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信心

做計劃是缺乏信心的表現嗎?(有聲中文)

作者:Jasmine Ong,紐西蘭

翻譯:Cindy Wang,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三個月前,我開始考慮從澳大利亞的一個地方小鎮搬去姐姐Michele所在的一個更大的都市去,這樣我就可以離她更近了。我和Michele一直都非常親密,而沒有家人陪伴獨自一人住在一個小鎮上也讓我開始感到孤單。

朋友們告誡我說,繁忙的都市節奏和高昂的消費有可能會讓我離群索居、入不敷出。況且很多其他人家的兄弟姐妹們也都不在一個城市住,他們過得也不錯。但是如果我真定了主意,一定要搬,就需要立即著手找工作,因為要在我所在的行業里找到一份新工作可能需要6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於是,我立即開始找工作。我不斷刷新求職程序頁面來關注新登錄的工作,調整搜索標準來獲得更多的匹配工作推薦,瀏覽職業博客上關於寫工作申請和面試的技巧和建議……只要是有助於我在新城市找到工作的方法我都嘗試了。同時我也精打細算,以省出三個月的生活費,為萬一找不到工作的結果做準備。我就這樣事無巨細地前後思量著,煞費功夫。

這讓我禁不住想自己是不是在一意孤行,試圖讓事情按自己的計劃發展,並憑著一己之力……甚至可能是在試圖擺脫上帝的控制。

那段時間,我在兩種想法之間搖擺不定。一方面,我想儘快搬去姐姐的城市,希望上帝祝福我的計劃;一方面我又懷疑這一切努力是否有必要?

畢竟,如果上帝想讓我住得離家人近一點,祂肯定會幫我安排一切,不是嗎?我聽過很多見證,那些信徒單單信靠主,所有事情都順理成章地發生了。在他們的故事裡,上帝似乎為他們做好了一切,他們只需要登上飛機就行。

我是否應該單單信靠上帝,相信祂會供應我一切所需,並且我無需做計劃,憑著信心搬遷就好?我的計劃是否暴露了我信仰的不成熟,和對上帝供應的懷疑?我不知道如何在信靠上帝與做我的本分之間取得平衡。

因此,我求助於聖經,想看看「做計劃」是否也可以是我們信仰之旅的一部分,以下是我的四點得著。

1.做計劃可以使用上帝賜予我們的能力

上帝也做計劃。在舊約中,先知耶利米對被擄的以色列人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利米書29章11節)。雖然以色列人正經歷困難,上帝卻讓他們看到祂對他們的未來有著一個更大的計劃。

上帝知道我們的未來,祂能把我們所有的行動和選擇都納入到祂偉大的計劃中。我們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因此我們也具有計劃未來、積極應對挑戰的能力。當我們為未來做打算時,我們也是在效法天父。

 

2.做計劃是明智的

 

《箴言》經常提醒我們要為未來做打算。一處經文中,作者這樣告誡讀者:「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螞蟻沒有元帥,沒有官長,沒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在收割時聚斂糧食。」(箴言6章6-8節 )。

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為未來做計劃和預備,我們就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風暴。

 

3.做計劃可以應對憂慮

與其徒然無益地擔憂未來(路加福音12章25-31節),不如積極地計劃並將計劃交託給上帝。

正如箴言書16章3節對我們的提醒:「 你所做的要交託耶和華,你所謀的就必成立。」《箴言》中描述的才德的婦人能面帶微笑,不懼未來,正是因為她每天在破曉時分就開始計劃一天的工作,預備打理田地,種植葡萄園,從遠處捎來食物,為家人縫製衣服等(箴言31章10-31節)。

 

4.做計劃也可以是一種順從上帝的行為

 

聖經中有記載挪亞的事迹(創世記6章13-22節),挪亞無比信靠上帝並對上帝建造方舟命令完全順服。然而,挪亞依然需要大量的計劃才能建造一艘適合航海的方舟,並為所有的動物和他的家人儲備足夠的食物。

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順應上帝而計劃自己的行動非但不是缺乏信心,反而表明我們對祂心存敬畏。

例如,2014年時,我去中國農村的一個孤兒院做志願者。在去之前我做了很多準備,包括為旅途攢錢,安排休假,學習普通話,熟悉中國文化等。正是因為這些計劃,我才能夠安全有效地服侍。

整本聖經里,我們看到了很多的計劃,甚至上帝會鼓勵人們做計劃。所以我做計劃並沒有錯,但我還缺失了點什麼。

儘管為了能順利搬遷,我盡全力周全計劃,但仍然遇到了諸多困難。工作申請被拒讓我很難過,和朋友們說再見很痛苦,找不到合適住房我很沮喪。太多不眠之夜裡我滿腦子都在回訪自己如何搞砸了面試,甚至會去想像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住而露宿街頭的感受。

這種時候,我特別需要箴言19章21節來提醒自己,「人心多有計謀,唯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

上帝的旨意可能不是給我一份在那個大城市的某份特定工作,但我相信,無論發生什麼,祂都會讓萬事互相效力,讓我們更像基督(羅馬書8章28-29節)。因此,雖然我可能會失業、覺得孤單、感到失望,但我依然有這個安慰——就是知道上帝的旨意終將勝利,而這值得我所有的忍耐和堅持。

對上帝旨意的認識讓我放下了對未完成的計劃的壓力,甚至可以享受這艱難的過程。最終,我找到了一份本行工作,也找到了一處可以和姐姐合住的房子。然而我也遇到了沒有想到的難處,比如要適應新的氣候、交通系統和尋找公共設施等。但這個適應的過程讓我成長,使得我更富有同情心和耐心。

這段經歷教會我,雖然制定計劃是好的,但我們也要預備隨時聆聽上帝的旨意,即使祂的計劃和我們的不同。求上帝指引你,在你為未來做計劃時賜給你智慧、勇氣和平安!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在小信中經歷主的大愛(有聲中文)

作者:Xining Wang,愛爾蘭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從「蜜月」到失落

2017年底,我正式接受主耶穌為我生命的救主。之後的一年,我度過了與上帝的「蜜月期」, 不僅感覺整個生命得到徹底的改變,還得到了非常多來自上帝的恩典與祝福。

然而就大部分基督徒來說,靈命的成長絕不是一帆風順的,我也不例外。在我經歷了蜜月期之後,2019年新年伊始,我從國內回到異國他鄉入夢的第一個晚上,我的汽車就在自家院子里被偷走了。就在當時我沒有太過擔憂,安慰自己還有保險可以報的時候,車又被警察找到,且被告知被小偷損壞不少,而且這樣一來,保險似乎也不會賠償我了。

從那天開始,所有的事情彷彿都開始變得不順利起來。首先是車的配件無法找到,導致無法維修;其次是我同時做著的兩份工作都不順利;再有就是我在申請的PhD職位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

我的工作,生活,學習被一一打擊,信心不斷被磨損。我每天都在跟上帝禱告請求祂向我顯明祂的旨意,或者告訴我在這樣的逆境中,祂有什麼功課給我學習,可是我的禱告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後來,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我工作上新來的主管讓我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在經歷了長期工作和生活的雙重打擊後,我發現自己陷入了抑鬱。加上禱告和內心的呼求得不到回應,我無比痛苦,根本不知道未來該如何走下去。

 

我該何去何從?

漸漸地,我失去了喜樂,對身邊的人和事也都失去了興趣。在教會裡,別的弟兄姐妹看似都很開心忙碌,自己卻無法與他們交談。身處異國他鄉的孤單與無助讓我無比心灰意冷,於是我在工作簽證到期之前的半年就開始收拾行李,準備隨時回國不再回來。雖然回去後我也不知道能做什麼,但當時我每天都覺得活著沒有任何意義,害怕跟人交談,而且什麼也不想做。我迫使自己積極地看聖經,禱告,哭著感謝上帝,但同時卻又質疑自己的信仰。雖然上帝總是透過聖經的話語來鼓勵和提醒我,可我的內心依然煎熬。

轉機出現在6月的青年退修會。本來我決定不去,因為退修會的出發時間和我上班的時間衝突,若自己一個人跑去鄉下參加退修會路途又太遠。可當我告訴組長我不去時,他很嚴肅地告訴我名字報上去了不可更改。於是第二天,我只好硬著頭皮開著那輛修不好的車去了。退修會雖然只有短暫的兩天半,但沒想到內容超棒,肢體之間也有很多交流。只是我那時依然像一個倔強的孩子一樣,任傳道在上面講什麼都在心裡駁斥他。甚至當他叫我們拿出一張紙寫下自己的罪以及向上帝的懺悔,並要在聖誕節寄給自己時,我也完全沒有動筆,因為我無法得知自己到聖誕節時將何去何從。可是誰也沒想到的是上帝奇妙的安慰恰好出現在退修會最後一天。當時有一位一直不回我郵件的PhD教授竟與我聯繫!並且在回程的路上有兩位姐妹一直陪伴我,與我交談。我封閉的內心漸漸被打開,開始感到喜樂且懷有盼望。

 

意外的安慰

之後的日子我順利與教授見面並且開始準備PhD的申請。直到現在我還記得我是在申請截止的前三天才將材料提交完畢的,準備材料的過程中我不住地向上帝禱告,請求祂的恩典。還記得當我心情平復後打開Youtube聽到第一個講道告訴我「不要怕,只要信」(馬可福音5章36節)時,我震驚了。因為知道上帝不僅應許了我,還安慰了我;且不僅安慰了我,還因為我的心聾目盲又給了我一個印證。

回頭看來我完全承認自己是一個小信的人,我遇到試煉心裡就發怨言,還時不時質疑上帝的旨意。可是祂並沒有向我發怒,而是在那裡安靜地等待我,引導我,從來不曾放棄我。我也才明白讓我經歷苦痛是讓我能品嘗祂的恩典,祂讓我經歷試煉以至於我可以更信靠祂。接下來的日子我的生活也並非一帆風順,我依然要面對漫長的等待錄取的過程,依然要繼續工作,承受著同樣的環境和壓力,依然打包著我的行李,看機票,做好隨時離開的準備。可是在這段時間裡,我沒有了之前的焦慮與惶恐,而是花更多的時間去親近上帝,回歸教會,與朋友交流。在經歷了小信和軟弱之後,我又回到了上帝的懷抱,接受靈命又一次的洗禮與成長。

得到了答案

最終,我在臨近開學的時候等到了錄取通知。9個月的壓抑與煎熬在這一刻都得到了釋放。我無比感恩,上帝不止在我難過的時候陪伴著我,還應允了我的禱告,給了我希望和祈求的結果。最終,祂也把答案告訴了我。當我不知道上帝是否帶領我走學術研究這條路時,曾跟祂求了兩個印證:1:申請到名校;2:導師為男性。結果一一都實現了。此刻,我將安心地重新回到校園,開啟一段新的征程。
當然,直到現在我也不能確定,我是否能完全堅定信心,毫無畏懼地走下去,因為即使在這9個月漫長的煎熬結束後,我仍然懼怕與人交流,仍然會擔憂下一步該怎麼做。但在經歷了上帝的大愛之後,我知道了那位又真又活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祂也應許我祂永遠都不離開我。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以賽亞書 54章10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雅各書靈修 | 你是如何禱告的?(有聲中文)

作者:Lydia Tan,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今日經文:雅各書5章13-18節

你們中間有受苦的呢,他就該禱告;有喜樂的呢,他就該歌頌。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

 

你通常向上帝禱告和講些什麼呢?

我想我們的禱告可以比作談話。談話的深度反映了我們關係的深度——我們選擇分享什麼和如何分享說明了我們這段關係的親密度。

例如,我們與同事的談話就會與和密友的談話大不相同。

同樣,我們禱告的內容和方式也反映了我們內在的屬靈狀況和我們在與上帝的關係遠近。

雅各在這段經文中就提到了這一點。他首先講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應該如何回應不同的生活景況(13-15節)。當我們被困難和傷心事壓垮時,要在試煉中祈求智慧(1章2-5 節)——讓我們把試煉看作是獲得大喜樂的機會和培養忍耐的方法,因我們記得上帝在這一切事上掌權。上帝知道祂在做什麼,我們要明白祂可以使用最槽糕的情況,來實現祂美好的計劃。

當我們開心或狀態很好時,應當歌頌上帝,數算祂給我們的祝福、並看到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從我們良善的天父而來(13節)。

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要請求教會的長老們為我們禱告,相信「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15節)。我們也可以抓住這個機會來查看自己內心裡是否有隱藏的罪,並在上帝面前認罪悔改。

但是什麼是「出於信心的祈禱」呢?我們要怎樣才能做出「信心的祈禱」?

希伯來書11章1節告訴我們,信心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因此,信心的祈禱是以上帝的應許為基礎,確信祂會遵守祂的話,並在祂自己的時間使之成就。當我們以這樣的態度來到上帝面前時,會讓祂的心無比喜悅。

在第15-16節中,雅各強調了在禱告中認罪的重要性。我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我們可以得醫治(16節)。雅各繼續談到「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17節)。」他指的不是因著自己的成就和善行誇口自義的人,而是那些認識到上帝在其生命中的救贖之恩和大憐憫,並單單信靠基督的話語和工作的人。

雅各說,先知以利亞就是一個值得效仿的榜樣(列王記上17-18章)。我們反駁說以利亞可是大先知之前,雅各很快就提醒我們,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17節)。他如我們一樣會恐懼、不安、懷疑和憂慮,他甚至有厭倦生命,祈禱上帝取走他的生命的時候(列王記上19章4節)。

然而以利亞認識他的上帝和祂的話語。他把上帝的應許存記在心上,並相信祂會在自己的完美時間實現祂的應許,因此他能作出充滿熱情和信心的禱告(17-18節)

對此,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回應呢?

當我們在此生與上帝聯結時,可以通過讀祂的話語來認識祂和祂的應許。當我們越來越清楚上帝的應許時,我們禱告的方式將徹底改變。我們會以祂給我們的應許為基礎,開始滿有信心的禱告。我們會大膽地禱告,求上帝在祂完美的時間裡實現祂的應許。

讓我們開始做信心的祈禱吧!

 

問題反思

1.花點時間回想一下你最近做的禱告。它們是信心的禱告嗎?…或者更像是絕望的禱告?

2.對於你的禱告方式,你能做出哪一樣改變?

3.寫下一條上帝的應許,將它放在你今天的禱告中。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樣式

雅各書靈修 | 如何知道我們的信心是真的? (有聲中文)

作者:Rachel Moreland ,美國

翻譯:Patty Song,中國

有聲播讀:佳音,中國

經文:雅各書2章18-26節

「真不敢相信他們竟然這樣對你?他們不是基督徒嗎?怎麼還會這樣!?」

我已經記不清自己是第幾次聽別人講自己是如何被基督徒傷害、辜負,或惡言相向的了。沒準兒你也聽到過這樣的事,又或許你自己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雖然世人可能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不可否認,人們對基督徒有著不言而喻的期待——認為基督徒要有更高的道德標準。世人希望我們能活出我們的信仰。其實,世人的要求並非無理,正如雅各曾告訴我們的,我們要向世界證明,我們的信仰能夠改變我們的生命。

因為當我們承認耶穌基督是主時,我們就需要有順服上帝的行為,或者換句話說,要「結出聖靈的果子」(馬太福音7章16-21節)。雅各書2章18至26節中反覆提到「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雅各這麼說是在提醒我們,我們有可能宣稱自己已經得救並大有信心,但實際上根本沒有。會背經文卻活不出來(即順服上帝在聖經中的教導)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雅各說,魔鬼撒旦也相信有上帝。

那我們怎麼才能知道我們的信心是真的呢?

真正的信心遠不止是頭腦中對真理的認可,更要我們將它活來。雅各通過列舉亞伯拉罕和喇合的例子來說明信心和行為是不可分割的 。他們的行為證明了他們的信仰情況。

總之,信心會結出好的果子。這正是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七章所說的。「凡好樹都結好果子,唯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馬太福音7章17-18節)。

親愛的朋友們,我越是跟隨耶穌,就越意識到祂是多麼的奇妙。祂賜人豐盛的生命和自由!如果我想讓我的朋友們也能跟隨耶穌,我就需要通過我的好行為向他們「展現」耶穌。因為,我的生命帶出的影響力會比我說的任何一句信仰套話大得多。我們是基督的使者。因此,讓我們用生命來展示唯有與祂相連才帶來的愛與自由吧!

問題反思:

1、這一周你能做些什麼來向人展示自己的信心和基督的愛?

2、你可以採取哪些行動來增強你自己的信心?例如,花更多的時間閱讀聖經,更多禱告,與不相信上帝的人分享福音?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