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信心

雅各書靈修 | 我們的信心是死的嗎?(有聲中文)

作者:Caleb Young,澳大利亞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讀經:雅各書2章14-17節

幾年前,我在社交媒體上讀到一則故事,講的是一位新上任的牧師在他作為新任教會牧師的第一個周日打扮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人。據報道,在約一萬人的會眾中,只有3個人問候了他。沒有一個人回應他要錢買食物的請求。在禮拜快要開始時他試圖坐在前排,然而卻很快就被引座員移到了後排。

當長老們介紹新牧師的時候,會眾們都鼓起掌來,滿懷期待並興奮地四處張望。這時,「流浪漢」走到台前,揭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他拿起話筒,念了馬太福音25章34-45節。耶穌在這段話里,把綿羊和山羊的比喻總結為:「這些事你們既不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

這個故事後來被人爆料是虛構出來的,但它帶給我們的思考仍然深刻:真正的信心需要有憐憫的心和可見的行動。

如果說這個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今日經文的啟發,我完全不會感到驚訝。在談及教會中偏心待人的問題後,雅各在這段經文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2章14節)在這裡我們看到,對於雅各,信心和行為之間的連繫是不可分割的。他給我們描繪了一個近乎荒謬的場景:有人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卻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真正需用的。這樣的對比帶出了雅各強調的關鍵: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死的意思就是毫無生氣,沒有功效也無益處。

在這個社交媒體時代,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的例子看到雅各所說的重點。例如,我們可能會在發布的狀態里輸入#為敘利亞祈禱,卻無視剛剛搬到附近的難民家庭。或者我們也可能在自拍照或美食照片中寫上#蒙福,卻沒有把祝福傳遞給那些有需要的人。又或者,我們可能分享了一段鼓舞人心的視頻,講述某個受迫害教會的故事,但卻沒有在經濟或實際行動上幫助在我們身邊的弟兄姐妹。

我相信雅各在挑戰作為基督真正門徒的我們要確保我們對福音的信心能夠帶出善行。我們行善並非是為了得到上帝的喜愛,而是僅僅出於對耶穌為我們犧牲的感激,以及對祂給我們無條件之愛的敬畏,所以我們無法不在社會上積極地行出信心。

 

問題反思:

1. 結合聖經中的其他章節,如講因信稱義的以弗所書2章8-9節,我們該怎樣理解今天的經文呢?

2. 今天的經文如何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在耶穌里的真信心?

3.在你的生命中,你感受到信心和行為之間的張力了嗎?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旅程

羅馬書靈修 | 如何走上信心之路 ?(有聲中文)

作者:东尼叔叔,加拿大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讀經:羅馬書1章1-17節

經文因為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羅馬書1章17節

《奇異恩典》是歷史上最美麗的詩歌之一。歌詞由約翰牛頓所寫。牛顿牧師從前是不信上帝的人,曾經在大西洋從事販賣黑奴的活動。1748年,他從非洲返回英國的船上,遇上狂風暴雨。在危難中,他向上帝禱告呼求憐憫,最後平安脱險。1764年,牛頓牧師開始傳福音的工作,並終身致力廢除黑奴的制度。《奇異恩典》是他重生的經歴,亦是他信主的見証。

其實年小的牛顿牧師,有一個非常敬虔的母親。四歲便教他讀聖經及拉丁文。可是,母親過世後,父親因經營商船的緣故,開始带他上船航海。他從水手那學到不少賭博、酗酒的壞習慣及放縱行為。當他從事黑奴販賣時,更是非常殘酷!運送黑奴的途中,奴隸被戴上木枷及鎖鍵、身體伸缩在污濁及酸臭的船艙内。而傳上傳染病的奴隸則活生生被投進大海淹死。所以,當人重新與上帝建立關係時,便得以靠着信,勝過罪惡,重新得到新生命!  就如經上所記: “義人必因信得生。” (羅1章17節下)

牛頓牧師逝世時,他為自己寫了一座墓誌銘,總结他的人生:  “约翰牛頓牧師,曾是一個放蕩及不信上帝的人,作非洲奴隸之僕;藉着救主耶穌豐盛的憐憫,得蒙上帝保守並赦免,指派去傳掦他曾致力破壞的福音。”我相信,當人領受到基督的救恩的時候,生命就如牛頓牧師般,得到一份祝福——渴慕上帝的教導及遠離罪悪,不再專注眼前的意慾;懂得放下,順服於上帝更美好的带领,行出一條全新的信心之路!因為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来;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羅1章17節上)

今天當我們遇到罪的掙扎、恐懼及憤怒時,是否憑着一個堅固的信心来迎難而上呢? 堅固的根基,必須清楚基督救贖的確信、與上帝建立緊密闋係、從歷練中堅信不移,及樂意與别人分享!今天世上仍然有很多需要福音的人,求上帝幫助我們謹守祂的義,用信心行上信靠之路 !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信靠上帝(有聲中文)

作者:Tim Gustafson

翻譯:晨光,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讀經:希伯來書10章38-11章6節

「因為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羅馬書 1章17節)

關於上帝我們普遍相信的是,如果我們能「做足夠多的好事」,就能贏得祂的青睞。自然而然地,我們接下來就要問:多少才能算足夠呢?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確定已經做了足夠多的好事呢?好吧,我們不能確定!但值得慶幸的是,以上的概念並沒有出現在聖經中。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相信耶穌基督 (見以弗所書2章8-9節)。

我們可能會誤解這裡所說的恩典,或者對信心的理解也不完全。所以我們要麼認為反正有了上帝的恩典,我們做什麼都行;要麼相信,一旦我們開始相信上帝,就必須過着謹慎小心的生活,以免再次陷入罪里。然而這兩種態度都毫無聖經依據。

馬丁路德在修道院尋求靈里的安寧。然而,直到他理解了保羅對上帝救恩的描述,他才找到了真正的平安。「因為上帝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

(羅馬書1章17節)。為了強調這一點,保羅引用了《舊約》先知的話:「義人因信得生」(羅馬書1章17節;哈巴谷書2章4節)。相信上帝的存在很容易。很多人都信。但真正地信靠上帝——信靠祂所說的每一句話——卻很難做到。

《希伯來書》重申了這一點:「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經文繼續說:「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希伯來書11章1-2節)。他們的果效是通過信心得到的!

這是個安慰人心的結論。上帝因我們的信心而喜悅我們。祂單單召我們「相信有上帝,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希伯來書11章6節)。

願我們相信祂,又因着祂的恩典信靠祂。

延伸閱讀:讀《希伯來書》10章26-38節,看這些經文中有哪些安慰,又有哪些挑戰。

思考應用:你信靠上帝嗎?還是你僅僅相信祂存在?這兩者有何區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異恩典

眼看事兒辦不成了,我該按邏輯放棄,還是憑信心堅持?(有聲中文)

作者:Aliyah Lauren Jacobs,南非

翻譯:Cindy Wang, 澳大利亞

語音播讀:馨寧,中國

我的胸口好似被石頭壓住,手心裡全是汗,淚水無法抑制地奪眶而出。我的情緒處於崩潰的邊緣。我有太多要禱告,卻開不了口 ——但我清楚祂都知道。

九個月前,上帝給了我一個異象,讓我去創作、管理和領導。後來我便有機會用攝影作品重現歷史上13名傑出女性的故事,並且最終得以將作品放到南非開普敦的一個畫廊里展覽。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很愛閱讀歷史書籍,對歷史的熱愛激發我在過去8年裡致力於聖經中女性的研究和教導。不過聖經故事並非我關注的全部,在現階段,上帝讓我有感動向世界介紹歷史上的13位傑出女性。

我的目標是讓大家認識這些為各自所在領域帶來巨大影響力的女性領袖和先鋒們。比如說Ada Lovelace,她是世界上第一位電腦程序員;還有天文學家和教育家Hypatia,她因過人的學識和毅力而被殺害;Hannah More是執筆的戰士,她與朋友William Wilberforce為解放奴隸並肩作戰;使徒行傳12章中的Rhoda展現給我們一位在禱告中滿懷信心的女性形象;我自己則飾演世界上第一位歷史學家Anna Comnena。最後還有我最喜愛的兩位傑出女性領袖:埃及女王Hatshepsut和愛西尼女王Boudica。這些只是我認為世人應該認識的偉大女性中的一部分。

起初,一切似乎都進展順利。上帝供應了攝影師、模特,一家戲劇用品專賣店在得知我的項目願景后也給我提供了優惠。照相采景地點堪稱完美,擺上那些懷舊道具和布景,好似老電影中的場景一般。每一步我都經歷了上帝信實的供應,但一切突然嘎然而止,我彷彿踏入了荒漠之地。

雖然場地租好了、票也售完了、開幕式典禮也預備妥當了,但有些環節依然毫無進展。離開展只有不到三周的時間了,因着資金匱乏我還沒將照片印到油畫布上。所有許諾支持此次項目的贊助商都放了鴿子。

需要錢的地方越來越多,要支付開幕式發言人的出場費,賓客的餐點費,畫廊的使用費等。我開始不堪重負,信心也動搖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幾近崩潰,開始向上帝呼求。我背負着巨大的壓力,在邏輯和信心之間徘徊。

我坐在地上啜泣時,一個細小的聲音開始和我理論。如果沒有資金,也沒有其他出路的話,就應放棄這個項目,並退錢給買了票的賓客們。這似乎合乎邏輯,我也可以擺脫巨大的壓力,而且如果家人朋友看到我為此事淚流滿面,也會為我擔心並安慰我放棄的。

然而,這個決定違背我所相信的。另一個聲音告訴我應該堅持,準備好照片、傳單,繼續進行這個項目。雖然我身心俱疲,但上帝的話語點燃了我心中的一絲希望。

接下來的一周非常艱難,我不斷努力,卻始終沒有突破。剩下的時間不多了,資金仍然沒有到位,也看不到什麼出路。然而那一絲希望將我帶到上帝的平安之地,將一切交託,想要放棄的想法也平息了。

在等待中,我默想約書亞和以色列人站在那片陌生的土地前嚴正以待的樣子。他們對這片土地一無所知,但這是全能的上帝賜給他們的應許之地。他們披盔戴甲直面強敵,而更強大的武裝是建立在上帝話語之上的信心。我被以色列人對主的全然信靠鼓舞了。雖然他們從沒見到過這片應許之地,對踏入迦南地將面對的是什麼也無從知曉,並且他們知道要獲得應許之地也需極力征戰,但他們深信那片土地是屬於他們的,他們以建立在上帝話語之上的信心為武器跨過約旦河,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

在那最艱難的一周就要結束的時候,上帝給了我希望。一間服務邊緣青少年的學校詢問是否可以帶他們學校的女生來觀看展覽,而我一直熱衷於幫助年輕女性,所以這個請求讓我興奮不已。

因這個機會我們募集了款項幫助這些孩子們免費觀展、用餐和獲得免費禮物。不久當地的打印店給了我們優惠的報價,同時我們也收到一筆捐贈,剛好夠打印所有的畫布!展覽從三月11日開幕一直要持續到月底。我不知怎麼地竟然弄夠錢支付了講員,我的父親承擔了賓客餐飲的費用,這成了一個祝福滿滿的展覽。

當我支取信心,並讓它成為我生命的邏輯時,我就戰勝了自身的軟弱。這同時讓我見證了神跡,也拉近了我與上帝的關係。其實,我越專註聽祂的聲音,並順服祂的帶領,祂的話語也就愈加清晰。我也認識到,上帝所說的話就是邏輯 ——我要用信心信靠祂的邏輯。

不管身處何種境況,上帝的聲音都應成為我們克服懷疑的利器。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中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