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

5種方法幫你更好地敬拜上帝(有聲中文)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美國

翻譯:Xining Wang ,愛爾蘭

有聲播讀:Joya,中國

 

最近,我以最喜歡的方式之一——約會——度過了一晚。我並不想過於煽情,但我不得不說,能與自己最好的朋友結婚我很感恩。我喜歡看電影的時候依偎在他的懷抱里;和他在書店裡漫步,一起笑著那些稀奇古怪的書名;在吃我們最喜歡的沙拉時進行一場改變彼此的真摯談話。大多時間裡,我們只想享受這樣的感覺,沉醉在屬於「我們」的氣氛之中。這就是約會之夜的美麗所在——有一種奢侈叫只是跟我們所愛的人在一起。

與在約會之夜滋生的親密關係類似,我們和上帝的親密相處也是這樣。我們應該拋開一切忙亂和所謂的效率,單單享受與祂同在。用我們的所有來愛祂,應該是最重要也是唯一重要的事情,不是嗎?

但是經常性地,作為一個進取的人(更不用說還是個「屬靈博主」),我往往希望即使在與上帝相處的時候也能夠高效——我將它視為了另一件待辦事項,而不像是享受與我所愛之人的甜蜜時光。還記得那些古老的教理問答書中所講的我們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嗎?也就是那所謂的核心問題。他們說我們的存在是為了要榮耀上帝並永遠享受祂的同在。

我必須承認,這個「享受」需要我刻意去體會,尤其是當我需要打包午餐,又頂著工作截止日的時候還聽到孩子喊「媽媽,你看到我的記號筆了嗎?」。在生活的這些混亂之中,我需要找到一種能夠體會上帝同在的方法——令與祂在一起成為我期待、令我無比喜悅、又能重新得力的時刻。

讓我能夠說出:「就讓我和上帝在一起並因此喜樂。讓我看見和經歷上帝的同在並陶醉在其中吧。」

對我而言,這意味著在我忙碌的生活中,每天都要有意識地仰望和敬拜上帝。 我希望這五個要求不高的小技巧可以幫助你做同樣的事情。

1.讚美上帝創造了我們

以弗所書2章10節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工。 當我們花時間在一起,我們就在彼此身上看到了上帝的品格:瞧你! 即使在極深的罪和破碎中,那上帝的形象仍然存在,讓我們去探究和體會。 例如,作為一個妻子,我看到了丈夫對我的支持;他對真理的熱情和他的溫柔。 在我兒子對大自然的熱愛中,我看到了上帝在大自然中的設計之美。 在我女兒對舞蹈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喜樂中,我看到了上帝的愛融入於各種藝術形式之中,以及祂對所造之物(人類)無盡的愛。

 

2.陶醉在上帝的表達方式——大自然中

最近在一個難得的休息日,我做了很久以前就應該做的事情:去國家森林公園徒步。那天有一些橫向突出的,又帶階梯狀的樹根引起了我的注意。當我研究這些樹根時,我非常興奮,因為我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所有的這些自然景觀都像是我們的創造者上帝在帶我參觀祂自己的藝術長廊,都是用祂精緻又慷慨的手筆創造的。羅馬書也提醒我,上帝在自然界中展示了祂永恆的能力和神性(羅馬書1章20節)。

那天,我非常震驚。因為從那開始,我發現自己會因為祂創造的純粹的美和對世界的關愛而感動地流淚。

如果你走進大自然,你就可以看到祂在大自然中彰顯祂的美,並以此讓你去敬拜祂。

3.用音樂來表達靈魂

音樂於人來說是非常獨特且令人印象深刻的高級藝術形式。當我們想要深刻地表達某種情緒或者述說什麼時,我們經常會用藝術——特別是歌曲。無論是在iTunes上聽歌,在洗澡時清唱,還是演奏某樣樂器——請試著將自己沉浸在音樂中。

在我與上帝獨處的時間裡,我常常會邊彈鋼琴邊唱歌。有時,我會用音樂為朋友祈禱以及表達我自己無法用語言述說的內容與情緒。比我的音樂是否好聽更重要的是我從心而發的讚美之音如何(參見撒母耳記上16章7節)。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以相同的方式創作和享受音樂。或許你喜歡一個人聽歌或跟著唱,又或者你喜歡自己填詞。讓我們思考,音樂可以如何為我們個人的敬拜帶來不同以往的新方式?

4.把眼目放在主身上

我們很容易盯著生活中的不如意看。如何在痛苦中依然保持感恩是個很大的挑戰。但是感恩是可以讓我們保持向上看的最持久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幫助我們在爭戰中看到上帝的美意。

就個人而言,感恩能讓我看到上帝在我身邊放置的各樣恩典,而不是盯著那些未能順應我心意的事情。感恩讓我不再陷入沮喪中,而是向上看,看到大能而無限的上帝測不透的旨意。

它也提醒了我過去上帝是如何信實地恩待我的。感恩讓我想要敬拜祂。我可以不再把自己和自己慾望視為宇宙的中心。感恩將我指向那個更偉大的創造者,這直接促使我去敬拜祂。

5.了解你最好的敬拜方式是什麼

想一想你個人最喜歡敬拜上帝的方式。像Gary Thomas這樣的作家探索了我們的「神聖之路」:我們的心與上帝有著特別的聯繫方式。也許是通過大自然、某些運動、某些感官,也許是通過某種傳統或者克服己心,也許是通過服侍,默想或者學習真理知識。但是除了這些類別之外,我還喜歡更具體和滿有創造性地思考什麼能讓我的信仰真的活起來。我能做哪些事情讓自己感受到與上帝相連?

對我來說,服侍窮人、寫作、與他人真誠的溝通、園藝、創造性活動,跨文化交流……還有一系列其他事情都使我感受到上帝的同在,並讓我找到祂創造我的價值所在。

我發現自己並不能總是自然而然地去敬拜,所以我需要刻意地訓練自己去敬拜祂,把自己緊緊地和上帝系在一起就像藤蔓纏繞在木架上那樣,這樣我的靈命才可以不斷地向上成長。

但敬拜並不單單是種刻苦己心的訓練,在訓練自己敬拜的過程中我也更加喜樂了。最終,我可以照著祂創造我的本意去敬拜祂。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10月圖文特輯:你是上帝眼中的寶貝

讓我們的個性成為幫助我們與他人互動的加分項吧。上帝讓我們以不同的方式向世人宣稱祂的愛,也透過我們不同的個性跟周圍的人互動。

你是某些性格的人?

告訴我們你的個性是如何幫助你和他人建立關係的吧。

特別感謝圖片繪畫作者Laura Roesyella @roesyella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提問雅米| 我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為什麼還需要上帝?

文字翻譯:Nancy,中國

編者按:以下內容根據「YMI事工」和「Ravi Zacharias國際事工亞太分部」共同在新加坡舉辦的「YMI探索信仰大會」問答環節的談話內容改編。RZIM事工亞太區總負責人Max Jeganathan回答了觀眾提出的這個問題。

問:我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我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決定自己的未來。為什麼我還需要上帝?

答: 如果給生活足夠的時間,你就會發現,你不是完全自給自足的。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也不能決定你的未來。你不必相信我,你的生活本身會向你證明的。你只要繼續活下去,就會發現我是對的。

但讓我至少從概念上解釋一下為什麼會這樣。我知道你並不真的這麼認為,所以我很感激你提出了這個問題。因為很多人確實這麼想過,即使只是在某個瞬間,對吧?所以我知道提問者並不真的相信這個理論。你是個有智識的人。你只是想聽聽我會怎麼回答。

原因有三:1.真理是必不可少的。2.痛苦是不可避免的。3.快樂是不夠的。

這就是你仍然需要上帝的三個原因。

1.真理是必不可少的

因為上帝是真實的,福音是真實的。這實際上是成為基督徒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好理由。因為它是真實的。其他的那些理由也很好,它們都對信仰有幫助,給了我們確信。但首先,成為基督徒最好的理由是因為「這是真的」。

所以如果你真按你說的這麼想的話,你就必須拋棄這個事實。你必須把自己置身於《楚門的世界》或《黑客帝國》這樣的毫無真實可言的世界之中。你只想建立一個屬於你自己的虛假世界,在其中你相信你可以自給自足、並且一切都很好。

但實際上你裡面是破碎的。你有生存方面的掙扎,也有精神方面的掙扎。你渴望得到更多。但你一直忽略它們。你強迫自己忽略上帝是真實的、祂為你而來、為你而死的事實。你也忽略了祂帶給你不可思議的救贖和與祂同在的永恆未來並給了你充滿喜樂的今生和未來的真理。

所以真理是必不可少的。

2.痛苦是不可避免的

今天有很多人問了關於痛苦的問題,因為它真的無處不在。它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每個人都需要面對某種痛苦。無論這個痛苦是死亡、疾病,還是失業、焦慮、抑鬱,或是社交孤立、身體殘疾。不管怎樣——我們都在受苦。

耶穌借著十字架,給出了人類歷史上對苦難最令人信服、最有力、最實用及最理性的回答。

上帝來到世界,被釘在十字架上,祂為我們受苦,把所有的痛苦都加在祂自己身上。現在,我們可以握著祂的手,祂會和我們一起經歷和勝過苦難。

基督耶穌的十字架與其他世界觀截然不同。讓人難以置信的是,誠實的無神論者認為苦難毫無意義。引用Richard Dawkins的話說:在一個時間加物質加可能性的世界裡,我們所能期待的只有盲目無情的冷漠。有些人會致富。有些人會變得富有。有些人會很幸運。有些人會被強姦。有些人會被殺。而這些都不重要。這些事情的發生沒有任何規律或者理由。不管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沒有任何世界觀和宗教能給我們耶穌所給的——痛苦中的安慰,而且如果我們握住祂的手信靠祂的話還可以勝過苦難。

然後你再看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和祂帶給我們的。

所以真理是必不可少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

3.光有快樂是不夠的

如果你想要的只是快樂,你的這套說辭可能還行得通。但我們知道,光有快樂是不夠的。魯益師(C. S. Lewis)說:「如果快樂就是我所追求的一切,那麼我只需要幾瓶蘇格蘭威士忌和幾個朋友就夠了。」

快樂是一種感覺。快樂是因著某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而帶給你的感覺。當你改變了那些外部事件,你的感覺也會隨之改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通過做一些非常重要且有意義的事情來讓自己快樂,比如談戀愛,愛我們的朋友,幫助不幸的人,撫養孩子,找份好工作。但是在大熱天喝一杯好喝的冰咖啡也能夠讓我們感到開心。對我來說,吃幾塊美味的炸雞會讓我很高興。

那麼,我們怎麼會如此降低自我標準,把這種只要一片噴香的培根、一部好看的電影或一份冰淇淋就能讓我們達到的感覺當成了畢生的追求呢?上帝看著這樣的我們,認為我們真的很可悲。

「你認為追求快樂是我把你放在這兒的原因嗎?你已經把你全部人生意義變成了追求這種感覺嗎?當你去撓被蚊子叮咬的包時,你也會有這種感覺,你會感覺很好。你認為這就是你活著的原因嗎?你就是這麼貶低你存在的目的——你認為活著是為了追求快樂?這真是可悲。」

然後祂說:「我想給你點別的。它叫做喜樂。」

這就是耶穌所說的。祂說我來了,是要叫他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祂說的不是快樂,而是喜樂。因為快樂是你感受到的某種感覺,而喜樂出自你的內心。

這就是為什麼對於那些和耶穌走得很近的人,當壞事發生的時候(壞事確實會發生在基督徒身上),他們會受苦,也會因此而不開心。但喜樂卻依然在。因為他們的根基很穩固。他們知道自己將要迎來的是更美好的未來。他們知道在另一邊有救贖。他們知道,即使在苦難中,他們也能握住救主的手。這位救主曾為他們受苦,現在也會和他們一起經歷苦難。

所以我們這些與耶穌同行的人稱自己為基督徒。我們越認識祂,和祂的關係就越深,我們也就越能獲得這種喜樂。喜樂並非是更多的快樂。兩者在本質上不同。

你谷歌一下「喜樂」,字典就會告訴你,喜樂就是非常非常快樂。然後你谷歌「快樂」,會說它是喜樂的組成部分。這是自我引用。這個世界真的不知道快樂和喜樂的區別。因為他們不知道,所以會從一個指向另一個,來回引用。要知道這個區別,你必須去查聖經。你必須到耶穌基督那裡,才能明白快樂和喜樂的真正區別。

這就是你為什麼需要上帝。因為真理是不可或缺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快樂是不夠的。

我們要來到耶穌基督的面前。因祂就是真理。祂是苦難的終極答案。祂也是永恆的喜樂源泉。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當你懷疑上帝的計劃時(有聲中文)

作者:Q Jackson,美國

翻譯:Verena Chi,台灣

有聲播讀:Joya,中國

 

我一直都認為在做決定方面自己是個思慮周全的人。我會儘可能考量所有潛在因素和可能發生的結果,而且我會花很長的時間考慮(我似乎覺得思考時間越長,就會做出越好的決定)。基本上我沒有不考慮就做決定的時候,但即使我這麼努力,卻發現自己依然沒有多好的決策能力。我也不確定我們當中有誰是好的決策者。畢竟,沒有誰能夠預測每個決定帶來的影響。我們無法預料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也無法替不確定的事做萬全準備。

我在大學三年級時就面對了這樣的狀況,當時的我一直苦苦掙扎於一個難以抉擇的決定。我對比較政治學的追求和研究,促使我有機會向華盛頓特區的州代表辦公室申請一個暑期實習的機會。在寄出申請資料、提交專文和面試後,終於我在學期快結束的幾個月前收到審核通過的通知。州代表辦公室不但給予了我暑期實習的機會,更棒的是,他們還獎勵了我一份不容易得到的獎學金。

所有的事情來得又快又急,真的很難以置信我能夠擁有這麼一個能給自己加分又有榮耀的好機會。但與此同時,對這次實習我心中充滿了揮之不去的不安和不確定感。為了應對我的恐懼,我決定在做出任何承諾前,轉向上帝認真地禱告。

在禱告後,我發現其實自己希望這個暑假能夠留在本地,找一個離學校近的工作,而不是跑去700英里以外的華盛頓。但這個結論對我來說毫無道理。於是我列出所有利弊,最終分析的結果全是偏向去華盛頓當實習生。這根本就是此生難得的機會,我可以因此獲得研究領域內的豐碩經驗,還可以藉此機會在國家政治中心傳遞主耶穌的愛與福音。我甚至考慮在完成學位後搬到華盛頓去,讓自己可以更有效地運用自己積攢的人脈關係。這沒準可以幫助我在畢業後找到工作!

不過,我越是禱告,越覺得自己應該留在本地。漸漸地,對於要去華盛頓實習,我感到越來越不平安。在不停禱告及跟自己內心交戰數周后,我終於知道且確定該怎麼做。我通知了州代表辦公室和獎學金委員會,告知對方我無法過去實習。

說真的,我鬆了一口氣。不過還是覺得沮喪,因為面對不解的家人和朋友,我的唯一解釋是「我禱告後覺得不平安。」儘管親近的主內肢體完全能夠理解我在禱告之後的順服,但大部分人不能接受這個老套的回答,並對我的決定深表懷疑。

五年過後,我終於理解當年為什麼我要留在當地。我和我的好朋友因此能在那個夏天有了更深的友誼,進而後來走向婚姻。同時我也看見,當我將自己在比較政治學領域的計劃交託給上帝時,祂如何重新為我訂立了新的理想和職業道路。祂賜給我完全不在我預期之內也不可能為之做預備的新工作機會,這份工作完全和政治以及華盛頓無關。

我們不可能每一次都清楚上帝為何帶領我們這麼走。

有時候我們可能要花大半輩子才知道原因,也許是一輩子都無法懂。但是這個難得的經歷讓我可以回頭檢視,並且發自內心的向主說:「啊……我知道禰為何要這麼做了。幸好當初我順從了禰計劃,而不是自己的。」我緊緊抓住這個見證,用它來提醒自己:我們全知全能的上帝不受人類邏輯的限制,祂的作為也超乎我們的理解。

這樣的時候我會明白不能夠過度依靠自己和追求這個世界告訴我們的,而是應該把自己的道路交託給主。因為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祂的道路也高過我們的道路(參見箴言3章5-6節、以賽亞書55章8-9節)。

我非常感謝主沒有讓我在那個夏天去華盛頓,不然我就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錯過祂給我預備的美好婚姻與工作。儘管主用一個讓我意想不到甚至有些無法理解的方式引導我,但我知道無論如何祂都是值得我信賴的。

上帝是我們完美的作者(希伯來書12章12節)。這說明祂知曉每一個情節的轉變、每一個我們要面對的挑戰和每個我們會犯的錯誤。我永遠都可以尋求祂的指引,完全依靠祂的智慧來度過我的人生而不是自己或屬世的知識。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