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動機

每日旅程:動機

Untitled

作者:Regina Franklin

翻譯: 陳琳,中國

閱讀:出埃及記32章1-25

次日清早,百姓起來獻燔祭和平安祭,就坐下吃喝,起來玩耍(出埃及記32章6節)。

我和先生最近見到了一位很久沒見的朋友。他站在健身房外面,跟我們講這家健身房有多好。聽起來似乎他是這家店的所有者一樣。雖然他並不是股東,但他確實在這個滿是杠鈴和其他力量訓練器械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認同、目標和歸屬感。這裡已經成為了他的圈子,也是他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

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是神聖的。我們在健身房更衣室里也應該要和在教會裡一樣為耶穌而活。當然,我並不是說追求快樂和參與有趣的活動就是在拜偶像。在C. S. Lewis的經典作品《地獄來鴻》中,一個名為「Screwtape」的惡魔告訴牠年輕的徒弟「我們要鼓勵人類去做除了極端地奉獻給上帝之外的所有極端行為。上帝為祂的世界創造了那麼多種快樂。其中有一些事情可以讓人類整天忙個不停而上帝也絲毫不會在意——比如睡覺、洗澡、吃飯、喝酒、做愛、玩耍、祈禱、工作。所以我們要扭曲這些活動讓它們為我們所用。」(第7封信和第22封信)。確實,為著一個看得見的目標、身邊的人、或是能夠滿足我們情感需要的事物而努力對我們來說要容易很多。

就像以色列人一樣,我們也總是在敬拜我們身邊的,眼目所能看到的偶像,希望它們能夠安撫我們的恐懼,指引我們的年日(以賽亞書2章7-8節)。但是出於對我們的愛,忌邪的上帝要我們單單地追尋祂(出埃及記32章7-8節;申命記4章23-24 節;雅歌8章6節)。如果我們把祂當做活着的理由,我們的整個生命,只要是在祂裡面所追求的,就都將成為我們的喜樂(詩篇84章10節;腓立比書1章21節,腓立比書3章7-8節)。

延伸閱讀:

閱讀詩篇90章1-17節,並思考明白了生命的短暫之後會如何影響我們在世的價值觀。

思考:別人看到你的日常時間記錄,他們會發現什麼呢?你現在與上帝的親密關係中最大的阻礙是什麼?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頭條大追蹤)

靈命日糧 :祂必鑒察

讀經:馬太福音6章1-6、16-18節 

在我家不遠處,有個交警部門安裝的照相機,能拍下那些闖紅燈車子的照片。那些違規的司機過後就會收到罰單,以及一張他們闖紅燈的照片,作為他們違反交通規則的證據。

有時候,我覺得上帝好像就是那樣的照相機──祂俯視萬事,等著逮到我作錯事的證據。然而,上帝不但看見我們的罪行(希伯來書4章13節),祂也同時觀察和關注我們的好行為。因著上帝鑒察萬事,我們在教會奉獻金錢或幫助有需要的人時,祂知道我們付出了多少犧牲(馬可福音12章41-44節);祂也聽見我們私底下的禱告(馬太福音6章6節);當我們禁食的時候,也無須聲張,因為我們的「父在暗中察看」(18節)。

知道上帝鑒察萬事,能讓我們不在乎別人會怎樣看待我們。當我們作正確的事時,不需要其他人讚賞的掌聲;當我們犯罪後,不要只顧慮自己 [....]

靈命日糧 :永恆價值

讀經:彼得前書4章1-8節 

蘋果公司的創辦人之一賈伯斯(Steve Jobs)在談到他的抗癌經歷時,他說:「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包括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不值一提了,只剩下真正重要的東西。」沒錯,他的受苦影響了他的決定。

相對地,使徒彼得告訴他的讀者,他們的受苦能使生命擁有永恆的價值。主耶穌也曾受苦和死亡,彼得希望他們因此得激勵,願意接受因信主而受到的屬靈衝突和迫害。因為他們若愛耶穌,就勢必會受苦。耶穌的受苦,是要激勵我們放棄罪中之樂,反倒順服上帝的旨意(彼得前書4章1-2節)。如果他們的生命要擁有永恆的價值,他們需要停止沉浸於短暫的享樂,並過著討上帝喜悅的生活。

耶穌為了讓我們的罪得赦 [....]

靈命日糧 :太熱心?

讀經:讀經:哥林多前書13章4-8節  

我們有沒有可能熱心過度呢?我們的熱心會讓人感到困擾和麻煩嗎?如果我們多管閒事、過度干涉、步步緊逼、事事操控的話,就會讓人有這樣的感覺。若我們因焦慮或渴望而去幫助他人,那我們可能只是在滿足自己的需要。

那麼,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服事的心態,是符合上帝無條件的愛呢?我們該如何以純正的動機去愛人呢?(箴言16章2節,21章2節;哥林多前書4章5節)

我們可以禱告求上帝指示,我們在哪些方面傷害或者絆倒他人(詩篇139篇23-24節)。也可以求上帝幫助我們顯明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哥林多前書13章4-5節)

當我們盡力幫助他人,尤其是我們深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