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十一奉獻

我對於十一奉獻的誤解(有聲中文)

作者:Agnes Lee,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讀:依含,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四年前,我和家裡人大吵了一架,搬出去自己住了。大約在同一時間,我開始參加一個小型家庭教會的聚會。

牧師的妻子花了很多時間輔導我。她每周都和我一起學習聖經,並且經常花時間聽我傾訴。我無比感激,不知道該如何報答她,於是我開始向這間教會十一奉獻;因為我不想讓她白白在我身上投入那麼多精力。

讓我開始奉獻的另一個原因是,我看到教會很小,因此從教會成員那裡收到的每一分十一奉獻和愛心奉獻都很重要。我記得有一個月,我們的牧師告訴我們教會沒有足夠的錢支付那個月的房租了。雖然我並不富裕,也沒有高薪,但我還是決定把十一奉獻放在我財務花銷的首位。

後來,我和家人和好了,我又開始要供給一部分家用了。然而,這額外的費用使我的手頭非常緊張。但是,我仍然決心繼續做十一奉獻,因為我很感激牧師的妻子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予了我幫助,而且我也不希望小教會的財務因為我而受到影響。

這個時候,我並不是出於一顆要討上帝喜悅的心而十一奉獻的。相反,我是為了取悅我身邊的人(牧師的妻子和教會裡的人)才這麼做。因為出於錯誤的理由並且完全憑着我自己的力量來奉獻,我很快就開始抱怨。雖然我繼續按照教會的教導給予我收入的十分之一,但我的內心卻很不高興。

我也開始挑剔我們教會的接待員——也是負責收集奉獻的人。她會在收集奉獻之前禱告。她通常會說一些類似下面的話:“我禱告我們都能以一顆樂意的心來奉獻。”然而,她的話對我毫無意義。我會繼續在心裡怨念,心想:“我只要給了,就可以了……我的心裡是否樂意並不重要,只要我不拖教會財務收入的後腿,就沒事。”

 

我對十一奉獻的錯誤理解

然而上帝卻很關心我奉獻的態度。祂沒有讓我怨念多久就敲醒了我。有一天,在我靈修的時候,上帝仁慈地讓我明白了接待員的禱告是有聖經根據的。哥林多后書9章6-7節的最後一部分深深觸動了我,它說 “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悅的。”

當我在學習這一節經文的時候,我感覺上帝好像在溫柔地說:“我希望你樂於給予,而不是出於強迫自己。如果你不高興奉獻,請把你的錢留好。我並不想要你的錢。我寧願要你的心。”

我感到很內疚。我明白了這個真理——上帝只想要我的心。祂要我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上帝不需要我的錢,祂只想要我以一顆堅定的心去愛祂,並愛祂超過愛其他一切。從聖經的話語中我感到有一股溫柔的父愛流溢出來,祂告訴我,我比世上任何東西都更珍貴。

那為什麼從心底里樂於給予對我來說如此的困難呢?耶穌說:“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約翰福音14章15節)。我這才意識到我不夠愛上帝。雖然表面上,我宣稱我愛上帝,但在內心深處並非如此。上帝讓我看清了我內心的真實景況。

 

十一奉獻是順服的表現

我明白了十一奉獻不僅僅是勉強的順從。它更反映了我有沒有準備好完全順服。一顆順服的心是一顆樂於給予的心。當我們有一顆完全順服的心時,上帝就可以在我們生命中做更多更大的事。

自從上帝讓我看到祂多麼渴望我的心之後,我就不再因為十一奉獻而怨念了。雖然我的財務狀況仍然很緊張,但哥林多后書9章6節鼓勵我:“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上帝的國不在於世界上的物質,而是在於永恆而不能朽壞的價值。當我們慷慨地十一奉獻時,我們可能看不到銀行賬戶上有什麼回報,但在永恆里我們肯定能獲得不能朽壞的回報。

當我在即便自己經濟拮据時仍然順服,向上帝十一奉獻時,我學到了遠比我富有時多得多的功課。我學到了我們行事為人是憑着信心,不是憑着眼見(哥林多后書5章7節)。我很感恩在我每次順服的時候都能經歷到上帝應許的真理。祂在一點一點地教會我更加信任祂,在這個過程中,我對祂的愛也越來越多。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

關於十一奉獻的兩則小趣文

giving-up-the-last-of-my-savings

當我奉獻出自己最後一絲積蓄時

作者:Ethan Wong, 馬來西亞

翻譯:孔曉慧,中國

一個周日,我去教會參加禮拜。到了該奉獻的時候。通常,我沒有多少餘下的錢可以拿來奉獻,有時甚至一分都沒有。但是這周,我有種不一樣的感覺。上帝似乎想讓我做點什麼。於是我翻了翻錢包,發現只剩下一塊錢了。

這是我所有的積蓄,但是當我想起聖經中那個窮寡婦,她把一切養生的都投在了庫里(路2章:1-4節),我就拿出錢,放在奉獻箱里。這也是我最後的積蓄了。

沒過多久,坐在我前面的一個朋友忽然轉過身來。我剛才都沒注意到她坐在我前面。然後她對我說:“嗨,我剛想起來,我還欠你一塊錢!”。

就在那時我意識到上帝想要告訴我什麼。這聽起來是一樁小事,但卻啟發了我,它讓我記起上帝已經賜給我的所有恩典。天父想讓我們把我們最珍視的東西交給祂,作為回報,祂承諾會永遠供應我們的所需。

就在那天,上帝告訴我:「Ethan, 給予並不會讓你缺乏,因為我總會供應你。所以不要害怕」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god-provided-so-i-could-tithe

上帝供應我的十一奉獻

作者: Clare H,新加坡

翻譯:孔曉慧,中國

十一奉獻:把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獻給上帝的做法。

十一奉獻是一個敏感的詞,尤其對我這種已失業十個月的人而言。

幾個月前,我有機會做了幾個小時的臨時工並賺了210新幣。這筆收入對我來說很寶貴。雖然錢不多,但是我想還是要拿出一部分來奉獻。

可是還有其他花銷需要考慮。我和丈夫嘗試要孩子三年了。經過許多討論和禱告后,我們決定用這些錢來看醫生。醫生讓我吃三周的葯來改善身體狀況,醫藥費是135新幣。

一周以後,在一家購物中心,我看中了一個很適合我的背包。一番考慮后,在丈夫的支持下我決定買下那個包。做這個決定很艱難因為背包要花掉54新幣,對一對沒有工作的夫婦而言這絕對是一筆不小的花費(當時我和丈夫都被上帝感動,決定要休整一年)。就在之後的幾天,我在淋浴時被聖靈提醒,想起之前上帝是如何不多不少地供應我們一切需要的。

當時我只是無意間想了想這筆收入,決定算一算過去兩周的消費和應該十一奉獻的數目,就在那時我才驚訝地發現所有花銷數額竟然都被安排妥當。醫藥費和背包總共花費189新幣,最後還剩21新幣——而這恰好是十一奉獻應該拿出的數額(210新幣的十分之一)。

我一邊走出浴室,一邊大聲向上帝感恩,感謝祂豐富的供應和慈愛!上帝不僅給我提供看病的費用,還讓我能買一個需要的背包,而且留有剩餘的錢來奉獻給祂。

的確,在一切事上,我們都要將榮耀歸給祂!我好感恩被上帝賜福。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甘心樂意)

奉獻多少才不算少?

am-i-giving-enough-for-god

作者:Jenna Wiley,美國

翻譯:Eileen Shang,中國

“如果耶穌活在今天,他會有銀行存款嗎?”

“我到現在還沒還清助學貸款,日常花費卻照舊,這樣好嗎?”

“我是不是該給每一個遇到的流浪漢錢呢?可我身上從不帶現金。”

“上帝會支持我的401K養老金計劃嗎?”

“如果我持守十一奉獻,那我每周去三次星巴克是不是就不算罪了?”

我竭力追求在金錢上忠心敬虔。然而雖然我慷慨奉獻,但仍覺得自己做得不夠 。

我每年都有好多次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的全部家當分給窮人,自己不留一分。雖然我從來沒有真正做到,但是由於困惑於不知該怎樣處置這些錢和為我所擁有的這些錢感到愧疚,我依然在恐慌中捐出不少。

聖經中明確要求十一奉獻,但在我們所處的這樣一個追求“再多一點”的時代,光十一奉獻真的夠嗎?十分之一是不是只是奉獻的最低標準呢?上帝對於奉獻更多的人會不會有額外獎勵?我們該把錢奉獻給誰呢?我竟深深焦慮,焦慮自己是不是個合格的基督徒,也焦慮自己做得夠不夠。再加上我對錢財問題的困惑,我的基督徒生活有時就變成了充滿焦慮的噩夢。

為了節省開支,我不經常購物,只是偶爾旅遊,並盡量少在外面吃飯。但在奉獻問題上,我很慷慨,而且並不覺得十一奉獻像別人說的那麼痛苦。除去那段艱難時光(大學畢業之後以及拿到第一份薪水之前),我一直感覺生活舒適又愜意。

作為一名公立學校教師,按照美國的生活標準,我絕不是有錢人,但我知道我這樣的生活已經非常寶貴。因為世界上還有幾十億人非常貧困,過着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因此,我肩負着一份奉獻的責任!

我知道我要盡心盡責地管理錢財,但我不是也應該變賣所有家產分給窮人嗎?那我該怎麼生活呢?我能享受我的生活嗎?應該攢錢買房子嗎?我可以把錢投在401K退休計劃上嗎?

幾個月前,我那一直很靠譜的車子忽然開始問題百出,恨不得車上每一處都需要修理,這裡400美元,那裡200美元……到了我需要考慮買輛新車的時候了。

去買新車的那天我壓力山大,倍感焦慮,因為我不知道我要做的是不是上帝所喜悅的。我猶豫着我是不是應該繼續開舊車,而把買新車的錢奉獻給有需要的人。耶穌難道不是會這麼做嗎?

問題不在於奉獻多少錢

我想在所行的一切事上討上帝的喜悅,我知道上帝可能會喜悅我有這樣的想法,但我並不確定我的種種焦慮也同樣能取悅上帝。因為在這樣的焦慮中我並不能享受上帝所賜的自由。我在生活中所經歷的那些焦慮,所背負的那些愧疚,並不是上帝定意所賜的,上帝對於我的心意本是何等豐盛!是的,我應該經常慷慨地施與他人,抓住一切可以祝福別人的機會,但我不必把這些事情看做是親近上帝的前提條件。我相信我的奉獻和付出,無論是多是少,只要是出於愛並在基督里的自由,都必蒙上帝悅納。

相比要奉獻到某個具體的數額才算“足夠”,難道上帝不是更看重我有一顆喜樂、樂意奉獻的心嗎?

我開始真正意識到,這更多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與心的問題。經過長久的思索和禱告,我開始明白問題的核心是:我誤解了恩典的意義。

我能奉獻的,我能付出的,永遠都不夠多。

靠我自己,所做的永遠不夠好。

我可以變賣所有家產,我可以一無所有,但如果沒有耶穌的寶血,我所做的一切都不夠。

也就從那時起,我開始不再糾結於金錢,而是定睛於恩典。

當我不再追問“我的奉獻夠多嗎?”“我的付出夠多嗎?”的時候,我才能夠慷慨地幫助他人,完全是出於對上帝的愛和對他人的愛,而不是出於得到上帝的稱讚。

我的財產並不是我的,我的存款也並不屬於我。這些都是上帝許可我來管理的恩賜。我相信,即使我做得不完美,上帝的恩典也足以蔭庇我,祂必會引領我的道路。

我祈禱自己能以上帝的心為心,能有上帝的眼光;我祈禱上帝能打開我的眼睛,讓我看見祂放在我生命中的各種機會,讓我帶着一顆愛和恩慈的心去奉獻。

*401k 是美國一項由僱主出資的退休儲蓄計劃。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甘心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