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

親歷抑鬱症——「死亡」可以這麼近,上帝卻可以讓它那麼遠(有聲中文)

作者:依含,中國

語音播讀:依含,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小盒,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當我第一次聽到抑鬱這個詞時,感覺這就是抒發對生活的無奈的代名詞。就好比,「周末不能休息,要加班!……太抑鬱了!」「我喜歡的衣服被別人買了,好鬱悶!」然而,我自認為隨意性這麼強的一個詞,在我親自經歷之後,我才明白了它的真正含義。

「你還這麼年輕,就不能打起精神來嗎?你看看別人家的小孩,再看看你自己!」「你知道嗎?你會讓我們覺得害怕!我們都不敢看你!」這一句句來自親人的責備,讓我感受到更深的恐懼與對親情的失望。

那時的我信主已好幾年,對於信仰的了解也在逐漸加深中。那時我感覺上帝是如此地愛我,也常常感覺上帝親自與我同在。祂帶領我成長,讓我不斷地看見與反思自己的生命,進而得以成長,讓身邊的人都感到上帝是如此地奇妙。「我為你感到開心,你的生命就像雨後春筍般,一下成長了起來,讓我再次看到上帝的奇妙作為。」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誇讚,讓我感覺那段時間上帝真的特別恩待我。不但如此,我渴慕上帝的話語,所以參加很多教會的各種活動和查經班。大家一起學習、查經、背經文都能讓我感到那樣地滿足。一本又一本屬靈書籍的閱讀讓我感覺供給了我每天所需的食糧。那段時間我是如此饑渴慕義,以至於無論見到誰,我都會滔滔不絕地講論上帝的偉大與奇妙,看到被苦難纏住的弟兄姐妹,我也樂意去花時間給予我最大程度的關心和幫助,我就像是天父家的戰士,不停在信仰的道路上戰鬥着。

但是,一件突發的事情讓我開始對上帝的話語產生質疑。從那時起,我的生活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開始質疑上帝:「為什麼我在為禰做工,卻還是會受到別人的傷害?以至於有些基督徒的行為比不信的世人還要惡劣?我堅持在禰的話語上,到底是正確還是錯誤的?既然我的堅持讓我受到了那麼大的傷害,那我為什麼還要持守真理?上帝禰真的在掌管一切么?!」這個生活中的巨變使這些質疑的聲音不斷不斷從我心裡冒出,讓我不想再去接近那個曾經我看為珍寶的上帝,我埋怨祂,不願意為祂做工,甚至我要離開祂。

當我決定不再親近祂的那一刻起,我的生活瞬間凌亂了。大把大把的工作將我淹沒,沒日沒夜地加班,真的讓我再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想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起初我以為這對我來說或許是件好事。也許因為忙碌,隨着時間的推移,有些傷也就慢慢會被忘記。但是當我把忙碌當成救主,而沒有來到上帝面前去尋求祂時,我發現我上了魔鬼的當,我的內心再也沒有平安了

我發現我喪失了許多能力,生活一團糟,尤其當我踏進我的教室時,卻發現我的學生對我的講課失去了興趣,這對我是另一個打擊。為什麼曾經是優秀教師的我,還在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比賽的我,自己教室里的學生現在居然是這種狀況。這讓我深深感到恐懼,並且價值感瞬間瓦解。我開始陷入自我救贖,不停地反思和不斷地嘗試找出路,價值感的缺失讓我陷入了深深地焦慮。我因為這種焦慮很快迷失了自我,有一個聲音不停地對我說:「別人會嘲笑你的!活着有什麼意思?你沒有價值!家長會如何看你?同事和家人會如何看你?」這種迷失影響到了我的整個生活,我完全喪失了工作的能力,對一切事情也失去了興趣。忙碌讓我馬不停蹄,我開始暴飲暴食和焦慮。每天精疲力竭去休息,又會在噩夢中醒來開始第二天的工作。

這種焦慮甚至也影響到了我的教會的生活。漸漸地我退出了小組的服事,我以為甩掉服事自己就能輕鬆一些。可是,慢慢地,離開青年團契的心也開始萌芽,甚至到後來主日講道也走不進我的心裡。記得在一次主日聚會結束后我開始放聲大哭,那曾經是我生命的補給站,現在的我卻像突然被斷奶的嬰兒,上帝好像一下子離開了我的生活,一切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我感到非常害怕。

雖然我的心裡對上帝充滿了質疑,但內心深處卻仍然明白,沒有什麼可以拯救得了我,因為「我見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道書 1章14節 )。不止如此,「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章10節 ) 我要的答案只有上帝能給,而我也開始想念上帝的話語了,我知道我需要祂。於是我開始在家裡播放讚美詩,我希望從中找到安慰我的答案,即使我沒有時間去讀經,我也要用另一種方式親近祂。

但是這種方式依然沒有能醫治我,大量的音樂反而讓我異常地煩亂。持續混亂的生活讓我覺得生活毫無意義。處理不完的工作、不斷讓我驚醒的噩夢、不足的睡眠,暴飲暴食帶來的持續上升的體重,這一切讓我丟失了那個曾經的我,讓我覺得活着不再有樂趣。於是另一個聲音對我說:「你如同糞堆里的垃圾,散發著臭氣,讓每一個人害怕接近你。你最好離別人遠一點,你這可怕的傢伙,不要去消耗別人的生命!」跟好朋友見面時,對方每次都會帶着不理解責備我:「你還小,這樣的小事真的不足為奇,我經歷過……你根本不認識上帝 ……我在為我的生活做好多預備,而你卻因為這一點小事就一蹶不振。」面對他們的質疑與不理解,我彷彿被上帝封住了嘴巴,一語不能發,無力辯駁。

終於,不堪折磨的我最後向家人發出了求助,最終也辭去了工作。我被家人接回家中,那時的我精疲力竭,像丟了魂一樣失魂落魄。因為持續的消耗,我的身體素質差到了極點。我羨慕別人可以開懷大笑,羨慕他們還可以有喜歡的事情,而我就連呼吸新鮮空氣的能力都沒有,甚至聞不到食物的香味,食物能帶給我的只有暴飲暴食吐后飽腹感所換來的安全感。當我去醫院檢查時,醫生卻說:「回家吧,你這種狀況沒有辦法醫治。」但我依然相信,上帝可以救我。

直到有次我感到走投無路時,哭着來到牧者面前尋求幫助,我訴說著我所經歷的一切痛苦和不被理解的責備。牧者耐心傾聽后,給了我幾點建議:

一、不要被撒旦所欺騙,不要聽信那個自殺的聲音。要記得你是上帝所造的,你有上帝的形象,你活着就是在榮耀祂,你知道祂有多麼喜悅看到你的樣子么?

二、不要讓自己離開教會。人是群居的,上帝造人沒有讓人獨處(創世記 2章18節 ),而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生活着。在這個以上帝為中心的家庭里,有祂同在,還有弟兄姐妹,大家一起分享上帝的話,便不會胡思亂想,以上帝的話語為武器,便不至於失喪。

三、人是需要長大的。你靈里的生命也要學着長大,並相信就算你感覺不到上帝的同在,但祂依然與你同在。你要能做到:「當你感覺不到上帝時,你依然可以哭着承認上帝是真實存在的。」這就表示你長大了。

四、堅持讀經。就算當你讀不下去聖經,你依然要堅持去讀,哪怕一天只讀一句,反覆思想。因為上帝的話語大有能力。祂藉著聖經與我們說話,這是祂寫給我們的「情書」,也是我們人生的指南,上帝一定會藉著祂的話語來醫治受傷的靈魂。

五、持續不斷地禱告。只要你願意謙卑來到祂面前尋求祂,你所經歷的祂都知道。哪怕你只說一句「主啊,求禰救我」。祂一定會拯救祂自己的百姓。

就這樣,我帶着牧者的建議重新回到家中,並且開始試着調整自己。一開始家人們還會接納我,安慰我,帶我到處旅行。我也試着從旅途中尋找丟失的我,尋找上帝的作為,但都無濟於事。家人以為購物可以緩解我的壓力,於是放我到其他城市去瘋狂購物,可琳琅滿目的商品並沒有讓我感到快樂,反而讓我感覺更深的恐懼——我什麼都不想要!反而讓我更羨慕那些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看着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大城市,這種快節奏的生活,讓我神經錯亂。家裡最終決定讓我重新出去找工作,以為忙碌起來我就會好。可他們不明白,已經喪失基本生活能力和興趣的我根本做不了任何事。當他們看到所有的方法用盡后我依然不見起色,最終咒罵便開始炮轟一般地襲來。

我的內心何嘗不希望自己能再次快樂起來?從前那麼獨立的我何嘗想過依靠誰去生活呢?可是,對於如今被恐懼吞噬,處在抑鬱中的我來說,這一切是多麼的奢侈。

然而我再次想起牧者的建議,知道我不該依靠外界,也不再依靠人。我重新抱起了聖經,讀不下去就聽,聽不下去就大聲讀出來,甚至我會用一整天的時間一邊流淚,一邊大聲朗讀聖經。雖然我所讀的內容根本走不進我的內心,但我堅信上帝總會動工。我開始跪下,當我不知道說什麼的時候,我就僅僅跪下。當我感覺我站立不住,噩夢驚醒,想要自殺時,我的內心大聲呼喊:「上帝啊,救我!上帝啊,救我!」這成了我每次懼怕時說的話。當我因無法被醫治而再次堅持不下去時,我開始禱告說:「主啊,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馬可福音 9章24節 )牧者的那句「當你感覺不到上帝存在時,你依然哭着也要堅持說上帝是與我同在的,你就成長了!」這句話深深地影響了我,激勵我每天這樣堅持着。

偶然的一個夜晚,我像往常一樣行屍走肉般地閱讀聖經,期盼着上帝藉著祂自己的話來醫治我時,突然一句經文深深地扎進了我的內心:「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你也能忍耐,曾為我的名勞苦,並不乏倦。‘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裡,把你的燈台從原處挪去。」(啟示錄 2章2-5節 ) 我瞬間淚如雨下,我所經歷的一切上帝都深深地知道,我所有的委屈都沒有了,原來我所經歷的這一切是我忘記了我起初所有服事是為什麼而做。我在服事中慢慢偏離了上帝的話語,慢慢開始為了滿足自己而服事!那天晚上,我跪在上帝面前,我開始了一段很長很長的禱告,哭着把我所有的委屈和淚水卸在了上帝面前,有一種內心的大石頭終於落地的感覺,從那一刻起,我又能呼吸了,我被釋放了。

我以為自己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直到第二天早晨,我從睡夢中醒來,我依然半信半疑睜開了眼睛,害怕再次失去這突如其來的醫治。可當我睜開眼睛,我發現我真的能呼吸了,我迫不及待地把這件事情分享給我的家人,我又能呼吸了,我能開口講話了,這也意味着上帝動工了。我明白即使是因着我犯罪經歷了這一切的苦難,但是上帝卻依然藉著這樣的事情彰顯祂的榮耀。「鑒察人心的,曉得聖靈的意思,因為聖靈照着上帝的旨意替聖徒祈求。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 (羅馬書 8章27-28節 ) 就這樣,我在經歷抑鬱症中經歷了上帝的作為,我痊癒了。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一切都風平浪靜。當我再次開始工作時,因着抑鬱半年帶來的一切損傷,工作讓我再次找不到價值感,別人的眼光也讓我再次陷入抑鬱症。但當死亡的聲音再次來敲我生命的門時,我告訴自己:「你是上帝所造的,你有祂的形象,上帝不要你做什麼,你活着就是在榮耀祂,彰顯祂的形象,你是獨一無二的,你知道你天上的父是多麼喜悅每天看到你活着么?上帝愛我不是因為我什麼都能做到,就是因為我做不到,祂才拯救!上帝啊,求禰來幫助我!」就這樣,靠着上帝,我再次戰勝了二次突發的抑鬱症。我知道,未來的路依然會有痛苦和眼淚,但是這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祂與我同在。

如今這快節奏的社會,多元文化,不同價值觀會帶給我們很多的壓力,自我救贖成了大家唯一的救命稻草,甚至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也常常把上帝當做擺設,而非掌管一切的救主。希望通過我的經歷分享可以對同樣在經歷抑鬱症痛苦的你有一些幫助,願你的生命也經歷上帝的作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

在靈命乾涸時,你可以做這5件事情(有聲中文)

作者:Dorothy Norberg,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讀:Melody,加拿大

播讀後期製作:小盒,中國

*背景音樂:www.bensound.com

每個人在信仰上都有掙扎的時候,並且常常說不出口。

在信仰中遇到困難時,我常常覺得,如果我坦誠說出我的問題,直言不諱地告訴別人我在屬靈追求上的懈怠,大家會懷疑我對信仰的真誠。

我愛上帝,也想要追隨祂,但我也經歷了一些靈命極其乾枯的時期。在那些日子裡,我甚至懷疑過自己是否真的得救。我會繼續過一個基督徒的生活,卻完全感覺不到上帝的存在,也沒有任何敬拜的感覺。我覺得自己就是生活在一個謊言里,而這種感覺導致我陷入了內疚和羞愧的惡性循環。

然而,隨着我對福音的理解越來越深入,我才明白,與基督同行的這條路並不依賴於我的思想、感覺或行為。耶穌已經在十字架上為我所有的罪付出了代價,祂已經將祂完全的公義給了我。我能在上帝面前站立全然依賴祂為我做的一切。在我感到自己很失敗的日子裡,我記起上帝知道我所有的罪和破碎,但卻依然給了我完全的寬恕和愛。上帝不會根據我靈修生活的質量、我對一些神學問題的理解,或者我是否感受到祂的愛來審判我。祂如何看待我完全是基於基督為我所做的一切。

腓立比書1章6節說:「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正是因為對上帝有如此的信心,我才能在信仰的艱難階段堅持下來,並因此積極地付諸行動。

以下是我在靈命乾涸時期發現對我很有幫助的五件事。

 

1.不管你喜不喜歡,都要讀經、禱告和去教會

當信仰生活充滿挑戰時,人們很容易想要退縮。這時候,你需要堅持屬靈操練,以保證上帝的恩典繼續傾覆於你。如果你因為覺得經文枯燥無聊就不讀聖經,你就無法看到上帝通過經文來做奇妙的工作。上帝通過諸如閱讀和傾聽祂的話語、在禱告中回應祂、敬拜讚美以及與其他信徒團契交通來讓信徒們成長。如果你在堅持這些靈屬靈操練,那麼無論你感覺如何,你都能與祂相遇。

 

2.滿足你身體的需要

正如許多人所說的:「有時候你能做的最屬靈的事就是打個盹。」上帝創造我們成為既有靈又有體的活人。當我們生病、飢餓或疲倦時,會很難對上帝熱情滿滿。千萬不要忽視有規律的飲食、足夠的水分、充足的睡眠和鍛煉身體的重要性,它們不僅對你的身體有益,對你的靈魂也同樣重要。另我驚訝的是,僅僅在我家附近散步15分鐘就能讓我恢復活力和重新調整我對上帝的想法和感受。

 

3.尋找機會在大自然或藝術作品中經歷上帝

有時,我並沒有每天固定靈修,但我在看到美麗的日落、聽音樂、和朋友共度美好時光,或者讀一本好書時感受到了一種無以言喻的美跟盼望。這些經歷當然無法跟上帝在聖經中的啟示相比,但它們能夠振奮我們,讓我們的心重新轉向祂。

正如著名的護教學家和作家魯益師所寫的:「大自然從來沒有告訴過我,存在着一位榮耀且有無限大能的上帝。我必須從其他地方了解這一點。但是大自然卻讓我明白了「榮耀」一詞的意義。」去尋找那些讓你對造物主充滿感激之心的美好的事物吧。

 

4.認識並全然接受上帝給你的個性

我是一個內向的人,我有時會想如果我更加外向,我的信仰之路也許會更容易些。我也時不時會想,如果我更加情感化一些而不是這麼理性和邏輯化,我的靈命或許會更有活力。這個時候我就必須提醒自己,上帝賦予了我和其他人每個人獨特的個性和天賦。正如哥林多前書12章所講的那樣,教會就像一個身體,我們都是教會的肢體,並且彼此相互依賴。

實際上,這樣的安排非常好——不同的教會成員有不同的職能,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發現,雖然上帝賦予了其他人外向的性格,讓他們聯絡不同的人和群體,但我安靜的個性卻幫助我去服事那些在人多的環境下會感到不自在,很難敞開的個體。在教會裡內向和外向的人都很重要,而我們也通過彼此反映出了上帝不同的屬性。

 

5.找一些在你跟隨耶穌的道路中給你鼓勵和引導的屬靈同伴和導師

在靈命枯乾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想要保持孤立,但是上帝卻讓我們和其他信徒在一起,各人互相擔當重擔(加拉太書6章2節)並一起追求祂。對於基督徒來說,與他人建立關係並深入和敞開地談論各自的屬靈生活是至關重要的。在這樣的關係中,人們互相了解、並在需要的時候彼此勸勉和鼓勵。這樣的關係使得基督徒們在生活中彼此監督和互相支持。

然而,有時我們很難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並和他們成為朋友。如果你處在人生的這個階段,那就儘可能在你已經擁有的人際關係上努力吧,向你可以信任的朋友敞開心扉。與此同時,向上帝禱告求祂給你預備新的友誼。多年前,當我在孤獨無依中掙扎時,上帝同時用非傳統和傳統的方式為我提供了友誼:我在一個線上基督教論壇找到了一些可以相伴一生的朋友,最終,我也在教會交到了新的朋友。上帝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時間將不同的人帶入我們的生命。有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敞開心扉,願意去認識別人並尋求聯結。

追隨耶穌最主要的還是日常的屬靈生活習慣。沒有任何人為的屬靈雞血可以與這些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方式相比,讓我們可以接受上帝的恩典,給我們提供穩定和長期的影響了。即使當我在來到上帝面前時是疲憊和毫無動力的,我也仍然相信:只要我追隨耶穌,聖經、禱告和團契一定會塑造和改變我。我不需要從一次靈修或敬拜中感受到即刻的改變和看到即刻的價值,因為我知道上帝在通過這些習慣來培養我的品格和讓我擁有一顆愛祂的心。因為我看不到上帝在幕後所做的工作,所以我無法衡量某一次講道或某一次禱告的價值。然而,我相信祂會利用所有這一切使我的生命結出屬靈的果實。

在我的信仰道路中,常常是靈命乾涸和靈命高漲的周期不斷循環。誰都不願意回到靈命乾涸的痛苦時期,但是我們從順境和逆境中都可以學到一些寶貴的功課。而且,因着我經歷過上帝過去的信實,我相信祂會再次幫助我度過。

挫敗的感覺只是暫時的,上帝不僅通過我的順服也會通過我的失敗來讓我更親近祂。因為因着耶穌為我所做的,我才得以在上帝面前站立,所以我知道,我的未來依靠的是上帝,而不是我自己的努力。不管怎樣,祂永遠都不會放棄我。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

創意視頻&圖文:在上帝的手中

作品名稱:在上帝的手中

創作形式:數碼繪圖

繪畫作者:YMI X Eun Ae (@ohjoytree)

背景音樂:www.bensound.com

正陷在傷心難過中?希望下面這個小視頻能夠幫助你。

 

*此作品為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基督徒容易忽略的5個屬靈操練(有聲中文)

作者:Q. Jackson,美國

翻譯:Patty Song,中國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當我們最以上帝為滿足的時候,就是上帝在我們身上最得榮耀的時候。”備受歡迎的美國牧師約翰·派博曾這樣教導。阿們!難道我們每一個人不是都想在上帝裡面,並且只在上帝裡面得到全然的滿足嗎?但是當我們感到不滿足或者感覺疲乏,沒有動力尋求或者感覺上帝離我們很遙遠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在這樣的時刻尤其凸顯出屬靈操練的重要性。無論我們是否喜歡遵行,屬靈操練都是榮神益人的。當我們感覺自己失去尋求的動力時,這些操練幫助我們回到尋求上帝的道路上,同時,屬靈操練對於一個基督徒的成長也是必要的。

接下來我將列舉5個屬靈操練,它們曾經在我軟弱無力時,幫助我將焦點轉回上帝。

1.研讀聖經

提摩太後書3章16-17節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上帝為屬祂的子民預備了善事去行,而這段經文則說明了只有通過讀經,我們才能夠預備好去完成上帝交給我們的善事。上帝在不斷做工將人帶到祂的面前,祂也讓我們基督徒以各種方式參與到祂的工作中。我們也許並不完全清楚上帝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旨意如何,但是聖經幫助我們在知識上裝備自己,讓我們為上帝的呼召時刻做好準備。

我有時會大段地讀經,一口氣讀完很多章。但我發現,當我放慢速度,開始一點點研讀經文,並且留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默想時,也同樣對我有幫助。在閱讀過程中或者讀後記筆記也幫助我對我所讀的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記憶。相對於尋求上帝給我新啟示,我更喜歡用這段時間來親近天父。畢竟,我們的信仰是基於上帝和我們之間的關係,若我們沒有真心花時間與對方相處,彼此之間就不可能有好的關係。

2.禱告

禱告是另外一種和上帝共度精心時刻的方式。上帝是全然聖潔和美善的。祂竟然允許我們來到祂面前向祂講話,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感謝天父!而且上帝不僅允許我們向祂禱告,我們還可以大膽地向祂禱告祈求。

當大衛為了搶奪一個人的妻子而謀殺了這個人時,他祈求上帝按祂永不止息的慈愛和慈悲原諒他(詩篇51篇1節)。在出埃及記32章中,當上帝的子民犯了拜偶像的罪時,摩西抓住上帝的應許請求上帝拯救祂的百姓:上帝應許給亞伯拉罕,必使他的後裔像天上的星星那樣多,並且應許將一片地賜給他的後裔為業。上帝若將祂的百姓從地上除滅。這些應許就會全部落空。當摩西說出這些應許時,上帝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禍降與他的百姓。(出埃及記32章11-14節)

在禱告的時候,找出上帝的應許極大地幫助了我。這樣做使我在禱告中更有信心,相信上帝必持守祂的應許——不是因為我或者任何其他人配得這樣的應許——而是因為上帝承諾給我們這樣的應許,祂就會守信到底。

我的一個閨蜜最近得了產後焦慮症。在我為她禱告時,想到了馬太福音6章25-34節的經文,那段經文講述了上帝是如何精心護理祂的創造物的(即便對象是鳥和花),接着經文進一步解釋說,正因為此,我們不應該憂慮。我之所以能為我的朋友禱告是因為我清楚地知道上帝會看顧她,因為她比飛鳥和百合花還要貴重得多。抓住上帝在經文中的應許使得我在禱告中更有信心和勇氣。

3.禁食

在申命記中,上帝告訴祂的子民他們被苦煉、忍受飢餓,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會知道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命記8章3節)。在新約中,耶穌對祂的跟隨者說:“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臉上帶着愁容,因為他們把臉弄得難看,故意叫人看出他們是禁食。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並且“你禁食的時候,要梳頭洗臉,不要叫人看出你禁食來。”(馬太福音6章16-17節)由此可見,耶穌是認為祂的跟隨者們會操練禁食的。

我們操練禁食,好叫我們從對食物的需要中轉向尋求上帝。每一次肚子咕咕叫——身體抗議着要找食物時,我就想到是上帝創造了萬物,只有上帝能讓我活着。尤其是當我需要為某個人或生命中的某個重大決定禱告時,禁食能幫助我集中注意力。每一次肚子叫都會讓我想起,我要尋求的一切都在上帝那裡(包括物質的需要以及方向的指引)。

4.十一奉獻

就像我們應該學習尋求上帝而不是食物給我們的供給一樣,我們同樣要避免將我們的安全感寄托在錢財上(過於對上帝的信心)。詩篇50篇10節說:“樹林中的百獸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我們所賺取的東西沒有一樣是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各樣美善的祝福都來自於上帝。十一奉獻幫助訓練我們慷慨給予。

最近,我的丈夫和我有感動要將我們的車送給一位車剛被撞壞的弟兄。當另外一個家庭因為失業導致家庭經濟入不敷出時,我們感覺上帝又在呼召我們將“我們的”積蓄捐出,幫助他們家渡過難關。是的,我在“我們的”這個詞上加了引號,因為我和丈夫相信那不是我們的車,也不是我們自己的積蓄。上帝讓我們先照看它們一陣子而已,但當上帝呼召我們給予的時候,我們應當甘心樂意。

通過操練十一奉獻和樂於捐獻,當未來需要我們憑着信心去給予時,我們會更容易順服上帝。因此,慷慨地給予我們所擁有的吧(不論是時間、金錢或其他財產)。

5.背誦經文

小時候參加主日學時,我會為了獲得老師的讚揚和好看的貼紙而背誦經文。但漸漸地,我開始厭惡這種方式,因為我看到一些人從聖經中挑出一些句子來,斷章取義地為他們自己的觀點辯護。

或許人們永遠都會為著自己的目的曲解聖經,但是如果我們要晝夜思想上帝的律法(詩篇1篇2節),我們就必須了解我們默想的律法到底是什麼。背誦經文,搞清楚經文的上下文,然後默想。

我曾經聽到過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因為信仰基督而被判入獄。在監獄里,他沒有紙質聖經。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他所擁有唯一的上帝話語就是他藏在心裡的經文,在獄中他能夠靠着記憶寫出來。想象一下,如果我們能擁有的聖經是只靠我們記憶的經文而寫成的聖經,那會是怎樣的一個版本?

因為沒有好好背誦經文,我感到很虧欠。於是我開始操練將主的話藏在心裡(詩篇119篇11節)。剛開始我不確定要從哪裡開始背誦,我的一個朋友推薦給我一個由DesiringGod團隊開發的經文背誦APP,這款APP對於激發我背誦經文很有幫助,並且可以監督我。

現今有許多資源可以幫助你練習這些屬靈操練。網絡就是一個很棒的資源,你可以好好利用它。我鼓勵你不要對任何一種屬靈操練的方式太執着。如果你感到挫敗或者經歷了軟弱,就換一種操練的方式,但千萬不要全部停止。

所有這些屬靈操練都會幫助我們的靈命成長。但這並不是說我們總能感覺到自己的成長。有些時候,我們必須要靠毅力,因為我們除了能通過以上帝為滿足和喜樂來榮耀祂之外,我們也可以通過遵守祂的誡命來愛祂(約翰一書5章3節)。即便在我們靈性的乾渴期,我們也相信上帝將會繼續“預備我們,行各樣的善事。”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