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傷痛

7種應對分手的辦法(有聲中文)

 

作者: Evelyne Huston,肯亞

翻譯:Cindy Wang ,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心裡很清楚,我必須結束這段關係, 這兩年我流的眼淚超過了我出生25年來的總和!但分手,徹底擊垮了我。

我們都是基督徒,愛上帝,彼此相愛,喜歡一起服事,從表面看是天作之合。然而,這份感情始終困擾著我,似乎哪裡不對勁。通過諮詢,我發現我們的關係並不健康——我們缺乏情感的聯結。

回顧過去,因為都是基督徒,彼此吸引,覺得對方很有趣, 我們就匆匆走入這段關係,並沒有花時間去了解對方的喜好、技能、才華、興趣……

如果要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你們喜歡對方嗎;你們喜歡彼此的陪伴嗎?估計我們很難給出肯定的答覆。

我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這份感情並不健康——只打感情抗生素解決不了我們的問題,只能「截肢」!

 

 

分手後的風暴

 

分手後的情緒風暴讓人措手不及。我記得恐懼排山倒海地壓過來,「我做對了嗎?上帝還會帶別人走入我生命嗎? 我是否錯過了一生中最好的?」

我在種種疑慮中煎熬,「答應他之前我不是禱告過嗎? 上帝不是通過我的朋友向我應證,他就是我要嫁的人嗎?厭倦了原諒與爭吵是我錯了?」

我想回到從前,這段關係儘管有問題,但我想念那份熟悉感。

然而內心深處,我知道隔著一層滿是懷疑、傷害、恐懼和淚水的毛玻璃,是很難看到上帝的良善和信實的。

走過這段心碎之路,我拾到一些珍寶,指引我繼續走下去,希望也能成為其他傷心人的安慰,在坎坷的康復之路上重新得力。

 

 

1.哭泣

分手後,我幾乎每天動不動就會哭。哭著求主赦免我,求祂抹去痛苦 ,我感到自己被遺忘了、拋棄了。

我整日呻吟,枕邊滿是淚水,常常藉助詩篇傾心吐意: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為什麼遠離不救我,不聽我唉哼的言語?」(詩篇22篇1節)

我在經文中尋找到讓憂傷的靈重新振作的詩句。我發現上帝並不輕看我們的眼淚。在我們經歷生命中的失去時,就像分手後的我,祂並沒有簡單地讓我們「擦乾眼淚」。相反,聖經告訴我們祂流過眼淚 (約翰福音11章35節;路加福音19章41-44節 ),祂甚至將我們的眼淚裝在皮袋裡(詩篇56章8節),祂靠近傷心的人和心靈破碎的人(詩篇34篇18節 )。

分手也是一種失去,需要走過悲傷的過程,而最自然的宣洩方式就是哭泣! 所以哭吧,沒有關係,帶著盼望來哭泣,哭泣時,讓福音安慰你。

 

 

2.禱告

在禱告中與上帝交通,完全打開自己的心,讓所有的擔憂、懷疑、失望、恐懼和痛苦都在上帝面前赤露敞開,這讓我得到了極大的安慰。

通過文字、話語,我毫無保留地向天父傾訴我的感受。沒有人可以向上帝隱瞞什麼,因為祂鑒察人心(撒母耳記上16章7節 )。

一開始,我祈求和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我更需要在禱告中尋求前行的力量、醫治和寬恕,對他的,也是對自己的,因為我一直對自己結束了這段關係耿耿於懷。

我常常淚如雨下,無力呻吟,知道基督和聖靈為我祈求,真的非常安慰,聖靈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羅馬書8章26、 34節)。

 

 

3.教會

在那段痛苦的日子裡,我探訪了一個教會,以馬內利浸信會(Emmanuel Baptist Church),那裡的講道對我破碎的心來說好比一劑良藥!上帝的良善永不改變,祂行事奇妙,智慧如淵,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當真理的亮光照進我心,痛苦的我有了甜蜜的盼望!

唱著福音歌,我在主裡面得了喜樂,因為祂飽嘗痛苦,所以祂憐憫痛苦中的我們。

在與眾聖徒一起敬拜的過程中,我絕望的心也得到了安慰。仁慈的上帝,巧妙地通過聖徒、佈道和讚美詩歌逐步改變我對的痛苦的看法。

想到基督因救祂子民的喜樂,而輕看羞辱,忍受十字架的苦難(希伯來書12章2節),我自己這一點點痛苦不過是淺嘗基督的痛苦,就不再覺得那麼無法承受了。

 

 

4.朋友

沒有了周末約會、通宵長談或主日後的小聚,分手後肯定會感到孤獨。

但我感謝身邊的朋友們,在我孤獨時陪伴我,讓我體會了什麼是互相擔當彼此的重擔(加拉太書6章2節)。上帝差派他們花時間和精力來陪我,鼓勵我,定期給我打電話、發簡訊、到家裡來探訪,或即興一起出遊,這絲絲情誼將永遠留在我心裡。

這些都提醒我,在這種時候,身邊有愛你、呵護你的人是多麼重要,他們的愛不僅在言語上,更是在行為和誠實上(約翰一書3章18節)。

 

 

5.休息

2018年的7月份,上帝巧妙地安排我可以從忙碌的生活中暫時解脫出來,休息一下。就像經歷了悲傷的疲憊後,身體需要休息一樣,我也需要時間來仰望上帝,在祂的應許里,安靜下來。

我如饑似渴地閱讀聖經、主內文章、緩解內心憂傷的書籍,看相關的視頻、博客、講道。我知道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痛苦經歷,所以很渴望從他們那裡學習到一個基督徒如何面對分手的寶貴經驗。

上帝醫治他們走出分手的傷痛,他們的故事對我是莫大的安慰,也激勵我繼續相信、禱告、並活在每天的恩典里。

 

 

 

6.心理諮詢

我每周五會定期看心理醫生。當我感到非常絕望時,也會臨時安排去和他溝通。

事後看來,有一位基督徒諮詢師陪我走過悲傷是上帝對我慈愛的眷顧。他用上帝的話語,如同使用一把雙刃劍,不僅安慰我,大大鼓勵我,也讓我看到自己的罪性、在分手上應負的責任,讓我的靈悔過!

總的來說,我不僅戰勝了失去的痛苦,也成為了一個更好的基督徒:認識到自己的軟弱和創傷,能通過禱告積極面對。

 

 

 

7.繼續生活

 

繼續生活!就這麼簡單!

起床,淋浴,靈修,上班,會朋友,回家,寫日記,哭一會,禱告,睡覺……日復一日!慢慢就過來了。

有一天,當你回頭看的時候,會發現你能在上帝的應許中天天得力,過好每一天,現在你已成為更好的你。

疼痛不再像第一周或第一個月時那麼劇烈。新的記憶逐漸取代舊的。那些禮物不再喚起強烈的感情。

你會領悟到上帝的良善和信實。昨天,今天,直到永遠,祂都是一樣的。是的,令人心碎的事發生了,但此刻永不改變的主與你同在,在你的煎熬中,伴你左右。

 

 

即便有很多的不解,但信靠上帝

 

我記得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在問「為什麼」。 「如果我們都是基督徒,為什麼我們的關係一定要結束? 」 「既然要結束,為什麼要開始呢?」 「我們為什麼要為這段關係投入呢」

答案簡單而確信,「信靠我!」

我相信上帝用分手的經歷來塑造我、煉凈我。即使我走過死陰的幽谷,祂的愛從未停止,一直引導我。

親愛的,如果你正在經歷分手,將你的未知交託給無所不知的上帝吧。

有許多的不解,這很正常。但用上帝的應許來打敗你的恐懼;用上帝的話來更新你的靈;不要壓抑你的情緒,把它們帶到上帝面前;不要浪費你的眼淚,用祈禱來化解。最後,正如魯益士(C. S. Lewis)曾說過的,不要忘記親吻那把你拋向岩石的海浪。

請記住,不是只有通過和解,才能得醫治,讓我們學會寬恕自己和他人,願意學習屬天的功課,經歷被塑造,被改變。

信靠祂!

 

 

點擊閱讀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最棒的禮物

聖誕節有沒有可以安放悲傷的地方

Wheres-the-Joy-this-Christmas-2-1024x613作者:謝葆芳,新加坡;翻譯:鍾林君,中國

12月,天氣轉涼,天空中的烏雲久久不散。雨水打在地面上,好像是誰打開了淋浴噴頭,忘記關掉。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讓這個月成為傷痛的日子。好友的媽媽只不過接受小手術,卻永遠沒再醒過來。閨蜜生產遇問題,期盼已久的寶寶一出生便有身體的終身缺陷。

就在好友們悲傷難過之際,這個世界又似乎什麼都沒發生。一邊火葬場傷心痛哭的人不斷,另一邊商場歡慶佳節的人不絕。

在這樣暗淡的時光里,一絲微光照射過來。在這個充滿哀傷的12月,我們要慶祝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基督的降生——多年的諾言,終於在這一天實現。聽起來那麼老套,卻是千真萬確。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以賽亞書9章2節,6節

那一天,上帝走進了這個破碎的世界,走進了我們破滅的夢想,也走進了我們怎麼都收拾不好的人生。祂來感知我們的傷痛,與我們一同行走,好讓我們明白,祂在乎。耶穌成為人的樣式,讓我們看見了上帝那看不見的榮美。在耶穌身上,我們看到了,也明白了——“上帝就是愛”。祂滿有憐憫,又有醫治能力。最終,耶穌為我們付上生命的代價。藉著耶穌的犧牲,上帝將這個顛倒的世界又顛倒過來。

聖誕節是我們回想耶穌第一次降生的日子。那一次,祂給這個絕望的世界帶來了希望,也為滅亡中的人類帶來了生命。而耶穌降生的日子同時又向我們證明,另外一天一定會到來。那一天,基督將再次降臨,抹去我們眼中每一滴淚水。當祂歸來之時,將不再有死亡、哀傷、哭泣或疼痛。是的,所有的這些將不復存在。

當我們面對聖誕節,想到又要帶着眼淚度過另一個歡慶的節日時,自然會心生難過。此時,一起來思想基督的再來,盼望這可以給我們帶來安慰,讓我們有盼望去面對每一天。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苦難化為祝福

作者:賴厚丞

今天在台大兒童醫院的加護病房前,眼前這景象讓我的心糾結了一下:「『某某某的家屬在嗎??』從加護病房裡的護士走出來說著,『你的小孩現在他心跳停止了,我們現在正在幫他急救…』」。或許在醫院裡,這種事天天都在發生,我第一個念頭是,除了因為沒有能力救這小生命而自責外,不禁問上帝:祢為甚麼創造了一切美好的事物,卻沒有把痛苦挪去?祢真的愛我們嗎?如果有,那在經歷生命傷痛處時,祢在哪?對聽到自己小孩心跳停止時的媽媽來說,祢在哪?

即使在醫院探訪了一段時間,接觸了癌症的病友,也看了很多書籍,不斷的思考這些問題,但依舊還是沒有辦法給我自己一個很完美的答案…

成為基督徒,並非意謂著從此不再有苦難和傷痛。不過,當我們面臨苦難和傷痛時,上帝會賜下足夠的力量讓我們面對。或許,因著今天這個小朋友和媽媽的苦難,讓我生命有一種不一樣的擴張,明白我們藉著服事這些受苦的人,我們讓上帝的安慰在生命中湧流,我們所行出的愛是上帝的真面目,耶穌也親自承受了遠超乎我們能承受的痛苦,我們如果愛神並且愛在祂裡面的人,就會欣然容許苦難摧毀任何神願意摧毀的,因為我們知道,苦難摧毀的是無關緊要的東西,這些苦難可以成為盼望,因為祢已經戰勝死亡,期待有一天,我們可以在天家相會,也對未來重拾信心,終究可以使苦難化為祝福。

「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我們受患難呢,是為叫你們得安慰,得拯救;我們得安慰呢,也是為叫你們得安慰;這安慰能叫你們忍受我們所受的那樣苦楚。我們為你們所存的盼望是確定的,因為知道你們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哥林多後書1章5節)

人生為何有苦難和傷痛

我們從電視節目裡看到,第三世界的大饑荒和餓殍遍野的恐怖畫面;從廣播節目裡聽到某國際衝突事件正處在一觸即發的階段;地方報紙報導又有某人遭受暴力的摧殘;街坊鄰里傳來某些朋友死於癌症的消息。苦難似乎無所不在,造成許多煩惱,讓我們產生很多疑問。

為何好人得不到好報?為何惡人卻好運當頭?這的確是百般費解的問題。畢竟,對許多人而言,恐怖分子被自己的炸彈炸死是罪有應得;魯莽的駕駛人遇到嚴重車禍是咎由自取。玩火的人終遭自焚,聽起來似乎有一番道理,煙不離手的老煙槍得到肺癌,也是理所當然的下場。

不過,倘若無辜的人被恐怖分子炸死;或是大好青年被醉酒的司機撞傷,導致腦部嚴重受損;或者好人的房子平白無故被燒盡了;又或是才兩歲的小孩就得了白血病。你怎麼解釋這樣的事呢?

或許我們無法得知為什麼有些人會罹患重病,但卻知道有疾病的存在。即便我們可能不甚明白為何我們得面對苦難,但我們卻可以知道如何處理,且以正確的方法應對。

苦難的世界

想像一下,沒有苦難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這聽起來似乎相當美妙。不再有頭痛、背痛或喉嚨痛,也不再有胃痛的煩惱。即使鐵錘誤擊了拇指,也不會有絲毫疼痛。但這也表示了不再有任何疼痛讓你知道自己的骨頭碎了或韌帶斷了;不再有任何警訊告訴你得了胃潰瘍;身體也沒有任何的不適讓你察覺自己有惡性腫瘤。 或許我們並不喜歡痛苦,不過,有時候痛苦的存在卻是必要的,它會提醒我們某些事有些不對勁。我們要注意的並不是痛苦本身,而是造成痛苦的原因。

其實,這個世界原本是沒有痛苦的。起初,上帝創造世界,一切甚為美好,無傷、無痛、沒有死亡,萬物皆在上帝掌控之下維持完美的平衡,祂與人的關係親密無間。當時,上帝所造的第一對男女,就是亞當與夏娃。

然而,聖經卻記載,亞當與夏娃明知故犯,違背上帝,他們認為自己比上帝懂得多,因此不聽從上帝的命令,要做自己生命的主宰。不聽從上帝的命令就是「悖逆」,悖逆上帝就是聖經所說的「罪」。因為「罪」,美好的世界,以及人與上帝之間的親密關係,都被破壞了。亞當與夏娃的悖逆使罪進入世界,帶來了痛苦、傷害和死亡,我們至今就活在這樣的世界當中。可悲的是,如今人們仍然持有這種悖逆的心態。

這些痛苦、傷害和死亡都是因為人類的悖逆,包括亞當夏娃,以及世世代代的每一個人。雖然人類悖逆了上帝,但上帝仍然愛我們,祂藉著我們所受的痛苦,讓我們能認識祂。作家魯益師說:「上帝在我們快樂時微聲說話,向我們的良知平靜細語,但在我們痛苦時大聲呼喊:這是祂喚醒我們失聰世界的傳聲筒。」如此一來,傷痛提醒我們這個世界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損失、悲傷、戰爭、饑荒和疾病都表明了,這個世界已經不是上帝起初創造的那個美好世界了。

人們宣稱要一個沒有上帝的世界,因此,祂也就給了我們所想要的世界,那就是一個摒棄祂完美統治的世界;一個充滿苦難的世界。另一方面,我們又覺得自己有權擁有健康,應該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當苦難臨頭時,我們卻會忍不住叫喊:「太不公平了!」其實,這種不公平的感覺表明了人在潛意識中承認有上帝的存在。可是,許多人仍選擇公開否認上帝的存在,或是在生活中漠視祂的存在。

雖是如此,上帝仍然關心我們所受的苦。聖經告訴我們:即便我們總是一意孤行,我行我素,漠然忽視上帝,祂仍然深深地愛著我們。
然而,這個充滿苦難的世界是我們僅有的盼望嗎?

沒有苦難的世界

如今,我們仍然不斷地重複亞當夏娃當年的錯誤。因著自身的悖逆,而不願意讓上帝做我們的主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罪,不過,上帝卻要我們知道解決苦難的真正辦法,祂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信靠祂的計畫。祂承諾我們,祂會處理我們的罪,並修復與祂之間那段破碎的關係。讓我們在這個苦難重重的世界裡找到那僅有的盼望。

那麼,這僅有的盼望是什麼呢?從聖經的最後一卷書,我們知道上帝恆常懷著一份心意,經上記載著祂將要恢復一切,回到起初創造的完美狀態。啟示錄21章3-4節說:

上帝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要作他們的上帝。祂要抹去他們的一切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痛苦,因為先前的事都過去了。

這不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世界嗎?我們總是期待一個完美的世界,沒有苦難和傷痛。但無論我們怎樣嘗試,藉著科學、政治、環境研究,甚或其他的知識,都無法創造出完美的世界,惟有上帝才有這個能力。將來當祂恢復世界的完美時,上帝將是一切事物的中心,人類將恢復與上帝的完美關係,這是上帝所計畫的美好生命,也是得蒙救贖的人可以盼望的事。

我們如何得到救贖?

這個世界因為我們的罪而淪喪,憑我們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現狀,因此上帝差派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來修復這一切。信靠耶穌就是得救的方法。從聖經裡,我們讀到:

上帝愛世人,甚至把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因為上帝差祂的兒子到世上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而是要使世人藉著祂得救。 (約翰福音3章16-17節)

聖經說,上帝愛我們,所以只要我們相信耶穌,接受祂為我們的救主,上帝應允我們將得到永恆的生命。這永恆生命的意思是:我們死後,將與上帝同住,在那裡沒有苦難和傷痛。但是,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總是在思想、行為、言語上犯罪。若是如此,我們是否還能得到上帝接納呢?

當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照所定的日期,為不敬虔的人死了。 ⋯⋯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對我們的愛就在此顯明了。 (羅馬書5章6、8節)

因為我們都有罪,所以我們都會死,這死不只是身體的死,而是靈魂也永遠死亡。然而因為上帝愛我們,祂差派獨生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而死。有了耶穌基督,我們就可以得到永恆的生命。

耶穌本身是無罪的,祂從來沒有悖逆過上帝。不過,耶穌卻為我們擔當罪的懲罰,祂為了我們而遭受厭棄、拒絕、鞭打、笞刑、嘲弄、刺傷、被釘十架。祂為了償還我們悖逆的罪債,而甘心死在十字架上。正如剛才讀過的「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

這是多麼大的代價啊!耶穌基督為了你我付上生命,但死亡的墳墓並不是故事的結局,我們在聖經上看到,耶穌從死裡復活,為了所有信靠祂的人,祂勝過了死亡。

這就是我們需要信靠耶穌的原因,信靠耶穌就是讓祂來做我們生命的主宰,成為我們與上帝之間的橋樑,讓我們可以與上帝建立個人的關係,我們也會擁有永恆的生命:不再有眼淚、死亡、悲傷、哭泣和傷痛。

先前我們說過,上帝所創造的這個世界原本應當充滿快樂,但因為罪的緣故而充滿了苦難和傷痛。我們想盡辦法脫離苦海,但是,惟有藉著耶穌基督我們才能得救。

我們知道人生總是會有苦難和傷痛,我們也知道,有一天我們都會死去,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因為大有能力的上帝願意拯救我們,只要我們接受祂的救贖,祂應許我們可以得到:與祂同享平安、喜樂的永恆生命!

這個永恆生命全在於上帝,我們無法靠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我們只有惟一的選擇,就是信靠上帝的救恩──接受耶穌基督為我們生命的主宰。

這個世界充滿了苦難和傷痛,可能你以前從未認識到這是因為罪的緣故;可能你也從未想過接受耶穌為你生命的主宰。或許讀了這篇文章之後,你想要信靠耶穌。

倘若是如此,接下來的禱告將幫助你,這是你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決定。這個禱告是承認我們曾拒絕過上帝,也為祂透過耶穌向我們顯明的愛而感恩,祈求祂幫助我們每天來信靠祂。

親愛的上帝: 我知道,我不曾信靠祢,以我自己的力量,無法重建與祢之間破碎的關係。謝謝祢如此愛我,謝謝祢差祢的獨生愛子來到世上,為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因著祢的幫助,現在我得以信靠祢,並且接受耶穌為我個人的救主,我願意不再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而是讓祢成為我生命的主宰,求祢幫助我如此行。

假如這是你發自內心的禱告,今天就是你成為基督徒的新開始,這是正確的選擇,你將可以進入那應許的世界:不再有眼淚、死亡、哀哭和傷痛。我們也可以藉著耶穌基督,重建起初與上帝之間的關係。這是多麼大的恩典!

基督徒的生命僅是未來進入新生命的一瞥,基督徒可以倚靠上帝永恆的應許,就是啟示錄21章3-4節所說的。對信靠上帝的人而言,此生的苦難和傷痛是短暫的,因為將來有一天,我們要永遠居住在那充滿喜樂,沒有苦難,沒有傷痛的完美世界。

成為基督徒,並非意謂著從此不再有苦難和傷痛。不過,當我們面臨苦難和傷痛時,上帝會賜下足夠的力量讓我們面對。雖然基督徒的生命不總是一帆風順,但是藉著向上帝禱告,我們可以得到祂的幫助。在這世上,我們可以為祂而活,同時盼望上帝應許的新天新地早日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