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信心

英國自由民主黨領導人因信仰辭職,作秀還是真虔誠?

Untitled

作者:Chris Wale,英國
翻譯:Elim,中國
封面圖片: Liberal Democrats Flickr

6月14日,英國一個較大的少數黨——自由民主黨的領導人蒂姆·法倫(Tim Farron)宣布離任。這一舉動發生在英國大選后的一個星期。自由民主黨在今年的英國大選中表現平平,因此蒂姆·法倫離任的消息並沒有讓人感到十分意外。

不過,法倫的辭職決定跟他的政黨表現卻沒有絲毫關係。在幾名親近同事的陪同下,法倫在一場匆忙安排的聲明會上解釋道:“我發現,當我認真面對自己的信仰時,我無法既做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又當一個政治領袖……或許有更優秀,更有智慧的人能處理得更好一些——在當下的環境中領導好一個政黨,同時還能保持對基督完全的忠心。但對我來說,我真的沒有辦法在2017年當好一名政治領袖,特別是帶領一個進步自由黨,同時還做一名委身的基督徒,持守聖經教導。”
作為一個身在英國的基督徒,我思考的問題是:法倫的決定正確嗎?大選結束后,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取得絕對多數票數而造成了英國現在的“懸歭國會”狀態。法倫在這麼敏感的時期做出辭職的決定,這隻會讓英國目前的局面更加混亂。我們的領導人難道不應該直面挑戰,而不是逃避嗎?

儘管在信仰上要面對一些障礙和負擔,甚至做出一些妥協,法倫除了辭職就不能做點別的嗎?

我的同事當中有人對法倫非常了解,因為他們與法倫同去一個教會禮拜。我的同事們都說法倫是一個謙卑愛主的人。我覺得這不正是我們需要的政治領袖嗎?我們需要更多像他一樣的人來領導這個國家,但他卻偏偏選擇了離任。他這樣做對嗎?

我想起使徒保羅寫給他年輕的朋友提摩太的建議。提摩太雖然不是一位政治領袖,但卻是一位教會領袖。保羅對他說:“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提摩太前書4章16節)。顯然提摩太需要對他領導的人負責任,但如保羅所說,提摩太首先要負責任的是他自己在上帝面前的生命。

我想這正是我們在法倫身上看到的。最重要的是讓上帝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得榮耀。對法倫而言,做一個謙卑愛主的人比在政壇積極開拓(即便這很好)更重要。如果當一名政黨領袖確實需要他在信仰上妥協,那麼離任毫無疑問是正確的決定。他在上帝面前的生命是他的首要責任,這對我們每個信徒來說也是一樣。

身為基督徒,我們都會有為信仰成為眾矢之的的時候。信仰讓我們與眾不同。我們的責任是全然謙卑地愛耶穌,即使有時這樣做意味着要做出艱難的決定或者放棄看起來很重要的事情。法倫為耶穌不妥協,媒體卻嘲笑和憎恨他。然而,即便有這麼多消極的媒體評論,也還是無法妨礙他給所在的政黨留下“以上帝為中心”的好影響,並贏得黨內人士的敬重。

法倫因為不願妥協信仰而放棄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很多媒體嘲笑攻擊他,甚至有一個報道稱他的決定是“自戀”。然而,他在上帝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優先次序。在堅定地追隨耶穌和追求政治生涯之間,他選擇了耶穌。

為著這樣的見證感謝主。願我們也都能留下如此純粹和率直的見證。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頭條大追蹤

香港現實版《冰雪奇緣》姐妹花,妹妹重病卻給全家人帶來祝福

WeChat Image_20170524075712

口述:Cora Cheung,香港
整理:奇奇,中國
文中圖片由Cora提供

出生於香港的 Cora和Dara兩姐妹,感情十分親密,像極了迪士尼電影《冰雪奇緣》里的姐妹倆Elsa和Anna。姐姐Cora十分疼愛妹妹Dara,且對她百般照顧,眼裡總是流露出對妹妹的愛。而Dara亦非常依賴和愛姐姐。她們本來與一般家庭的姐妹無異,然而沒想到,如同電影一樣,一場突如其來的患難,給這姐妹倆、這個家庭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轉變。

幸福的家庭

小時候,Cora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很幸福的家庭里。父母十分疼愛她,常常抽空陪伴她之餘,還跟她一起玩遊戲。在得知自己將要有一個小妹妹時,Cora更是感到非常開心。她說:「那時的我覺得自己是個好幸福的孩子,每天都特別期待。」妹妹Dara出生以後,家裡的氣氛更加歡樂,她倆更是形影不離。Cora照顧着妹妹,帶她玩耍,唱歌給妹妹聽……等,只盼望着Dara能快點長大,這樣她們就可以一起去上學了。

WeChat Image_20170524075720

*Dara出生后

妹妹重病

然而這樣的幸福在Dara一歲半時戛然而止。這一天Dara忽然病了,於是父母趕緊把她送去醫院。經過診斷後,卻被告知Dara得的是急性腦炎。昏迷了兩天後,Dara終於醒來,卻又很快地再度陷入昏迷。這一昏迷,竟是好幾個月。當時的醫生說, Dara這種情況很可能永遠醒不過來,或者變成植物人。Cora 說,那時父母每天在醫院照顧妹妹,情況卻不見好轉。他們一度絕望地以為將要失去自己的小女兒了。

當時Cora只有6歲,她回憶道在那段期間,父母一直沒讓自己去醫院看望妹妹,也沒有告訴她究竟發生了什麼。因此,她以為妹妹只是一般的發燒。但自從妹妹去了醫院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Cora都沒能再見到妹妹。也是從那天起,家裡的氣氛發生了180度的改變,笑聲像是被什麼抽走了一樣忽然消失了,整個家裡瀰漫著憂愁。見妹妹沒有回家,媽媽也一直不在家裡,更加上多次看見父親默默流淚,Cora感到害怕極了,也才意識到一定是出了大事。

WeChat Image_20170524075726

*姐姐妹妹的開心時光

有名無實的基督徒

Cora的爸爸雖然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基督徒家庭,但是除了形式上的餐前禱告和牆上掛的十字架之外,他們和非信徒並無兩樣。他們不參加周日聚會,也不讀經禱告,只是將Cora送去上一個基督徒幼兒園。不僅如此,Cora的爸爸還相信風水,家裡也有放置和風水相關的擺設。

在Dara住院期間,一個牧師來醫院探訪,提醒了父母重新回到基督的信仰,於是他們跟着那位牧師禱告,並開始帶着Cora一起參加教會聚會。Cora說她記得當時爸媽會帶她一起跪着為妹妹禱告,並且每周日都會參加兩堂聚會,早上是中文堂,晚上則是另一個教會的英文聚會。爸爸也丟掉了家裡所有和風水有關的擺設和物件。他們似乎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履行基督徒的責任,女兒才會這樣,因此想要補償。

「當然,我現在知道並不是因為這個原因。」Cora說:「只是當時我們一家人都陷入了恐慌。但正是這種恐慌和震驚帶領我們一家人重新回到基督里。」

WeChat Image_20170524075731

*Cora與康復中的Dara一起玩耍

奇迹發生

在持續地禱告了一段時間后,Dara奇迹般地從昏迷中醒來,不久后也終於能出院回家了。為此,一家人簡直高興極了! 時隔那麼久再次見到妹妹,Cora別提多開心了!但是令她困惑的是妹妹似乎變了。之前和她形影不離的妹妹似乎變成了一個陌生人。她試着跟Dara說話,但她卻沒有任何回應。原來由於腦炎的影響,Dara的很多能力都退回到小嬰兒的水平。「那段日子實在是難熬!一家人要重新開始教她很多事情,包括站立、行走、說話,甚至吞咽……」Cora 說。但也就在這段時間,家人開始帶着姐妹倆一起去教會,每周都會參加不同的教會活動。但上帝要在這一家人里做的工還遠非如此!祂開始在各個方面恢復這個家庭,成為祂喜悅的一家人。

WeChat Image_20170524075736

*Dara在短宣中

醫生曾說Dara能從昏迷中醒來已經是很大的奇迹了,但要恢復語言能力更是難以想像的事。「但是上帝是良善的!現在Dara不僅可以正常交流,還特別喜歡錶達。有時候還能跟我們開個玩笑!還有許多醫生說不可能做到的事兒她都做到了!因為我們祈求,上帝就給我們。在祂沒有難成的事!」Cora說這話的時候眼中充滿了喜悅。

WeChat Image_20170524075741

*姐妹倆在游泳

不止如此,現在的Dara還能勇敢地挑戰很多運動項目,尤其喜歡游泳,她甚至還學會了攀岩。「看着她能做到這一切,我覺得簡直太不可思議了!」Cora說道,「她是上帝給我們最大的祝福!我為她感到無比驕傲!」
化了妝的祝福

雖然Dara的思維停留在小孩子的水平,但這反而成為了一家人的祝福。在遇到困難時,她會毫不遲疑地尋求上帝的幫助,而且她也充滿了憐憫的心,從來不會記恨人,反而是記住別人的好。

WeChat Image_20170524075749

*姐妹倆一起畫畫

「妹妹的話也經常提醒着我們要帶着一顆像小孩子一樣的心來到上帝面前。比如她會說:『我肚子痛,我們來為此禱告吧!』她真的讓我們看到孩子般的信仰是什麼樣的。那就是沒有任何疑慮地完全信靠。因為Dara,我們一家人學會了更加信靠上帝。」Cora說。
現在Cora一家人的關係比以前更加親密,更加懂得相互照顧,生活甚至比Dara生病之前的時光來得更幸福。因着Dara的緣故,一家人也都回到了基督里,每個人都有了完全嶄新的生命。發生在這個家庭里的事,看似是苦難,卻成了上帝化了妝的祝福。

WeChat Image_20170524075759

*一家人一起旅行

最後,Cora也說:「我相信Dara的病不是偶然。上帝用這一切把我們一家人帶回到基督里,更棒的是祂用奇迹般的方式醫治了Dara。雖然在很多方面她還是無法恢復到正常人的狀態,但也恰恰是這樣,讓我們學會了要更加倚靠上帝!」

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馬書8章28節

WeChat Image_20170524075825

文章部分內容根據Cora為其教會所錄製視頻整理而成,視頻採訪鏈接:

https://www.islandecc.hk/blog/share-your-story-cora-and-dara-cheung/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1948,與媽媽一起的信心之旅——母親節特輯

WeChat Image_20170512011853

作者:瑞蓮,馬來西亞

1948年,當時的我8歲,與家人都住在馬來西亞芙蓉。一天,先父收到祖父的來信,信上說祖父希望四個兒子當中的一家能回中國與他老人家同慶70大壽。經過商量之後,最後決定由先父帶領媽媽及兒女共8人乘船回中國福建。

來到中國的第二年先父自己先回馬來西亞。不久后卻病倒了,需要有人照顧。媽媽很擔心,希望能回馬照顧爸爸,便向祖父提出帶孩子回去的想法。但祖父卻聲稱沒錢,說:「若你有旅費就去吧!」

媽媽只好寫信給馬來西亞教會的姐妹及親朋好友向他們要求借一筆錢回馬的旅費。不久,這愛心的錢真的寄來了。祖父見了嚇了一跳,沒想到真的來了這一大筆錢。然而祖父卻開始反悔,他認為在這荒亂不定的世局,一個女人要帶着6個孩子從中國到南洋是件不可能的事,堅決不讓我們離去。祖父還建議不如用這筆錢買地,將來的日子就不愁吃穿。媽媽聽了當然不同意,這些愛心借用的錢,怎可移用別途呢!

媽媽雖然感到很傷心,卻沒有因為祖父的不守信用而向他發脾氣,只能仰望依靠全能的上帝。一天晚上,媽媽讓孩子們都圍繞在床前,向上帝禱告,懇求天父指示,為我們開路。禱告之後媽媽打開聖經,讀到這麼一段經文,以賽亞書49章8-10節說:「耶和華如此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濟助了你。我要保護你,使你做眾民的中保,復興遍地,使人承受荒涼之地為業。對那被捆綁的人說:』出來吧!』對那在黑暗的人說:『顯露吧!』他們在路上必得飲食,在一切凈光的高處必有食物。不飢不渴,炎熱和烈日必不傷害他們,因為憐恤他們的必引導他們,領他們到水泉旁邊。』」

感謝上帝,藉著這篇經文給了媽媽信心。媽媽很肯定地對我們說,上帝會帶領我們「走」回到馬來西亞的。於是媽媽懷抱着堅定的信心帶着6個孩子——最大的15歲,最小的3歲,以上帝為元帥,浩浩蕩蕩地展開了她的信心之旅。

話說當時出國必須由當地的領袖蓋章批准方可出國。祖父知道了媽媽要出國之後便多方阻擾,甚至搭通天地線使媽媽得不到批准出國。雖然親友們極力幫忙,都不得要領。這道門被關上了,但上帝早已知道,祂自有祂的計劃,早就為我們預備好了另一道門。媽媽後來打聽到原來只要有護照就可出國。感謝主,我們回中國前,爸爸就已經為我們申請了護照,在12年之內隨時可回馬。

出發前,教會的女傳道和一名要去馬來西亞的會友為我們安排打點,讓媽媽預先把衣物必需品寄放在這名會友的家由他先帶走,而一些路上需用到的重要物件則放在傳道的家。到了出發當天早上,媽媽向祖父說要帶孩子們到涵江拔牙。出門后,我們就到了隔鄰的教堂取了預先放在女傳道那兒物件——三本聖經,一隻手電筒,兩封介紹信和一些重要文件。

我們步行到離家不遠的一個地點,叫了三輛黃包車來到涵江一府經別人介紹的人家裡。把介紹信交給主人後,他們也很樂意接待我們,讓我們暫躲在他家裡。因外面傳來消息,祖父出動所有家人到處找我們。

為怕被祖父發現,我們只好先乘貨車到福州等待之前那位會友來跟我們會合。當我們到達福州車站時,已經是夜晚11點了,黃包車開價很高,正不知該怎麼辦時,有群大學生自告奮勇帶我們去找我們要住的住處。感謝主,祂差遣天使一路帶領,讓我們順利找到住處。到達后,經媽媽道出介紹人和介紹信,該住家的主人即刻邀請我們進屋。知道我們還沒吃晚飯,也立即下廚準備讓我們享用。我們一住就住了兩個星期,直到那位會友和團隊來到與我們會合。

即便過程艱辛,但在離開福州前,媽媽仍寄了一封平安信給祖父母,讓他門安心。

我們之後乘船到南平過一夜,接着乘火車,在火車上度過了三天三夜。後來到了廣州再轉火車到九龍,坐渡輪去香港。到了香港住在旅店時,旅店的老闆及員工也對我們很友善,很照顧我們。

正當一切都很順利時,香港移民廳的官員見媽媽單槍匹馬帶着6個孩子要從中國到馬來西亞,便對媽媽起了懷疑之心。因為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致他們認為媽媽是要拐帶孩子到南洋去賣。

雖然我們都有出生紙證明並非如此,但官員就是不讓媽媽與我們這群兒女同行。無奈之下媽媽唯有禱告將一切都交託在上帝手中由祂引領。之後媽媽決定只留下小妹一人,由大姐帶着4個弟妹隨團隊一起乘船到新加坡再北上到芙蓉,媽媽則與小妹搭下一艘船去。感謝上帝,我們最終都平安抵達目的地,順利與媽媽會合。

上帝是這麼奇妙,祂帶領我們從中國飄洋過海回到芙蓉,一路上差派天軍天使保護我們,最後得以與爸爸相見,一家團聚。

所以,親愛的弟兄姐妹,在我們人生短暫的旅途上,當我們遇到艱難困苦的時候,感覺孤單無助,痛心失望,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不要只向地看,而是要向天望。馬太福音19章26節告訴我們,在人不能,在上帝凡事都能。所以只要信,不要疑惑,因為疑惑會使人喪膽。我們只管專心仰望耶穌基督,來到祂面前親近祂,向祂傾訴,祂是愛我們的主,是我們的力量、幫助和避難所,必領我們經過十字架的道路,進入那迦南甜美之地。媽媽因為信上帝的話,在那個不容易的時代里,憑着信心往前走,祂的應許便真實地臨到我們。

願一切榮耀,讚美都歸給我們的阿爸天父。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用樂高拼出《大衛與歌利亞》

 

The-Man-Behind-Comic

 

作者:何佩欣, 新加坡

 

一起來認識一下漫畫《大衛與歌利亞》中角色與場景的設計師陳永隆吧。永隆是位頂級樂高發燒友,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愛上樂高並進而開始用自己的恩賜建造他人的。

「只要給我看一樣東西,我就知道怎樣用樂高把它拼出來」。但是直到37歲那一年,他才在輔導兒童樂高工作坊的過程中發現,自己這種可以用樂高隨意拼出任何造型的能力並非平常。

至今,永隆已為多所學校量身訂做樂高組件。其中一所學校親切地稱永隆這位樂高私人輔導為『拼裝大師』。在去年大受歡迎的《樂高玩電影》(英文名:The Lego Movie) 中,這一稱呼被用來稱呼那些可以用創意拼裝出各種精細樂高造型的個人工作者。

永隆小的時候,他的父親讓他接觸到了當時的熱門建築玩具之一—樂高。從此,永隆對樂高的熱愛便一發不可收拾。不需要看說明書,永隆就能自己用樂高積木一塊一塊地拼出太空飛船和飛機,毫不費力。永隆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有了第一個自創的樂高模型。當時永隆看了一部叫做《特種部隊:變節者》的動畫片。結果,他就模仿劇中主角的交通工具,將自己的一輛白色樂高腳踏車漆成了黑色並塗上火焰圖紋。

他這樣對樂高的熱情一直持續到青少年和成年。慢慢地,他開始用樂高人物和積木為學校校慶量身拼裝樂高,同時還嘗試「重建歷史」,用樂高拼出許多新加坡的標誌性地點。

有一天,上帝給永隆一個感動,讓他使用現有的樂高積木拼裝出大衛和歌利亞之間的戰鬥場景。透心糧英文團隊在Facebook上看到永隆的這些樂高場景照片後立即被其深深吸引,並迅速地聯繫到他,邀請他參與到《大衛和歌利亞》這一個漫畫新作的製作當中。不用透心糧英文團隊說服,永隆很快地就答應了。因為他視為一個傳揚上帝話語的好機會。他謙虛地分享說:「上帝給了我恩賜,讓我可以做現在從事的工作。除了十一奉獻以外,這是另一種讓我可以回報祂的方式」。

儘管永隆在事業上已獲得成功和認可,但他的人生卻並不總是一帆風順。剛起步的時候,永隆也曾遇到財務吃緊,後來又因為要滿足客戶需求而睡眠不足、精疲力竭。永隆覺得自己的人生很『蒙福』,卻也不是毫無艱辛。

他這樣說並不是在抱怨,而是他堅信「挑戰是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有挑戰,我們才學會倚靠上帝。「我寧願人生有掙扎,而非一帆風順」,他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沒有一絲苦澀。

至於人生最終的目標,永隆的願望很簡單,那就是可以在現在的道路上繼續前行。他說:「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能繼續為大家拼出美好回憶、與大家連結、並祝福他人。我希望繼續拼出上帝放在我心裡的感動。」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