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原谅

韓劇《海岸村恰恰恰》觀後感——治癒的三個過程【含劇透】

作者:Jessie

 

不久前韓劇《魷魚遊戲》火爆全網,在看似充滿童趣的遊戲背後是血腥、暴力和對人性黑暗赤裸裸的揭露。越是殘忍無情的內核也許就越需要童真單純為包裝,這樣別人就不會看見真實的情況。遊戲如此,人也是如此。如果說《魷魚遊戲》是用童真包裝血腥,那麼另一部韓劇——《海岸村恰恰恰》就可以說是用溫暖包裹悲傷了。這部劇的火熱程度和《魷魚遊戲》倒也不相上下,豆瓣評分8分以上,是一部公認的「治癒小甜劇」。全劇清新又充滿溫情,故事發生在一個風景怡人的海邊小鎮公辰。但在這個平靜的海村裡,那些表面看來愉快愜意的人,其實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傷痛。

在那些人當中,男主角洪斗植有著陽光的笑容,熱於助人的心,喜歡衝浪、會泡咖啡、懂紅酒、能下廚,設計裝修不在話下,還是個攝影愛好者。在公辰居民眼中,他是個手持無數張資格證的「百事通」洪班長。人長得帥就算了,還熱心能幹又聰明,堪稱完美人設。但就是這樣完美的人身上,有個大家都不知道的謎團:首爾大學畢業的洪班長到底為什麼要回到公辰這個小村落?在首爾念書和工作的那5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除了這個謎團之外,公辰還有另外兩個謎團,一是到底是誰中了14億彩票,二是呂華貞統長和張永國區長離婚的真正原因,隨著劇情發展,這三個謎團也都被一一解開。在這過程中,來自首爾的牙醫,也就是女主角尹惠珍,從一開始帶著大城市對鄉下的嫌棄和不適應,到熱愛和樂於服侍這個海邊小鎮,間中亦經歷了不少誤會、和好、寬容和諒解。而她骨子裡的倔強和正直,像刺蝟一樣用尖刺呵護自己,也是源於從小就失去母親和面對父親再娶的失措不安。

這部劇里的每個人都像公辰的海,平時看起來是那麼溫暖,在水深之處卻洶湧著不為人知的傷痛。但他們也都被公辰的寬廣包裹,彷彿再大的悲傷都能拋擲給這片海。我身邊的朋友都說這部劇非常「治癒」,我自己在看15,16集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感受(大概用掉3包紙巾吧)。看完之後我發現,男主角洪班長在面對贖罪和離別的傷痛中,經歷了治癒的三個過程:抒發、原諒和接納。

一、抒發

在劇中,洪班長內心深處有一道不肯痊癒的傷口,而這道傷口總在告訴他,愛他的爺爺、學長、認識的大叔和父母,都是因為他才過世的。長大之後他甚至不養任何小動物,因為他認為只要是他愛的或愛他的,都會因為自己死去。所以他認為自己沒有資格幸福,他才是那個該死的人,他也差一點就用自殺來贖罪。既然死不了,那就必須用一生來贖罪,還清那些本不是他該還清的罪債。

這件事埋藏得太久太深,在自我封閉幾天之後,他終於把所有的事向女主角坦白。那反覆成為惡夢的事,那不願意去面對的死亡,像被忽略太久而潰爛的傷口,透過一字一句的訴說,重新撕裂成鮮紅的傷痕,自此也有了痊癒的可能。心裡的傷口和外在的傷口一樣,要得到最全面的治療和徹底痊癒的第一步,總是需要把那些掩蓋的東西挪走,面對它最真實的樣子。即使潰爛成殤,只要願意看見真實的情況,就有治癒的可能。

二、原諒

洪班長無法原諒自己,同時又無法真正淡忘,所以那件學長買給自己的西裝外套始終掛在衣櫥里,卻也始終無法再穿上。我們如何能原諒自己呢?面對那麼深的自責如何才能走出?洪班長面對了自己真實的情況,也抒發了壓抑許久的傷痛,然而治癒的關鍵(也是最引起大家落淚的地方),是在見到學長的遺孀之後。學長的遺孀告訴他,自己已經不怨恨他了,所以洪班長也要原諒自己。在淚眼婆娑中,學長也來到他身邊告訴他,那些不幸的事,包括自己的死亡,都不是他的錯。

原來自我原諒的前提是先被原諒。洪班長拚命要贖罪的大叔的兒子也主動與他和解,他虧欠的所有人都親口告訴他,他們原諒他,所以他不用再把自己關在自責的牢籠里,「被原諒」釋放了他,也給了他真正的自由。


三、接納

除了贖罪,洪班長另一道無法面對的傷口是離別。故事的最後,從小做飯給他吃照顧他的坎離奶奶安詳地離世。坎離奶奶在洪班長的爺爺去世後用心照顧洪班長,雖然洪班長不是她親生的孫子,但卻非常愛他。洪班長總是問坎離奶奶為什麼不收他的錢,是不是把他當外人,而在坎離奶奶最後寫給洪班長的信中說,他從來就不是外人,而是自己的兒子、孫子。

在世上沒有血緣關係親人的洪班長,獨自背負著贖罪的重擔孤單地生活著,在那一剎那明白原來自己早就被接納為坎離奶奶的兒子。原來坎離奶奶不但在情感和物質上照顧洪班長,更是在身份上認定洪班長就是她的兒子。這一身份的認同,使洪班長不再是漂泊的種子,他能夠在公辰,在這片大海邊紮根生長。

直面我們真實的本相,知道人在這天地之間就好似塵土。當我們站立在繁華街道,或置身在廣袤的大自然中,卻突然意識到我們似乎是虧欠著誰,好像那朵花、那片星空是我們不配得的。我們生來有著難以說明的罪惡感,誰也不能說自己配得無緣無故,無條件的愛和付出。我們當然虧欠一切無條件愛我們的人,然而更是虧欠那創造我們的上帝。那種與生俱來的虧欠感,乃因為我們得罪了創造天地,供應和滿足我們一切的上帝。這正是我們的本相。

更可怕的事實是,得罪了上帝的我們,竟然早已被原諒了!生命的虧欠只能用生命來償還,我們被原諒卻不用「以死謝罪」,這根本的原因就在於『那一位』舍了自己的生命,已經替我們償還了。人只有知道自己被天地的主原諒了,才能真正安心地活在這世上,不用一生因為「生而為人而感到抱歉」,因為所有的罪過,都已經被原諒了。

被原諒的人是真正自由的人,因為罪被清除,誰也不能再控告他了。然而上帝的愛不止於此,祂更是接納從前得罪祂的人為自己的兒女,使我們能呼喚祂為「阿爸,父」。於是我們忽然發現,原來在天地間,我們不是孤獨地活著,不是偶然被生出來,不是一場意外。我們雖然是獨立的靈魂,在這宇宙中但卻是被牽掛,被在意,被愛著的。

這部劇真正感動我的地方正是在此。我們實在需要直面和抒發那些殘忍的真相,也實在需要有個誰由衷地告訴我們:你已經被原諒,被接納了。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放下生命中的重擔,獲得真正的自由,去包容、諒解和體諒別人。先被原諒了,才有力量去原諒人;先被接納了,才能真正接納別人。並且,只有與創造者和好了,此生才能安然度日,不再害怕死亡和離別。

所以比起《魷魚遊戲》,我還是比較推薦大家去看《海岸村恰恰恰》呢。希望我們都能從中「被治癒」,不只是在劇中,更是在真實的生命中經歷。

 

*圖片取自網路,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因為祂的愛,我學會原諒(有聲中文)

作者:Deborah Lee,新加坡

翻譯:漱翎,中國

有聲播讀:馨寧,中國

 

我結婚之後就搬去跟我丈夫的家人一起住。家裡經常起衝突。那時候我不成熟,脾氣急躁,經常跟婆家人在言語上互相傷害。甚至有時候吵完架好幾天之後,我還會惹他們生氣。最後我的婆婆說我是「沒人要的孩子」,表明我是個多麼不受歡迎,不惹人疼愛的討厭鬼。

我的丈夫經常站在他父母那一邊,並不幫我。一年之後,我們鬧得很不愉快,我自己搬出去住了。雖然離開之後我不用再忍受婆家人言語上的羞辱和傷害,但是過去的傷害在我內心留下了許多憤怒。這些傷害和憤怒從我離開父母的家搬去跟婆家人一起住開始,一直累積到我的婆婆說我是「沒人要的孩子」那天為止。這些言語深深傷了我的心。在我最痛苦的時候,我甚至希望厄運和不幸降臨到我丈夫的家人身上。

搬出去的這段時間,我跟教會的一個朋友住在一起。我的牧者和老師一直跟進我在這方面的掙扎和痛苦,並且要我把這些傷痛都帶到上帝面前來。在安靜的環境中,我開始研讀上帝的話語。讀的過程中,我越來越被上帝給痛苦中之人的應許所吸引。祂一直提醒我,告訴我祂會將我的眼淚收在皮袋裡(詩篇56章8節),並且祂對我有美好的計劃。在我最絕望,最沮喪,最脆弱的時候,上帝對我未來的保證讓我貼近祂的心。透過祂的話語,上帝一次次帶領我來到祂面前悔改,降服於祂。

那時候我的內心仍然掙扎著。雖然我已經不再跟丈夫的家人住在一起了,但每每跟丈夫打電話的時候,過去的記憶、傷害和憤怒還是會回來。我丈夫仍然站在他的父母那一邊,並且堅持認為我應該給他們道歉。這讓我覺得所有人都在指責我,所有的錯都是我一個人的。

 

上帝是我的護衛者

這過程中,我一直跟上帝較勁。我跟上帝說:「這不公平。為什麼我必須要經歷這些?我結婚不是為了受人欺負。其他人都有人維護他們,就我沒有。誰為我說過一句話?為什麼我不能逃離這一切?」我希望自己面對的不是永生的上帝,是其它的什麼我可以掌控或逃避的東西。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選擇上帝要我們在生活中必須面對的戰場。

跟上帝較勁的時候,我想起羅馬書8章31-32節。如果上帝與我們同在,誰能抵擋我們?上帝不吝惜自己的獨生愛子,替我舍了。那祂豈會吝惜其它一切美善的東西不賜給我嗎?當我讀到這些話語的時候,我感受到上帝對我說話,告訴我祂與我同在,必然加添我需要的力量去面對和處理眼前的一切狀況。當我繼續往下讀的時候,我想到在耶穌基督里的人不被定罪,斷沒有什麼能讓我與上帝的愛隔絕。

我開始明白上帝並沒有不公平。我也開始感知到,上帝確實與我同在。即便全世界的人都指責我,定我的罪,但因著耶穌基督的犧牲,上帝已經不定我的罪了。沒有什麼能夠讓我與上帝的愛隔絕。當我仔細默想羅馬書第8章的時候,我開始用一種不同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處境。我開始看到在我所受到的傷害中上帝的旨意。通過這些傷害,我經歷了上帝信實的保證和安慰。雖然我被周圍的人指責控告,但是在上帝那裡,我找到了盼望。

上帝允許我經歷這些是為了讓我憑著信心看到祂對我的愛。如果我沒有對人失望,我就不會轉向上帝。上帝一直信實地使用這一切事情來帶領我歸向祂,好向我傾倒下祂的祝福。在這一切的事情上,我看到上帝主權的恩手扶持著我。

 

饒恕的掙扎

羅馬書8章深深安慰了我。馬太福音7章3-5節卻讓我知罪。在這一段話中,耶穌要我們先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除去別人眼中的刺。這句經文刺中了我的心。如果我堅持說自己一點錯都沒有的話,那我就是對自己的心撒謊。我朝丈夫的父母大吼大叫,言語粗魯,並沒有尊重他們,這不討上帝喜悅。這些經文提醒我,我一直以來就只看著別人眼中的刺,而沒有去處理自己眼中的梁木。我確實應該給丈夫的家人道歉。

我知道我應該悔改。但是老實說,這實在是太難了。尤其是我丈夫和他的父母都沒有為他們傷害我的行為有絲毫的悔改之意。他們一直堅稱自己沒錯。我也確實無法假裝什麼都沒發生,繼續讓他們通過言語來傷害我。

 

因上帝的愛而饒恕

上帝一直以來都鼓勵我,更新我的心思意念。我繼續讀聖經的時候,我越來越意識到我是上帝心愛的孩子,不是一個沒人維護的,沒人要的孩子。在我破碎的時候,我學會了讓自己的心穩固紮根在上帝那裡。我不再受憤怒,絕望,不公平感的轄制了。而是能夠從上帝的眼光來看待這些經歷——充滿盼望和對生命美好的旨意。我決定不再陷入過去的「老我」之中,不再被自憐和絕望轄制。

當我第一次試著跟丈夫的家人道歉的時候,他們表現得很冷漠,還繼續指責和傷害我。但是我緊緊抓住上帝的應許,堅持做了對的事情。經過很長時間的忍耐之後,我丈夫和他的家人的心終於軟化了,重新接納了我作為他們的家人。

這個過程里有很多自我否定,傷心和痛苦,但是上帝告訴我,我們應該以善勝惡(羅馬書 12章21節)。馬丁路德金的名言在我腦中迴響:「黑暗不能驅散黑暗,只有光可以。憎恨不能驅走憎恨,只有愛可以。」唯一能夠體會饒恕並真正饒恕對方的方法就是先來接受上帝對我們的饒恕和愛,然後用上帝的愛去愛他人。

我們的和解最終讓我丈夫也願意跟我一起購買一套新的房子,做我們的新家。我們也得到了丈夫家人的祝福,作為夫婦住進了新家裡。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認識了上帝。有上帝在我的生命里是最美好的事,尤其是面對衝突,困難和挑戰的時候。所有這一切,若不是因著上帝對我的愛,都不可能翻轉。上帝的愛激勵著我活出榮耀祂的生命,把祂的愛帶給其他更多的人。沒有什麼比認識上帝更美好,更值得追求的了。當我經歷上帝的良善在我生命中動工並救贖我脫離黑暗的時候,饒恕他人也就變得容易多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樣式