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代禱

代禱,真的有用嗎?(有聲中文)

Untitled

作者:希の夢,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Zel, 新加坡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我會為你禱告!”,相信我們都對這句話很熟悉。這是我們常向他人訴說煩惱或心事後,弟兄姐妹們常會給予的回應。可曾經的我不時就會對代禱的力量產生質疑。如果代禱真的有幫助,為什麼我為未信主的親戚禱告那麼久,他們還是不想進一步認識上帝?如果代禱真的有效,為什麼我們常為病痛者禱告,他們仍然沒有康復?如果代禱真的有力量,我們在為世界各地被逼迫的基督徒禱告時,為什麼上帝仍看似不伸出援手呢?而且,上帝不是什麼都知道的神嗎?就算我們不為他人代求,祂應該也曉得他們的需要才對呀,不是嗎?

因此不久前,為了堅固我對代禱的信心,我特意翻開了聖經,渴望從中找到代禱的重要性,而以下五點是我透過聖經和自己的親身經歷找到的答案。這五點大大地激勵了我,也讓我重新反省了自己對代禱的小信。所以我將我的所得分享出來,但願這能幫助到同樣有所疑惑的你繼續做個代禱勇士!

1.代禱是上帝所喜悅的

那時,耶和華看見沒有公平,甚不喜悅。祂見無人拯救,無人代求,甚為詫異,就用自己的膀臂施行拯救,以公義扶持自己(以賽亞書59章16節)。這節經文讓我看見了那時候的以色列讓上帝十分地難過與失望,因為祂找不到一個願意幫助別人或為別人代求的人。這裡就教導了我,如想討上帝的喜悅,把冷漠變成愛,其中一件我們可以做的事就是互相代求,表示關心。譬如我們可以以基督的心為心,去參加每周的禱告會,為著教會所列的事項禱告等等。

其實,我對自己的國家政治、治安等感到很失望,對某些政策也感到很不滿。我不想再為自己的國家禱告。可是上帝藉著以上的經文提醒了我,“不要放棄。你不是要討我(上帝)喜悅嗎?那就繼續禱告!”

2.代禱是耶穌基督所立的榜樣之一

在這點上最顯著的一個例子就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苦時仍不忘為百姓禱告,祈求天父赦免他們(路加福音23章34節)。早在被釘十字架以前,耶穌基督就已經教導會眾“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馬太福音5章44節)。祂不只說,還行出來,只為了我們能效法祂。

耶穌基督本可以以神的姿態戰勝所經歷的痛苦,但祂卻願意選擇成為人來到世間,被“人”的有限所限制住,向我們展示出如果我們能夠向上帝交託,人是可以做出超乎常能的事的,如為仇敵禱告,饒恕他們。

除此之外,耶穌在祂短短三年的佈道中,應允了許多人的代求,比如百夫長為他生病的僕人禱告(馬太福音8章5-13節)、管會堂的為他的病重的女兒禱告(馬太福音9章18-26節)、父親為患癲癇的孩子禱告(馬可福音9章14-29節)等。由此可見,耶穌很在乎每一個會為身邊的人所做的祈求。所以,身為耶穌門徒的我們,可以為誰禱告呢?我自己就列了一個清單,把我能想到的名字寫上去,然後常常為他們禱告。這些名字包括了我未信主的家人、信心冷淡的朋友和我透過世界宣明會所領養的小孩等等。當我這麼做之後,讓我感到備受鼓舞的是,我一位原本很抑鬱到不願和任何人打交道的朋友終於願意再次接觸人群,並且展露了久違的笑容。我相信,我的禱告被應允了!

3.代禱能讓我們更貼近上帝的心意

創世記18章是首次出現代禱場景的章節。當時亞伯拉罕替所多瑪向上帝求情,希望上帝不要毀滅這罪惡之城。從“如果有五十個義人就不滅城”到最後“十個人”,上帝並沒有因為亞伯拉罕討價還價式地求情感到不悅,反而是很有耐心地回應他。

上帝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有祂的旨意在。當時的所多瑪罪惡深重,連剛出生的嬰孩都可以殺來獻祭,所以上帝不得不滅城以除後患之憂。然而亞伯拉罕的請求顯示出他對生命之關愛,而這是上帝所喜悅的。我相信亞伯拉罕後來肯定是明白了上帝比他還愛人,只要那個城市有義人在,祂是不會做出這決策的,所以他的請求就停在“十個義人”了。最後,上帝在滅城以前差派使者去救羅得一家也顯示出上帝的慈愛。因此,當我們持續地為一件事禱告時,我們會逐漸明白上帝的心意是什麼。

4.代禱能連接代禱者和被代禱者之間的心

當我們真心地想幫助別人度過難關,卻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感到無奈時,不要忘記我們身為基督徒擁有一個很有力量的權柄,那就是代禱。我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他們所經歷的,可透過代禱,我們能夠更多地感同身受,以致能更迫切地為他們禱告。當我在為著宣教士禱告時,我似乎能想象到他們離鄉背井的難處;當我在為受逼迫的弟兄姐妹禱告時,我似乎能也能感受到他們的哀傷。不止如此,我曾經在某個網頁上閱讀到有些基督徒真的因為知道有人在為他們禱告感到無比欣慰與喜樂。這真的就如雅各書5章16節說:“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5.透過代禱,我們能分擔彼此的重擔

我相信,當我們為著他人禱告時,即或問題不會立即消失,但因着聖靈,他們會得着力量與安慰。我曾經因為所參與的碩士課程太過緊湊,以及繁瑣的功課而感到無比壓力。我不想和家人說,怕他們會為此擔心當時身在國外的我。人生地不熟,我也沒有好朋友可以傾訴。心裡頭一直想就此放棄,回國算了。直到我走進教會的禱告會,請求姐妹們為我代禱。我猶然記得她們為我禱告的那瞬間,心頭莫名地熱了起來,我不禁淚流滿面,感到扛在肩上的重擔彷彿被拿走了一樣。雖然那時候的我功課還是一樣多,可“我真的不行了,我想回家,不要讀了!”的念頭卻就此打住。如今的我還繼續在攻讀博士呢!

我們的禱告不是一般的祈福、求榮華富貴等,更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只單顧自己的事。相反的,我們是基於愛上帝、愛人的心而禱告。我們是否已經將“我會為你代禱”當成習慣性的回答,以致有時候甚至是在敷衍他人呢?是時候該認真地去看待代禱這件事了。因此,當我們要為某人代禱時,比起說“我會為你代禱”,不如說“我現在就為你禱告”,並且當下就為對方禱告吧!

或許你為某件事禱告已久卻仍未看見改變,但請不要灰心,代禱真的有用。而當我們願意花時間禱告時,這也絕不是徒然的。最後,願我們的禱告都像耶穌基督在路加福音22章42節的禱告一樣,只願天父的旨意成就,而非自己的意願。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再見,假象!

為何尼泊爾地震使我悲傷不已

作者:潘錦霞,  新加坡
Why-Im-so-affected-by-the-Nepal-Quake
2015年4月25號,尼泊爾遭遇7.9級地震,這是該國80年來所遭遇最嚴重的一次地震。隨著新聞陸續播出當地受到災難襲擊、城鎮被摧毀的畫面,全世界都震驚了。我去過加德滿都很多次,並與當地一些朋友建立了很好的關係,那些新聞畫面使我大受震撼。

在得知死亡人數不斷攀升的消息後,我立即在Facebook上聯繫我在尼泊爾的朋友們。第一位回覆我的朋友是我在2008年認識的。她在加德滿都南部平原的一所孤兒院工作。聽到她和孤兒院的孩子們都還好,我鬆了一口氣。

但不幸的是,她的家鄉廓爾喀(靠近震央的位置)的情況卻不太好。她的祖母不幸遇難,當地許多人也因此失去了家園。
Tracy-and-Nepali-grandmother

(圖中最左邊的老奶奶為其已故祖母)

壞消息不斷從我其他在加德滿都的朋友那裡傳來。就像在廓爾喀的人們一樣,他們很多人現在都無家可歸。其他生活在東部山區靠近珠穆朗瑪峰的朋友也告訴我,他們的家園被摧毀了,他們和家人都在戶外過夜。由於天氣寒冷,雨季在即,外加財物丟失,他們目前的狀況在短時間內並不會有實質性的進展。除此之外,他們還要經歷餘震。

還有另外幾位朋友暫時沒有回覆我。我很擔心其中一位住在博卡拉的朋友,因為這個城市也遭受了地震的摧毀。

然而,在悲觀失望中,有一些好的事情還是讓人鼓舞。我提到的第一個朋友告訴我,她丈夫打算回到廓爾喀──他們自己的村莊──看看自己能做些什麼去幫助當地的村民。在這艱難的時刻,看到尼泊爾人伸手援助自己的同胞,我的心裡湧起一股暖流。

同時我也特別驚訝,儘管是在悲傷和困難之中,尼泊爾的基督徒們仍然心存感恩。仔細想一想,雖然身在逆境中,我們還是可以感謝上帝的。地震發生在禮拜六,當時孩子們恰好都不在學校。地震如果發生在工作日,或在寒冷的冬天,或是晚上,死亡人數必定更多,因為那樣大部分人都會呆在室內。但事情並沒有那樣發生。

毫無疑問,恢復和重建將會是很長的一個過程。讓我們一起為尼泊爾的人們禱告。章伯斯(Oswald Chambers)曾如此勸勉我們:「我相信通過代禱,正如主耶穌自己告訴我們的那樣,上帝的大能將會運行,超過我們的所思所想。」

這裡是一些代禱的建議:
1)為信徒禱告:求上帝保守他們,堅固他們的心,使他們不至灰心,成為上帝真理與愛的見證。
2)為救援人員:求上帝賜予他們智慧,讓他們知道如何分配資源,説明那些有需要的人。
3)為尼泊爾的人們:求上帝幫助他們找到只有在基督裡才能獲得的盼望與永恆的保障。

Patan-Durbar-Square

圖為地震前的帕坦杜巴廣場,現已被完全摧毀

Durbar-Square-after-the-earthquake
圖為地震後的杜巴廣場

圖片來源:AP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