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的良善

雅各書靈修 | 從上帝而來的試探?(有聲中文)

作者:Karen Pimpo,美國

翻譯 :Patty Song,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今日讀經:雅各書1章16-18節

聖誕節過去兩周後,我收到了來自媽媽的一封信,於是興奮地打開來,看到內容時我頓時笑了,裡面是一張手寫的感謝卡。媽媽總是提醒我要注重禮貌。因此,這卡片裡面的文字不僅是對我的真誠感謝,同時也間接且微妙地提醒我——不要忘記寄出聖誕感謝卡哦。於是,我收起了她的信,坐下來開始認真地寫感謝卡片。

媽媽的感謝卡提醒我們要為我們得到的美好禮物而感恩。聖經中,使徒雅各也曾說:「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雅各書1章17節)

尤其是當我們處在試煉中和面對試探時(換句話說,當我們處在最困難的時期時),認清祝福和表達感恩更為重要;與雅各處在同一時期的猶太信徒們就面臨著這樣的困境,他們有些時候甚至很可能都在懷疑上帝的良善。他們可能會想:這些苦難和試探是出於上帝之手嗎?

但雅各溫柔地提醒我們,上帝不能被惡試探,上帝也不試探人(雅各書1章13節),上帝給我們的禮物從來都是美的和善的。這個世界上的苦難是因著我們自己的破碎、世界的不完美和撒旦的欺騙而導致的綜合結果。

上帝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各書1章17節)。我們不能讓任何事情動搖我們對於上帝的看法。

似乎這樣說了後還是有人會無法信服,因此雅各繼續提醒我們,上帝賜給我們最美好的禮物就是,用真道生了我們(賜給我們救恩)(雅各書1章18節)。這是上帝賜予我們最美好的恩典和禮物。

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是你知道他接下來說了什麼嗎?「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這就是另一個美好的禮物——確認我們的救主已經勝過了一切。

今天,讓我們一起感恩生活中各樣美好的禮物吧。

也許給上帝寫一張感謝卡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問題反思

1、你在什麼時候會最容易懷疑上帝的善良?

2、這篇文章給那些正經歷試煉和面對試探的人帶來了怎樣的鼓勵?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

「上帝是良善的」,你相信嗎?(有聲中文)

作者:Gabrielle Triyono, 美國

翻譯:熊永蘭,中國

語音播讀:Jojo,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生活中,我們或許會常常說「感謝主」或「主真好」。但我們所做的選擇和生活方式真的體現了我們所說的這些話嗎?對我而言,並非總是如此。

從小就是基督徒的我,一直接受的教導是上帝是良善的。當然我也在生命中經歷過上帝的良善。然而即便我見證過上帝在我生命中所行的奇事,對於上帝讓我去做的事,我有時候仍會懷疑甚至感到害怕。

有一陣子,上帝要我放下一段感情。在過去的經歷中我看到過當上帝要我放棄一些東西時祂的美意,但這次我對這段感情的私慾使我無視上帝的美善。我強行堅持己見並告訴自己上帝的道路並不是最好的。

然而很快我就發現了我錯得有多離譜。

我堅持的這段感情最終讓我遠離了上帝。對方使我分心而且讓我看不見上帝對我的呼召。祂要我寫的書我遲遲沒有寫,教會的服侍我也沒辦法全身心投入,因為我們並沒有把耶穌放在我們關係的中心位置,所以我們倆在靈性上都沒有成長。

最後我意識到如果我要繼續維持這段關係,我將永遠無法走進上帝對我的計劃。最終我鼓起勇氣相信上帝的道路是最好的,所以我選擇順服並結束了這段感情。

自那以後,我看見上帝在我生命中的動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祂為我打開教會事工的門,讓我成為單身團契的帶領人(儘管我參與到這個團契只有幾個月的時間)。我也被邀請去分享,講道,以及在單身團契的聖誕活動中帶領敬拜讚美。當那些處在不同境況中的人聽到我的分享併產生共鳴時,我也很受安慰;很多人告訴我說這正是他們需要聽到的信息。

上帝也使用我在自己的網站——「Living Revelations」——上寫的文章幫助他人,這也深深地鼓舞了我。有些人看完后還寫了見證分享說他們覺得文章非常實用並很感謝我真誠的分享。

我在生活中真實地經歷到以弗所書3章20節所說的:「上帝能照着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上帝給我的真的遠超出我的想象。祂為我開拓了更多事工的機會。也更多地在我的生命中動工。

這段經歷幫助我認識到一個重要的真理:只有認識上帝的良善,我們才能順服地走進祂給我們的計劃。詩篇18篇30節提醒我們,「至於上帝,祂的道是完全的……」

我禁不住地想,我們曾多少次因為不相信祂的道路是完美的而拒絕順服祂,因而錯失了祂給我們的祝福呢?經歷了之前的痛苦我才明白雖然有時候上帝的道路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好,但卻最終總是最好的。

相信主對我們的呼召是非常重要的,西門彼得第一次遇見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路加福音5章中,我們看見主耶穌吩咐彼得到水深處再次下網捕魚。而彼得剛剛花了一整晚捕魚卻徒勞無獲。

彼得對耶穌的回復是:「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着什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路加福音5章5節)彼得那時已經很疲憊了,他對主耶穌的回答也表明他並不覺得主的建議很好,但是儘管他有懷疑,有猶豫,他仍按着主說的去做了。

結果如何呢?他得到了滿滿的祝福。

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路加福音5章6節)。路加福音5章8-9節說:「當西門彼得看見這情景,他俯伏在主耶穌腳前……因他驚訝這一網所打的魚…….」

彼得這才明白上帝的良善。如果他只跟着自己的感覺走,不聽從耶穌,他絕對沒有可能俯伏在耶穌腳前,完全折服在主的大能里。

也許我們跟西門彼得一樣。然而正如彼得所經歷的,我們的感覺並不可靠。上帝希望我們經歷祂完全的良善和祝福,但這一切都始於我們的順服。

我們是否也會像西門彼得那樣回復耶穌說:「但依從你的話,我就如此做」?

如果你還未曾經歷上帝在你生命中的動工,現在就是你經歷祂良善的時候。如果你看見過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作為,請相信上帝還會在你生命中動工的。

我們會不顧自己的感覺和懷疑,用信心順服主耶穌吩咐我們所做的事嗎?我們會認識到“上帝總是為我們好”這個簡單的真理嗎?

我們不必害怕將要發生的事。只要我們與主同行,主的良善將一直與我們同在。詩篇23篇6節說:「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沒有什麼比活在主的旨意中更好的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中同行

面對這個世界的罪惡與苦難,上帝讓你失望了嗎?

If-God-is-good-why-is-there-so-much-evil-and-suffering--1024x613作者:Adriel Yeo, 新加坡;翻譯:洪妤靜,台灣

如果上帝是美善的,這個世界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罪惡與苦難?

這恐怕是讓基督徒最難以回答的問題之一了。這個問題不單將許多非信徒擋在基督信仰之外,還造成一部分基督徒的流失,當然也影響了一批基督徒的成長,讓他們無法與上帝更深同行。

當我自己剛開始探索基督教時,心中也有許多疑問,罪惡與苦難就是其中之一。我為此讀了不少基督教的護教書籍,也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好長時間,但我對此還是沒有完成明白。

對一些基督徒而言,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恐怕就是避而不談。但我認為完全忽視這個問題並非明智之舉,畢竟,我們大多數人很多時候都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如果上帝是全然美善並全能的,祂怎麼會容許罪惡的存在?如果祂允許罪惡的存在,那祂不就是並非全然美善,或全能了嗎?

阿爾文·普蘭丁格、彼得·凡·殷瓦根、威廉·萊恩·克雷格等哲學家為此提出了有力的辯護,解釋了為什麼全善、全能的上帝可以允許罪惡的存在。普蘭丁格在其著名的“自由意志辯護”中提出,只要上帝賦予人自由意志,就會有人違背道德,這一點上帝無法干預,因為如果幹預,就是剝奪了人的自由意志。

至於上帝為何容許自由意志的存在,普蘭丁格在《上帝、自由與惡》一書中提出,較之沒有自由意志的世界,有自由意志的世界要更好。比方說,沒有自由意志的世界不會有愛的存在,因為愛是需要主體主動決定,而非被迫而為的。他更進一步解釋道:

為了創造出可以行善的受造物,上帝必須創造可以行惡的受造物,並且祂不能既給予受造物行惡的自由,同時又阻止他們行惡。

令人悲哀的是,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這些自由的受造物中有一部分就是會選擇濫用自己的自由,這就是惡的來源。然而,被賦予自由意志的受造物有時會行惡這件事並不能用來否認上帝的全能或美善,因為上帝完全可以阻止道德敗壞的發生,但要那樣做的話,上帝必須把自由意志拿走。

上帝的全然美善與自由意志之間的關係的確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全新的角度,幫助我們去理解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會存在惡。但這樣的解釋仍有其局限性。事實上,儘管很多朋友在聽我分享普蘭丁格的觀點后都願意接受他的說法,他們仍會有疑問。本能上,他們還是會很難過世界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必要的死亡發生。不管如何解釋,大家也仍然無法接受世上怎麼會有如此多的不公。

因此,我想,大家想要的或許並不是理智上的一個解答,而是情感上的安慰。關於這個世界上為什會有罪惡與苦難這個問題,我們無法給出簡單的回答,因為它本身就不是一個關於某一點在邏輯上是否成立的問題。更多的,這是一個關於心的問題——我們內心想知道為什麼人會經歷各種各樣的苦難。事實上,聽見大家求助的哀號並感到有負擔是件好事,因為這體現了我們人性中的一面。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覺得沒有任何答案是可以讓人滿意的。對於一個正在經歷痛苦的人來說,簡單一句“這是因為人類犯了罪”可能並不會有多少幫助。

與此相反,當我們思考為何美善的上帝會允許苦難存在時,我們或許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為什麼耶穌會出現在歷史上,為什麼祂會被釘十字架,為什麼後來祂的墳墓又是空的?

當我們看到耶穌在十字架的死和祂的復活時,我們看見的就不再是一個似乎對這個世界的苦難漠不關心的上帝。我們此時看到的上帝不單關心這個世界的苦難,更執意恢復起初祂創造這個世界時的秩序。也正是因此,祂才差遣愛子耶穌來到這個世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好讓我們的罪得赦免;並使祂死里復活,好讓我們有永生的盼望。

有時候,我會想,究竟有多少基督徒信主會是因為耶穌的死與復活讓他們找到了解釋這個世界罪惡與苦難的答案。對我而言,我之所以成為基督徒,是因為歷史事實讓我無法否認耶穌的復活,同時我也意識到自己之前是怎樣地不認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當我繼續尋求為何世上存在敗壞和苦難時,我才了解,我無法用我有限的認知和觀點去理解這一切。我能繼續信仰的道路,是因為認識到了耶穌是誰。

如果我們總是把焦點放在“為什沒是我”、“為什麼是現在”,或是“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上面,我覺得我們永遠也無法理解為什麼苦難會發生;並且不管別人提出什麼解釋,我們都無法受到安慰。與其這樣,我覺得所謂做一名基督徒,就是要把焦點從“為什麼是我受苦”轉移到“為什麼是耶穌受難”。祂才是我們盼望的所在。

也許我們永遠無法完全理解有關上帝的良善與世界的苦難這一問題,但我們卻可以知道上帝在乎,並且耶穌用自己的全人和生命證實了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因此得到安慰。

罪惡與苦難的問題總會讓我們心頭難受,而對於苦難,我們也常常會無法理解。但我們知道上帝容許這些事情發生,並不是因為祂不在乎。祂不但在乎,而且已經身體力行來解決這個世界的問題。

正如賴特(N.T Wright)所說,

當我們學會閱讀耶穌的故事,並將其看作是上帝愛的故事來閱讀時,我們才能一次又一次發出驚嘆的感恩,因為祂為我們解決了我們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基督信仰的核心。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透心糧www.ya-mi.org/tc”

沒有一位良善《黑魔女觀影心得》

作者:陳佳正,台灣

movie

和大夥看完電影《黑魔女》之後,我心中仍然感動不已。我想起《痞子英雄》中,兩位男主角兩句經典台詞:「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待在染缸裡,白的都變成黑了。」及「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不是只有像一枚錢幣一樣,只有正反兩面。」電影《黑魔女》顛覆了我們對於童話故事《睡美人》中魔女的刻板印象:傳統故事的詮釋,引導我們看見的唯有黑(惡)與白(善)兩方對立面;但我比較喜歡這齣電影的呈現方式,電影紀錄了魔女-梅菲瑟由天真無邪的仙子,受到充滿私慾的人類欺騙,以及梅菲瑟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心路歷程的轉變。我深深感受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絕對的好/壞人」,就連耶穌與富有的少年官的對話中也提到說:「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呢?除了神一位之外,沒有一個是良善的。」(馬可福音10章18節)

這對我而言是個很有意思的警惕,人類實在是軟弱、容易自滿、容易自傲的。耶穌禁食四十日,來到加利利地後,對百姓宣講:「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我相信這句話並不只是針對於「非基督徒」說的,更是對於「全人類」說的。而身為基督徒,我們更應當成為人人的榜樣、時時反省自己、時時向主悔改、時時警醒、讚美、榮耀我們的神。

願主帶領,使我們保守心靈勝過於保守一切,讓我們得以看見自己生命中的不完全,讓我們能夠因著神的愛,得以在一切的事上倚賴神,而非倚賴自己的聰明,也讓我們得以活出祂榮美的樣式,榮耀歸主名。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這便醫治你的肚臍,滋潤你的百骨。」-箴言3篇5-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