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作見證

靈命日糧 :大能明證

讀經:讀經:哥林多前書2章1-5節  

二十年來,生態學家麥克•漢茲(Mike Hands)一直致力於幫助中美洲的農民,引進一些更有效的方法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然而,對農民而言,就算知道傳統的「刀耕火種法」會破壞土壤和污染空氣,但是要他們放棄祖輩相傳的農耕法,還是很困難的。

所以麥克決定放棄口頭宣講,而是使用另一種方式說服他們。在「煙霧瀰漫」的記錄片中,他說:「你必須證明給他們看,不可以光用講的。你必須要讓他們親身體驗並看見成果。」

保羅在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時,用的也是類似的方式。他在給哥林多信徒的信中寫道:「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上帝的大能」(2章4-5節)。之後的信中,保羅又再次提到「因為上帝的國不在乎言語 [....]

靈命日糧 :美好生命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1章35-42節  

幾個月前,我搭機飛行到佛羅里達州出差。在回程的班機上,我驚喜地發現有個空間較大的座位,可以稍稍伸腳,不必在狹小的空間蜷縮著腿。這樣的感覺真好!除此之外,我旁邊還有個空位,可以讓我舒服地小睡一會兒。

然後,我想起在周圍的朋友,還坐在不太舒服的座位。於是,我邀請其中幾人到我這邊來享受舒適的座位,意外的是,他們因各樣的理由,全都想要待在自己的座位上。他們覺得移動位置很麻煩,或是覺得自己的座位還不錯。

身為基督徒,我們需要發出一項更重要的邀請。我們在基督信仰裡得到了新生命,且希望他人也能得到它。有些人會接受這份邀請,有些人則不然。在約翰福音1章40節裡,安得烈跟隨耶穌之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並且邀請他也來見彌賽亞──耶穌(41節)。耶穌賜給 [....]

靈命日糧 :生命故事

讀經:讀經:哥林多後書3章1-11節  

小時候,我喜歡聽媽媽說故事。我坐在她的腿上,當她閱讀時,我會仔細地看著每幅圖畫,不放過每個細節。同時,巴不得趕快聽到下一頁的內容。

你是否想過,我們的人生不也在說著一則故事嗎?不論是高峰低谷,或平淡無奇,我們周遭的人,都在審視和聽著你我的故事。我們的故事不單透過言語,也透過我們面對順境與逆境時的態度和行動來傳達。我們身旁的伴侶、兒女、孫子、鄰舍和同事,全都在看著我們所說的這則生命故事。

保羅提醒我們,我們身為基督徒,行事為人就如同一封書信那樣,是「被眾人所知道、所念誦的……是基督的信……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上帝的靈寫的。」(哥林多後書3章2-3節)

想想看,別人從我們的生命裡所讀 [....]

靈命日糧 :宴客名單

讀經:讀經:路加福音14章7-14節  

昆蘭社團是第一世紀猶太人的一個社群,他們離群索居,拒絕受外界影響,專心預備彌賽亞的到來。他們非常注重靈修生活、潔淨禮儀,而且嚴格遵守行為規範。根據僅存文獻顯示,他們不讓瘸腿、瞎眼、殘障的人加入他們的社群,因為他們深深相信,身體上的「缺陷」就等同於不潔淨,不能參加宗教儀式。因此,他們吃飯的時候,殘障人士是絕不可能在受邀之列。

諷刺的是,就在同一段時間,以色列的彌賽亞卻在猶大、加利利的大城小鄉裡工作。耶穌宣講天父國度的降臨,帶來教訓,也帶來安慰,祂更施行了極大的神蹟。但叫人詫異的是,祂竟然說:「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路加福音14章13-14節)。

耶穌所說的話,與昆蘭社團那些「屬靈精英」的宴客名單相比,實在發人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