舉一動。無聊了?遙控器在哪……也許你覺得主耶穌正透過無數的屏幕看著祂的子民在生活,祂會偶爾看到你的生活,然而對你並沒有多少興趣。」

然後Tim提到了路加福音7章11-17節裡面因為失去唯一兒子而哀哭的寡婦。在猶太人的文化裡面, 男人是唯一養家糊口的人。先是失去丈夫後又失去兒子,寡婦將會陷入貧窮的困境裡面。當主耶穌看到那寡婦,就憐憫她(路加福音7章13節)。

Tim 說道,「想像一下那個場景,主耶穌對這個拿因城失去兒子的寡婦充滿了憐憫。祂也對傷心的你充滿憐憫,祂的話語和聖靈都對你說『不要哭』」。

當然,這一席話只讓我又大哭一場。然而這一次,是釋放的淚水,因為主耶穌明白我的傷痛,祂憐憫我。上帝並沒有沉默,也沒有對我漠不關心。在漫長的黑夜裡, 上帝與我同在, 對我說「不要哭。」祂也在這樣安慰你。

 

3.上帝是我盼望的源頭,祂總不讓人失望。

儘管我深陷泥沼, 我依然知道上帝是我一切的盼望。但大家口中所說的上帝榮美的盼望更感覺像是一點微弱的光吃力地想照進我有潮濕,又黑暗的角落。

但是我需要上帝的盼望照亮我的整個世界, 於是我開始在聖經里尋找關於盼望的經文。我用熒光筆標記出希伯來書6章19節:「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圈出歌羅西書1章27節:「就是基督在你們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同時又用筆在以賽亞書40章31節下劃線:「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 。

最後, 我看到了哥林多後書4章17-18節:「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慢慢地, 我感覺籠罩我的黑暗漸漸褪去了。雖然我此刻感到的傷害和失望都非常真實, 而且這些感受很難馬上消逝。但是這些痛苦是暫時的,我可以把自己的傷痛帶到主的寶座前, 在祂榮耀的光中,這些傷痛都會逃之夭夭,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膽小鬼和霸凌。

上帝會伸出祂的手來擦乾我的眼淚,並對我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21章4節)

我們所經歷的處境或許不公平,我們所受的傷痛也許會一直伴隨我們。但是我鼓勵你(雖然有時很難)定睛在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希伯來書12章2節)、體恤我們的軟弱(希伯來書4章15節)和垂聽我們的呼籲(詩篇22篇24節)的主耶穌身上。因為在上帝光與榮耀中, 我們所受的一切苦難都會過去。

在牧師兼作家John Hindley的書《Dealing with Disappointment(處理失望)》中,他提到上帝不會給你發條信心讓你開心起來,也不會只是把你的失望拿走。祂會來到你的身邊, 用祂的手——釘痕手, 擦去你滿是戰爭煙火的臉上點點淚珠。

這就是我可以緊緊抓住的永恆上帝給我的應許。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夢想中的疑惑(有聲中文)

作者:Rachel Tan,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小時候,老師很常問我們:」小朋友,你的夢想是什麼?」 。那時的我不用認真思考,只要單純的回答問題,在十秒內回答老師這個問題。「我想要成為超人,拯救世界!」小時候的我們都有著天馬行空,偉大的夢想,然而長大後,夢想卻是用靈感,經歷和價值琢磨出來的。比如某個成功人士像是企業家馬雲,臉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成為了我們夢想的靈感;一場轟轟烈烈的感情經歷;還是一個堅持不變的價值造就了我們現在式的夢想。

夢想就像是承載著對未來的一種期望,象徵著盼望。

二十五歲,大學畢業於牙科系的我只覺得彷徨。五年前,我之所以決定就讀這個科系是因為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有耐心的牙醫。小時候我很害怕到牙科診所,每次去都哭得泣不成聲。但因為一位牙醫非常有耐心地對待我,讓我能夠很安心,且放心地接受治療。雖然這聽起來似乎沒什麼,但卻讓我對未來有了夢想。兩年前,我曾問上帝:「我的夢想,是禰的呼召嗎?走上這條道路是禰的旨意還是我自己想要的?」

 

等待政府委派工作的期間,我到一家牙科集團實習。在不允許做任何治療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夠在旁協助醫生,做一些客服相關以及攝影的工作等等。剛好這間牙科集團的老闆是一名基督徒,對牙醫和病人都以愛為出發點。在這裡實習的四個月,上帝提醒了我,我的夢想應該建立在祂的呼召上。

馬太福音 22章36節提到法利賽人當中有一名律法師試探耶穌,說:「夫子,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 耶穌卻說到,「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耶穌提醒我們的誡命是要愛上帝,愛人。當我的夢想和上帝的呼召一致時,夢想里的每一個決定和舉動都會是以愛上帝和愛人為出發點。比如在工作上,遇到刻薄的同事,卻因為上帝的緣故,選擇原諒。在工作上遇到衝突,不是當場暴怒而是選擇諒解和溝通。遇到挑戰和困難,卻因夢想建立在上帝的呼召上,可以有能力突破。給予病人不同的治療時,站在病患的立場上,做出對對方最好的治療。

耶穌在馬太福音28章19節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這是每一位基督徒的使命。夢想建立在上帝的呼召上也意味著抓緊每一個傳福音的機會,生命要作好見證,不使人跌倒。如果想成為一名牙醫純粹只是一個夢想,那我大可以做好能成為牙醫的本分和條件就好,無需付出更多。但是,如果我的夢想是上帝的旨意,那麼我工作的每一天,看的每一個病人都要付出最大的努力讓他們可以透過我的生命看見基督。

 

凡事都要榮耀上帝。哥林多前書10章23節說,「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我們可以有很偉大的夢想,也可以有很平凡的夢想,但卻不是什麼夢想都能夠造就人,都有益處。如果夢想只限於自己追求的,那真的不一定需要實現,但當我們知道這個夢想也是上帝的呼召時,會有完成它的力量——上帝的喜悅便是那個力量。尼西米可以帶領以色列人,在52天內完成城牆絕對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厲害。那是因為尼西米想要建好城牆的出發點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耀,而是為了上帝的榮耀。即便有再多的阻攔,他的眼目卻從沒變過,一直定晴在上帝的身上,而且作為領袖的他也時時在他的禱告中紀念這件事。

我想我的夢想再也不單純,因為它是上帝的呼召!相信因為那樣,上帝會帶領我走這條道路!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經過手術和躁鬱——我出死入生的經歷……(有聲中文)

作者:薰衣草,馬來西亞

有聲中文:小七,中國

 

2020已進入五月。我還是一樣,在世界眼中,我依然處在人生的谷底。我想,如果我不認識上帝,我自己也會這麼覺得。

 

 

一直相信的謊言

 

我依稀記得2015年的畢業典禮,我挺直了身子,興奮又緊張的一步步走上台,在掌聲和歡呼中對著攝像頭鞠躬後,接過了期待已久的畢業證書。一切看起來又華麗又光榮。小學,中學,大學,我都是別人眼中的優等生。我曾經一直告訴自己,我要改變自己貧困的家庭,我要讓自己出類拔萃,我要儘力往高處爬,我要讓曾經取笑我的人懊悔。我心裡既自卑又驕傲。在我的認知里,在做過比較了以後,得出的結論是:最為優秀的孩子,就最值得疼愛。而為了得到他人的愛,為了我自己以為的責任感,我可以犧牲一切,包括健康。

 

雖然我自稱基督徒,卻過得好像沒有信仰一樣。我清楚上帝是唯一的真神,我知道祂的存在,但我的信仰卻都只停留在頭腦里,生命絲毫沒有被改變。我的生活依舊是我的,我的成就也是我的。我對愛的定義認識有誤。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要付出很多才值得被愛。同時我也不懂得怎麼去愛他人。

 

 

手術令我驚醒

 

經過了他人看似輝煌的學校生涯以後,2016年我正式進入職場。那年國家經濟面臨危機,我卻因著上帝的恩典,在公司裁員時,順利進入一間大公司。一開始,一切似乎都挺順利,然而後來我的部門卻經歷重整,我剛適應的工作性質完全發生改變,我的工作量每天也在不停地增多。就在那時,我的健康開始出現問題。過大的壓力讓我得了痔瘡,進而形成了肛裂。傷口癒合得快,卻也重裂得快。我的每一個動作,走的每一步,都會牽扯著我的每一個神經,直到我連呼吸都感到劇痛。我去看了醫生,醫生只是無奈的說,開刀也不一定會痊癒,醫生說我接下來要經歷的痛會跟生孩子的痛相似。所以我需要攝入大量的止痛藥和消炎針。每次痛得厲害的時候,我會無意識地屏住呼吸,一動不動,而當下每一分痛楚我都清楚記得,也無法忽視自己臉上的冷汗、蒼白的臉和消瘦的樣子。可為了順利度過員工保證期,我仍堅持繼續工作。就這樣過了六個月,無數個夜裡,我有很多失望,很多埋怨,但有次我致電給一個大學認識的基督徒姐妹,她的安慰讓我感到自己並不孤單。有時候我會一邊流淚一邊熬夜工作。然而我也不能大哭,因為任何稍微劇烈的動作都會給我帶來愈發的痛苦。整個過程里,我變得越來越悲觀,越來越孤僻。

 

後來有一天,我的傷口完全裂開,我在租的房間里,看著地上的血,感受著身體的疼痛,我知道我已經到了極限。那個夜晚,我只有一邊禱告,一邊打電話叫救護車。我去了當地的大醫院,醫生要我立刻動手術,我問他可否延遲,我還有工作沒有做完。他譴責我看工作重要過生命,責罵我不懂得愛惜自己。想起來,身為身體的管家,我真的很失敗。那之後的幾個小時,我決定動手術,簽了手術同意書,就被推進手術房。我依然記得,手術房很冷,手術台很冰,醫生告知我手術的成功率50%。我遠在香港做牧師的阿姨得知後,就致電為我禱告,她哭著為我禱告的時候,我才驚覺,我錯了。我以為我要快點成功好讓家人幸福,可是,我卻讓大家擔憂。就連一向嚴肅的阿姨也哭了。

 

在手術之前,我很害怕,我怕手術失敗,我就又要受痛苦。但就在我閉上眼睛睡著之前,心裡有個聲音說,我的醫生是上帝,不是人,所以不要怕。後來我就暫時失去了意識。醒來的時候,我看到我的母親,父親,我的其他阿姨,我的外婆。她們看著我哭了,說怎麼把自己弄得那麼憔悴。不過真的很感恩,我的手術很順利。

 

 

墜入躁鬱的深坑

 

然而我休息沒有多久,因著公司人手不足,我就又回去工作了。工作量依然不斷增加,而且多了更多職場上的爾虞我詐。一開始我選擇不理會繼續趕工,但後來情況影響到了我的工作。我當下的想法是,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不過想了想,我是基督徒,如果那麼做,我和世人有什麼分別?上帝一路來都那麼愛我,我如何去刻意傷害祂造的人?於是我努力對她們好,並為她們、也為我自己禱告。感謝主,後來我們的關係真的緩和了許多。不過我被影響的工作卻沒有那麼容易恢復,當初那些惡意破壞我的謠言也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平復。

 

就這樣我在工作壓力和人事壓力之中不斷被碾壓,面對眼前的人和事,我越來越不知所措。似乎一切都在變本加厲向我襲來。我被侮辱,被性騷擾,但我的申訴都被忽視。漸漸地,我開始害怕人群,害怕黑暗,害怕很多事物。我覺得自己有時候根本撐不下去。我每天睡一兩個小時趕工,可是不管我怎麼努力,得到的卻是一些領導連看也不看就鋪面而來的指責。我禱告,每天只要少一個人刻意欺壓我就好了。可是我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已經生病了。有一個晚上,在工作之餘,我出去透透氣順便倒垃圾,可是我突然很想從當時住的二十三樓跳下去。後來家人的電話讓我驚覺自己剛才的行為。又有天在公司一邊啃著餅乾一邊趕工的時候,一個同事簡單的一句問候,我的眼淚就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我知道自己生病了,可是我不想面對,我怕我說出口,就會被議論,就會因此失去工作。直到有天我知道我完全沒法撐下去了。我連走出房間的勇氣都沒有。我打了電話回家,買了機票,請了假,失魂落魄地去飛機場。機場里人來人往,可是我卻覺得內心異常孤單。在飛機上,我甚至禱告希望飛機墜機,因為我想死。可我卻又不想其他人被連累。後來去檢查,醫生說我已經患上嚴重的憂鬱症加焦慮症。在醫生的指導下,我開始重新認識自己。我想知道我生病的原因,想去面對和去克服。在治療的過程中,我偶爾還是會莫名地想自殺,莫名地情緒低落或絕望,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情緒從何而來。很多人跟我說,去運動,想開點,但問題是,我真的有心無力。我在心裡吶喊無數次,我比誰都想痊癒,比誰都不想承認自己憂鬱。這在當時的我看來是缺陷,是我人生的污點。

 

感恩的是,整個過程里,都有基督徒好朋友一直安慰我、扶持我。她們的聆聽,理解,給了我很大的安慰和鼓勵。然而,後來事情又急轉直下。就在我的憂鬱症好轉的時候,我因為藥物沒有及時被減少,開始有了副作用,我因此患上了另一個心理疾病———躁鬱。我會情緒不受控地一陣過度興奮之後又過度低落。在這樣的來回徘徊中,我的行為也不受控了,我做了很多自己之前非常排斥的事。比如去刺青和借債。後來感謝主,因著服用了一個中學老師介紹的營養品,我的大腦開始產生變化,慢慢恢復了穩定。但我對那之前事情的記憶卻斷斷續續。

 

恢復意識以後,我又陷入極度的痛苦中。我自責,自我厭惡,很想徹底毀了自己。我覺得自己是最不值得被愛的人。我也因此失去了很多朋友。我過去一直緊緊抓住的金錢也毫無蹤影。我不止沒有了儲蓄,還多了許多債務,繼而影響了我和朋友,和家人的感情。

 

因為身體和精神原因,我的工作也一直在停擺,人事部一直沒有讓我復工。我覺得自己失去了一切,我努力的成就、金錢、我重視的朋友、我愛的家人……我開始逃避,我不想面對自己,也沒有勇氣面對別人。我把自己鎖在家裡,每天讀著自己其實不感興趣的小說,不再跟人交流。

 

 

學會禱告和交託

 

後來在教會幾個姊妹和我家人朋友的幫助下,我開始慢慢走出來,開始去面對,雖然我還是會自責,可是我比較可以面對了。只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時候,我媽媽憂鬱症複發了。我在自己還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辦法接受這個事實。我感到自己走到了絕境,再也沒有辦法和出路了。我只好選擇放下從前自以為的那巨大的責任感。我可以做的,就做,不能的,我就交託。只是在內心深處我還是會責怪自己,我怪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可是上帝也在這個過程中讓我看見,祂已經將最有力的爭戰武器賜給了我————那就是禱告。

 

到現在,我還是沒有復工,偶爾我也還是會低落,可是我漸漸學會了跟自己相處,跟自己的情緒相處,真的受不了的時候,我就會聽詩歌,安靜自己的心,然後禱告。而每一次,上帝都給我巨大的平安。世上沒有任何人的安慰,可以比得上上帝所賜的平安。偶爾我的心裡仍然會有不甘,可是我知道,我在世人看為一無所成的時候,卻得著了至寶————耶穌基督。上帝讓我看見自己的不足,祂拿走我的驕傲和我大部分的執念,讓我看見別人的需要,讓我懂得體諒,懂得在很多事情上都要平衡,也讓我知道我需要好好照顧祂賜給我的肉體心靈。

 

我也深信,雖然現在因為疫情的緣故,國家經濟在下滑,但祂早已畫下了我的生命藍圖,我既然是跟著主走,就要相信祂。造我愛我的主,必會陪著我走。我相信只要尋求上帝的國和祂的義,祂就不會虧待我。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篇 23篇4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榮耀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