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保羅

《軟弱之道——靠主得力的人生》讀書筆記

 

作者:晉餘生

 

巴刻的這本書首先講述的是關於軟弱。提到軟弱,就不得不談到它的反義詞,剛強,那麼剛強包括哪些方面呢?身體素質、道德水準、人際關係,都存在強與弱之分。接著作者提出軟弱的意義。

實情是,在許多方面,特別是在屬靈的事上,我們都是軟弱不足的,我們需要正視這一點。罪傷害了所有人際關係,讓我們都陷入無能的境地。我們需要認識到我們的有限,這一認識會在我們裡面生出謙卑和對自我的不信任,也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無法自救。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明白,在人生路上的每一個關口,我們都需要倚靠基督,我們的主和救主,需要操練這種倚靠,直至養成屬靈的習慣,好能領會保羅所領會的,「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哥林多後書12章10節)

之後作者以哥林多後書為引子,詳細地介紹有關軟弱的話題。在此之前,他先介紹了哥林多後書的背景以及保羅寫這封信的目的。

 

 

首先,保羅希望,哥林多人確知他因為愛他們,所以向他們敞開自己,也請求他們同樣敞開;

其次,保羅希望,在他到的時候,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可以預備好他們承諾交給保羅帶到耶路撒冷的捐項;

第三,保羅希望,這封信能夠消除那些意欲叫哥林多信徒與自己反目的擾亂者的影響,這些人曾攻擊保羅「軟弱」,以表達他們對保羅的鄙視(哥林多後書10章10節)。

作者之所以挑選這一卷書,主要是因為在此書中記載了使徒保羅的軟弱以及上帝對他的態度:

 

 

為了讓他不致驕傲,「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擊我」(哥林多後書 12章7節)。我們不禁要問,這根刺是什麼?是眼疾?身體的疾病?跛足?顯然,這根刺是與身體有關的,也是痛苦的,否則就不會被稱之為「一根肉體上的刺」了,但除此之外,我們就不了解了,並且也無需了解更多。

保羅告訴我們,他曾三次鄭重地懇求上帝:「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 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後書 12章8-9節)。

因此,保羅未得醫治,但卻不是因為被上帝拋棄。恰恰相反,正如保羅自己所見證的:「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哥林多後書 12章9-10節)

 

保羅為何就有這麼大的信心來面對自己的軟弱呢?他的動力又有那些呢?

對此,保羅有三重動力。第一,保羅要一生討主的喜悅;第二,保羅要在末日審判時上帝能看自己全然忠於基督;第三,保羅因被基督的愛激勵而能自守、有目標、有方向、有行動。

另外我自己認為軟弱的定義是:一種感到不足夠、不充分的狀態,軟弱讓我們無法達到我們渴望達到的境地或目標。

那我們應該如何對抗軟弱呢?

以下是我總結出來的,對抗軟弱的三個要點:

 

 

1.仰望基督

基督是愛我們和擔當我們罪孽的主。我們要全心接受祂作我們的主和救主。然後在祂面前,下決心離棄以往自我中心、充滿苦毒、自憐、嫉妒和失敗感的人生,從此努力成為祂忠心的(faithful),也就是充滿信心的(faith-full)門徒。遵守祂的教導,也被祂所眷顧。

 

2.熱愛基督

永遠感激祂對我們無盡的愛。凡事努力討祂的喜悅。讓祂的愛約束我們,推動我們,安慰我們,一直保守我們。並像保羅一樣,再不把人的評價看為重要,正如他之前寫給哥林多人的信中說到:「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哥林多前書4章3-4節)。像保羅那樣去生活、去愛吧,你心中的冷漠就會被熱誠所代替。

 

3.倚靠基督

倚賴祂透過聖靈賜給我們所需的力量去事奉,不管眼下不快樂的處境和不友好的人如何令我們受挫。保羅很清楚一點,就是我們不該把基督徒在生活中經歷軟弱當做不尋常的事,倒要以此為滿足甚至誇口。我們越跟隨主,上帝越會讓我們體會到軟弱和痛苦,好讓我們像保羅那樣學會在主里剛強。當我們認識到自己軟弱時——也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在主里剛強。這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你覺得呢?

 

 

那基督徒最常見的軟弱是什麼呢?

 

巴刻的回答是金錢的軟弱。

 

當我們基本的生存需要已經得到滿足,而我們還有餘錢在口袋裡時;當我們發現自己嘴上說工作是為了謀生,是為了服事上帝和服務他人,但實際上卻是在為自己賺錢時;當我們的生意獲利豐厚、財源滾滾時,我們當怎樣行?耶穌和保羅給出了同樣的回答。

要把這些錢財用在上帝和上帝的子民身上而非用於自己。用這些金錢去拓展上帝的國度;用它們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把自己看做一個管理者、一個管家、一個上帝基金的受託人,要為你的職分感到榮幸,同時也要全然忠於把錢財託付給你管理的上帝。

 

那麼何為基督徒的奉獻呢?有以下四個方面:

 

1.基督徒的奉獻既是一項屬靈恩賜,也是一項效法耶穌的屬靈操練。

有些恩賜屬於超自然的能力,是基督超然賜下的;另一些是自然的能力,但在每次運用的時候,都被內住的聖靈重新引導、分別為聖並運用出來。因此,保羅曾顯出的醫治的能力屬於第一種類型的屬靈恩賜,而他不斷教導福音真理的能力則屬於第二種。奉獻,就屬於後一種屬靈恩賜,屬靈操練需要付出努力才能獲得果效,要想做得好,需要不斷操練,直到養成思維或行為習慣,並且往往也有一些特定的技巧。

 

2.基督徒的奉獻是對上帝錢財的管理。

我們所管理的錢財不屬我們,而是屬上帝。是的,上帝把這些錢交給我們使用,但所有權乃是祂的。我們現在有權使用這些錢財,但總有一天我們必須為它們的用途向主交賬。

 

3.基督徒的奉獻是使用上帝的金錢來事奉。

奉獻的事工有多重目的:傳揚福音、支持教會、照顧困苦中的個體(如耶路撒冷比喻中那個撒瑪利亞人照顧被打得半死的猶太人)和與耶路撒冷的信徒一樣貧困的群體。奉獻的事工形式多樣,但都是為了拓展上帝的國度,任何時候,基督的教導在哪裡被尊崇,上帝的國度就在那裡降臨。不消說,上帝的所有子民都應參與這一事奉。

 

4,基督徒的奉獻是對屬上帝的錢財的一種態度。

對恩慈的上帝表示感激;對有需要的鄰舍慷慨相助;對救主基督耶穌全心跟隨,並做一個榮耀上帝的人。只要把這四個應有的態度謹記於心,就能讓我們勝過我們心中那個最吝嗇的自我。

 

那我應當如何奉獻呢?首先,奉獻應當是自願的。其次,奉獻應當是樂意的。再來,奉獻應當經過深思熟慮。另外,奉獻應當智慧地辦理。基督徒之間的團契和交通,需要雙方在彼此的關係中做到三點:要信任他人,要被別人信任,自己也要配得被信任。

最後,奉獻應當儘可能合作完成。

可是我們還是常常失敗,我們又當如何面對自己的失敗呢?

 

 

從哥林多書中我們可以看見當時的保羅所面臨的困境。他被哥林多人排擠,但是他依然沒有灰心。保羅卻沒有落入自憐之中,也沒有流露出消極悲觀的態度,而是流露出面對一切難處時在基督里都必將得勝的信念。他宣告並確信,在此生的旅程終結時他定將迎來榮耀的盼望。談到此處,不得不補充一下有關榮耀的三層的意思:

「榮耀」首先是指上帝所彰顯的、或說是上帝向我們所表明的、他自我彰顯的活潑同在,讓我們可以耳聞、眼見。

其次,「榮耀」是指敬虔的人所獻給上帝的,或說,榮耀是敬虔人對上帝的讚美,因為上帝向他們顯出祂是配得讚美的。

第三重意思是從第一重引申而來的,指上帝那不斷更新我們的工作,使「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里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哥林多後書3章18節)。這個過程是上帝的靈借著上帝話語所發動的,讓我們認識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件還未完成的作品,因為「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哥林多後書4章17節)。

最後,我們究竟盼望什麼呢?我們會得著新的居所。我們會得到一個更好的身體。我們會得著新的衣服。我們新的身體將會完美地配合和傳達出我們完美的新生命——也就是我們被更新的道德和屬靈品質。我們將過上新生活。

讀完本書的我,謝謝巴刻前輩寫的這本《軟弱之道》,跨越時空與我對話,。讓我明白哥林多後書的寫作背景,也讓我更加了解了保羅。更是在有關軟弱的應對上給我教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聖經名人堂之阿保:我曾經錯到離譜,今日成了何等人

 

作者:斯蒂芬‧伍

 

阿保很醜,但也不溫柔。這是經過驗證的,大家說他「氣貌不揚,言語粗鄙」

 

 

01 阿保——美好的少年時代

阿保是個純血純種的猶太人,出生在一個大城市,那是基利家省的省會大數(就是土耳其的塔瑟斯);生長的地方是全體猶太人的聖地——耶路撒冷。

而且他不是默默無聞地度過少年時代,他師從著名的猶太教夫子、法利賽人、被眾人尊敬的教法師、猶太公會的成員——迦瑪列,從小學習猶太律法,以自己是上帝的選民為榮。

阿保可謂是個學霸,別人學貫中西,他是學貫兩希——熟知希臘的哲學、數理,了解希伯來的傳統、宗教的優越性,上帝在猶太民族了不起的作為。

在大家眼中,阿保將來是有大出息的!

 

 

02 阿保——兇殘的血熱青年

 

阿保討厭一切破壞傳統、詆毀猶太教信仰、褻瀆上帝的行為!

有個拿撒勒來的,叫耶穌的木匠——他在安息日給人治病,他的門徒在安息日搓麥穗吃,他在聖殿里搗亂、趕出兌換銀錢和賣牛羊鴿子的人,據說他還行神跡讓很多人吃飽飯,他說自己要帶來禧年;更可惡的是他自稱是上帝的兒子!

萬幸,猶太的祭司和羅馬人沒有忽視這個動亂的傢伙,把他釘在十字架上。

阿保以為這就是結束了,沒想到沒完。耶穌的門徒說他復活了,向他們顯現了40天之久。因為五旬節,他的大弟子彼得講了道,耶路撒冷城三千人人相信受洗了。

當局也抓了一個叫司提反的,他講了一段話,居然說「上帝不住人手所造的殿」。這樣我們猶太人有什麼特別值得驕傲的呢?一群人扔石頭把這司提反打死了,他們怕衣服濺到血,脫了衣服扔的石頭。——阿保在邊上幫忙看衣服,看著司提反死了,他開心極了。

從這天起,阿保變了,他在耶穌撒拉城殘害這群信奉耶穌的人,進他們的家,無論男女拉去坐牢。

這不算完,不僅是耶路撒冷城,阿保還跟長官求手令,去黎巴嫩首府大馬士革城,也把信耶穌的人綁了。

他帶著手令,鬥志昂揚地出發了……

 

 

03 阿保——撲街仔的生命轉彎處

 

阿保這個撲街仔真的撲街了。

從耶路撒冷去大馬士革城的路上,他被大光猛地一照,撲在街上了。

阿保還聽到有聲音說:「你為什麼逼迫我?」阿保問:「你喺邊個?」

大光中真的有回答,「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起來!進城去,你所當做的事,必有人告訴你。」

阿保瞎了,三天,什麼都看不見,只靠人牽著,不吃也不喝。

有一個叫亞拿尼亞的基督徒,被主差遣,為阿保禱告,阿保的眼睛好了;也帶給阿保一個使命——上帝要使用阿保,在外國人、王族和猶太人中宣揚耶穌的名!

 

 

04阿保——得著至寶的後半生

 

阿保從此開始傳揚耶穌的名,引經據典,為耶穌復活辯護和作見證。

在環地中海的城市都服侍和建立了教會,他的腳蹤走過——敘利亞的安提阿,土耳其的加拉太、路司得、以弗所等、馬其頓的腓立比、希臘的哥林多城……

我們以為阿保的工作和服侍是充滿英雄主義、衣食無憂 雲遊詩人式的浪漫,其實不是:「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里。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裡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飢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哥林多後書11章23-27節)

阿保織帳篷的手藝不錯,他靠這個養活自己;他眼睛不太好,給人寫信,簽名總簽大字。

阿保過這苦苦的後半生後悔嗎?沒有,他說:「我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立比書3章8節)

 

05 阿保的結局和我們的人生

 

我們的人生跟阿保一樣,年輕總會有錯誤的選擇、黑暗的過往、失敗的時候、社死的場景;阿保沒有沉淪在過去,他有輝煌的後半生,這個世界到處留下他的印記。他說:「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並且祂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上帝的恩與我同在。」(哥林多前書15章10節)

願我們都可以靠著上帝的恩典,在這個世界行走、生活和事奉!

 

——————————————————

PS:阿保不是在病床上老死的,他於公元68年,被羅馬皇帝尼祿以斬首刑罰處死。因為他,世界有許多叫聖保羅教堂的建築,和許多取名保羅的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