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人生

創意圖文:人生的隊列

Ya-Mi-TC-cover

作品名稱:人生的隊列

創作形式:插畫

作者:雅米創意團隊

作品描述:人生就像是在排隊。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一點點地在這條長隊中前行,直到到達生命的終點。在這一路上,我們收集到了很多東西——記憶,感情,財產,成就…… 這些屬世的財富會隨着時間越堆積越多,而我們也會因此忙於得到更多。我們着急忙慌地把這些寶貝摞起來,彷彿在努力填滿一個空庫房。

然而,當我們到達隊列終點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生命終結的時候,這些屬世的財富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幫助呢?我們在世界上堆聚的這一切我們一樣都帶不走。我們手中的一切都將不再,而我們堆聚在心裡的財寶將會永存。我們放在心裡的財寶才是真正的寶貝。
上帝讓我們堆聚哪些寶貝到天上?

Ya-Mi-TC-01Ya-Mi-TC-02Ya-Mi-TC-03Ya-Mi-TC-04Ya-Mi-TC-05Ya-Mi-TC-06Ya-Mi-TC-07

*此作品為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每日旅程:人生的意義

WeChat Image_20170508080707

作者:Roxanne Robbins
翻譯:湘穎
讀經:加拉太書4章1-20節

我為你們害怕,惟恐我在你們身上是枉費了工夫(加拉太書4章11節)。

《標杆人生》是有史以來在 《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時間最長的書之一。這本書有超過3000萬份的銷量,顯然,許多讀者把它當做了教導如何過有意義人生的秘籍。

追求人生的意義並不是21世紀才有的。早在很久以前,人們就開始追求過有目標有意義的生活。

連使徒保羅也渴望知道他對他人生命的付出是有意義的。繼保羅從一個基督徒的迫害者首領轉變成耶穌基督的門徒后,他一生都致力於傳播福音。他想讓所有人知道上帝「差祂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阿爸!父!』」(加拉太書4章6節)。他希望人能明白他們「不是奴僕,乃是兒子了;既是兒子,就靠着上帝為後嗣」(加拉太書4章7節)。

保羅解釋了在耶穌基督里真正的意義是什麼。他希望加拉太人明白,若沒有基督,他們就是給那「本來不是上帝的作奴僕」(加拉太書4章8節)。因着許多人開始認識上帝,後來卻又回到了無用的屬世精神原則中去,保羅感到很憂傷。這些人試圖討好上帝,而不是藉著耶穌基督與上帝建立關係(加拉太書4章9-10節)。

「我為你們害怕,」保羅說。「惟恐我在你們身上是枉費了工夫」(加拉太書4章11節)。使徒保羅深深渴望他所教導和培訓的門徒能夠明白真正的意義只能在基督里找到。我們都渴望找到生命的意義,耶穌基督邀請我們通過祂找到這個意義——因為正是祂賜給了我們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相關閱讀:

讀約翰福音15章16節,思考耶穌向信徒們揭示了祂給我們的生活意義是什麼。

思考:使徒保羅的一生如何向你展現了上帝的“目的”?有哪些事會妨礙你活出在基督里的價值?你如何能靠着上帝的大能戰勝這些事呢?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人生不能重來,為上帝而活吧!——電影《你的名字》觀后感

article-57f35ab8e4e84

作者:雪倫,馬來西亞

說到近期讓人最印象深刻的電影,絕非新海誠的《你的名字》莫屬。作為動畫電影愛好者的我自然也不會錯過這部電影。

簡單來說,故事描述了男主角瀧和女主角三葉,在某天開始兩人只要在睡覺或半夢半醒時就會靈魂互換,但當回到自己的身體醒來后卻什麼也不記得,像做了一場夢一樣。然而很快的他們就意識到這件事情。於是他們開始在彼此的手機留言,記錄自己做了什麼等,漸漸地也變得習慣於這種身體切換的情形。後來,瀧想要尋找三葉,卻發現三葉所住的小鎮早在3年前就被每逢千年就會造訪地球一次的彗星給摧毀了,而三葉也在那場災難中罹難。原來互換靈魂的是現在的瀧和3年前的三葉。得知這一事實的瀧決定要幫助三葉和小鎮的居民躲過那次的災難。過程中三葉也知道了這事實,最後也成功使鎮民躲過那場災難。

過了5年,恢復真身,且不再互換靈魂的瀧和三葉早已不記得這件事,也忘了對方。然而心裡卻依稀記得要找尋某人,只是不知道這某人是誰。直到在偶然的一次機會下,瀧與三葉遇見了彼此,心裡滿是熟悉,最終在此刻,雙方向對方問到:「你的名字是?」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除了因為它每一個場景都很漂亮,故事富有青春感,男女主角間感人的羈絆之外,這部電影其實也探討到了有關生命的問題。裡面有段情節我覺得還蠻特別的,某天三葉和奶奶一起到神社時,奶奶提到了「結」。根據奶奶的描述,「結」代表着時間的流動,在電影中以結繩來表現,而當「結」斷裂時,亦代表着時間的流逝。另外,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新海誠導演曾說這部電影其實也跟日本311地震有關,那顆逐漸靠近地球的彗星,彷彿在暗示着:災難隨時都可能會到來。然而電影是美好的,現實中的我們不會像電影中的主角一樣,當時間流逝之後,當生命逝去之後,還可以再重來。我們都無法預計我們的生命什麼時候會結束,就像電影所表現的一樣,災難隨時都可能會到來。如果沒有好好把握時間,一旦錯過了就無法再重來了。同樣的,總有一天我們的時間都會過去,然後走向死亡,我們基督徒應該將自己的時間與生命投資在哪裡呢?歌羅西書3章1-4節教導我們不要去思念地上的事,而是上面的事,因為最後我們的生命將會與基督一同在上帝那裡。

「結」在電影中除了代表時間之外,其實也代表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神社所供奉之神之間的連結。這讓我想到,我們跟上帝之間的關係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跟祂之間的連接堅固嗎?在生命結束之時,我們可以很坦然來到祂的面前嗎?地上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暫,然而上帝卻賜給我們在祂那裡有永恆的生命。我們選擇在世上度過怎樣的生活,跟上帝之間的關係如何,也決定了我們最後是走向永恆還是毀滅,而機會只有一次。

所以,人生不能重來,讓我們盡情地為上帝而活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甘心樂意)

留下?回家?

crossroads-997123_960_720

作者:希の夢,馬來西亞

對於在國外求學的遊子來說,能順利畢業是件令人無比開心的事。然而緊接着,他們都必須面對一個問題:留下來還是回國?通常來說,在畢業前他們可以申請一年或是兩年的簽證延期,以方便留下來找工作。這個簽證延期簡直像一份畢業禮物。感謝上帝,在八月中旬我順利完成了愛爾蘭的碩士課程。然而我選擇了回國。

等一等,愛爾蘭不好嗎?怎麼不留下來呢?

愛爾蘭確實是一個既美麗又自由的國度。它不僅十分注重人權,還非常謹慎地保護大自然。除此之外,它生活水準較高員工薪資待遇非常好(同樣是2000薪資,若換算匯率,馬幣就成了9000多)這種種因素確實讓我很心動,也很猶豫。

然而七月的某個早上睡醒后,我習慣性地拿起手機閱讀未讀信息和郵件。當我讀到媽媽的微信“阿嫲今天出車禍”時,頓時嚇得出了一身冷汗。我趕緊打電話回家了解情況。等待接通的同時,心裡十分着急,而腦袋早已在胡思亂想。聽着媽媽描述車禍發生的前後細節,得知阿嫲和另一個乘客以及駕駛人員都只是受了些皮外傷。除了自個兒想象車禍現場的嚴重情況外,我心裡萬分感謝上帝的保守。掛了電話后,我還是害怕地哭了。我發現我能勇敢地一個人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讀書、旅行,也能從零開始地去認識新朋友、新環境和面對課業壓力,卻不能承受若家人突然地離開人世而我不能馬上回家的無力感。從我讀大學開始,除了農曆新年的五天以及特定的大學假期我能回家之外,其餘時間我都不在家,陪伴在家人身邊的日子越來越少。在這淚水中的禱告,我似乎對該不該留在愛爾蘭有了更清晰的思緒,那就是我要回國發展。

當我做出這個決定后,「好可惜,你本來可以賺更多錢」,「趁還年輕時應該留在愛爾蘭打拚一段時間」等意見、勸誡環繞着我。不可否認,不留下來闖一闖我是覺得挺可惜的,再加上現在的交通如此發達,何時搭飛機回國都沒問題。可是,在我為著該不該留下來發展而禱告,有一句經文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里:「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着智慧的心。」(詩篇90章12節)。上帝似乎在柔聲提醒我逝去的日子不能重來。我該如何有智慧地利用所剩的時間呢?是留下來在愛爾蘭有賺更多錢的機會?還是回家?

就在我十分猶豫,左右為難之時,我向上帝祈求「若願意成就,就請禰開一條路,讓我回去時就有一份工作。」當我把我的工作履歷表郵寄給馬來西亞的一個大學,向有關教授表明我想申請當他的研究助理時,他很快就給予回應。奇妙的是,縱使所從事的研究和我的學歷背景不是很符合,可是他仍然接受我成為他的助理。感恩,因為祂應允了我的禱告。

在這裡我需要說明的是,我不是說那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不想家,更不是指這群人不孝順。對我來說,人生本身就是個選擇,小至該買什麼味道的牙膏,大至和誰結婚等。如今離家太遠,與家鄉有7、8個小時的時差,加上回國需要一天的路程。我們活在世上的時間本來就有限,能陪家人的時間就更少了。

我知道回國后我所賺取的金錢會比在國外少很多,也很擔心不能給予家人更好的生活。可是我更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們所求於祂的,無不得着。因為「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祂所存坦然無懼的心。」(約翰一書5章14節)祂還應許我們說不要為生活憂慮,因為我們需用的一切東西,天父上帝是知道的。(馬太福音6章31-32節)只要我尋求祂,遵行祂的話,努力做好該做的事,我相信我所需用的,祂必定供應。

如今我雖然多多少少還會對未來感到迷茫和不安。可是,我對掌管我未來的上帝有信心!因此決定要以盼望的心去面對未來。曆數祂給我的恩典,我充滿感恩。兩年前的我,從沒想過自己會有機會去愛爾蘭留學。祂給我的,真的是超出我所求所想的。如今的我,更要全然的信靠祂,祂必加給我勇氣和力量面對回家之後的生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左右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