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人生

團契生活:你的快樂或悲傷,都讓我們一起慶祝、走過 (有聲中文)

 

作者:Mikaila Bisson,美國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在一個安靜的高爾夫球場上,我正坐在球車中一邊等待著開球,一邊想著自己的事。這時,我的手機亮了起來。我的一位好朋友給我打來了視頻電話。我從幼兒園就認識她了,然而雖然我們很親密,但我們通常不會在沒有事先通知彼此的情況下直接發視頻通話。

我盤算著她會講什麼。

她和她的男友已經戀愛了大約一年半。她說他們之前已經討論過結婚的事情。她的男朋友也悄悄告訴過我,他已經徵得了女孩父母的同意,並計劃儘快向她求婚。我猜一定是這個事情了。

果不其然。當我接通電話時,她舉起左手讓我看她無名指上的美麗鑽戒。

我為她開心地跳了起來!我也應該這樣做。因為這很令人興奮——我最喜歡的人找到了她最喜歡的人。

但是說實話,當我在高爾夫球場上喊著我多為我的朋友感到高興時,我的一小部分卻萎縮了,因為「又走了一個」。這不是第一次我有朋友訂婚(或結婚或懷孕),也不是我第一次感到既高興又絕望的矛盾情緒了。

是的,讓我們使用「絕望」一詞並且想像一下我當時的極端情況,因為我認為我感受到的(在這種情況下確實會感到)不僅僅是悲傷這麼簡單,而是一種絕望的感受。我覺得自己不只是單身,而且感到自己是地球上剩下的最後一個人了。

這不僅僅是一種被排除在外的感受,而是就像我是世界末日唯一的倖存者,周圍全是殭屍。沒有人看見我,也沒有人注意到我,突然間我變得非常孤獨。

需要澄清的是,我對自己的現狀並非不滿意。我有一份很棒的工作,可以自給自足,並且在朝著還清學生貸款的目標努力,我把時間投資在我的信仰和未來上面。我毫不懷疑上帝對我的人生有重大而有趣的計劃。我現在甚至不需要也不怎麼想要我生命中的另一半出現(更不用說一個嬰兒了)。

那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覺呢?我是一個孤獨又苦毒的單身族,因著讓自己好受一些就要在其他戀人幸福之時將他們拆散嗎?也許有時候我是這樣,但是大多數時候並不是。

我認為這是因為我知道除了像我們在Instagram看到的各種訂婚、結婚、寶寶出生這樣的事之外,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值得慶祝的事情。而且我需要的是一個可以與我同行並跟我一起慶祝生命的基督徒群體——無論我處在哪個階段,是否值得慶祝。

歸根結底,我認為這是因為我渴望被人們看見,被認識甚至是被慶祝。

而且我相信上帝創造我們的時候給了我們每個人這樣的渴望。這樣的渴望最終會被耶穌完美的愛和關懷所滿足,但也可以在我們的團契生活中被展現出來。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寫到一個由於缺乏愛與合一而瓦解的團契,這使我們瞥見了一個健康、多元化、正常的基督徒團契的樣子。他寫道,

「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哥林多前書12章25-26節,和合本)。

當我默想這兩節經文時,我認為確實是這樣。這就是我真正想要的——一個一同受苦和一同得榮耀的團契。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在高爾夫球場上的那一刻使我想起了我與教會肢體的狀態,我們其實已經彼此脫節了。我們是可以更好地做到「彼此相顧」的。

是的,我也可以,而且我(這個主張合一的人)尤其需要做得更好。

我可以從有開心的事情慶祝時告訴別人開始,或者在身處掙扎中透過與他人分享邀請他們來關心我。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會帶給我我想要的結果。

反過來,我能提供給他人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傾聽他們生命中的一切——真正地了解他們。這樣的話,我就會知道令他們歡欣雀躍的是什麼以及何時該與他們一起慶祝什麼,同時我也會知道他們的掙扎是什麼,以致我可以支持他們與他們一同走過。接納他們開心的,也接納他們不開心的事情可以讓我能夠去給出愛,也讓我在團契中能很好地愛大家。

耶穌在祂的生活和事奉中也清楚地示範和呼籲了這一點(約翰福音15章12節)。

那麼,我該如何去愛我那個剛開始讀研究生的朋友呢?「給我講講你的新生入學情況吧,我知道你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還有那個在失業很久後才找到工作的朋友?「我們去吃飯慶祝吧,我請客!」

對那個剛剛離開一段糟糕戀情的朋友?「讓我告訴你我多為你感到自豪,讓我們來談談耶穌是如何看待你的!」

對於那個剛剛買了房,還清學生貸款,戒酒或做了其他值得肯定的事情的朋友呢?這些都是愛他們、支持他們和使他們感到被看見被了解的機會。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幾年前,在經歷了漫長而艱苦的失業之後,我終於找到了一份工作。我的一位親戚給我了我五美金讓我請自己喝杯咖啡,因為我終於不用再找工作了。儘管那是一次非常小的善舉,但卻讓我流淚,因為我覺得自己的掙扎被人了解和看到了,而且有人跟我一起慶祝開心的事兒。

再次回到高爾夫球場上來,雖然我的一部分感到難過,但大部分的我卻真的感到開心,因為我有機會去愛我的朋友並和她一起慶祝她的人生大事。

雖然我們還有別的辦法來建立基督的身體,但我希望我們能開始了解和看到他人的快樂(以及掙扎),以便我們能夠與他們並肩生活,並在團契中活出豐富多彩的生命。

這一周就開始留心身邊可以參與到他人喜樂或掙扎的機會,用又簡單又實際的方式來愛他們吧。在評論區告訴我們你做了什麼哦!

 

 

點擊閱讀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最棒的禮物

傳道書靈修| 何時才能足夠?(有聲中文)

作者:Carol Lerh,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4章1-6節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壓。看哪,受欺壓的流淚,且無人安慰。欺壓他們的有勢力,也無人安慰他們。

因此,我讚歎那早已死的死人,勝過那還活著的活人。

並且我以為那未曾生的,就是未見過日光之下惡事的,比這兩等人更強。

我又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愚昧人抱著手,吃自己的肉。

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

 

從我小時候起,別人就告訴我我可以成為一名藝術家,所以我為自己的畫畫能力感到驕傲。後來,我和一位我認為的真正的藝術家成為了朋友,我才意識到,事實上,我在繪畫方面只是中等水平。我開始嫉妒她。

所以我試圖通過觀看 Youtube 上的快速繪畫視頻,來提高自己的繪畫技巧,夢想著能夠輕鬆地畫畫。我花在分析為什麼我不會畫畫上的時間,比真正練習畫畫的時間還多。我告訴自己,我沒有天賦。

有一天,我在 Youtube 上看到了數碼繪畫的教程,看到這些藝術家不用昂貴的紙張、特殊的畫筆,或特定的顏色,就能在屏幕上創造出特殊的效果!就是這樣,我想,我可以用科技來彌補我缺乏的天賦!我可以畫好數碼繪畫。

我只需要買一台平板電腦。

所以我就買了一個。幾百美元,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錢用了。我父母擔心我這是我一反常態的衝動購物。之後我意識到我買的平板電腦,沒有 Youtube 用戶的那些功能。

我練習了兩次 ,但是當最終的成果遠遠不及我在 Youtube 上看到的其他人的成果時,我感到沮喪。我覺得自己不適合做這個,於是賣掉了那台平板電腦(只賣了一半的價錢) ,放棄了成為藝術家的夢想。

我的故事是一個普通經歷的極端例子。想想你的夢想。它們是不是出於對別人擁有的、別人擅長之事的嫉妒?正如傳道者所說,「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4節)。

或者,我們得了完美主義的麻痹症,什麼也不做,就「抱著手,吃自己的肉」(5節)。就像我放棄了畫畫,因為我在最初的幾張素描中,沒能達到完美。我們選擇什麼都不做,是因為做事太累了。於是我們像傻瓜一樣,退回到懶惰的安全地帶(對我而言,我就回去睡覺)。

我們可以爭取一條平衡的中間道路,而不是讓自己陷入嫉妒或懶惰之中,或者如傳道者所說,「滿了一把,得享安靜」(第6節)。我本可以繼續努力成為一個藝術家,而不是擔心我的藝術是否比其他人好。雖然上帝的話語並沒有提供藝術指導,但它確實給了我一個更廣闊的視角,讓我知道我的整個人生,包括我創作的藝術,應該是要讓上帝喜悅(羅馬書12章1-2節)。如果這是我的目標,那我的藝術作品只需要反映祂在我生命中的愛和良善。

我正在學習不再把我周圍的人,當作我應該成為的模範,而是把我的目光投向耶穌,在我所做的一切事情中效仿祂,遵從祂的話,這樣我就可以運用祂賦予我的天賦和技能,為榮耀 上帝而行(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我現在不再糾結於自己作為藝術家的缺點,而是更自由地專註於描繪上帝創造的世界之美。一路上,如果上帝揭示了我藝術的某個方面需要努力去更好地宣揚祂,那就是我提升自己的動力。

問題反思:

 

1、 你生活中有什麼事情是出於嫉妒而去做的?

 

2、 在這種情況下「滿了一把,得享安靜」會是什麼樣子?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雅米6月漫畫: 茱蒂的一生

繪畫作者:Chin,馬來西亞

*文字出自同名《靈命日糧》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我有一個夢想

傳道書靈修| 當人生所有的高光都沒有想像中的令人興奮時(有聲中文)

作者:Aaron Di Placido, 澳大利亞

翻譯:Anna,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傳道書2章1-11節

我心裡說:「來吧,我以喜樂試試你,你好享福。」誰知,這也是虛空。我指喜笑說:「這是狂妄」,論喜樂說:「有何功效呢?」我心裡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體舒暢,我心卻仍以智慧引導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修造園囿,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挖造水池,用以澆灌嫩小的樹木。我買了僕婢,也有生在家中的僕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並各省的財寶;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並許多的妃嬪。這樣,我就日見昌盛,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它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份。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

我很喜歡現場音樂會超燃的氣氛。在最喜愛的樂隊幾米之外用最大的聲音一字一字唱出最喜歡的歌曲,這種感覺是非常奇妙的。所以當我最喜歡的樂隊之一來墨爾本巡演時,我第一時間把票給搶了。

買完票之後是整整六個月的等待,與日俱增的期待變得巨大。當那一天越來越近時,我經常想像著現場正演唱著我最喜歡的歌曲,還有整個演唱會炫酷的場面和粉絲歡呼高歌的熱烈氣氛。

這一天終於來到,走進Sidney Myer Music Bowl 音樂會場的大門時是最興奮的時刻。現場完全是想像中的完美場景:室外場地、夕陽西下傍晚宜人的天氣、還有滿座的萬人觀眾。

但是,開場幾分鐘後這種興奮感就慢慢消減了。這的確是一場視覺和聽覺上的盛宴,但我卻不再覺得驚艷。這個讓我期待了數月的演唱會也不過如此。

這樣的經歷讓我想到,我們是多麼容易轉向今生的事物來尋求滿足感——比如娛樂、財富或成功——結果卻發現這些高光時刻都沒有我們預期的那般完美,不免失望落寞。正像傳道書2章1-11節所描述的那樣。

傳道者試圖探求在短暫的人生歲月中做何事才有益處(第3節),他眼睛愛看的、心裡渴慕的,他都隨心所欲,盡情享受(第10節)。他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第 4節),積聚金銀(第8節),甚至享譽盛名,超過耶路撒冷歷來所有的人(第9節),但這些都沒給他帶來真正的幸福感或成就感。

當我們看看傳道者列出的清單,不難發現這也正是我們在努力追求的——我們的工作(第4節),財富(第7-8節),地位(第9節)。這三項是這個世界定義成功的標準,也是我們煩惱的來源,拉扯著我們遠離基督為我們所定的美好計劃或心意。

我們可能認為只要這次晉陞成功,只要攢夠了一定數量的錢,或者只要能在我們的社交圈子裡再有名氣一些——我們就會知足喜樂。但是傳道者為我們做了研究,告訴我們當他回顧雙手辛勤經營的一切成就時,卻發現都是虛空——「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第11節)。

在24節到26節的經文中,傳道者提醒我們要將今生的經歷和所得當成上帝的恩惠來享受。這些東西,只有在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里,才會給我們帶來滿足。當我發現自己一心努力抓取今生所得而忘記賜恩的上帝時,我就提醒自己該止步了。

我開始意識到在生活中那些心存滿足與喜樂的時刻都是因著我選擇先花時間定睛在與上帝的關係上。而不是去追求下一場大型音樂會或者更高的薪水帶來的興奮與刺激。我當然也會受試探去追尋自己的道路或被世界上的享樂干擾,但是定睛在與上帝的關係上能讓我不致迷失,讓我感恩上帝對我一切的供應。

問題反思:

 

1.你有沒有曾努力追求今生的事物(娛樂、事業、人際關係影響力),期望這些可以給你帶來只有與上帝的親密關係才能帶來的滿足?為什麼這些事最終讓你失望了?

2.你可以在日程安排中做出哪一項改變,讓你能抽出時間來與耶穌相處,尋求在祂裡面的滿足,而非尋求轉瞬即逝的歡樂?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我有一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