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偏心待人

雅各書靈修 | 不可輕忽偏心待人之罪(有聲中文)

作者: Melvin Ho,新加坡

翻譯:Tutu,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讀經:雅各書2章8-11節

身為家中的老二,成長過程中我總感覺我的父母更偏愛我的哥哥和弟弟。我在學習和游泳方面都不如他們,因此每當我的父母誇獎他們並獎勵他們優先挑選食物和禮物時,我都會感到非常嫉妒。而且每當我們一起犯錯時,我總是那個被罵得最慘,又最難被原諒的人,我感到了深深的不公平。

雖然小時候的我對父母的評價可能也不大公正,但這種被不公平對待的感受對我的情緒健康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我的自尊心因此受損,小時候的我經常感覺自己不如哥哥弟弟,也不被父母疼愛。直到青少年時期成為基督徒後我才逐漸開始恢復自尊。我開始堅信一個事實:無論我是否優秀,上帝都會無條件地愛我。

不可否認的是,我也有過偏心待人的行為。在學校和職場中,我對待某些同學和某些同事更好,因為相比較其他人我更喜歡他們的性格。在這樣的時候,我並沒有考慮到我的行為會對他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因為當我們是被偏愛的那個或者當我們自己在偏心待人時,我們很可能會輕忽這種罪的影響。

然而,雅各提醒我們,偏心待人違背了基督最重要的教導——愛人如己。他甚至把偏心待人與殺人和姦淫這兩種罪同列,只要犯了一條,就是犯了律法的眾條(第10節)。

當我回顧過去的經歷時,我意識到偏心待人之罪的核心是缺乏愛弟兄的心。這難道不是一切罪的根源嗎?

正如加拉太書5章14節告訴我們的:「因為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當我們偏心待人時,我們往往不會考慮到受害人的感受以及這樣的做法對他們的影響。我們不但沒有愛他們,反而在傷害他們。

我們的偏心行為不僅降低了他的自我價值,給他的心靈留下了傷痕,同時也否認了他作為上帝深愛之子的身份,還會對他的性格和今後的行為產生負面影響。

在聖經中,我們看到偏心待人導致了怨恨並最終造成了非常可怕的後果。以撒對他兩個兒子以掃和雅各的不平等待遇,使得他們兄弟感情破裂。而雅各對約瑟的偏愛導致約瑟的哥哥們怨恨他並把他作為奴隸賣掉。

我們是否也在輕忽自己偏待他人的罪呢?我們是否感覺不到自己偏心待人,並且忽視了它帶來的可怕後果呢?

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謙卑地追尋主的指引。讓祂幫助我們在以後的生活里更好地理解祂的律法並對自己生命中大大小小的罪更加敏感,以便我們能夠活出一個真正愛主和愛鄰舍的生命。

 

問題反思:

1. 在家裡、工作中、教會裡或其他社交圈中,我是否有過偏心待人的情況?我是否輕視了這種罪行的嚴重性?

2. 我要怎樣才能做到去愛窮人?甚至去愛我的敵人?並且毫無偏心、平等地對待他們?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旅程

雅各書靈修 | 我們偏心待人嗎?(有聲中文)

作者: Lydia Tan,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今日讀經:雅各書2章1-4節

雖然距離雅各寫這封信給他的猶太信徒同胞們已經過去了約有2000年的時間,但對今天的我們來說,這些話仍然又真又活。我們都犯了按外貌待人和偏心待人的罪——而且頻率遠遠超出我們所意識到的。

我在當地一家法式麵包店做兼職,因此我要接待各種各樣的顧客。他們的外貌、舉止、職業、社會地位、家庭背景、價值觀等都不一樣。沒有哪兩個人是相同的。如果我把講法語的法棍愛好者與連不同的法式麵包名字都念不出的顧客區別對待的話,我就是在做雅各強烈反對的事情:偏心待人。

通俗來講,「偏心待人」指的是不顧其餘人的利益和感受而對某些人給予特殊關注或給他們特權。偏心待人會涉及到歧視、偏見和偏愛。當我們去仔細查考,我們對周圍人的潛藏偏見和那些細小的先入為主觀念對我們與他們之間的關係造成了多大的影響時,我們自己都會大吃一驚。而這些偏見很大部分來源於我們成長的文化、家庭和社會環境。

基於此,我們——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都會得出一套自己的標準,來評估一個人是否比另一個人更值得我們的愛、關注和仰慕。我們沒有遵行上帝對愛的完美標準,而是應用了我們自己敗壞的準則。

與我們不同的是,比起外表,上帝更關心我們內心的狀態。祂在乎的不是我們的外貌、才能、成就、名聲這些,而是我們裡面的狀況(撒母耳記上16章7節)。

事情的真相是:在上帝的眼中,我們都是同樣破碎和不配的罪人,並且迫切需要得到上帝的恩典和憐憫。這個真理需要深入我們的內心,我們才能不偏心待人。正如蘇格蘭傳教士辛克萊·弗格森(SinclairFerguson)在解讀雅各書時所說的那樣——一切都從審視我們自己的內心開始:「如果我看不到自己的內心和自己的需要,那我將永遠無法看到別人的內心和需要。」

只有當我們允許上帝慢慢改變我們的心,並走祂為我們預備的道路時,我們才能夠像上帝看待我們一樣,用恩典和愛的眼光看待別人。

上帝不偏心待人,祂也呼召我們如此行。

請記得,我們的回應反映了我們內心的真實狀態。

 

問題反思:

1、在學校、教會、工作中或在朋友和家人中間,我們有哪些情況可能犯了偏心待人的罪?

2、是否有某群人是我們更喜歡接近的?比如富人(又或者是窮人),在學術上傑出的人,或是有成就的人?我們的看法和上帝對他們的看法一致嗎?

3.我們怎樣才能保守我們的心,不讓自己偏愛某個群體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祂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