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公義

當教會沒有為公義發聲時……

作者:Hannah Shoue,美國

翻譯:Celina Zhang,加拿大

 

在今年夏天舉辦了婚禮之後, 我和我的先生搬到了一個新的地方, 然後我們開始尋找新的教會。每個星期天我們會參加一個新教會的聚會或者參加已經參與過的教會的聚會, 我感到很掙扎。

我感覺教會已經與現實世界脫離了, 感受不到現實世界的殘酷和哀傷。

每個星期天教會傳遞的信息都沒有提到種族歧視的問題, 沒有意識到世界上發生著很多悲哀的事情正影響著信徒和非信徒的生命。這樣的情況讓我覺得疑惑,為什麼教會沒有站在呼籲公義的最前線呢? 我覺得教會的人都太自私,於是我內心混雜了很多的感受, 包括憤怒, 沮喪, 震驚和哀傷。

也許你也對教會很失望, 因為教會對種族歧視的問題只是輕描淡寫, 或者只是例行教會日常的計劃和講道而根本不去理會教會以外的人的痛苦。也許你很想知道何時教會的領袖們才可以跟你感同身受。又或者,你覺得教會其他的會友沒有跟你一樣有熱情去注重社會公義, 或者他們根本不在乎你在這方面的負擔, 你感覺心情很沉重。

 

我最近在與這些負面的感受作鬥爭, 也很掙扎。如果你跟我一樣有同樣的失望,我想跟你分享以下幾點鼓勵:

 

1.你不是孤單的。

我經常覺得自己是唯一注重種族歧視問題和社會公義的基督徒, 因為周圍的人都不談論這個話題。我經常覺得我身邊的人都不能夠了解上帝放在我心中的這個負擔,沒有基督徒跟我有同樣的熱情, 這讓我很難融入教會。

然而,當我與一些親近的朋友和網路上的朋友分享我的異象時, 卻常常得到鼓舞。當我與信任和有共同價值觀的朋友分享這些社會議題時, 我感覺到我不是孤單的,這些朋友們讓我感受到基督的愛和看到基督的真理。在網路上,我也看到其他的基督徒在一些文章中和社交媒體賬號上表達他們在社會問題上經歷到的沮喪和一些鼓勵。

在聖經裡面, 我也看到了上帝毫無畏懼地指出祂子民的不公義, 這讓我看到了盼望。

在讀大先知書時, 聖經繼續提醒我這一點。以賽亞書裡面有提到上帝對不公義的看法:「禍哉,那些設立不義之律例的和記錄奸詐之判語的, 為要屈枉窮乏人,奪去我民中困苦人的理,以寡婦當做擄物,以孤兒當做掠物」(以賽亞書10章1-2節)

 

2.你的感受是正常的

如果你對教會的領導方式感覺傷心或者沮喪,這是正常的感受, 並不代表著你是一個不好的基督徒。教會裡面充滿了不完美的罪人,他們的行為也不完全。你可以與其他基督徒誠實而有愛心地分享你的真實感受,如果有可能的話, 你甚至可以跟你的牧者分享。

在給早期教會的書信裡面, 保羅在真理中指出了教會的問題, 但是他的信里同時也充滿了愛, 鼓勵和發自內心的禱告。

例如, 哥林多後書里提到,「我先前心裡難過痛苦,多多地流淚寫信給你們,不是叫你們憂愁,乃是叫你們知道我格外地疼愛你們。」(哥林多後書2章4節)作為教會的肢體,因著我們對其他信徒的愛, 在我們面對種族公義的分歧時,可以學習保羅的榜樣,不傷害和控告其他肢體的罪, 而是和他們講述我們的負擔。

 

3.你就是教會

 

記住你是教會的一分子, 這意味著當你注重種族公義和其他有關社會公義的事情時, 教會也參與其中。教會是基督美麗的新娘並被基督深深地愛著, 這意味著基督深愛著你和你的教會。

當你在為這些不公義的現象表達你的想法和感受時要記得基督對你教會的愛和對你的愛。 約翰一書說道:「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約翰一書3章16節)基督為我們所有信徒舍了生命, 包括你和你的教會的弟兄姊妹。

我了解到上帝就在我的掙扎中與我同在,攙扶著我的手(以賽亞書42章6節)並用祂的憐憫和愛看顧著我。當我快要絕望的時候,上帝的公義提醒我不要失望, 提醒我我並不孤單, 我無法改變教會對種族歧視的態度,也無需為此負責。

有時, 因著上帝的憐憫, 祂給了我一些盼望。

例如, 上個星期天,在我和先生近來去的教會在主日講道時提到了種族歧視的問題。

對於對這些不公義之事感到痛心的我們而言, 需要繼續記得我們不是孤單的, 並且我們就是教會,上帝呼召我們在愛中分享祂的真理。

請我們也不要忘記, 是上帝把尋求公義的熱情放在我們心裡。 雖然我們不能全然消滅像種族歧視這樣的不公義, 但我們可以相信因著上帝已經開始在我們心中動工, 祂會按著祂的心意讓這工結出果實的。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3月漫畫: 種豆得豆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播種的力量

活出公義(有聲中文)

作者: Monica Brands

翻譯:熊永蘭,中國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讀經:羅馬書5章1-5節,6章13-18節

將自己獻給上帝,並將肢體做義的器具獻給上帝。(羅馬書6章13節)

很多人對公義是否是福音的核心持有懷疑態度,這實在令人驚訝。有次,我聽到Justice Conference的創始人Ken Wytsma對此做出了回應。他的反思頗具諷刺意味:“福音是公義的上帝使不義的人與自己重歸於好,讓他們成為公義的人…….你卻說公義跟福音沒有關係?”

公義在上帝的心中絕對處於中心地位。因為祂是一位“為受屈的伸冤”,“扶起被壓下的人”,“保護寄居的”,“扶持孤兒和寡婦”的上帝。(詩篇146篇7-9節)

在一個不公義的世界里,說我們愛鄰舍遠比為他們伸張公義要容易得多。後者可能需要我們去對抗權勢,並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但如果我們因為懼怕而不去為他人伸張正義,我們就沒有行在主耶穌給我們的自由和喜樂里。正如保羅在羅馬書5章中提醒我們的,那些“歡歡喜喜盼望上帝的榮耀”(羅馬書5章2)的人應該視患難為生忍耐、塑造品格的良機(羅馬書5章3-5節)。

如果我們還在害怕為正義挺身而出時別人會說什麼或做什麼,那我們就仍然活在捆綁中。正如保羅直截了當地說,我們只有兩個選擇:“或作罪的奴僕,以至於死;或作順命的奴僕,以至成義”(羅馬書6章16節)

只有當我們毫無畏懼地——由上帝帶領並加給我們力量——“將自己獻給上帝,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上帝”(羅馬書6章13節)時,我們才是真正行在喜樂和“上帝的恩典之下”(羅馬書6章14節)。

今天,正如無畏的南非種族隔離反對者Nelson Mandela(納爾遜·曼德拉)說過的那樣:“願你的選擇不是出於恐懼,而是出於盼望。”

延伸閱讀:閱讀約翰一書3章16-18節,反思什麼是為別人捨命。

思考應用:在你的教會和社區中,你看到哪些不公義的事?為了見證和實現上帝的公義,你可以採取哪些行動?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

每日旅程:公義與憐憫

WeChat Image_20170424092254

作者:Russell Fralick

翻譯:陳琳

讀經:路加福音23章32-43節

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加福音23章43節)。

2010年,一次毀滅性的地震幾乎摧毀了整個海地。一位哲學家這樣寫道:「那些相信上帝是完美和全能的人需要再次面對他們幾百年來一直被問及的問題,因為海地地震再一次把它推到風口浪尖——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為什麼祂不阻止這場災難呢?」

當不公之事發生在無辜之人身上時,大多數人都會與生俱來地表示同情並想為他們伸張正義。當災難襲來時,他們也渴望得到憐憫。當人們對公義與憐憫的渴望其中一個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就會非常憤怒,責怪上帝沒有盡到祂的責任。

十字架是公義和憐憫的完美結合。從客觀角度看,它終結了人們對上帝公義和憐憫的爭論:因為它兼并了兩者。然而在面對上帝時,我們也看到了人性淋漓盡致的體現。一個犯人譏笑和否認耶穌(路加福音23章39節),另一個則承認自己的罪,並求主耶穌能記念他(路加福音23章42節)。然而他真的認為他能去 「天堂」嗎?(路加福音23章43節)。我想並非如此。他只是想要得到一些憐憫罷了。

我們有時會成為那個嘲笑耶穌的盜賊,尤其是當我們面對困境,或遇到巨大的人生悲劇時,我們可能會辱罵上帝並且變得不信,因為上帝似乎沒有能力或不願意拯救我們脫離苦難。然而其實我們都應該要像那個謙卑的盜賊一樣:他意識到這一切都是他應得的懲罰,並謙卑地請求耶穌。他渴望的是憐憫而不是獎賞。因着上帝的恩典,這兩者他一併得到了!

相關閱讀:

閱讀馬太福音20章1-16節關於工人的比喻,思考耶穌是如何向所有尋求祂的人顯示祂的慈愛的。

思考:對於上帝的恩典和憐憫,你是如何向祂表達感激之情的?同時活出上帝的公義與憐憫為什麼那麼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