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

管制令下,修復和上帝的關係變成我的首要任務(有聲中文)

作者:Nico,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望向鏡中的自己。不懂何時,歲月悄悄帶走了我粉嫩無暇的臉蛋,只留下一雙厚重眼袋,粗大的毛孔與眼角的細紋。目光再往下,肚子和大腿的贅肉仍然不離不棄地跟隨著我,縱然我已經嘗試做不同的運動去消滅它。好不容易從鏡子前離開,腦袋驟然想起,隨著大馬行動管制令的開始,我的存款已經從原本的四位數退到三位數。我看向日曆,數算著日子,想著政府何時才會通知我去新的學校報到,開始我的教學生涯。

在馬來西亞行動管制令的日子裡,我就是如此開始我新的一天。明明應該是陽光燦爛的25歲,可卻硬把自己活成像一個整天埋怨的歐巴桑。用埋怨開啟無所事事 的每一天。埋怨自己不討好的臉蛋、身材,和遲遲未到的工作。我也頻繁刷著社交媒體,垂涎著吸引人的衣服、保養品和排毒產品的廣告。深信一白遮三丑,一胖毀所有。那時的我心裡想,如果我有錢,我就有能力買這些看起來可以讓我活得很精緻的物品。如果我有很多錢,我一定可以活得很幸福。如果我有錢……

可是我沒有!我按著計算機,算著如果我買下這些奢侈品,剩餘的存款可以幫助我度過多少無業的日子。耳邊似乎迴響著家人叮囑我不要再亂花錢了。我懊惱地抓了抓我的頭,心裡覺得非常氣餒。看著我的好朋友幸運地在行動管制令期間還能在家工作,薪水準時地進入戶口,而我卻在就業的前一個星期,政府公布我們這些剛畢業的准老師無限期延後報到。這瞬間打亂了我的計劃。想到連日常生活起居的消費都要家人的支持,我的心頓時涼了半截。

推開曾經陪著我度過無數日子的聖經和靈修筆記本,我一肚子的委屈不甘。可我不懂該向誰抱怨,唯有向上帝發脾氣。

「為什麼……」我抱著頭禱告。「上帝呀,你說過禰未曾留下一樣好東西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嗎?我是禰的女兒,禰萬王之王的女兒,可為什麼我的生活卻如此糟糕?我只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有薪水,給我自己和家人過上好點的日子。為什麼禰那麼疼愛禰其他的兒女,卻不重視我,甚至我沒有信主的朋友都比我好上千萬倍!」

在無數個失眠的夜晚,我覺得上帝讓我的生活變得一團糟,祂不愛我,沒有滿足我心裡膨脹的物質慾望。我總覺得那時候沒有工作的我活得很失敗。我的計劃,我的夢想全被這行動管制令給打亂了。

上帝總是沉默。祂似乎已經不再對我說話。祂的沉默讓我更生氣,也讓我覺得聖經的話語顯得特別諷刺。上帝的賜福,憐憫和安慰我通通都感覺不到,感覺到的是祂的冷漠。

寫到這裡,我心裡突然湧出了一股憂傷。現在回想起來,我無數次地和上帝發脾氣,祂也無數次地陪在我的身邊。祂可能也難過地想著為什麼這個傻女兒總是以為祂不愛她,不疼她。為什麼她總是不信祂為她準備的禮物,是比她自己想要的好上千萬倍呢!

這個世界是多麼多姿多彩,人心的慾望也是無窮無盡。我以為,唯有工作和金錢才能堆砌我想要的日子。我以為只要我穿著美麗的衣服,有著苗條的身材,臉上化著精緻的妝,有足夠的存款,我就可以過上幸福的日子,不負25歲花樣年華的自己,卻不曾細想我已經不知不覺掉入危險的試探里。

這些「我以為」一步步地讓我覺得上帝不重要,祂幫不了實現我的幻想。

後來我終於得到了一份穩定的教職工作,生活也慢慢改善。可我知道我和上帝的關係出現了很大的裂縫。每天看似有禱告讀經靈修, 每天也有一堆的事情要交託給上帝。可靈修變成一個死板的例行公事。完成後我就點開手機里的購物網站,想著下次發薪水時要送自己什麼禮物,好讓我從中得到暫時的滿足。

可是心裡常有一股莫名的空虛,提醒我的缺乏,讓我不能真正的快樂。我常在想,上一次我真正滿足地笑是在幾時呢?是我收到一個個郵寄包裹的時候?是我運動瘦了一斤的時候?還是我用新的洗面乳洗臉後發現皮膚變好的時候?

都不是。我突然發現那些曾經讓我覺得喜樂的時光往往和上帝脫不了關係。我和祂在湖邊散步的對話、靈修讀經的感動、和祂分享日常瑣事的晚上、又或者祂在某本書給我的話語……我發現能滿足我的是祂自己。我真正的喜樂竟是源自於我和祂的關係。當我和上帝的關係變質了,我的心自然就不再快樂了。

後來工作上遇到難處,作為新人的我把不平放在心中,沒有告訴任何人。可任性的我又脾氣暴躁地質問上帝,「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順心的日子總是這麼短暫。」 讀到以賽亞書的48章10節 「我熬煉你,卻不像熬煉銀子;你在苦難的爐中,我揀選你」時,我心裡立刻向上帝說,「那我寧願禰不揀選我,我已經受夠禰給我的苦難了。」上帝似乎也反問我:「你到底是要我改善你的生活,還是更新你的生命?」

我想到耶穌在曠野受試探時,魔鬼希望用世界的榮華富貴誘惑耶穌。我突然發現我一昧地希望上帝改善我的生活,挪開我的困難,滿足我心裡無限的慾望,那我信的還是上帝嗎?如果我單單要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好,魔鬼也幫到我,不需要上帝。

「那我當初為什麼要選擇這位上帝?」我想起自己那一年不顧家人的反對,堅定並開心地選擇耶穌為我一生的主。是因為祂曾經給我什麼「好處」嗎?不是的。吸引我的是祂對我的愛。「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利米書31章3節)從我信主以來,一路有風有雨,有陽光燦爛,也有陰雨連綿。可一路上,祂總是篤定地在我的身邊。最初吸引我的,是祂如父親的關愛,恩友的指教,和良人的陪伴。

那為什麼現在我不想再跟隨祂了呢?我想,是因為我把生命的焦點放在錯誤的地方了。上帝已經不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這個世界的繽紛。我不明白的是,世界琳琅滿目的商品只可以改善我外在的生活,可內在生命的改變唯有倚靠上帝的話語。

我知道我需要更迫切地尋求上帝,好趕走我心裡不斷膨脹的慾望。於是我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禁食禱告。從前以色列人犯罪後,會向上帝痛哭禁食禱告,好尋求上帝的面。而我在飢餓當中,學會了緊緊地抓住祂的同在。我彷彿回到剛認識上帝的時候,心裡對祂的渴慕和愛。禁食的那天晚上我終於重新感受到祂的同在了!這才發現上帝從來沒有放棄愛我。祂一直愛我,只是我心裡的慾望攔阻了我和祂的親密,讓我看不見祂。

靈修時,上帝帶我看一個故事。故事裡有一個男人,因饑荒舉家搬到一個地方。他向那邊的人謊稱她的妻子是她的妹妹。因為他心裡想:「恐怕這地方的人為利百加的緣故殺我,因為她容貌俊美。」(創世記 26章7節)男人名叫以撒。

「恐怕」讓這個男人做錯了一個決定,傷害了她妻子的心。「恐怕」是「我以為」會發生的事情,是自己的想法。其實我們很常被自己的想法轄制,就像以撒。

恐怕我太胖,恐怕我不夠好,恐怕我不夠錢。我以為上帝偏心,給我的祝福都是次等的。我以為我要足夠優秀,人和上帝才會愛我,我以為我太不好了,所以上帝把一個一個重擔壓在我的身上……

「恐怕」和「我以為」讓我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我害怕,我擔憂。於是當困難一波波來時,我對上帝失去最初的信心和愛,以為上帝會拋棄不好的我。這使我離開祂,轉向物質,讓物質滿足那顆如無底深洞的心。

唯有創造人心的才能滿足人心。和上帝美好的關係勝過物質帶來的短暫歡樂。祂明白祂兒女的所需。若我們活在祂的裡面,我們根本不會缺乏。

如今,我慢慢從物質的慾望里走出來。喜歡購物其實沒有錯,喜歡用小物品去裝點自己的生活也是好的。可當心裡對物質的渴望大過對上帝的愛時,這些不知不覺就會變成侵害我們生活的偶像了。

我覺得我和當年拜偶像的以色列人一樣,無數次地離開上帝。可上帝的愛從來不因人的失敗而停止。上帝對犯下無數錯的以色列人與我說:「因我看你為寶為尊,又因我愛你……」(以賽亞書43章4)

修復和上帝的關係變成我生活中的首要任務。靈修禱告不再是死板沉悶的每日必修課,而是我和上帝約會的時間。每次和上帝獨處時,祂總會給我新鮮活潑的話語。從前覺得聖經是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書,可有上帝陪我一起讀時變得別有一番滋味。

工作的難處仍然在。日常也有一些煩心的事攪亂我的心情。可不同的是,在這些苦裡面,我總嘗到上帝為我預備的甜。苦裡面的甜比單純的甜更來得彌足珍貴。

上帝的同在是最寶貴的。25歲的生日剛過,我回顧我的願望清單。才發現生活永遠不會滿足,願望清單只會無止境地加增。我把願望清單清空,只留下一條「不忘初心,不負祂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妙的創造

你有軟弱可供上帝使用嗎? (有聲中文)


作者:Jessica Tan,新加坡翻譯:Nancy,中國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我一直都有分離焦慮。

有很長一段時間,對我來說去其他國家學習或工作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我19歲的時候,我卻因著學校的課程安排,獨自一個人在舊金山實習了5個月。

那時候,我深信自己的分離焦慮症已經好了,因為我對去一個要飛17個小才能到的國家毫無不適。那時候我和家人相處得不太好,所以我很迫切地想離開新加坡。

但在我回到新加坡與家人和好後,我的分離焦慮又出現了。

在我去澳大利亞墨爾本上大學之前,我和父母的關係最緊密。父母花了兩週的時間幫我在墨爾本安頓下來。我記得他們和我告別後,我就陷入了抑鬱的狀態。

在整個大學期間,我很容易察覺到我分離焦慮症的發作週期——通常從我在新加坡度完暑假要回學校之前的一兩天就會開始爆發。

然而,2019年2月,它整整提前爆發了一周。連續7天,我一覺醒來,心裡就充滿了離家的恐懼。我需要費好大的勁才能把自己從床上拉起來,因為醒來就意味著我要面對即將離家的現實。無論我的家人和朋友怎樣安慰我,都無法驅走我內心的恐懼,也無法幫助我擺脫內心的掙扎。

上帝無法解釋的平安

那年2月,在我飛回墨爾本的前一天,我經歷了多年來的第一次恐慌症發作。我喘不過氣來,頭暈目眩。我向上帝哭訴,重複著我過去幾天向祂拋出的問題:你為什麼不把我肉體上的這根刺拔下來?為什麼我沒有好轉?為什麼我必須繼續經歷這種絕望?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幫助我!

然後,當我靜下來思考時,一個響亮而清晰的聲音在我的腦海中迴響:我要讓你們知道我是多麼的軟弱,如此一來我的天父就能讓你們知道祂是多麼的絕對強大了。感覺就好像是聖靈給了我這些話,讓我不再繼續下沉。在之後的人生中,當一波又一波的焦慮壓在我身上時,我一直都緊緊抓住這些話不放。

這一宣稱使我清醒地認識到,上帝是唯一能夠完全理解我苦難的人,也是唯一能夠以祂所選擇的任何方式把我從苦難中解救出來的人。我順服於祂的旨意,禱告我的軟弱能夠給祂帶來榮耀,儘管我不確定這件事情要怎麼發生。

那天晚上,一種無法解釋的平安充滿了我,我一周以來第一次可以好好休息了。

上帝可以使用我們的軟弱做好的事情

然而,直到兩個月後,在我的教會為大學生舉辦的複活節營會中,我才真正明白上帝在我痛苦上的目的是什麼。營會的主題經文是哥林多後書4章7-10節: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致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致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

和往常一樣,在營會的最後一晚,許多人決定通宵聊天。根據主題和關鍵經文,我與一群朋友分享了我最近與分離焦慮鬥爭的故事,以及我如何經歷了上帝的平安。

就在我分享時,我的一個朋友哭了起來。她說,她覺得自己在上帝那裡太不夠格了,儘管她也像我一樣渴望與祂相遇,但她懷疑上帝是否最終會放棄她。

聽完之後,我很心痛。

然而,就像在我恐慌發作時那句大膽的宣言強有力地進到我的內心一樣,當下我強烈地感覺有必要提醒她我們的天父是多麼愛她。上帝把祂的兒子賜給我們,使我們不再被恐懼和罪惡所控制,祂絕不會因著我們的破碎不看就放棄我們。事實是:我們確實不夠格。我們這輩子不可能單靠自己與黑暗作鬥爭和努力“修復”我們的破碎。

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都需要基督。

當我分享給她這個真理時,我朋友的眼睛裡充滿了寬慰。我和她一起禱告,迫切地請求上帝讓她在生活中充分經歷到祂。

新的篇章

幾個月後,我在感恩節的時候又遇到了這個朋友。她告訴了我她如何一直握緊那個禱告,以及那天的禱告如何一直在她的腦海中。之後她分享了自己怎樣在生活中經歷到上帝。我意識到,正是在我的軟弱中遇見上帝的經歷使我能理解我朋友最初的疑惑,這樣我就可以去幫助她,這讓我們再次確信上帝對我們的愛。

我知道這聽起來並不算什麼,但這是我與上帝同行新篇章的開始。我仍在與分離焦慮作鬥爭。它並沒有被上帝神奇地醫治,但我已經發現了我軟弱背後上帝的目的,我對痛苦的看法已然改變了。

我曾經認為,為痛苦找意義會弱化我的痛苦,並最終讓我質疑上帝,責怪祂讓我經歷“沒有必要”的痛苦。然而,我現在能夠很有信心地說,痛苦對我沒有任何權勢,因為上帝的旨意會讓我得勝。

經歷了這些,我對上帝的信實之愛重新充滿了信心——不管是面對風暴還是不確定性,我知道上帝會與我們同在。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榮耀的身體

疫情之下,來自詩篇121篇的鼓勵(有聲中文)

作者:Veena Kuruvilla, 新加坡
翻譯:Xining Wang ,愛爾蘭
有聲播讀:Joya,中國

 
新冠病毒對我們來說意味著很多,從停止與人擁抱、握手到優雅地處理某些廁紙品牌缺貨的可能。這個大流行病觸發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求生慾望。對一些人來說,新冠病毒奪走了他們所愛之人的生命,並改變了他們一生的軌跡。從中國到美國,這種病毒的傳播速度之快,在短時間內讓成千上萬的人感染,也讓我們幾乎沒有時間真正地理解他們的痛苦、為他們禱告。更甚,我們每天睡前滿腦子病毒最新統計,第二天早上醒來時,對未知的恐懼更強了。

然而,作為基督徒,我們被呼召行走在真理的庇護中,而非跟隨現實讓人抑鬱的節奏。生活被暫停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該陷入絕望,相反,當我們迫切禱告時,這成為我們回想和倚靠上帝話語的時機。

此時的我們都經歷著不同程度的患難,讓我們記住在上帝——我們的幫助——裡面的盼望,並且一起來讀詩篇121章,裡面寫到讓我們定睛於上帝,因為祂是如此的上帝。

祂是全能的主
詩篇的作者以提問開頭,“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詩篇121章1節)他的下一句話顯明了他的信心,“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詩篇121章2節)。

我們只有睜開眼睛才能舉目。這意味著作為上帝的子民,我們被呼召遠離屬靈的打盹,要盡情享受造物主的偉大。

像其他許多人一樣,我也犯了過多關注這個世界的錯誤。有時這會使我失去了跟上帝交通的喜悅。隨著新冠病毒的蔓延,我從一個新聞資訊跳到另一個新聞資訊,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否則我本可以將這些時間花在讚美和祈禱上。隨著航班的取消和邊境的封鎖,我和丈夫都擔心可能再也見不到我們年邁的父母,因為他們住得離我們很遠。當超市的貨架開始清空時,我又開始擔憂自己沒囤貨是不是太魯莽。要克服這一點,就應該只用有限的時間看新聞,並降服在真理面前,消除自己的憂慮。

毫無疑問,主是一切幫助的源頭。而祂的幫助會來——它沒有來了又走,讓我們跌個踉蹌。無論大事小事,天父的幫助永遠在。祂不僅可以在我們食物不夠時激發我們的創意,而且只要我們願意,祂還可以通過這個封鎖時期來使我們與祂及他人的關係更加親密。

問題是,我們去哪裡尋找答案?

祂是供應者
知道我們的上帝必不叫我們的腳動搖,並且蔭庇我們(詩篇 121章3-6節)是如此地給人力量。這不是說祂會保障我們的健康和財富,而是應許我們,當我們把自己交託給祂時,聖靈會保守我們的腳步。

這意味著我們在這恐懼的時刻可以有平安。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來自上帝的祝福,並為有機會與其他基督徒團契(不管形式如何),而向祂感恩。這也意味著我們每天醒來,知道當我們堅定不移地為患者和排外的心禱告時,那位全知全能的,昔在、今在、永在的上帝就願意並且渴望通過我們做工。

我們的天父是一位充滿活力,永不枯竭的父親,祂致力於我們信心的成長,和祂國度的降臨,我們身體上的隔離沒有阻礙祂的計劃。在4G網絡占主導地位的世界裡,因為對抗病毒而保持社交距離的現狀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機會,讓我們可以在每一個對話當中提及基督。現在也是與那些在我們社交圈邊緣的人建立和修補關係的時候。

問題是,我們是在祂的蔭蔽下向前邁進嗎?

祂是救主
詩篇的作者在最後誇勝說,“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祂要保護你的性命。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7-8節)。

這就是我們每天歌唱和喜樂的原因,尤其是在現在這樣充滿挑戰的時刻。我們對病毒的了解可能不足,但是我們也知道病毒沒有強過耶穌已經戰勝的罪惡——那容易網羅我們的罪。對於耶穌的信徒來說,這是一個解脫。

即便病毒摧毀我的身體,我也太可放心,病毒能摧毀的不過如此,它既不能審判我,也不能定我的罪。無論是疾病還是死亡,都無法勝過被基督釋放的人,因為我們不再是環境,試煉,思想或磨難的囚徒。我們裡面耶穌基督的寶血將保護我們。耶穌將以信心代替混亂,以智慧責備世俗,以聖潔更新我們的心意,並且這個更新過程會一直持續,直到天父上帝叫我們回天家。

問題是,我們有信心嗎?

毫無疑問,我們是被呼召生活在這個時期的。讓我們選擇不要被病毒嚇倒,而是堅信上帝的應許,這是病毒和魔鬼都無法破壞的。

點擊查看原文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是的,上帝會給你超過你所能承受的(有聲播讀)

作者:Madeline Kalu,德國

翻譯:Verena Chi,台灣

有聲播讀:Joya,中國

 

當我看著我家貓的X光片,嘗試著去理解獸醫的講解時,我的心沉到了胃裡。

“從影像裡你可以看見,癌症覆蓋了整個腸胃,甚至擴散到肺部。”醫生嚴肅地告訴我結論,我麻木地點了點頭。

“我很抱歉。”他小心地說,“但我認為我們應該幫妳的貓解脫。”

我看著單耳(One-Ear),它因局部麻醉的關係昏睡在一旁。炙熱又帶有鹹味的眼淚,從我的眼睛直沿著臉頰落下,我要和陪伴了自己十九年的忠實小伙伴分別了。

主啊,我怎麼還要經歷這個?

回家的路上,我手裡提著空蕩的貓籠,步履沉重,就像走過快速凝固的混凝土般艱難。過去的一年裡,我深受抑鬱症、恐慌症、精力耗盡和公共場所恐慌症等精神問題的折磨……這些問題將我拖垮,直到我感到自己已經再也不能前行。而且,當我在教會裡試圖提出與精神疾病相關的話題時,我卻被拒絕了……連我以為是我朋友的人也反對我。

現在連我的貓,我的摯友,也離開了我。

主啊,我真的無法承受這一切,這真的不是我可以負擔的。

在我的貓離世後幾天,我試圖打開聖經閱讀,卻沒有成功。當我終於成功打開聖經時,我在哥林多前書十章十三節看見了這段: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這段經文並沒有安慰到我。

事實上,我根本不相信。

難道一直以來我都理解錯了嗎?上帝會給我們多過於我們可以承受的嗎?

在我花時間與上帝共處,尋求祂的面之後,我清楚地得著了下面的真理:

 

我們知道祂已得勝

有時候,我們因著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和錯誤決定落入罪裡;但也有時候與個人無關,而是逆境擊打我們,就像我心愛的貓咪去世一樣。

在耶穌三年事工快結束的時候,他就告誡過門徒們,他們將不會從試煉或磨難中倖免:“在世上你們有苦難(約翰福音十六章三十三節)。”

但是,耶穌也繼續說,祂比門徒們所要遭遇的任何試煉都要強大:“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十六章三十三節)。”

與其一直質問為什麼上帝讓我遭遇這些苦難,我選擇提醒自己上帝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全能全知的唯一掌管者。祂已勝過所有我無法面對的挑戰!

 

上帝沒有讓我們獨自承擔

上帝的旨意從來都不是要我們獨自面對重擔。

祂是以馬內利 —— 上帝與我們同在。事實上,上帝在彼得前書5章7節里特別提到,要我們把一切憂慮卸給祂。我藉由禱告來做到這一點 ——把我的軟弱和悲傷帶到祂腳前,與祂分享我內心的負擔。之後,我感到如釋重負,明白上帝在幫我承擔重擔,我不需要把它們都扛在自己肩頭。

上帝要我們知道,承擔我們的重擔是祂的責任,我們的責任是要信任祂並把一切交託給祂。

上帝總是在我們受試煉時開一條出路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章十三節中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不僅告誡他們會遭受苦難 ,也強調了上帝是信實的!祂說上帝會在我們受試煉時開一條出路 ——不一定是讓我們避開它,而是與我們一起經歷它。

保羅自己在艱辛的苦難中,也親身經歷了上帝的信實 ——他被囚禁、遭遇沉船、遭到毆打…然而上帝每次都拯救他(哥林多後書一章十節)。

對我而言,上帝對我的幫助除了來自抗憂鬱的藥,讓我在沮喪和絕望的黑暗中感到些微的希望外,祂也賜給了我摯愛的丈夫,扶持並看顧我。

耶穌把祂的平安賜給我們

耶穌知道我們的信仰會遇見試煉,但祂也向我們保證,祂是我們在試煉期間得著平安的來源: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十四章二十七節)。

讀這節經文總是令我感到安慰。耶穌知道我們身處這個世界需要平安,而祂也已經把平安賜給我們了。

對我來說,得著來自耶穌的平安就如同有著充分的安全感,好似祂將我捧在祂的手心上。我的心感到輕鬆,彷彿我的痛苦、衝突和壓力都已消除或減輕。

或許單耳(One-Ear)在別人的眼中只是一隻貓,但它是上帝帶進我生命裡的朋友、安慰和支持者。在它離世兩個月之後,我是否依然認為上帝所給我的超出我所能承受的呢?

是的,但我更堅信我可以把痛苦交託給上帝,接受祂的幫助而減輕我的重擔。

更重要的是,我相信上帝愛我,祂會用祂的時間和方法醫治我,因為祂是耶和華拉法(出埃及記十五章二十六節)。

不管你現在正面臨什麼困境,請記住上帝從來沒有要你獨自背負重擔。接受祂所提供的幫助,安息在祂的懷裡,信任祂並讓祂為你而戰吧。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榮耀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