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作見證

福杯與苦酒——面對不信的親人,我的盼望何在?

 

作者:清晨

有聲播讀:佳音

 

 

這是一個滑向死亡的世界,生活在這裡的一切都在慢慢消逝,沒有不散的筵席,沒有不敗的花,失去是不可避免的。越是珍貴的,所愛的,我們就越是難以接受離別。有些人匆匆經過我們,失去他們就像荷葉上不痛不癢劃過一滴水珠,有些人呢,深深編織在我們自己的生命經緯之中,那些失去是刻骨銘心的,幾乎自己的靈魂也被狠狠撕裂,隨著逝者沒入死蔭。那時的眼淚,是多麼沉重,那是靈魂的決堤,生命的哀鳴。

關於失去的故事太多了,多得讓人心悸,又讓人麻木。數不清的過來人,將自己的故事在淚水裡浸過,鋪在紙上,多少年的風乾沉澱過後,觸目仍是刺痛。死亡在大地上遊行,叫囂著:我是你們的宿命!但人心天生會滋生愚昧,死亡太常見,以至於我們不以為可怖,反習以為常。死亡雖近,但前頭也還有幾十年的日子,既然無能為力,何必自尋煩惱,不如吃喝快樂吧,等到死亡忽然來敲門的那一天再痛哭便是了!

可是死亡既不是無藥可救的,也不是忽然來臨的。

我們所信的真理安慰我們的心,告訴我們,基督來過,祂必再來,那時死人都必復活,對於信的人,今生的分別,不過是暫時的煎熬忍耐。但是我們的真理也將真相直白地告訴我們,那不信的人,要承受上帝的忿怒和永恆的死亡。一方面,我們不像外邦人對死亡絕望,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像他們可以粉飾死亡。他們常常幻想失去的人變成了天上的星星,或是一廂情願相信他們生活在天堂,借此聊以自慰,我們卻不能如此自欺欺人。如果我們愛的人不信福音,走入了死亡,那沉重的真相就壓在我們心頭,這大概是最絕望的失去吧。我們明知道一條活路,一條死路,卻眼睜睜地看著我們愛的人走了死路。

上帝要我們喜樂,但是我若不憂心我家人的歸宿,只顧著歡歡喜喜享受我自己的永生,看起來是滿有喜樂,我自己卻知道,這裡面有我冷漠自私的罪名。

而且我想我有時候是過於“喜樂”了,時常忘記墮落與救贖,死亡和審判才是貫穿始終的主題,反而本末倒置,滿心滿眼只有我自己今生的生活。我若憂愁,多半是因為生活遇到了什麼麻煩,我若喜樂,也是因為我的生活順遂。我把上帝的救恩故事縮小,小到只有我的眼睛所能看到的這麼大,小到只看到“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不為靈魂的得救喜樂,也不為靈魂的失喪憂愁。這種“喜樂”,不過是一種情緒,而不是一種信仰。

我為我那不信的家人真正擔憂過嗎?有的,但是我的愛不足。我每天都要在禱告時提到他們的名字,切切地求上帝憐憫他們,領他們認識真理。我的父親,不善表達,有時倔強又固執,和他的交流總是被他用父親的權威草草作結收尾,拒絕真誠深入的交流,不肯表達他自己,也不願繼續聽我說;我的外公外婆,年事已高,死亡的威脅對他們來說尤其緊迫,但是也正因為他們年老,他們的思想也尤其固化,外公還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我對他們格外掛心;還有我的弟弟,正在人生成長塑造的關鍵期,我多希望他能在年少的時候就認識上帝,不要隨從世界的潮流,能夠一生走在正道上,但是也正因為他年輕,他的心幼稚也叛逆,曾和他進行的幾次交流都無功而返。

但是我的努力卻僅止於此,我似乎也只有在每晚禱告時提到他們,在平常更多的時候,明明現在的通訊如此發達便捷,我卻也不和他們多交流,也不聯繫關心他們,甚至也很少想到他們。若說我愛他們,唉,這是多麼膚淺的愛呀。距離我這麼近的靈魂正搖搖欲墜,我卻幾乎熟視無睹,只為我自己的生活瑣事牽腸掛肚,我的喜樂憂愁都很少與他們相關,很少與上帝的國度相關,若說我有信仰,唉,這是多麼膚淺的信仰啊。

我知道,我曾經也是像他們一樣的人,閉目塞聽,像那黑暗不願接受光,但是上帝還是敲開了我的心門,去除了我的石心,給我一顆肉心,讓我可以認識祂、愛祂,也更好地認識人、愛人。如今,上帝既叫我重生,給我這樣嶄新的生命,我的心就不能再和曾經一樣只想著自己,對我所愛的人堅硬如石。而那真實的愛不是誇誇其談出來的,而是用火把點燃火把,生命點燃生命。上帝垂聽我的禱告,但我也需要行動,也許我正是祂用來挽救他人的管道。

我的性格是不愛交流,但這也許正是我應該付代價的地方,比如說此時此刻就拿起手機關心家人的生活,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中向他們分享上帝恩典的灌溉。畢竟,我怎麼能口口聲聲提到愛,卻在真實的生活中,不願付出代價作出愛的行動呢。最後的結局是如此緊迫,容不得我掉以輕心。

但是,如果最後那不可挽回的失去還是發生了呢?我想大衛是有智慧的人,他說:孩子還活著,我禁食哭泣;因為我想,或者耶和華憐恤我,使孩子不死也未可知。孩子死了,我何必禁食,我豈能使他返回呢?(撒下12:22-23)

我只好禱告,切切地求主給我信心,讓我像大衛一樣能得寬慰,又能像約伯那樣宣告: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上帝是掌管萬有的上帝,祂有權掌管人的生命,而祂也是滿有慈愛的上帝,祂雖在高天之上,卻絕不會輕看渺小人類的悲痛和眼淚。基督曾飲了死亡和被棄的苦杯,我們的哀傷祂都切身地懂得。沒有人比祂更懂得愛,沒有人比祂更深地體會過與所愛隔絕的黑暗和痛苦。祂按著自己的形象造人,給人靈魂,教會人愛,可是因為罪,我們也會因為愛而哭泣,我們流的淚,祂都看到,都理解,都收納。我們的上帝在天上垂看,與我們一同等待。看哪,那給我們的應許是怎樣的: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21:4)

是的,我相信,那一切的眼淚中也包括我為親人的失喪而流的淚,上帝的奧秘是難測的,祂的應許卻是信實的,我不知道我要如何得安慰,但卻相信我一定會得滿足的安慰,那時我們必要從心底裡發出感恩和讚美:天地萬物的主,感謝你,你的意思原是好的!

在這個世界上,最沉痛的失去,就是靈魂的失喪,面對這樣的現實,除了信心,我不知道還能靠什麼活著,除非上帝的話語托住我,我就難以得平安和喜樂。今生是需要忍耐等候的,但仍是有盼望的。也許,如果不是我的親人朋友的悖逆,我便不懂得以上帝的憐憫為懷,不懂祂為靈魂失喪而感到的心痛,又哪裡會懂得傳福音的急迫。

死亡不是無可救藥的,那福音已經賜給我們;死亡也不是忽然來臨的,它是在很多年裡一點點逼近,一步步蠶食,多少人正在被它蠶食,可是還沒到最後,還可以回轉。上帝用肉心換了我的石心,讓我這坐在黑暗裡的人,也看到福音光明的照耀。我便沒有理由麻木淡漠,推卸責任,卻要在我愛的人中間,不信的人中間作光作鹽,作福音的使者;神有至高的權柄和完全的智慧慈愛,我就相信,祂必要救我離開因愛而生的憂傷困苦,最終我會明白,無論是失去還是得著,一切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這是我所能得到的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安慰。雖然這酒在我口中發苦,但我手中的杯仍是上帝賜我的福杯。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8月小漫畫| 為主作見證

*繪畫作者:Chin

文字來自2015年5月11日《靈命日糧》同名靈修文章

 

*本作品由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山上的城

不要單以基督徒為友

作者:戴菱一,上海

Don't-Just-Have-Godly-Friends (1)

在我學生生涯的每一個階段,我都有很多朋友。他們一直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可是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不是基督徒。在我進入大學接觸信仰並信主以後,我開始認識主內的弟兄姐妹並和他們成為朋友。這個時候,我發現上帝的價值觀和這個世界的價值觀有著很大的差異。從前心有靈犀、充滿默契的朋友,因為信仰的差異而開始出現分歧。

起初我也很困惑,不知道該如何維繫曾經的友情。後來,我查考聖經,看到馬太福音第5章,明白上帝希望我們做這個世界的『鹽和光』: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檯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章13-16節)

我想,上帝把我們放在這個世界中,一定不是要我們跟這個世界隔絕;相反地,我們只有走入這個世界,很好地與這個世界上的人相處,才能夠彰顯上帝的榮耀。

於是,我開始嘗試跟我的非基督徒朋友分享我的信仰,學習為他們禱告,並適時地邀請他們去參加教會的日常聚會和聖誕節的活動。漸漸地,我的朋友們也更多地了解基督教信仰。雖然我們還是可能會對某些問題持不同的看法,但我們也都學會了尊重彼此的想法、共同成長。同時,在相處的過程中,非基督徒朋友給予了我很多關愛和溫暖,也讓我對很多問題有了更全面的看法。他們讓我知道,所有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如果我們願意謙卑地向別人學習,或許會有很多出乎意料的收穫。

最近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告訴我,她也信主了,並打算今年受洗。我非常為她開心。現在我們也開始用上帝的話語相互鼓勵。我深深感到上帝是如此的美好和奇妙。願上帝帶領我們,做祂在這個世界上的使者,吸引更多的人來歸向祂!

「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章19-23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網站)

 

『愛』難,愛人更難

作者:陶可心, 新加坡
_It's-hard-to-love,-let-alone-love-others

我對愛的定義一直很模糊,因為我的家庭背景讓我覺得,愛就像是一種奢侈品。

14歲那年,我和妹妹跟著母親移民新加坡。後來母親再婚,繼父是新加坡人。再婚?也許是因為母親真的愛繼父吧。然而,母親的脾氣比較暴躁,個性強勢,經常與繼父起衝突、爭吵。然後,我就會聽到『劈裡啪啦』摔東西的聲音。這時,我就會一個人躲到樓下去散步。可我依然能夠聽到他們爭吵的怒吼聲。每次爭吵後,繼父身上總是會留下受傷的印記,接著員警就會來『拜訪』我們。不知道有多少次,我哭著對母親說:「我希望有一個美好的家庭。」但她的回答卻是:「妳永遠都不會有的。」這樣的回答的確令人心碎。

背井離鄉的生活並沒有我原先期望的那麼好。我每天只有兩塊新幣,不管怎麼分配,永遠都吃不飽。所以那時的我覺得只要能吃飽就是『幸福』。同年齡女生總是為了保持好身材而節食,在我看來,這是很愚蠢的舉動。每當我看到別人吃不完的食物,我都有想要幫他們吃完的衝動。

為了填飽肚子,我從15歲便開始半工半讀。我白天上學,晚上在酒店做服務生,每天只有四五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即便這樣,我也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勞碌與辛酸就像是家常便飯,伴隨我度過了三年艱苦的時光。

對於我這樣一個90後來說,這樣令人心碎的家庭和艱苦的生活,實在是難以承受之重。我對生活充滿了失望,對幸福家庭的孩子充滿了嫉恨。從那時起,我活著的唯一目標就是離開這個家,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於是我拼命打工,即使是中考前一天,我也要去把明天的飯錢賺回來。同時,我努力學習,一直努力地執行自己的計畫。只是,在我還沒有能夠完成這個計畫的時候,我已經身心疲乏,令人心碎的家庭就好像死亡的火焰一樣,慢慢地吞滅我活著的希望。我迷失了,不知道活著有什麼意義。

我不想再這麼痛苦地活著,所以我選擇輕生。幸好,就在我決定輕生的那天,我在路上遇到了一位牧師,他對我說:「主愛你。」我心想,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上帝的話,祂一定不會讓我這樣受苦。於是我問了他一個問題:「你可以給我一個活著的理由嗎?」牧師說:「如果你活著,很多人會因為你的幫助而活得更好。」我的心在燃燒,原來這就是我活下去的理由,上帝給了我活下去的理由。

後來,我開始去教會,認識了基督裡的兄弟姐妹。我們就像一家人一樣彼此扶持。而上帝也通過聖經讓我明白,我要愛自己,原諒自己,原諒過去。

我以前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懂得諒解與關心別人。我無法容忍自己犯任何錯誤,凡事要求盡善盡美,自尊心強得好像穿不透的城牆,又厚又硬。

可是現在我變了,上帝差遣祂的子民來帶領我、照顧我。祂讓我學會了愛人和愛自己,包容、憐憫他人,也給自己時間去學習和進步。同時,我不再讓盲目的自尊心控制自己,學習做一個謙虛的人,慢慢地走出過去的陰影。而且,我還成為了一名義工,服侍許多在生活裡迷失的人。我分享自己的經歷以及上帝對我的愛,鼓勵他們開始新的生活。

回想過去,我從來沒有預料到上帝會為我準備另一個家,並且這個大家庭的成員也越來越多。同時,當我離主越來越近時,我也開始原諒自己的母親。我想,也許是因為她不認識上帝,她才會那樣子傷害自己的家人,其實她自己也活得很痛苦。

感謝主讓我能夠在每一天都充滿平安與喜樂,也願主同樣賜予你這個福分!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